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业凉茶增长乏力,百年品牌王老吉停滞不前
据王老吉大健康公司董事长翁少全介绍,南沙生产基地是具备科研、生产、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自建基地,占地196亩,总规划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投资约7.5亿元。在公司数字化战略的赋能下,南沙生产基地将成为“王老吉旗舰工厂”,其中调配系统、仓储物流系统行业内最先进,同时也是全国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凉茶生产基地。据悉,该基地设有两条灌装生产线,单线比传统饮料工厂人工节约50%,生产速度可达单线3.6万罐/时,全面投产以后,年总产量可达1800万标箱。翁少全还提到,基地也设有王老吉大健康研究院,将承担起凉茶生产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培养的重任,并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大健康研发基地。事实上,早在2012年,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就将企业总部迁至南沙。到了2020年,王老吉大健康南沙生产基地作为广州市、南沙区两级政府“攻城拔寨”项目中的重点项目,正式开始动工建设。除此之外,王老吉方面向大公快消表示,公司还建有雅安、梅州、茂名等生产基地,而兰州、汕头、龙岩基地正在建设中,其中龙岩基地已于12月26日开始动工。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王老吉与加多宝之间的商标战,正式拉开帷幕。王老吉VS加多宝“相爱相杀”二十余载据了解,王老吉始创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至今已有195年历史。于1995年,拥有王老吉凉茶配方授权的香港鸿道集团(加多宝母公司)与拥有“王老吉”商标授权的羊城药业(王老吉母公司广药集团前身)签约,双方正式开始在内地市场推出红罐和红瓶王老吉。随后,凭借“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句深入人心的广告语,以及在各大节目上频繁“刷屏”,王老吉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公开数据显示,十多年的时间内,王老吉的销售额不断翻倍增长。2001年,该产品销售额还只有1亿元,2003年就达到6亿元,2004年王老吉继续突破10亿元,2011年就达到150亿元的高峰。在2009年至2012年期间,国内凉茶品类持续保持着16%至18%的高速增长,彼时的王老吉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由于利益分配没谈拢,王老吉和加多宝闹到了“兄弟阋墙”的地步。据了解,2014年,广药集团曾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高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判决广东加多宝赔偿自2010年5月2日始至2012年5月19日止因侵犯原告“王老吉”注册商标造成广药集团经济损失10亿元,浙江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福建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杭州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武汉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承担连带赔偿损失责任。2015年2月,广药集团向广东高院申请变更诉讼请求,申请将原10亿元赔偿金额变更为29.30亿元。2018年7月27日,白云山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广药集团于近日收到广东高院关于“王老吉”商标法律纠纷案件的一审《民事判决书》。根据判决结果,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浙江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福建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杭州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武汉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赔偿广药集团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共计14.41亿元。在此之前的2012年5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曾发布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有限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但在2012年7月6日,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分别向法院提起诉讼,双方均主张享有“红罐王老吉凉茶”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权益,并据此诉指对方生产销售的红罐凉茶商品的包装装潢构成侵权。据最高人民法院官网公示信息显示,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的权益享有者应为广药集团,大健康公司经广药集团授权生产销售的红罐凉茶不构成侵权。由于加多宝公司不享有涉案包装装潢权益,故其生产销售的一面“王老吉”、一面“加多宝”和两面“加多宝”的红罐凉茶均构成侵权。一审法院遂判令加多宝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刊登声明消除影响,并赔偿广药集团经济损失1.5亿元及合理维权费用26万余元。不过,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不服一审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17年8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为,结合红罐王老吉凉茶的历史发展过程、双方的合作背景、消费者的认知及公平原则的考量,因广药集团及其前身、加多宝公司及其关联企业,均对涉案包装装潢权益的形成、发展和商誉建树,各自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涉案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益,在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和尊重消费者认知并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可由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公司共同享有。到了2023年7月10日,加多宝又在官网发布声明称,公司收到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商标纠纷案的一审判决。该一审判决认定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浙江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福建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杭州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和武汉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六家加多宝公司共同侵权,判决六家加多宝公司赔偿3.17亿元。不过,加多宝对此判决结果表示遗憾,并将立即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在加多宝看来,广药和加多宝双方在2010年5月2日至2012年5月19日期间是合作关系,并依据协议履行义务享受权利,加多宝根本不存在所谓侵权问题。事实上,近年来王老吉于加多宝之间的纠纷并没有局限于商标,同时,在两位凉茶巨头争抢市场的时候,新茶饮等赛道伺机而动并实现弯道超车。错失良机王老吉陷入增长乏力阶段大公快消从中国裁判文书网统计发现,近年来,王老吉与加多宝所涉及的官司共有上百起,其中关于商标侵权的纠纷就多达三十多起,另外还有五起关于广告词的虚假宣传纠纷。而在长达十余年的官司中,随着双方的不断缠斗,凉茶市场也逐渐受到不小的影响。为了互相打压、抢占市场,两大凉茶巨头之间的“战争”从法庭延伸至市场,促销手段也从从“买一送一”到“买一送二”。王老吉和加多宝大打“价格战”的情况,也让不少地方品牌凉茶都得不跟着一起降价,从而导致整个凉茶行业利润明显下降。对于王老吉和加多宝的这场大战,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指出,双方争斗势必影响品牌的竞争力和营销,导致价值流失。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也表示,王老吉与加多宝之间的商标权益纠纷给王老吉品牌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这种纠纷导致消费者对王老吉品牌的信任度下降,同时也影响王老吉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从《2023年凉茶产业发展白皮书》中也能看到,在2012年之后,凉茶市场进入了瓶颈,规模出现增速放缓的趋势增长速度从15%直线下降至9%甚至更低,刚刚突破500亿元的市场规模也迎来衰退,在2018年的统计数据中仅剩470亿元。与此同时,有着健康无糖、口味多样、包装新潮特点的喜茶、元气森林、奈雪等新茶饮,横空出世,这也对凉茶市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洗。至此,老牌凉茶与新茶饮分别滑向了天平两端。通过母公司广药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白云山的财报也能看到,王老吉的业绩正在不断减少。作为白云山集团大健康板块的主要收入来源,王老吉凉茶在2021年为集团贡献了97.29亿元的营收以及46.08亿元的利润。到了2022年,王老吉的营收降至93.48亿元,利润降至40.43亿元。在2023年上半年,白云山大健康板块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07%只70.48亿元,但主营业务成本增长了10.01%,至39.08亿元,毛利率减少了0.98个百分点,约44.55%。同期内,白云山合同负债数据大幅下降。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该集团合同负债约14亿元,同比下降75.19%。对此,白云山解释称,是由于公司全资子公司王老吉大健康公司2022年末因春节备货而增加的预收货款,本报告期内实现销售,致使预收货款余额减少;以及公司其他下属企业预收货款较去年年末减少。在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过去凉茶饮品市场基本由王老吉一家独大,可如今王老吉的发展却并不怎么好,这其中主要因为,一是其他凉茶品牌如和其正等强势崛起的分流效应,二是饮料品类日新月异的创新让一直不变的凉茶时常受到了挑战。此外,近些年凉茶市场增长乏力,也对王老吉发展造成了影响。江瀚亦认为,王老吉发展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增长乏力,这可能与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市场竞争状况等因素有关。同时,王老吉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也相对较高,这意味着其市场份额的增加相对困难。另一方面,王老吉在市场上的定位和产品创新也不足,在市场需求日新月异的今天,王老吉显得有些老旧。事实上,王老吉也曾“推陈出新”,试图通过打造细分凉茶单品等方式扭转困境。比如在经典红罐的基础上推出无糖凉茶、茉莉凉茶、气泡凉茶、黑凉茶等,另外还曾推出了刺柠吉、荔小吉、椰柔椰汁等健康植物饮料。王老吉也向大公快消表示,之前受疫情等方面因素影响,所以业绩出现波动。但在2023年,王老吉在做好红罐的同时,坚持“单品多元化品类多元化”战略,在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上,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荣获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十九强)、中国饮料行业经营业绩优秀企业两项企业大奖,总工程师李词周获评“优秀生产管理工作者”,质量管理部副总监沈颖莉获评“优秀科学法规工作者”。然而,从市场反应和产品销量来看,王老吉的新品们并未掀起波澜。对此,沈萌分析,王老吉从不深入研究市场、研究消费者、研究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都是停留在追逐浅层次的表面热度。这也说明该公司当前的所有者欠缺消费品运营的能力,导致品牌价值被削弱、品牌形象没落,相关资产贬值。要重塑王老吉的品牌,必须利用好此前的积累,专注做好凉茶的核心业务。不可否认的是,作为生存了195年的老牌凉茶,王老吉在市场上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但如何在有限的市场中创造出新的增量,亦是王老吉亟待解决的难题。未来,王老吉究竟是从根本红罐凉茶出发,还是再打造一个全新“王老吉”新品,大公快消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