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携手高市府 在旗津首创沙滩地种椰林吸碳

中山大学碳索实验室与高雄市政府、合作金库银行等单位合作在旗津海滩种植椰林吸碳,5日在旗津海滩的「钟爱之门」举行植树典礼。(中山大学提供/郭良杰高雄传真)

国立中山大学碳索实验室与高雄市政府工务局、观光局及合作金库等单位,今(5)日于旗津海水浴场举行「椰林吸碳计划-植树典礼」,种下60棵耐盐的可可椰子树,未来每棵椰树预计每年可吸收约25公斤二氧化碳,总年吸碳量可达1500公斤,开创沙滩地种树吸碳的先例,有望成为减缓气候变迁与沙滩保护的基石。

这项计划由中山大学海洋科学系特聘教授洪庆章主持,在旗津海水浴场「钟爱之门」种植耐盐的可可椰子树,获得高雄市政府工务局、观光局支持及合作金库赞助。

中山大学碳索实验室与高雄市政府、合作金库银行等单位合作在旗津海滩种植椰林吸碳,各单位代表5日在旗津海滩的「钟爱之门」完成植树。(中山大学提供/郭良杰高雄传真)

中山大学碳索实验室与高雄市政府、合作金库银行等单位合作在旗津海滩种植椰林吸碳,5日在旗津海滩的「钟爱之门」完成植树。(中山大学提供/郭良杰高雄传真)

洪庆章指出,可可椰子树强韧的根系有效防止沙滩侵蚀、抗强风,更具备显著的吸碳潜力。根据国外文献,每棵椰树种植后第5年至25年间,保守固碳量每年平均可吸收约25公斤二氧化碳。未来若扩展至1公顷的海滨沙滩,预计可种植900棵椰子树,年吸碳量可达23吨,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园年吸碳量为每公顷10吨,900棵椰子树每公顷的吸碳量将是大安森林公园的2.3倍,这样的效果值得期待。

高市府观光局表示,为配合旗津椰林吸碳计划,观光局与中山大学多次现勘并评估周边环境,最终选定于「钟爱之门」前种植椰子树,打造独具特色的地景风貌,成为旗津赏夕、观星的新秘境。在此种植椰林不仅是沙滩地吸碳的先例,更将成为美丽的生态景观,提升观光价值。

观光局指出,这项计划将由中山大学持续监测椰子树的吸碳效果,期望未来更多台湾海滨沙滩也见到结实的椰林,企业参与减碳行动,民众也能享受清凉的椰子汁。

中山大学主任秘书李庆男表示,这项创新计划结合环境保护与社会价值,迈向永续未来,由产官学携手因应国家减碳目标,充分发挥闲置沙滩土地的潜力,实现了吸碳的宏大愿景,同时达成防止沙滩侵蚀、改善环境景观以及强化生态系统功能等多重目标,成为推动海洋保育与生态教育的重大里程碑,彰显了中山大学对环境与社会永续发展的深厚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