中评网》中美关系最大变数在川普
美国前总统川普。(美联社资料照)
中美旧金山峰会后,当美国外交学界在展望明年中美关系能否保持当前的企稳势头时,大多担忧台湾大选和美国大选可能带来新的震荡。有学者认为,明年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不见得是最大的风险,最大变数来自川普可能当选。
美国外交学界对于明后年美中关系的前景并不感到乐观。在美国民间组织理性美中政策委员会日前举行的线上论坛上,美国巴克内尔大学教授朱志群指出,旧金山峰会的最可贵之处是双方都不希望这个关系继续恶化,走向冲突,并为此达成了一些共识,比如恢复两军交往、增加人员来往等。最大的挑战是怎么把这些共识落实到实处,双方国内都有制约力量,特别是拜登面临选举,国会反华势力施压。
朱志群对中评社表示,双方在贸易投资、出口管制等议题上分歧仍深;特别是在台海、南海的冲突风险仍然没法降下来;拜登政府把这个世界分成所谓「民主和专制」,意识形态之争不利于弥合分歧;双方就乌克兰战争和加沙冲突的看法也不同。这些都对双方关系改善构成很大挑战,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在最近举行的华盛顿阿斯彭安全论坛上,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的顾问易明(Elizabeth Economy)认为,拜登前两年对华政策的手法被称为有管控的竞争,通过投资、竞争、结盟三个支柱,将美国置于有利地位,现在进入第四个支柱--对华接触。她强调「这不是接触时期的接触」,不再有90多个对话,也不会再派几万人去;中美峰会的目的一是降低紧张温度,二是建立避免误判和事故的有效沟通渠道。她不觉得这是拜登政府示弱,而是其对华政策进入了下一阶段,发现方式与中国展开合作。她称,遭遇经济顶头风的中方愿意来到谈判桌,降低温度,但美方并没有从竞争的立场上后撤,也不觉得中方会后撤。虽然按下暂停键,但后撤不会发生。
史汀生中心东亚项目共同主任孙韵对中评社表示,中美关系目前看起来是相对稳定,旧金山峰会以后肯定还是以稳定为主要目标。双方都有意愿在明年继续管控分歧,包括在台湾问题上双方也在探讨一些共同管控的路径,虽然与陈水扁时期的中美共同管控不同。由此她觉得明年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风险相对没有那么高,反而觉得潜在的更大风险是明年美国大选的结果。
孙韵认为,美国大选给中美关系带来风险主要不是在选举过程中,候选人可能拿中国议题说事,敲打中国,因为首先这么多年选举,中国议题一直存在,中方不会觉得稀奇,而美方候选人或议员在选举过程中强硬的涉华言论未必转化为实际的政策。更大的风险是明年美国大选的结果--川普可能卷土重来。她说,川普再来一个任期的话,中美关系会面临比较大的波动。她不同意有人称中方希望川普再当选的说法,提醒大家别忘了,川普第一任最后的2020年,美中关系呈现自由落体状态。
孙韵指出,明年一整年,虽然美中之间不太可能有领导人的见面或互访,但相信美中之间已经建立的对话机制,明年还会继续延续下去。不过,如果是川普上台,后年能否继续对话就不一定了。毕竟川普有太多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而且他有一上台就取消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的先例。
要延续中美关系当前相对稳定的状态,避免重现两国关系2020年直线下坠或去年8月以后高层交流几乎完全中断的状态,双方应当怎么做?
朱志群指出,双方有许多具体事情可做。比如,除了增加双向留学交流,美国应当恢复富布莱特项目,美国务院对前往中国的旅行警告等级应从第三级降到第二级,以鼓励民间交往。他强调,泛安全化已成为两国关系改善的一大障碍。双方应避免把许多问题安全化。最近美国有参议员甚至宣称中国的大蒜事关美国国家安全,这已经是个笑话。
孙韵表示,首先是避免可能危及双边关系的重大事件发生,中方当然最不希望可看到美方高层人物访问台湾。她相信拜登政府对此有分寸,其高层出席台湾新领导人就职典礼的事情不太可能发生。她指出,虽然双方有意愿管控分歧,但两国之间分歧实在太深,双方彼此认为不好的事情肯定会发生。双方能做的是,在认为对方干坏事的时候,自己的反应尽量保持克制,把眼光主要放在自己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上。
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亚洲安全论坛学者代表团在前代理助理国务卿董云裳(Susan Thornton)率领下,10月份访问了北京、上海、台北、东京、首尔。他们最新发布的访问总结报告呼吁,在中美旧金山峰会后,双方应当继续保持和扩大各个层面的各种沟通渠道。在2024年大选年来临时,建立尽可能多的沟通渠道,对避免因期待值不相符而引发的误会误解很有必要。
这个报告提出,在一个充满多元危机和不可预测性的世界里,有迫切的需要与中国在全球问题上进行合作,并努力将潜在的合作领域从安全问题中分离出来。
(本文来源中评网,授权中时新闻网刊登)
※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