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系不停招 中药商执业资格可望放宽

卫福部26日将邀集中药相关团体,研议「中药或生药相关科系毕业生担任中药商负责人可行性」,盼借此留住文化。(本报资料照片)

代表台湾常民生活的中药行不断凋零,卫福部着手研议「中药或生药相关科系毕业生担任中药商负责人可行性」,26日将邀集中药相关团体,规画让研修34学分、完成实习的中药系学生,毕业就可经营中药行,盼借此留住文化。

卫福部统计,2005年有超过1万家中药行,2023年仅剩7637家,平均每年超过100家收店;具有中药基本知识和鉴别力人员2005年有1583人,2023年锐减至448人。

受少子化影响,加上被认为「没前途」,全台唯一中药专业系所、中国医药大学中国药学暨中药资源学系去年甚至决定停招。为解决「毕业即失业」情况,卫福部研议修改法规,该系今年确定不停招,改为减招,明年也可望持续招生。

卫福部中医药司科长谢采蓓表示,目前规画修满中医大中资系开设的34学分核心课程,包括中医概论、中药概论、本草学、生药学、药事法规等并完成实习,且曾有1年从业经验,毕业就可经营中药行。

谢采蓓解释,根据卫福部2019年解释令,要接手中药行不仅要完成35学分的课程,也规定要有2年经验,并且仅限2019年以前仍营业的业者申请,这次等于打破时限,希望吸引更多人留下来。

但基层药师协会理事长沈采颖不满,此举等于倒退到「中药技术士」年代,《药事法》已规定只要是药品都是药师管理,中药材保存也需要专业,应有药师介入才能保障民众用药安全,政府要做的是提高诱因,让有中药资格的药师愿意投入中药调剂,为药品把关。

据统计,中资系毕业生高达3成都研修「后中医」,毕业后改投入当中医师,仅有20%到30%投入中药行经营。

中医药司司长苏奕彰表示,新冠疫情后,全世界都对中药需求倍增,加上中药几乎是台湾常民文化,美食餐厅也常见药材入菜,具有观光价值,因此盼培育人才,让中药商文化得以延续,预计26日邀集中医药相关团体、学界等共同开会研商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