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展现执行力 铲除诈骗王国恶名

中国时报社论

台湾有「诈骗王国」之恶名,这得归咎于政府的消极怠惰,无数民众因此付出惨重代价。在蔡英文总统卸任前,看守内阁通过了打诈4法,强化对诈骗行为的拦阻及惩罚,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全民都期待相关机关能确实发挥执行力,彻底打击诈骗集团,让民众走出诈骗肆虐的梦魇。

轻判轻放 诈骗愈打愈多

过去政府一再宣称要强力打诈,但诈骗愈打愈多,犯罪手法愈来愈多元,简直可谓无孔不入。据刑事局的资料,台湾的诈欺犯罪件数与金额从2020年起大幅暴涨,2023年诈骗件数超过35000件,诈骗金额超过79亿元,双双创下史上新高纪录。这还只是有报案的纪录,未报案或未得逞的案件还不计在内,可见诈骗有多泛滥。

打开line、登上脸书、接起电话,经常会收到各种诈骗讯息,其手法之高妙根本防不胜防,据统计,台湾只有6%人口没接触过诈骗讯息,诈欺造成的财产损失达台湾GDP1%,而政府的应对迟缓无力,被抓到的诈欺犯轻判轻放,更是令民众一肚子怒火。

细究起来,台湾之所以成了诈骗王国,关键在于法律罚则太轻、个资保障不彰、科技落后于诈骗集团、主管机关互推皮球。内政部曾经发生2300万笔户政个资外泄事件,等于是全民个资都漏光光,至于其他公民营机构的个资外泄更是家常便饭。近年来投资诈骗大量攀升,诈骗金额动辄百万乃至千万,导致很多民众被骗到倾家荡产。诈团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数位货币、海外帐户等工具,也增加了追查的难度,这种使用新兴工具的犯罪,在金管会及数发部的毫无作为下愈来愈猖獗,警政署只是被动地接获报案才抓人,抓到的几乎都是车手和人头帐户,真正的诈骗首脑逍遥法外,而受害民众大多求偿无门,一生打拚的血汗钱付诸流水。

行政院通过「打诈新4法」,包括《诈欺犯罪危害防制条例草案》,以及《洗钱防制法》、《科技侦查及保障法》、《通讯保障及监察法》的修法,从多面向防堵诈骗。例如将币商纳入管制,未来供虚拟资产、第三方支付服务的事业或人员,须完成洗钱防制、服务能量登记或登录,违者最重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并科500万以下罚金。此外,要求国外币商在国内落地,TikTok、脸书、Google等一定规模的境外网路广告平台业者须设法律代表人,违者可罚2500万元,最重甚至可封网。

全力除害 不能泛政治化

过去抓到诈欺犯常常隔天就交保释放,法官也判得极轻,未来在修法之后,对犯罪人数多、被害人多、金额多者将加重处罚。诈欺金额1000万元以上,最重可处10年徒刑,得并科3000万以下罚金。3人以上共犯,或使用网路、冒名政府名义、深度伪造诈欺,有复合式诈欺手段者,可加重其刑1/2,犯3次不得假释。这次修法也强化了科技执法,将多项科技侦查手段入法,包括有条件开放M化车定位诈欺电话机房、GPS定位追踪车手、使用热显像仪测温救人等。

此外,原先币商的管理只能透过行政罚,这次《洗钱防制法》修正后改为入刑化,可以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内外的币商都要纳入管理,国外币商须在国内落地,并且完成登录才能提供服务,否则将面临刑责。现在网路上屡见冒用名人诈欺,但刑事局却只有劝导,从来没有裁罚,未来也应该加强取缔与裁罚,才能遏止乱象。

诈骗是所有民众共同面临的威胁,受害者不分蓝绿,不该让此议题政治化。日前一名旅居英国的女子揭露,在台独居的老父因诈骗失去3000万元的房产,报警时竟遭冷漠以对,让她痛诉台湾是诈骗天堂。亲绿侧翼及网民居然大举出征,指责是「认知作战,带风向骂政府的假文章」,逼得她删文并关闭脸书。怎么政府消灭不了诈骗,就要消灭指出问题的受害者吗?这种以政治叫骂解决所有问题的态度,反而会让执政者失去了好好做事的动机,结果没人会是赢家。

诈骗集团如恶毒的蜘蛛网般笼罩全台,民众都深恶痛绝,所有相关部会必须群策群力,才能为全民清扫出一个安全自在的家园。期待在打诈新法实施后,新政府能展现执行力全力为民除害,彻底铲除「诈骗王国」的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