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段祺瑞之见

“王大人什么都好,在下派人去见王大人,正是为了打听北京之事,昨天下午刚刚收到北京的电报,其实王大人早就对南京方面颇有不满。这次发生在北京的官场大整顿,不少北洋政府的旧部都蒙冤遭殃,还有几位小站出来的老将都牵涉其中。很明显南京方面根本不是为了整顿风气,而是随意找了一个借口来排除异己。”马步芳强调的说道。

“马少帅,老夫已经说过了,这些事已经与老夫无关,官场再乱由得他去就是,只要洁身自好问心无愧,再大的风浪都奈何不了。”段祺瑞稳如泰山的说道。

“泉公,话可不是这么说的,咱们北洋旧人原本已经没有什么二心了,可是南京方面仍然执意要拔掉我们这些人,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姓吴的摆明就是要赶尽杀绝,难道我们真要坐以待毙?”马步芳语重心长的说道。

“你太杞人忧天了,北京之事有理有据,依我看南京中央政府无非是想来一次敲山震虎。试想一下,中日开战打得如火如荼,元首哪里有闲工夫来处理这些事?”段祺瑞持重的说道。

“即便如此,可此事已经闹得人心惶惶,北京是昔日旧都,咱们北洋的根子全部在那里,如今却眼睁睁的看着别人一点点的蚕食其外、损毁其中,难道就无动于衷吗?”马步芳叹了一口气,加重语气的说道。

“马少帅,这天下早已一统,还有什么北洋南洋之分?好不容易迎来这和平安定,何必还要去恶意破坏呢?咱们北洋算是已经到头,各有各的路子继续走,就看大家的参悟了。”段祺瑞缓缓的说道。

马步芳顿时陷入了沉默,脸色显得很艰难,又是无奈又是尴尬。

就在这时,坐在马步芳右侧的年轻人忽然站了起来,他情绪有几分激动,向着段祺瑞说急切的说道:“泉公,虽然我们青海马家势单力薄,可承蒙袁大总统的照顾多多少少有了几分家业,当初袁大总统仙去之后,唯独泉公您誓死抵抗南方叛逆,这等决心和信仰一直让小人敬佩万份。可是今时今日小人有幸亲仰泉公真面目,到头来却发现泉公早已失去锐志,小人万万无法接受。”

马步芳立刻训斥的喝道:“绍良,闭嘴,这里是你说话的地方吗?没大没小。”

马绍良按耐不住内心的情绪,坚持的说道:“我说的没错。如今咱们北方的这些人,都眼睁睁的渴盼泉公出山重振北洋大局,如果连泉公都不肯出为咱们北洋争口气,放眼这天下还有什么人能扛起这面大旗?”

马步芳一跃而起,冲上去揪住马绍良狠狠的扇了一耳光,大吼道:“放肆。”

这一巴掌打得极重,马绍良的脸颊顿时红肿了起来,一时愣在哪里反应不过来。

坐在主座上的段祺瑞表情有了一阵变化,本打算开口说些什么话,可是最终欲言又止。不得不承认,那个叫马绍良的年轻人一番话触及到他内心深处的一丝火星,当初自己宁可签署《二十一条》也要保全北洋的命脉,正是因为对北洋的忠诚,对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这片基业担负责任。

他不是傻子,何尝不知道日本人的野心,何尝不知道《二十一条》的严重性,若不是被逼无奈是绝不会走上这一步的!

马绍良说的对,论信仰、论决心、论热诚,只有他段祺瑞才是真真切切全部倾注在北洋上面。只可惜当时纵有力挽狂澜之心,却无回天之力,只能忍痛看着这天下白白拱手相让。

不过现在看来,这些似乎都已经是过往烟云,当场他选择退避,如今还有什么理由再重新去理会这等事情?

总之,这国家无非是还了一个当家人,可现在看来中华民国反而蒸蒸日上,还能挺起腰板主动向小日本开战,这可真是近百年来难有的扬眉吐气。不管是战败还是战胜,最起码这就是一个转折点。

让他感到欣慰的不只如此,当初自己一直主张武力统一全国,虽然最终未能由北洋来完成大业,可好歹在吴绍霆身上得到了验证,可见只有武力完成的统一才是牢靠的国家基础。

马步芳看到段祺瑞欲言又止,心中顿时猜出对方的思动,段祺瑞这些年不问国事早已养成了一种习惯,如今自己上演一出苦肉戏能让其开始回想当年,已经算是打动了段祺瑞。当即,他再次教训的对马绍良说道:“还不给我滚出去。”

这时,段祺瑞忽然挥了挥手,不轻不重的说道:“好了,年轻人血气方刚,有这样能担待的性子也不失是一件好事。马少帅看在老夫的面子上,罢了。”

马步芳对马绍良说道:“还不谢谢泉公开恩。”

马绍良一脸苦闷,一边伸手揉着被打肿的脸颊,一边叹息的对段祺瑞说道:“谢泉公开恩,刚才是小人无礼冒犯,还望泉公不要放在心里去。”

马步芳接着沉重的叹了一口气,声色忧切的说道:“泉公,我们一听到北京出事,第一个想联络的人就是泉公您。但是考虑到泉公已经归隐田园,实在不忍心前来叨扰,故而才改派人去了一趟北京拜见王大人。只是王大人一味心思要为前清守忠,普天之下除了泉公之外,还有谁能真正为北洋着想呢?”

段祺瑞依然是一副不疾不徐的态度,端起茶杯刮了刮茶叶,悠然自得似的抿了一口,随后长叹的说道:“马少帅的心意老夫明白的很,只是这天下早已有了定论,我们何必还要另起风雨呢?”

马步芳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在下已然明白泉公的心思,这次冒昧叨扰了泉公的清闲,实在多有得罪。不过,在下从青海临行前受泉公的一位故交友人相托,有一件信物转交于泉公,交了这件东西,在下这就告辞了。老三,把东西取来。”

段祺瑞坐直了身子,不由自觉的很是奇怪,自己从来与西北并无往来交情,在青海哪里会有什么故交友人?

马步芳的一名手下把一个用丝绸包裹的小盒子取了出来,双手递到了马步芳手里。

马步芳转身由把小盒子递到了段祺瑞面前,后者带着疑惑的表情接过手来,打开了丝绸结子,只见里面是一个外观精美的檀香木扇盒。继续打开扇盒的盖子,里面端端正正放着一柄木骨镂雕的香木扇。

段祺瑞只觉得这扇子特别眼熟,但因为时日过久一时想不起来,随即又将扇子取在手里前后端详了一番。他打开扇面,只见扇骨上写着一行小字“聊赠君心”,在扇骨的背面有另外一行小字,却是用日文刻写下来的,应该是正面汉字的日文翻译。

他立刻想起来,这是在为镇压民党起义时,自己代表袁世凯向日本军方借贷军火,日方代表武藤信义赠送给自己的礼物。不过他当时并没有把这个礼物放在心上,事情结束之后甚至都不记得放在哪一个抽屉里面。

扇子只是其次,让他感到惊讶的是武藤信义竟然去了青海!

他很快明白马步芳的用意,这个年轻人就是要让自己知道,日本人已经开始联络西北军阀,就连武藤信义都已经调派到西北成为常驻联络人。

看来,西北马家军这次是真心要有动作了!

马步芳略略等了一会儿,随后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向段祺瑞行了一礼,说道:“今日多有打搅,既然泉公心意已决,在下自然不敢继续深叨,就此告辞。”

段祺瑞忽然开口说道:“马少帅留步。我且问你,这只扇子是如何寻到的?”

马步芳微微欠身,说道:“是武藤先生命人从昔日总理府重金购回的,武藤先生说,只要泉公愿意出山,北洋必然能够东山再起。不仅武藤先生是这个意思,与武藤先生一起的理查德先生同样是这个意思。”

段祺瑞不认识什么理查德,不过这个名字是典型的英国名,早在南京召开国民大会期间,他就已经听说英国在西北的动作,很显然这个时候英国又在暗地里拉拢马家军了。

他表情淡然,却语重心长的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马少帅,有一些话老夫不得不说出来,希望你听了之后不要太见怪,更不要胡思乱想。”

马步芳再次欠身,请示的说道:“还望泉公明示,在下必然谨记教诲。”

段祺瑞突然加重了语气,一改之前遇事不惊的态度,非常严肃的说道:“与洋人合作可不是崇洋媚外,更不是向洋人俯首称臣,更不能是里通外敌。走上这一步是不得已而为之,是破釜沉舟,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马步芳怔了怔,心中一时乱了方寸,顿时不知道该如何回话。

段祺瑞看到马步芳的表情,怅然若失似的摇了摇头,苦笑道:“马少帅,我劝你还是回去好好反省反省,等你真的明白自己究竟想做什么的时候,或者为了什么的时候,你再决定是不是要做。”

马步芳心中的结还没有完全打开,呆愣了半晌之后,向段祺瑞行了一礼,说道:“在下明白了,泉公教诲的极是,在下一定认真反省。”

从段公馆出来后,马步芳等人打点好马具,准备上马返回县城。

这时,马绍良凑到马步芳面前,脸色不好看的说道:“大哥,泉公好像很反对咱们跟洋人合作似的,他会不会去告密呀?”

马步芳没有回答这番话,只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正在考虑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

段祺瑞最后的那番话多多少少是触动了他的心底,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究竟为了什么而这么做?洋人自然是不可深信,但谁都知道跟洋人合作只不过是各取所需。

马家几代人在西北打拼下来的基业,这是马家所有人要用性命去捍卫的,不仅是心血,更是宗教信仰的指引。尽管伊斯兰教崇尚绿色和平,但人性升华的步骤是从个人到家庭,再到社会直至全人类,这一点的参透和达成不可能一蹴而就。

马步芳知道自己现在所做的正是在捍卫家庭,如果没有马家这大家庭,何来保障那些追随马家而信奉真主的信徒们呢?

当然,让他感到彷徨的就是或许这只是自欺欺人的理由,协约国已经向中国宣战了,在这个时候为了保证马家的利益而与国家的敌人勾结,从最简单的道义来衡量都是不对的。

这时,另外一名年纪较长的手下走了过来,问道:“马大人,咱们现在该怎么办?泉公请不出来,回去之后只怕没办法交代呀。”

马步芳回过神来,纵身一跃跳上了马背,他眼神看着前方,缓缓的说道:“先走走看,泉公闭门这么久,今日能为咱们开门已经算是不错了。回头看看其他人的情况怎么样,这件事一时半会是急不来的。”

马绍良上马后走到马步芳身旁,疑惑的问道:“大哥,泉公最后跟你说的那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你好像心事很重。”

马步芳没有扭头去看马绍良,只是说道:“这事你不用操心,总之你按照我的吩咐行事就是。对了,刚才那一巴掌下重了,你没事?”

马绍良笑呵呵的说道:“这点小事,当然没事。大哥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一行人踩着尘土向县城方向而去。

【武藤信义武藤信义(むとうのぶよし1933.7.27)日本陆军元帅,大正年代日本陆军最强有力的领导,率领4万关东x军占领东四省,又在长城一线击败20个中国师,迫使民国政府实际上承认了满洲分离。被日本人誉为满洲的守护神。武藤信义是大正时代晋升的最后一个大将。1933年授予元帅称号,这位也是1921年上原封帅以后12年来第一个问鼎元帅的人物。】

第1075章 ,东京事变第345章 ,不太平的一夜第118章 ,排挤洋奴第672章 ,五十惨案第1217章 ,内况第995章 ,见义勇为白崇禧第538章 ,整编协商会议第434章 ,清数第84章 ,张謇青睐第555章 ,梁启超返回第410章 ,授勋仪式第298章 ,粤北开战第735章 ,枭雄病逝第475章 ,生产线第923章 ,事后第826章 ,损伤第833章 ,预备手段第1110章 ,摆架子第854章 ,四天的布置第179章 ,新的一天第1207章 ,美国刺客第794章 ,青岛要塞第514章 ,再次先发制人第549章 ,南方联合第93章 ,公正之名第596章 ,布局四川第1214章 ,扩大沙俄内部矛盾第1105章 ,战争后事第129章 ,检阅之前第542章 ,船政学堂和造船厂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594章 ,段祺瑞之见第48章 ,血性之怒第753章 ,南京总统府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367章 ,酝酿声势第1007章 ,弥彰西北第561章 ,廖仲恺突然来访第227章 ,善后大借款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119章 ,误入闺途第710章 ,西线有战事第1123章 ,增兵计划第756章 ,对话吴佩孚第44章 ,立功升官第808章 ,第二阶段作战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争执第639章 ,第五师团之解第1139章 ,收复乌梁海第120章 ,闹剧之后第797章 ,血色破晓第118章 ,排挤洋奴第412章 ,进步党和解第354章 ,不期而遇第503章 ,梁启超的拜访第81章 ,做小生意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947章 ,援助计划第1075章 ,东京事变第57章 ,张小雅言第975章 ,山地狼行动结束第412章 ,进步党和解第64章 ,昔日恩师第286章 ,独裁手段第901章 ,海防线计划背后第939章 ,交换条件第961章 ,通电第682章 ,火海!火海!第97章 ,陈芳提醒第1213章 ,内幕对话第1032章 ,最后的准备第46章 ,志同道合第96章 ,一番切谈第987章 ,德国再次来访第667章 ,通宵之会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忧第538章 ,整编协商会议第1209章 ,北洋震动第542章 ,船政学堂和造船厂第641章 ,致命捣毁第1018章 ,战场转折点第1117章 ,对日军事限制第1064章 ,中英双方第283章 ,勃然大怒第603章 ,宜宾冲突第794章 ,青岛要塞第858章 ,预示第362章 ,熊希龄的想法第1213章 ,内幕对话第1134章 ,另一个理由第985章 ,统帅部成立第458章 ,准备行动第267章 ,粤桂战争第347章 ,得手第846章 ,造势第1145章 ,沙俄二月革命第461章 ,夜闯第420章 ,风波暗起第497章 ,履带装甲车第464章 ,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