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遲未規範 地方只能各畫各的
新型减速标线 地方各自为政 制表/周湘芸
本报访问曾试办减速标线的县市交通主管机关,多希望中央政府尽速将减速标线入法。台北市交通管制工程处说,因中央未立法规范,致各县市减速策略不同,北市曾提报试办计划及成果报告,提供中央参酌纳入法规;新北市交通局也说,大多参考国外案例试办,「原则还是要回归中央法规」;桃园市交通局则说,只要没入法,自然考驾照时不考,参考书也不会教。
北市交工处说,二○一四年八月至隔年二月,曾在万华区国兴路、青年公园旁,及文山区景中街、景美国中前等地点试办折线型标线,经观察后,行车速率略降,但后续路面重新铣铺就不复旧;二○二○年则在重庆北路交流道往士林的混合车道及仰德大道试办楔形标线,后续也在潭美街一百号前的弯道增设,经实地量测平均速度及煞车率,均有正向效果,因此仍维持楔形标线。
新北市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科长林昭贤说,不管楔形标线或减速彩铺标线,实施初期有效果,但时间一久,民众习惯后的效果恐不如预期;至于减速丘或减速平台,由于是实体路面隆起物,道路工务单位担心行车危险或机车打滑,目前未设置。
林昭贤说,目前最常使用「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号志设置规则」中已规范的减速标线,其余多参考国外案例试办,他建议相关规范,仍须回归中央法规。
桃园市近三年共画设卅一处双侧型减速标线和一处山型减速标线。大园区大竹南路二○二○年画设山型减速标线后,车辆平均时速从六十五公里降至五十公里,看似有成效,但桃市交通局说,中央未规范新型减速标线,导致即便地方试办、推动,一旦考照不考、参考书不教,反而被民众质疑乱画马路、乱花钱;一旦减速标线入法,地方就能把经费跟人力用在其他改善项目。
高雄市交通局说,早自二○一一年就引进楔形标线,在左营翠华陆桥弯道处、前镇瑞隆路等多处路段画设,确实展现车辆减速与车祸变少的成效,至今持续实施。交通局说,画设交通标线是地方权责,试办或入法对执行单位没影响,但中央若愿入法,乐观其成。
不过,去年四月高雄市议员林于凯曾在议会质疑,试办多年、有成效的新型标线,始终未扩大实施,当时交通局长张淑娟答询称未入法,一直是小规模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