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5章 共同利益

事实上从丁卯胡乱朝鲜与后金签订城下之盟开始,大明与朝鲜之间的互信程度就已经削弱了许多。大明认为朝鲜跟后金签订兄弟之盟,无疑是对宗主国的背叛,而朝鲜认为大明没有及时提供军事援助,眼睁睁看着后金军一路攻到汉城,差点连国家都被灭掉,心里肯定也是会有怨气和不满。这几年两国的关系从过去的热络逐渐冷却下来,使节往来也远不如以前那么频繁了。

原本关系密切的两国会变成这样,当然是各有苦衷。如果继续照着原本的历史轨迹发展下去,几年后大明最终被灭,而朝鲜则是顺理成章变成新主人大清国的藩属国,这段两国间的恩怨情仇也会就此画上句号。但如今有了海汉这支域外武装势力的介入,大明与朝鲜之间的僵局似乎也出现了一丝转机。

对于这两国来说,矛盾的根源其实还是出现在后金这个强敌身上,只要打败这个敌人,东北亚的和平环境自然能够重新营造起来,两国的关系也会逐渐转暖。而在海汉出现之前,他们显然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但问题就在于海汉这个帮手的实力太强了,强到了喧宾夺主的地步,不管是朝鲜还是大明,都不敢轻易相信这个强者会这么好心地来帮助自己抵御外敌。一旦出了什么意外,这海汉搞不定就是比后金更加难以对付的敌人,毕竟相比装备原始落后的后金军,这海汉军的武器性能和作战方式更加难以抵抗,到时候请神容易送神难就麻烦了。

而对于同样的疑虑,梅生川和金尚宪所持的态度也有所差异。梅生川所担心的是让海汉军在辽东把持大势之后,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赶走了后金却引入了更难对付的海汉。而金尚宪担心的是海汉日后会凭借武力对朝鲜进行经济和人力的压榨,一如后金过去几年所做的那样,甚至可能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除了海汉这个隐患之外,他们也还会担心对方如果选择与海汉合作,或是拒绝结盟,会对自己的国家产生负面影响。毕竟现在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大明和朝鲜也都有些担心海汉作为中间人会更偏向于某一方——朝鲜担心海汉与大明同是汉人掌权,而大明也怕朝鲜抱上海汉大腿之后就不再认大明这个宗主国了。

但在沙喜和王汤姆等海汉高官看来,大明和朝鲜的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完全只是因为他们还没被逼到悬崖边上,依然固执地认为东北亚的局势不会在近年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倒也不能怪他们目光短浅,毕竟身处目前这个国际环境中,眼光见识都受到时代的局限,也根本料想不到辽东那群野蛮人在几年之后就会完成夺取天下的大业。

虽然海汉的出现将会大大延缓后金的扩张步伐,但终究没办法依靠远离本土的几千兵马,就能在短期内灭掉已经在辽东建国并且拥有广阔控制区的后金。如果大明和朝鲜不参与进来,那么海汉在往后几年顶多也就是将辽东半岛的战线再往北推进一段,却很难再有余力对后金实施致命性的军事打击。而事实上国防部所做的计划中,如果没有得到来自大明和朝鲜的助力,海汉将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守金州地峡防线,不会再耗费海量资源继续往北打了。甚至到战争后期与后金议和之后通商,也曾在胜利堡的执委会会议上进行过讨论,不过这个提案已经在好战分子们的强烈反对之下被枪毙了。

沙喜所采用的威逼利诱手段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大明和朝鲜来说,却并非能够促使他们下定决心的因素。因为海汉武力的过于强大,让后金对比起来就显得相对比较弱小,从而给这两国使臣的印象也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危机感了,这对于想通过展示武力来促成结盟的海汉来说,其实是一个很矛盾的悖论。

因此在这一天为朝鲜使臣举办的接风宴上,沙喜的安排并未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两国使臣虽然也有交谈,但内容却都流于表面,并没有多少涉及三国关系本质的话题探讨。沙喜虽然心有不甘,但当下也不好用力过度,只能先暂时默认了现状。

将两国使臣送走之后,王汤姆留下来向沙喜讲述了北方舰队在朝鲜国的经历。沙喜听完之后叹道:“你这边倒是进行得挺顺利,但到了我这里就卡壳了,这马上就要安排他们去前线参观了,到时候要是还搞不定他们,那后面还得让白总出面谈可就太费事了。”

王汤姆道:“我看还是我们当初制定计划的时候有点偏差,就不该让他们过早碰面,应该先各自谈好条件,签了协议之后,再把中间隔这层纱给撤下来。”

沙喜道:“但那也未必能行得通啊,这朝鲜人要不是听说大明也要跟我们结盟,他们会这么听话就派使臣过来会谈?你也说了,先前派过来的使者回去之后没能顶上多少事,你们去把汉江封了才管用,这就说明这帮朝鲜人不服劝,就只服棍子敲到头上。想让他们听话,我看还是得用点手段。”

王汤姆正色道:“那你也别搞歪门邪道,这是国与国建交结盟,不是生意场上勾心斗角,要是玩翻车了,可不是花钱就能救回来的。”

沙喜又一次叹气道:“要真是生意场就简单了,我可以砸钱砸到对方服气为止……你说这两边派来的使臣都是不轻易表态的人,这个要怎么操作才能尽快促成我们想要的结果?”

王汤姆倒是比沙喜镇定得多,一字一句地说道:“这就像我们行军打仗,虽然会运用很多战术和策略,但真正决定胜败的因素还是军事实力,我们只要一直牢牢把握住战场上的优势,就自然能将其转化成最终的胜势。虽然东北亚这边有三个大国,但现在我们才是掌控节奏的人,不用急,局势肯定会继续朝着于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

沙喜听了这番话似乎有所悟,点点头道:“汤姆你说得对,是我太心急了。大明和朝鲜就算现在拖着不跟我们结盟,到后面也还是会求上门的。到时候急的可就是他们了。不过这边的情况还得向白总报告一声,免得他回头跟这两家见了面拿不住火候。”

而此时的白克思其实已经完成了他此次北上辽东的绝大部分任务,新武器的战地试验已经全部结束,所有的数据和使用报告在汇总后会送回三亚,由工程师们研究之后该定型的定型,该改进的改进。另外辽东地区的两处大功率电台也分别在旅顺堡和金州地峡架设调试完毕,已经可以与山东和浙江建立起信号稳定的直接联系,这对于辽东驻军和接下来的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白克思现在手头未完成的就剩两件事,一是军方提出要在辽东半岛沿海地区进行长期的袭扰战,以此打击后金并寻机解救辽东地区的汉人。二就是等着与大明和朝鲜的使臣会面,就结盟一事进行最后的商议。

军方的作战计划提出之后,三亚方面的反对声音比较大,因为这样一来原本可以在北方逐渐停止下来的军事行动不得不继续下去,而由此所将消耗的军费开支相当巨大,哪怕是军方宣称这种作战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辽东占领区的人口短缺问题,也依然不能说服执委会一致通过这个提议。因为即便是从长江以南的各省招募移民前往辽东定居,其费用也很可能要比长期作战的军费便宜得多。

而且军方的建议还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必须在辽东占领区维持较大编制的驻军,才能实现这样的作战方式。而这就意味着让南方沿海占领区的驻军兵力继续维持一个较低的水平,也就是变相牺牲了这些地区的防御安全。但南方沿海是海汉对外贸易收入的重要来源,保障这些地区的安全也是海汉的根本利益,如果要辽东和南方两头都抓,那海汉只能继续快速扩军,而这也并非执委会想看到的解决方案。

白克思经过这段时间在金州前线的考察之后,虽然更倾向于支持军方的提议,但他个人的意见也不能左右执委会的态度。而且他还必须要对前线将领们解释清楚这其中的缘由,以免这些常年在外征战的将领对胜利堡的决定产生不满。

“这不是国家不舍得在辽东投资,你们看问题要把眼光拉高一点来看。”白克思此刻便正在向钱天敦、哈鲁恭、陈一鑫等人解释胜利堡的态度:“辽东这个地方,对我国来说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也仅仅只是战略意义而已。记住我们的目的是牵制住后金,并以此来平衡东北亚的局势,迫使大明和朝鲜向我们打开国门。我们现阶段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消灭后金解放辽东,南方才是我们的根本利益所在。”

哈鲁恭应道:“养虎为患,我觉得后金还是必须要接着打,打到他们无力南下为止。”

“你这是军人考虑问题的方式,不是政治家的思维!”白克思不得不再次“纠正”哈鲁恭的错误言论:“如果我们真的把后金打得抬不起头,甚至没有办法再去威胁大明和朝鲜,那我请问一句,他们还会需要我们的军事援助吗?我刚接到沙喜从旅顺发来的电报,他那边跟大明和朝鲜两国使臣的谈判进行得并不顺利,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两国认为后金并不会有真正让他们灭国的打算。”

钱天敦听到这里便接了一句:“要不是我们来辽东拖住了野猪皮,年底皇太极就会亲率十万大军征伐朝鲜,十二天就打到汉城了,他们还能跳个屁!”

“但这终究是不会发生的事了。”白克思摊手道:“我们又不可能让朝鲜人相信这种根本没发生的事,就算皇太极站出来替我们作证,承认他早就准备要狠狠地干朝鲜一次,朝鲜人也绝对不会相信他们会在短短十几天里就战败。”

白克思见钱天敦没有反驳自己,便接着说道:“大明和朝鲜都觉得自己还能扛得住,我们在战场上对后金的优势越大,他们就越会认为后金不足以威胁到他们的国家安全。”

沙喜在旅顺没有想得太明白的事,白克思在前线倒是早就想通了,他认为军方之前单纯向来访者炫耀武力的做法有些片面,虽然赢得了外界对海汉军事实力的尊重,但对于促成三国联盟这件事来说,这样的做法未必就起到了预期的作用。而这种观点在大明朝鲜两国使臣来到辽东之后,似乎已经从他们表现出来的态度上得到了验证。

钱天敦反问道:“那难道让我们在战场上放水,给野猪皮留下发挥的空间?”

“那肯定不行,这样做太危险,我们承受不起太大的伤亡数字。”白克思摇头否认了钱天敦的质疑。其实不光是伤亡数字,常胜不败的称号也不允许海汉军在战场上有失。

“那要怎么做才能两全其美?”钱天敦继续问道。要论行军打仗,他在海汉军中的确很少有人能与其媲美,但要说这些国际政治中的伎俩,他的确不如白克思这种老狐狸。

白克思轻轻摇摇头道:“两全其美是很难做到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要从利益角度出发。要让这两国使者意识到不与我国结盟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而不是让他们去重新认识后金军的战斗力有多可怕。”

“那还是要武力威胁他们啊!”哈鲁恭咕哝道:“王汤姆这不是才从朝鲜国回来吗?那难道还要再跑一趟?”

白克思解释道:“王汤姆去这一趟,是让朝鲜人知道,我们能采取什么样的军事打击手段。而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要让他们明白,除了结盟之外,我们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只不过这些选择可能对朝鲜不太有利而已。”

3362.第3362章第1003章 开国庆典(三)第2215章第1135章 剿匪务尽第226章 越南之行(九)第1334章 反复试探第319章 教育说明会第1073章 打探口风第1042章 轻取大甲社2586.第2586章第六百六十章 荷兰人的应对第八百五十五章 准备开战2425.第2425章3278.第3278章3180.第3180章第九百五十七章 命案3056.第3056章第1068章 后续影响第1235章 侦察敌情第285章 驱赶第2071章3135.第3135章第158章 童子军第3501章第1734章 态度转变第2071章第40章 港湾激战(二)3002.第3002章第2341章2904.第2904章第1233章 战争阴云第10章 穿越之前的最后准备第1881章 告别舟山第1695章 互查底细3066.第3066章3377.第3377章2616.第2616章第1358章 再战旅顺口3067.第3067章3159.第3159章第2140章第六百六十二章 荷兰人的难题2874.第2874章2464.第2464章2805.第2805章2577.第2577章3340.第3340章第八百五十五章 准备开战第六百二十二章 回港述职第八百七十五章 战后清理3014.第3014章2736.第2736章第1660章 攻打马尼拉(十)2538.第2538章第1150章 各行其是第3501章第七百一十六章 治安部队第1960章第1261章 潜伏的套路2924.第2924章第六百八十二章 内外勾结第七百四十一章 交接完毕第1666章 攻打马尼拉(十六)3036.第3036章第2038章第133章 水电站竣工第九百零二章 北上考察(四)2674.第2674章第1978章2773.第2773章第3484章2777.第2777章3157.第3157章2929.第2929章2740.第2740章第1742章 买买买2410.第2410章第2149章第87章 何夕的本领(二)2850.第2850章2858.第2858章第七百三十四章 艰苦的攻守战第199章 驻广办的工作规划2489.第2489章第108章 开发新产品2671.第2671章第356章 拉锯战2491.第2491章第238章 胜利港造船厂(三)第1621章 了解加深第227章 越南之行(十)第397章 内外有别第六百四十四章 接管防务3084.第3084章第1980章第267章 军援协议达成第1924章第八百七十一章 海上遭遇战第1764章 武力展示(六)2629.第262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