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荣/利之所趋交相贼 热卖「防疫保单」你保了没?
农历年快到了,我们社区的宫庙照例都会在每户的信箱里塞上一张安太岁的「全户申报单」,根据我的归纳观察,十二生肖年年都是冲犯太岁,无一幸免。
这每人六百元的安太岁费用,我总觉得根本不是缴纳保险费,而是付保护费,申报单无疑就是社区的宫庙在贩售恐惧。
▲为求平安,民众也开始到寺庙「安太岁」。(图/记者屠惠刚摄)
问题是年年都有人买单,买单的理由是区区六百元,如果能够买个出入平安,有何不可呢?
无独有偶,前几天几个网友对我提问「防疫保单」买了没?
我的脸书与LINE上的群组,讨论「防疫保单」的留言此起彼落。
▲防疫保单将于25日下午五点停止收件。(图/翻摄台湾产物保险)
网友问我,这和安太岁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认为并非如此,但对贩售恐惧这件事,都有不可告人之神妙之处。
首先,就是单价低易入手,手续简单,条件宽松。
单就保险两字而言,一张五百元的「防疫保单」根本没有「保庇染疫风险」的功能,然安太岁与点平安灯同样也是。
但这两者当中仍有一点差异,买了一张「防疫保单」,万一真的被隔离,就有十万元理赔可以入袋,但点了平安灯或安了太岁可就没有理赔可言了!
▲「防疫保单」将于25日下午5点停卖,民众在停卖之前纷纷排队抢购,云林传出有民众带着户口名簿急着为全家人投保。(图/记者蔡佩旻翻摄)
平心而论,这十万元,真有一种莫名的经济诱因,与五百元保费相较,赔率高达两百倍!
从一般的风险机率而言,染疫的机率有可能是随机的。
▲防疫保单比一比。(图/记者陈依旻制)
但经济学告诉我们,保险的本质虽然是一种互助的行为,但事实上从被保险者的行为诱因观之,被保险者对保险公司而言又具备了「道德风险」与「逆选择」的问题。
防疫保单所衍生的「道德风险」
对这张「防疫保单」来说,甚至还具备了保户与保险公司「对赌」的特质,这就是我以下要说明的第二个特质。
本周一(25)上班日,「恰巧」就是这张「防疫保单」的最后受理日,保险公司的各地营业据点竟然出现了排队人潮。
保险公司出现排队人潮争相购买保单,想必是台湾保险史上的奇迹。在以前是业务员追保户,打电话卖保单绝对被拒接。
这回竟然是保户追着业务员「非卖不可」,连我几个朋友也是一早跟着人潮排队买保单,就深怕没买到保单,「万一」真的「中奖染疫」怎么办?
安太岁无法和当值的太岁爷「对赌」一年的运气,但大家可以细想一下,随着桃园医院疫情扩散而瞬间热卖的「防疫保单」,难道就没有「对赌」的性质吗?
▲在保单1/25最后销售日当天,台产险总公司外又聚集一批抢搭保单末班车的抢购民众,蔚为奇观。(图/记者汤兴汉摄)
在保户行为上,「道德风险」指的是保户在购买保单后改变其行为,因为有了保险,保户的行为可能改变了风险偏好,导致风险机率上升。
再者,「逆选择」指的是保险公司所贩售的保单,可能刚刚好选中了高风险偏好的保户。这两者一合并起来,说不定让原本随机的风险,变得更不随机,恰巧让总体风险提高了不少。
当然,理性来说,不会有人愿意,或者刻意让自己染疫,更何况这次是令人闻之色变的新冠肺炎。
但争相购买「防疫保单」的人,我看很难说只是单纯像安太岁一样求心安。
以随机而言,一年有效的保险期间,以台湾现在的疫情水准,染疫的机率或许就像买彩券一样低,易言之,如果是一般风险的保户,根本毋须趋之若鹜。
▲台产险针对新冠肺炎所推出的防疫保单,一推出就受到民众欢迎,掀起一波抢购热潮。(图/记者汤兴汉摄)
保单当然是经过精算过的,保险公司当然也不是慈善事业,专做赔钱的生意,也就是这张保单对于高风险族群而言才具备保障作用,对一般保户而言就像是安太岁一样,求个心安罢了!
但关键的思维也在这,如果保险公司像我家社区宫庙一样想行销、贩售恐惧呢?那么,这张保单的收益,不就有超额的报酬了吗?不就会有很多不具备风险机率的人来购买保单了吗?
至于,我为什么说这张「防疫保单」演变成一种保户与保险公司对赌的风险,根本上是一种欧阳修在〈纵囚论〉中的利之所趋的「交相贼」,根本不是在「保险」这件事情上打量,而是在乎「报酬」!
这恐怕是出乎保险公司的意料之外,却让这张保单的风险胃纳量瞬间爆冲,也同时让风险集中度变高。
天意不可测,人性亦难掌握,这张「防疫保单」是大家的意料之内,但结局却是意料之外!
热门点阅》
► 林忠正/北京从制裁澳洲得来教训:十年内中国经济依旧仰台湾鼻息
► 王志鹏/退将林勤经泄密案 不谈追不回的退俸 而谈军人的道德操守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