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基隆超過50年!78歲韓國奶奶見證正濱漁港興衰史 做美髮賣泡菜融入在地生活

「文化美容院」的黄太任(金奶奶,老公姓金),有着一口浓浓的韩国口音,20多岁远嫁来台至今已高龄78岁,是少数仍留在当地生活的韩国人。 图/基隆海嗨编辑室摄影

基隆胜利巷是位在正滨渔会大楼附近的市场巷弄,现已更名为中正路656巷,当地居住着一群年迈的在台韩国人与他们的后代;其中经营「文化美容院」的黄太任(金奶奶,老公姓金),有着一口浓浓的韩国口音,20多岁远嫁来台至今已高龄78岁,是少数仍留在当地生活的韩国人,虽然思念韩国家乡,却也因习惯了台湾的生活而选择留下来,不只经营美发生意,也卖起手工新鲜泡菜,见证了正滨渔会周边以及胜利巷半世纪以来的兴衰。

远嫁来台的韩国媳妇 延续民族认同感

基隆正滨渔港旁的胜利巷(现中正路656巷)早在二战、日本统治时期有大批韩国人到此工作谋生 图/基隆海嗨编辑室摄影

基隆正滨渔港旁的胜利巷(现中正路656巷)早在二战、日本统治时期有大批韩国人到此工作谋生。 图/基隆海嗨编辑室摄影

经营「文化美容院」的金奶奶25岁来台至今超过半世纪。 图/基隆海嗨编辑室摄影

基隆正滨渔港旁的胜利巷(现中正路656巷)早在二战、日本统治时期有大批韩国人到此工作谋生,但在二战后有大约300为韩国人留了下来,在此落地生根。经营「文化美容院」的金奶奶25岁来台至今超过半世纪,「我公公是第一代来台的韩国人,他坚持孩子都要娶韩国太太」,因韩国人的民族性强,当初韩侨公公坚持儿子一定要娶韩国媳妇,因缘际会下金奶奶成了第一代来到台湾的韩籍新娘;就连金奶奶的两个儿子,也都持有韩国护照。

回韩国老家已不习惯 将思乡情感注入泡菜

将思念家乡的情感投入到制作手工泡菜上。 图/基隆海嗨编辑室摄影

将思念家乡的情感投入到制作手工泡菜上。 图/基隆海嗨编辑室摄影

将思念家乡的情感投入到制作手工泡菜上。 图/基隆海嗨编辑室摄影

金奶奶坦言,来到基隆最不习惯的就是夏天的闷热和冬天的潮湿,虽然心里挂念着韩国,但她早已习惯台湾天气,反而不习惯韩国老家冬季的干冷气候;「有想过带儿子们回韩国生活,但他们都说比较习惯台湾」,选择与孩子留在台湾生活的金奶奶,将思念家乡的情感投入到制作手工泡菜上,没想到也因此打开知名度,累积了不少常客,也常有网友在 基隆人日常社团 里分享到访心得,引起社友讨论。

曾设有韩侨小学 坚持孩子要会说韩语

金奶奶回忆起年轻时刚来到基隆胜利巷的景象。 图/基隆海嗨编辑室摄影

金奶奶回忆起年轻时刚来到基隆胜利巷的景象。 图/基隆海嗨编辑室摄影

「以前门前好热闹呀!几乎都走不动」回忆起年轻时刚来到基隆胜利巷的景象,金奶奶直呼与现在只剩零星摊位的模样大相迳庭,起初有大批的韩国人居住于此,甚至还曾设有一间韩侨小学,让当地出生的韩裔后代可以学习母语,让他们可以延续自身文化传统,也因此金奶奶的儿子们都会说韩语,不过随着人口外移、部分后代放弃韩国国籍,韩侨小学也因而关闭。

勤走基隆韩国教会 结交在地好友

附近有一家日治时期开设的「基隆韩国教会」以韩文宣教,提供当地韩侨与后代聚会和信仰的场域。 图/基隆海嗨编辑室摄影

除了有韩侨小学,附近还有一家日治时期开设的「基隆韩国教会」以韩文宣教,提供当地韩侨与后代聚会和信仰的场域,不过随着韩国籍人口减少,教会也多了不少基隆在地民众参与,而金奶奶每周日固定到教会做礼拜,结交了不少基隆本地好友,与教友们聚在一起闲聊、彼此关怀,成了她的日常写照。

本文转载自《基隆海嗨》,原文为:基隆胜利巷「文化美容院」不只做美发也卖泡菜,店主韩国奶奶黄太任远嫁台湾逾50年

│更多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