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救急也要救穷
疫情来袭,冲击超乎预期,产业停摆、消费停滞、裁员减薪问题逐一引爆,经济衰退恐难避免。各国政府纷纷推出许多纾困方案,我国也不例外。许多专家指出应「救急不救穷」,惟本文以为,救急也要救穷。
有越来越多的专家指出,这波经济打击面远高于SARS与金融海啸的冲击。日前「末日博士」鲁比尼(Nouriel Roubini)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高于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1920年经济大萧条,两次经济事件累积3年才爆发,但这次仅仅3周就已严重威胁总体经济与股市。
@输血急救
面对这波又快又猛,对股市、产业与就业市场的负面影响甚为可观。有如突发重症濒临死亡之际,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职是之故,各国一一祭出纾困方案,如美国就通过全国历来最大规模的2兆美元纾困方案,台湾也通过600亿元的特别预算,加上追加的400亿元,合计仅有千亿规模,对经济与失业市场复苏,效益有限。应采取以下几个更积极的作为:
首先,立即扩大发放振兴抵用券:各国为刺激消费都对国民大洒钱,例如美国每人发放1200美金、加拿大发放2000加币支票、澳洲发放750澳币、澳门提供1万澳门元等,我国规划的振兴抵用券却只有800台币,还要分配夜市、商圈、餐厅与艺文活动等特定用途上,且在疫情结束后才可使用,建议政府应比照消费券的模式,立即发放振兴抵用券且提高金额至五千元,对消费才有裨益。
其次,劳工薪资补助不限观光业:近日行政院宣布「观光业艰困产业薪资补助方案」,政府补助每人每月原薪资由二成提高为四成,上限由1万元提高为2万元,共三个月,总经费由42亿元提高为70亿元。然受冲击的产业不只有观光业,政府对于劳工补助不应只针对观光业。
员工弹性调整:疫情来袭多数企业受到冲击,无力支付劳工薪资,被迫资遣或采取无薪假,但也有部分产业急需劳工(如口罩、医疗用品、药局、电商与外送平台等)。大陆就提出「共享员工」概念,也是一个可考虑的方向,受暂时性影响的产业(例如: 旅行社、旅馆与餐厅),闲置劳工可短期转移至其他行业,待未来景气回复即可归建。若是在同集团内的员工调配问题较小,不过若是不同公司将涉及《劳工保险条例》与《劳动基准法》等法规中的劳保、劳动契约、劳动条件、薪资与年资变更等问题。另外,地方政府在疫情期间,须负担大量防疫工作,也可使用该模式增加短期人力。
@趁机改造企业体质
经济急遽恶化,与染上新冠病毒一样,至今尚未有特效药,透过支持性疗法勉强维命。惟资源可进行更有效率的运用,借机改善体质,待景气回升,即可抢占市场商机。
第一,协助企业转型:新冠肺炎让企业检视其竞争力,政府可将资源用于协助企业转型,培养员工第二专长,鼓励企业商品电商化,引进AI、大数据、物联网与机器人等新兴应用,以提升员工技术及强化企业竞争力。
第二,抢攻灾难财:台湾在口罩一疫获得启示,我国拥有完善的机器业制造能力与惊人的代工效率,疫情短期内难以终结,全世界都亟需口罩、防护衣、呼吸器、耳/额温枪、红外线测温、杀菌清洁消毒剂、检测试剂与医药器材等防疫相关产品。政府应整合国内资源,组成国家队切入相关行业,大举投入这些产品的生产,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的需求,还可出口赚取灾难财。
业者或许担心万一疫情提早结束,投资将血本无归,故可由政府以国家发展基金直接投资或无息贷款等方式,降低业者风险。鼓励业者在既有的闲置工厂上生产防疫产品,并导入智慧制造,以及加速产品认证等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