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亚:最晚被解密的两弹元勋 ,一生低调,屡次拒绝宣传

钱学森是我国两弹一星元勋,更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他的名字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

但鲜有人知的是,在上世纪70年代,钱学森登上纽约时报时,还有一个名字和他一起登报,但那个人却因为过于低调而被称为钱学森身后的人。

他就是当初组织号召留学生回国,并将一生投身到核武器研究的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

名师教导,投身物理学

1924年12月25日,朱光亚在湖北宜昌出生,由于父亲供职于一家法国企业,朱光亚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到了在当时更为先进的西方教育。

高中时,朱光亚和两个哥哥由于时代原因被迫搬到了四川,并且开始不断转学,在先后经历了合川崇敬中学和江北清华中学之后,朱光亚在重庆南开中学安定了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朱光亚正巧赶上刚刚大学毕业的魏荣爵院士在此任教。

在这位杰出的物理学家的教导下,朱光亚对于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朱光亚考入了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

不得不说,在师资方面,朱光亚的运气可谓是十分好,在经历了魏荣爵院士的教导后,升入大学的他又遇到了刚刚从美国回来的赵广增教授。

要知道,当时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远超中国,而一位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优秀教师就代表着更加先进的知识储备,这是朱光亚第一次接触到国外的“先进科学”。

大二那年,西南联合大学来到重庆招收插班生,面对当时国内最好的大学,朱光亚不可谓不心动,不久后,在几位南开校友的帮助下,朱光亚顺利的报考进入了西南联大。

在这里,朱光亚先后受教于周培源、王竹溪、叶企荪、吴有训、朱物华、吴大猷等多位知名教授。

而这些人都是在中国科学史上熠熠发光的人物,其中的吴大猷教授更是被称为中国物理学之父。

在这些名师的悉心栽培下,大学时代的朱光亚建立了十分牢固的物理学基础。

远赴美国考察受挫,为学核物理开启留学生活

大学毕业后,渴望继续深造的朱光亚选择留校担任助教,而当时正值中国抗战胜利,蒋介石提出中国要有自己的原子弹。

于是在国民政府的安排下,吴大猷、曾昭抡、华罗庚三位科学家被选中前往美国考察。

当时国民政府还提出每位科学家都需要带两名助手一同前往,吴大猷选择了朱光亚还有同样毕业于西南联大的李政道。

对于当时的朱光亚来说,能跟随吴大猷前往美国考察,可谓是他学术生涯中的一大幸事,而当时怀揣万丈雄心的朱光亚不知道,美国之旅注定不像他想象中的那样顺遂。

面对千里迢迢赶到美国的中国考察团,美国毫不留情地表示不会向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开放原子弹研究技术。

面对态度坚决的美国政府,深知此行无望的考察团本准备询问国内下一步打算,可谁知在他们抵达美国不久后,国内就陷入了内战。

派他们出国的国民政府早已自顾不暇,无奈之下,这个本就是临时组建的考察组就地解散了。

虽然考察组解散了,但朱光亚并没有忘记自己来到美国的使命,不甘心就此回国的他毅然进入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生学院,开始学习对他来说并不熟悉的核物理学。

第一嗓,引领中国留学生归国热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内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处于人才稀缺的尴尬时期,面对这样百业待举的场面,国家开始极力号召在外留学的留学生们回国参与新中国建设。

可这毕竟是一份跨越了大洋的遥远呼唤,再加上当时信息传播困难,最初这份号召收效甚微,但幸好,不久后朱光亚收到了这份来自祖国的呼唤。

1950年3月18日,朱光亚联合51名中国留学生发表了一封公开信。

在这封1600多字的公开信中,朱光亚使用了足足11个感叹号,每一个感叹号都敲在了中国留学生的心上。

而朱光亚那藏在文字中的,对祖国崛起的火一样的热情更是烧到了许多留学生的心里。

这封信在当时的中国留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多本来心存犹疑的留学生在看到这封信后都果断选择了回国。

许多年后,李政道开玩笑说:“当初蒋介石派去美国的几个人中,只有朱光亚是派对了。”

失去苏联援助,艰难的核试验

公开信发出不久后,朱光亚通过转道香港回到了北京。归国后,朱光亚先是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担任副教授一职,后又被调任到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

1952年春天,朱光亚以英文翻译的身份被派往朝鲜,参与板门店停战谈判,当时美国军方利用核武器屡次威胁我国,这样的场景使得朱光亚坚定了为中国制造核武器的决心。

3年后,中央决策开始研制原子弹,朱光亚随之被调回到了北大,参与原子能专业的组建,负担起了培育中国第一代原子能人才的重任。

1957年,朱光亚被调任到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参与在苏联援建下开始的反应堆的建设和启动工作。

在这个我国最早期的原子能研究大本营中,朱光亚领导设计了轻水零功率装置,顺利地迈出了中国核反应堆制造的第一步。

可好景不长,3年后,也就是在朱光亚被任命为第九研究院副院长不久后,由于中苏关系突然恶化,苏联专家全部撤走,并带走了许多重要设备,这给刚刚起步的原子弹研制工作造成了几乎毁灭性地打击。

而面对已经正式开始的原子弹研制工作,参考资料几乎为零的中国科学家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研究。

当时几乎没有人看好他们,有的人甚至认为失去了苏联的帮助,中国根本没有办法造出原子弹,但他人的质疑声丝毫没有影响到朱光亚等人的研究进度。

钱学森、邓稼先、朱光亚在天安门城楼

1962年,第九研究所向领导人提出将在两年内进行第一次核试验,为此,朱光亚亲自编写了我国核武器的两个“纲领性文件”,这两个文件对后来的原子弹研制工作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当时还有保密协议,所有参与原子弹研制的人员都不能向外透露工作内容,就连朱光亚的长子也是在原子弹爆炸后通过推测才猜出父亲的职业。

左起:朱光亚和程开甲

第二嗓,惊天动地的东方巨响

1964年10月16日15时,就在大西北的戈壁滩上,一道强光迅速掠过,随后伴随着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

那颗后来被称作“东方巨响”的原子弹在戈壁滩成功爆炸了,曾经在国际上由于科技不发达而显得软弱可欺的中国,在这一刻终于真正地站了起来。

当时面对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全国上下举国欢腾,而坐在撤离车辆上的朱光亚却在此刻红了眼,这个年近不惑的男人终于完成了他少年赴美时的梦想。

左起:钱学森、张爱萍、朱光亚

当晚的庆功会上,朱光亚酩酊大醉,而这据说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醉酒。

原子弹成功爆炸了,但核研究并未因此停止,很快,朱光亚又一次投入到了氢弹的研制工作中,在原子弹爆炸的两年零八个月后,中国的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了。

在朱光亚等人的努力下,中国一举超越美国和苏联,成为了世界上从原子弹到氢弹研制速度最快的国家,而就在10年前,中国所掌握的核武器资料还几乎为零。

在此之后的几十年中,朱光亚一直投身于核能源的研究中,1969年,朱光亚组织指挥了中国首次地下核试验,取得了巨大成功,保障了核武器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左起:王淦昌、聂荣臻、朱光亚在我国西部核试验基地

受封两弹一星元勋,屡次拒绝他人宣传

随后朱光亚在担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副主任时,又组织并指导了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的筹建和研究开发等工作,1980年,朱光亚为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也就是后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4年,朱光亚被选聘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并担任中国工程院院长一职,身为第一任院长的他领导并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是中国工程院初创期当之无愧的功臣。

而这也是朱光亚第一次从幕后走到台前。

在此之前,也有许多文章试图写下朱光亚的个人事迹,可却总是被他本人退回,就算是在“两弹一星”元勋中,他的名字也是最后被解密的一个。

1999年9月18日,朱光亚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直到这时,这个为国家科研事业奉献了一生的名字才真正被国人熟知。

2001年,正值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校方为庆祝此盛事特地联系了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希望为他们出一本传记作为重点图书送给校友,23位科学家都欣然同意。

左起:李政道、朱光亚、黄祖洽、杨振宁、吴启迪

他们有的是自撰,也有些由他人代笔,甚至有一位科学家写了8万多字,而朱光亚却只写了不到6000字。

在这短短的几千字中,朱光亚客观且详尽地叙述了原子弹研制的发展史,说写的是自传,可全文却没有一个地方提到他自己。

多年来,朱光亚一直秉承着低调做人,严于律己的处事原则,面对媒体的采访和夸耀,他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拒绝,推脱说以后再说。

1996年,朱光亚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的100万港币奖金时,立即决定要将奖金捐献给中国工程基金,还千叮咛万嘱咐地交代秘书不要宣传此事,无论是对内对外都不要宣传。

择一事,终一生

这位32岁开始参与核武研究的科学家在自己的岗位上足足驻守了49年,用他的话说,他这一生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研究核武器。

81岁时,这位峥嵘半生的老人正式退休了,本以为他能就此过上含饴弄孙的平稳生活,可惜天不遂人愿,短短5年后,这位照亮了中国半世纪的科学家在病床上与世长辞。

朱光亚用自己的一生照亮了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他被称为核武器研究的众帅之帅,而他的两嗓子点亮了中国的崛起之路。

在朱光亚离世那天,北京漫天飞雪,那是一颗巨星的陨落,也象征着一个时代的走远,历史的巨轮从未不停歇,但后人会永远铭记那些曾为国家,为人民付出过的伟大灵魂,他们魂归苍穹,却也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