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6章 战局变化

目前旅顺至金州地峡的官道修复工程尚未完成,中间还有十来里路因为近期降雨导致泥泞不堪,马车难以通行。考虑到大明和朝鲜的使臣都还有各自的团队和随从人员,海汉便安排他们乘船从海上前往北边大连湾的港口。

虽然这段航路不会出现治安方面的问题,但海汉军方还是以比较隆重的方式对他们的船队进行了护送,半支北方舰队都随同出发北上。金尚宪还好,毕竟他在来辽东的途中便已经在近距离见识过了北方舰队的威风,而梅生川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海汉舰队的阵容,才知道原来除了他来时在旅顺港所看到的那些战船之外,海汉舰队竟然还有体积更大舰炮更多的大型战舰存在,也难怪其声称已经将辽东地区的敌军战船剿杀干净了。

很多事说千句不如看一眼,梅生川看到这支舰队的风貌,自然就更加理解东江镇为何会选择抱了海汉这条大腿。有这么一支强大的海上武装,海汉在辽东半岛随时都能做到进退自如,比起大明水师的确强出了不少。而东江镇孤悬海外,如果没有一支强力舰队的庇护,他们迟早都会沦陷在后金的征伐之下,海汉愿意伸手拉他们一把,东江镇又岂会放过这样的求生机会。

但说一千道一万,这终究还是大明自身的军事实力不够,难以支持驻扎在海外的东江镇继续作战,否则沈氏叔侄又岂会暗中转换立场跟海汉人站到一起。梅生川就算心有不满,也很难指责东江镇的做法,毕竟他们是为了生存下去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再说东江镇也没有彻底背叛大明,至少还是提供了相当可观的军事情报给朝廷作为参考,梅生川来之前本来以为这些情报中会有很多虚假吹捧海汉军事实力的部分,但来到辽东实地看过之后,他才意识到事情恰恰相反,东江镇的情报其实还打了折扣,并没有完全展现出海汉军的实力。

“海汉兵力强盛,又善经营谋略,想拦是拦不住的,只能看看如何利用他们,为大明谋利。”梅生川倒背着手慢慢转过身来,对沈志祥道:“沈将军以为如何?”

沈志祥连忙躬身应道:“末将自然遵从梅大人的指令。”

梅生川摇头道:“本官想听的不是这句,而是你的想法。”

沈志祥微微直起身子道:“大人,海汉人的精明,也不用卑职再多说了,想必大人这几日多有体会。若是想利用他们为大明谋利,那只怕就先得让他们从大明得到更多好处才行。”

梅生川道:“好处?那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好了,你们东江镇从海汉这里得了不少好处,而本官通过你们的路子也多少得了海汉的好处,但如今他们想要让大明在辽东事务上让出权力,这岂不是要让本官叛国?沈将军,你们东江镇的人可以继续以抗金之名留在辽东,但本官却是要回京复命的,若是顺了海汉人的意思,本官回京之后拿什么向上面交差?”

沈志祥听梅生川这口气,显然是已经看穿了自己的说客身份,当下也就不再低声下气地回应了:“大人,朝廷认为什么是喜,什么是忧,应该比卑职清楚。报喜不报忧,大人想必是懂这个道理的。”

梅生川道:“就像你们东江镇之前只报战功,不报海汉人从中所起的作用那样?这瞒得过一时,瞒不过一世啊!朝廷也不是对辽东的情况毫无所知,否则怎会派本官来这边与海汉人会谈。”

“大人,朝廷想听到的消息到底是什么?大明与海汉翻脸开战,再添一名强敌,还是大明与海汉结盟,共同对付金人?”沈志祥按照出发之前沙喜所授的说法,一点一点地继续劝说梅生川。有些沙喜不便说出口的话,便交由沈志祥来发挥了。

梅生川没有立刻回应沈志祥,而是陷入了沉思中。毫无疑问沈志祥所说的是一个关键问题,大明在夺回辽东无望的情况下,什么样的局面对大明才是最为有利,这才是他作为一名大明使臣应该努力去争取的结果。如果只是因为海汉在辽东占领了一些地区就拒绝合作,那么最终吃亏的并不会是海汉,而是主动放弃了这个强援的大明。

这个道理梅生川能想明白,但他有些担心朝堂上的大人们并没有见识过海汉的军事实力,仅仅凭借口头或书面的描述,是否能让他们意识到对海汉选择妥协的必要性。海汉很强,但的确也没有强大到能让大明主动低头的程度,至少在梅生川看来是如此。

而几乎同样的对话,也正在另一条朝鲜使臣金尚宪搭乘的船上发生。负责劝说金尚宪的,是东江镇副总兵金日观的大儿子,现任辽东东江移民区民政官金平。因为工作关系的原因,金尚宪早前便与金家父子认识,也算得上是故交了。沙喜得知这层关系后,特地将金平从移民区暂时调动过来,参与到特别为金尚宪布置的接待工作中。

金平目前的官职是百分百的海汉编制,他本身在东江镇挂的闲职已经彻底放弃了,要说他现在是海汉的官员其实也不为过。虽然名义仍然是属于他父亲金日观任职的大明阵营,但实际上所效力的对象却有更多时间是海汉而非仅存一个名头的东江镇了。

在这样状况下,金平对于三国联盟所持的态度,基本也就跟沈志祥差不多了。由他出面作金尚宪的工作,也可以有效地消减对方的防备情绪。金尚宪没有梅生川那么多的顾忌,因为朝鲜国王李倧已经亲眼见证了海汉海军舰队的可怕实力,他来辽东就是确认海汉对辽东战局的掌控程度,以及大明对这种结盟是否有别的意见。说白了只要大明不开口反对朝鲜与海汉结盟,那么朝鲜并不介意交这么一个能够给自家帮得上忙的朋友。

这样一来,金平的说服工作进行得就比沈志祥轻松多了,还可以和金尚宪心平气和地交流一下东江镇移民目前在辽东地区的安置和屯田进展。今后东江镇不用再在朝鲜国白吃白拿,金尚宪作为朝鲜大臣自然也是乐见其成的。

从旅顺港到大连湾的航程极短,上午出发,只用了大半天的时间便到了。船队在大连湾靠岸的时候,天色才开始慢慢变暗,而这次大明和朝鲜的使臣终于是在登岸的第一时间见到了海汉驻辽东地区负责人白克思。

梅生川和金尚宪在此之前都已经被告知过白克思的身份地位,因此也就依足了外交礼节,向白克思行了觐见之礼。朝鲜人甚至还专门为此准备了一份礼单,也算是做足了功夫。

白克思的态度非常明确,既然两国使臣都是来看交战状况的,那么就立刻安排来客前往战区。于是这两国使臣刚下了船便又登上了马车,然后在海汉骑兵的护卫之下前往金州地峡防线。

车队驶入地峡防线东端的纪家堡时,堡垒门楼外已经点起了灯笼火把,待他们下车之后,白克思便主动介绍道:“这个纪家堡已经跟原来完全不一样了,我们从金人手里夺下这个地方之后,就把整个堡垒拆掉进行了重建,各位现在所看到的就是刚刚才完成主体工程的纪家堡了。晚饭估计还要等一会儿才能吃上,那我就先带领各位转一转这个地方。”

两国使臣都注意到这座城堡并非一般四四方方的城池模样,而是呈现出一种古怪的放射状结构,城墙有好几个突出部,而且从城墙上看出去,这城墙之外竟然还有两道更矮的防御工事,呈梯级分布于外。而这三道工事都建有火炮炮台,不难想象交战时上中下三层炮台一同开火的可怕杀伤力,梅生川甚至想到了这种立体炮火的使用战术与城堡的古怪外形必然是有一定的关系。

当然了,这么奢华的武器部署方式,即便是大明也无法效仿,光是他们目力所及处看到的这些火炮,至少就有十几门了。朝鲜是没有这样的铸炮技术,而大明虽然能自己铸炮,但一处城堡顶多部署两门大口径火炮,剩下的就全是佛郎机炮之类的短距离杀伤武器了,威力自然没法跟海汉这清一色的制式火炮相比。

金尚宪不禁想起了早先王汤姆在造访汉城时,曾在与国王李倧的会谈中提到过,可以向朝鲜出售武器。不过现在看来就算花钱买回去了,要学会使用这些武器,恐怕也还得需要海汉人的帮助。但要是朝鲜的各处关隘城池都能够装备上火炮,那又何须再害怕金人的武力威胁?海汉人说过可以以物易物,甚至是以劳役来折抵武器价格,这样看来之后倒是可以跟海汉人好好探讨一下这买卖该怎么个做法。

梅生川虽然早就从东江镇提供的情报中知道海汉在重型武器装备方面有着近乎无敌的优势,但亲眼看到这样密密麻麻的炮台也还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里仅仅只是距离海汉本土数千里之外的一处武装堡垒而已,所装备的武器都是如此规模,他实在很难想像南方被海汉人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的琼州岛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虽然纪家堡的条件相对后方比较简陋,但白克思作为地主还是安排了比较简单的烧烤接风宴款待他们的到来。只是因为这里已经属于战区,酒水的供应受到了极为严格的限制,哪怕是白克思在场也没有刻意去打破这样的规矩。不过两国使臣倒也没什么心思要在这种环境下饮酒作乐,反倒是趁着这个机会向白克思打听了各自感兴趣的问题。

梅生川比较关心的是目前的金州战况,虽然东江镇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捷报送进京城,但梅生川现在却更相信海汉人的说辞。毕竟东江镇上报到朝廷的那些战果,应该都是海汉人给他们安排的。

白克思没有自己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交给了金州防线总指挥官钱天敦。两国使臣原本以为这位钱将军也会像之前所见过的那些海汉武官一样,一脸骄傲地炫耀一番海汉在辽东的光荣战绩,但事实却并非如他们所料。

钱天敦很严肃地告诉他们,随着战事的持续,对手已经不再像刚刚交战时那么无从适应。最近金人也想出了不少办法,来削弱海汉军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巨大优势。比如他们会使用湿棉被夹土作为掩体,搭在手推车的车头上,掩护步兵对海汉的火枪阵发动攻势。这种活动掩体虽然原始,但防护力却要比后金军目前装备的木盾藤盾兽皮盾好得多,海汉军所列装的步枪甚至在百米距离上都很难射穿这种掩体。

为此海汉军不得不主动缩减了步兵部队在防线以北地区活动的频率和范围,即便是要出动,也得跟骑兵、炮兵协同行动,以免在深入敌军活动区域之后被对方包围。

此外后金也开始频繁地使用汉人平民当作人肉盾牌,向海汉防线发动攻击。钱天敦认为想出这种缺德战术的应该便是目前在北边与海汉军对峙的耿仲明,因为每次后金军发动这种战术的时候,都有不少汉人奸细伪装埋伏在平民当中,接近海汉阵地之后伺机发动攻击。

第130章 钱天敦3299.第3299章第2120章第177章 李奈的投资建议第2208章第九百八十一章 社会变革第231章 驻崖办的人员调整第1261章 潜伏的套路2981.第2981章第1369章 牵制第六百八十七章 破寨2759.第2759章第2207章第五百五十四章 又吃又拿第六百二十六章 天降横财第2217章第六百章 调兵遣将第五百二十八章 战后压力第1479章 真正的战争第1954章第3422章第2303章第九百三十六章 巽他海峡第1915章 安全漏洞3210.第3210章3347.第3347章第2013章3058.第3058章第四百四十一章 亲自演示第八百八十三章 移民问题第2134章第1622章 备战第3496章2532.第2532章3353.第3353章第245章 广州贸易进展3161.第3161章地1250章 战后赔偿第九百七十三章 崖城外的种植园第1272章 无法成事2933.第2933章2802.第2802章第1144章 寸步不让第381章 心急火燎第119章 海外考察(六)2470.第2470章第七百三十六章 瞌睡遇枕头第152章 内河航运系统第六百六十六章 踩上门2731.第2731章第137章 新任巡检(四)2501.第2501章第1142章 争夺铜矿3387.第3387章第五百九十五章 打开天窗第1162章 无影无踪第九百九十二章 重返三亚港2428.第2428章3215.第3215章第218章 越南之行(一)第1531章 幕后主使2701.第2701章第2243章3126.第3126章第六百零四章 刺杀第1453章 宝贵的人口第1630章 最后准备第四百一十一章 福建局势第八百七十四章 攻舟山3186.第3186章第118章 海外考察(五)第1078章 进驻芝罘岛第1018章 苗栗第168章 海汉人的民政管理2982.第2982章第四百八十一章 婚姻大事第1075章 一路向北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心所向第四百二十章 勘探完成第3492章3179.第3179章第282章 花式吊打第1421章 使命3362.第3362章3173.第3173章2447.第2447章第1704章 棱堡工地第八百零五章 实力差距第1740章 商业优势第2242章第1304章 虚惊一场3376.第3376章第118章 海外考察(五)3302.第3302章第3507章第54章 崖州城(一)第125章 战争贩子2602.第2602章第1815张 谁更快第1400章 审讯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