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心理師教你2步驟透過冥想 寫封信與自己和解

示意图/ingimage

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二○一三年六月,我参加生平第一场萨提尔模式工作坊,在张天安老师带领的冥想里,每个人回到各自的年少时期,与自己相遇。

我回到的是国中时的家。在冥想中,我是隐形的,看得到别人而别人看不到我。我在家中几个角落看到父亲、母亲与妹妹,而当年的我则光着脚丫,穿着短裤,坐在家中楼梯口的地板上,正借着窗外的阳光,读着放在腿上的历史故事书。

天安老师用温暖、缓慢的引导语,要我们于此刻现身,与当时的自己对话。

小男孩察觉有人靠近,擡起头来,并无太多诧异,只是幽幽问道:

「你是长大后的我吗?」

「是的,我是三十年后的你。」

小男孩迟疑了一下:

「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你问吧。」

「我真的可以一直看课外书吗?长大后会有出息吗?」

我面带微笑、一派轻松告诉他:

「你看,我现在不也混得不错?你大可放心,一直看下去吧。」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冥想,以前只是「听过」冥想。听过,却不甚了解,总以为那是怪力乱神,嗤之以鼻。而在这次冥想中,竟出现如此栩栩如生的场景与对话,令我大为震动,泪流不止,我体验到冥想的威力了,对自己也有更多认识。

以为自己不在意,其实很在乎

原来,从那么小的时候开始,我便担心自己长大后没出息。

原来,在成长过程中,我曾有这么一段被压抑得如此之深的焦虑、担心、恐惧与不安。以往,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不在乎大人那些「危言耸听」的—

「考试快到了,要好好念书,不要看那么多课外书。」

「看那么多课外书,会影响功课,以后会考不上好学校。」

「考试又不考课外书,看那么多做什么?」

「看这么多课外书,长大后会没出息喔。」

大人可能是基于善意而有这些「提醒」,但听在小时候的我耳里,却是质疑与否定,尤其我喜欢读的又是文学与历史课外书,引来的质疑与否定更多。如果读的是科学书,符合社会主流价值,或许会得到肯定吧?

那些质疑与否定的声音,我一直以为自己不介意,原来我很在乎,只是将它们深藏在没人看得见的内在角落里,连自己都看不见。

天安老师所带的冥想,迫使我第一次如此诚实面对自己脆弱的一块,虽然当时是第一次接触萨提尔模式,对内在冰山仍一无所知,但我感觉冥想过后,内在有个部分变得柔软了。

许久之后,我才明白,那叫「连结渴望」。

根据萨提尔模式的冰山理论,每个人的内在深处,都有共通的渴望: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被爱、被接纳,渴望自己是有意义、有价值,渴望自己是自由、安全、有归属感的。

在那次冥想里,我连结到了被接纳、有意义、有价值等内在渴望。

冥想里的那个小罗志仲,被长大后的罗志仲接纳了。小罗志仲喜欢读课外书,但周遭的大人给他的讯息无非是:那是没意义、没价值的,只有眼前这位大哥哥了解他,肯定他,这是一股巨大的接纳,也让他感觉到自己所做的有价值、有意义。日后,更促成了我与自己的和解。

怎么说呢?

面对大人的质疑与否定,年少的孩子会将它内化为自己的声音,也用来质疑自己,形成自我否定。换言之,以往都是大人告诉我们:「你不够好。」久而久之,无须大人质疑,我们便会自认不够好—

成绩不够好,身高不够高,嘴巴不够甜,体格不够壮,不够聪明,不够乖巧,不够可爱,不够活泼,不够善解人意……

但问题是:什么是够好呢?何时才够好呢?要做到什么程度,才够好呢?所谓「够好」,有个标准吗?

最终,我们会发现:够好没有标准,也没有上限。我们在内心深处,不只认为自己不够好,而且是认为自己永远都不够好,再怎么做,再怎么努力,永远都不可能够好。

因此,追求所谓的「够好」,是个无底洞。

只看到不足,却看不到独特性

十八岁之前,是建立自我价值感的重要阶段,倘若大人只看到孩子的不足,却看不到孩子的独特性,孩子也会逐渐这样看自己—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不够好),却看不到自己的独特性。

所谓独特性,是与其他人不同之处。

你的成绩可能不够好,但是你的手很灵巧。你的身高可能不够高,但是你跑得快。你的嘴巴可能不够甜,但是你很有正义感。你的体格可能不够壮,但是你很灵活。你可能不够聪明,但是你很善良。你可能不够乖巧,但是你很有主见。你可能不够可爱,但是你很老实。你可能不够活泼,但是你很懂得独处……

灵巧、跑得快、有正义感、灵活、善良、有主见、老实、懂得独处等等,这些都是你的独特性。

但大人通常看不到这些,他们通常只会看到你的「不够好」。

这里无意谴责大人。大人会这样做,通常是因为:他们小时候也是被这样对待的,他们也将那些质疑的声音内化,只看到自己不足之处,看不到自己的独特性。而我们是怎么看自己的,就会怎么看别人,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也会觉得父母、伴侣、孩子……不够好。

认为自己不够好,这是对自己的批判与指责,对少数人而言,这或许会成为成长、进步的动力,代价却无比沉重:那会让人感到羞愧、糟糕、无力、挫折、沮丧,陷入痛苦之中。这种感觉并不好受,你我都有过。

天安老师的冥想让我看到,大人对我看课外书的质疑与否定,逐渐也演变为我对自己的质疑与否定。

小时候,我是个在各方面都很普通的孩子:相貌普通,课业普通,家境普通,运动、才艺表现普通,口语表达、人际沟通的能力也都很普通。总而言之,就是个不起眼、存在感很低的孩子,有时,不免会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这样一个孩子,他生活中唯一的乐趣与重心,是看课外书,尤其是文学、历史方面的书籍。

念小学时,班上有个公共书柜,收藏着老师与同学捐赠的书。每到中午,其他男同学都快速扒完饭,结伴出去玩了,教室里只剩下我与其他女同学。我很害羞、胆小,不敢与女同学互动,只是默默从书柜里借来一、两本课外书,边吃饭边阅读。我的座位常在角落,中午的阳光被百叶窗挡住,只有点点几滴洒落在书页上。在我遥远的记忆中,常有这个美丽而孤单的图像。

放学回家后,也仍继续抱着课外书不放。《中国传奇故事》大概是我读过最多次的一本书,书中奇幻诡谲的情节,深深吸引我,百读不厌,尤其〈杜子春〉一篇,永远看不懂,却一直反复看。日后念中文系,方知此书故事皆是根据唐代传奇改编,难怪那么玄妙怪诞。

或许因为见我喜读课外书,小四那年,小舅送我一本三民书局出版、邱燮友译注的《唐诗三百首》,那是我最早的诗词启蒙,至今保存。

当年到外婆家玩,常在大舅房间过夜,大舅长年在外工作,房间空着,独留有一本《三国演义》,那是我隔天起床的精神食粮,读过几次之后,最喜诸葛亮,重读时,每每从徐庶走马荐诸葛读起,诸葛亮死后的章节则略而不读。

国中起,进一步读柏杨版《资治通鉴》;高中时,开始读李敖,读《顾颉刚读书笔记》,也看得懂《明夷待访录》原书……

与自己和解,不容易却很值得

在知识上,我很早熟,也很孤单,因为同龄的孩子不会去读这些。阅读这类课外书,对当年正在建立价值感的我而言,太重要了,只是它并没有正向反映在我的课业成绩上,学校师长与我父母的焦虑可想而知,我和老师、父母之间的冲突越发频繁,这也埋下了日后我与父亲十八年不说话的种子。

面对父母与学校老师的质疑与否定,表面上我置之不理,实际上很难不将他们的话语内化,有时不免怀疑自己是否做错了?因为我的内在还不够强大,尤其在课业表现不佳,或日后谋职不顺时,这些声音又在内在回荡着:

「考试快到了,要好好念书,不要看那么多课外书。」

「看那么多课外书,会影响功课,以后会考不上好学校。」

「考试又不考课外书,看那么多做什么?」

「看这么多课外书,长大后会没出息喔。」

不过,我不能让这些杂音堂而皇之出现,否则就意味着我承认它们了,我得尽可能压抑。

只是,被压抑的事物永远不会消失,它一直都在,一直在内在干扰我,让我很难感受到真正的平静与踏实。直到天安老师带了那个冥想,那些声音才不再被压抑,而能如实被看见,我的泪水因此汩汩而下。

那是我与自己和解的开始。

与自己和解意味着:我愿意看见、承认内在的伤痛,我愿意拥抱它们,我也愿意原谅、接纳自己。

在那之后,我积极运用各种方式,与内在的自己、过去的自己和解。这不是一条容易的路,却是一条值得的路。我在这本书分享的方法,你都可以试试。

图为《重启人生的17个练习》书封,究竟出版社提供

练习7:当年的你写信给现在的你

这里,要分享另一个方法,可与练习6的方法结合,一起练习。

一、现在,请你花一点时间,回忆小时候一个你感到受伤、孤单、害怕、无助的场景。尽可能多想一些细节。例如,那是你几岁的事?当时你在做什么?地点在哪里?是白天或者晚上?天气如何?你穿着什么样的衣服?脸上表情如何?周遭有其他人吗?他们正在做什么?越细腻越好,这会让你在做以下这个练习时更有感觉。

二、让当年的你,写一封信给现在的你。下笔时,尽可能去感受当年那个小男孩或小女孩的感受。以我为例,我会这样写:

如果你愿意,可以搭配练习6,再写一封信回复那个小男孩或小女孩。

(本文出自《重启人生的17个练习》,究竟出版社出版,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