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专栏:范畴》为何台湾沦为内缩的世界观?
明明是依赖海缘才得以形成的丰富基因库,却演化不出拓展性的海洋世界观,而沦落至内缩内斗的世界观?这,或许才是台湾主体性论述的关键问题;图为台北街头。(中央社)
达尔文的理论至今不衰,就是因为他看出了物种的提升需要演化,而演化的最大驱动力量就是混交,越频繁的混交就越有可能产生适应环境的突变。生物界如是,人的社会也如是。
用演化论来看,世界最成功的混交共和国,就是靠移民起家的美国。美国因大量混交血缘和文化而成其大,相对来看,日本因拒绝混交而走向萎缩,台湾则因实为混交但心理上拒绝承认而成其小气。台湾没能比现在伟大,其实是因为心理障碍、文化障碍,而不是演化条件上的障碍。
今天我们知道了,所谓的「血缘」不过是市井用语,真正的奥秘在「基因」。两个人,一个来自北极一个来自南极,极可能在「血缘」上丝毫找不到一丝共同线索,然则实际上这两人在基因上却有着99%的共同性。两个来自天南地北的男女,只要混交了,基因上那1%甚至0.01%的差异,就可能激荡演化出原先并不存在这两人身上的外貌、性格、才智上的变异。
台湾,是一个高度混交的国度。用通俗语言形容,台湾至少具有如下的混交:原民部落之间的混交、台湾原民与南岛和太平洋岛屿原民的混交、原西(班牙)混交、原葡(萄牙)混交、原荷(兰)混交、汉原混交、汉汉混交、汉日混交…。台湾虽是个孤岛,但由于海缘因素,混交的历程并不亚于欧洲大陆或亚洲大陆,完全不缺乏基因交换的演化机会。
以上「汉汉混交」一词需要说明一下。皆称为「汉」,何来混交?事实上,「汉人」这个概念和「西方人」这个概念的糊涂程度差不多。东亚大地上,南有数百、数千甚至数万个经过无数个千年而成的族群,含混通称为「百越」,北边同样有数百、数千甚至数万个经过无数个千年而成的族群,通称为「胡人」,那西边呢?东边呢?我有一位朋友,母亲是上海人,父亲是北京人,这是南方百越和北方胡人的产物,但他们及后代在通俗语言上都是「汉人」,这就是「汉汉混交」的例子。那么,一个世世代代居住在高雄的男子,和一位世世代代居住在台北的女子结婚生子,该怎么称呼呢?
1945~1952年,200余万人口从东亚大地上避难至台湾,哇,这下更热闹了,虽然这200余万人大多数也都自称为「汉人」,但事实上可说是百越后代和胡人后代的大集合。他们加入了原先存在台湾的原原、原南、原太、原西、原葡、原荷、原汉、汉汉的混交生态中。
以上这3段文字,若让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基因学家来描绘,可能几十本书都写不完,但我们500字就一笔交代过去了,真正是无奈的事,只能求个大概念了。但我希望,读者们脑子里能够形成一张图像,那就是台湾虽小,虽为一孤岛,但是由于海缘因素,形成了一个极为丰富的混交基因库。
照理来讲,台湾应该比今天伟大多了、聪明多了,因为丰富的基因库带来的演化可能性是极为巨大的。但是,台湾虽然具有几乎相当于半个地球的基因来源,却没有成为一个更伟大、更聪明的地方。或许是台湾拥有丰富基因的时间太短,演化的层次还不够,但时间不是唯一的因素,另外还有一个非基因、非时间的因素,那就是历史上台湾人的世界观被限缩了。打个比方,一个聪明的婴儿若被放到一个封闭的坛子里,即使他有爱因斯坦的资质,他也演化不出一个爱因斯坦。
那么,今天的台湾人可以自由进出这个岛屿,人人都有手机可以接触全世界的信息,其世界观应该就可以提升到足以匹配这丰富基因库的水平了。但,却又不然,这是为什么呢?只能用泰国人养大象的例子来解释了。在大象小的时候,你把它用绳子栓在树上,它挣不脱,日久天长之后,即使大象可以轻易推倒树,象夫只需要在它的脖子上系上一条空荡荡的绳子,大象就不敢乱动了。这是心理学的问题,不是物理学的问题。
我们该问的是,那条栓在台湾社会心理上的「绳子」是什么?哪些因素使得台湾这个丰富的基因库,竟然产生不出相对应的演化进步?明明是依赖海缘才得以形成的丰富基因库,却演化不出拓展性的海洋世界观,而沦落至内缩内斗的世界观?这,或许才是台湾主体性论述的关键问题。
(作者为战略顾问公司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