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皇帝爱听故事?

时间进入到了六月。

过去的半年里,每日都有源源不断的邸报,像雪花一样飞进苍城。

苍城,这个庞然大物的政治和经贸中心,变得拥挤不堪。

经过勘探,新的国都选址在了彻郡与原来的王畿之地交界的地方。

彻郡,也就是原本的彻国之地。

伐晋之战中,彻国被灭国,完全是苍国一己之力而成,所以并未纳入会盟讨论范围之内,彻国自然也全部被苍国所吞并。

由于地势原因,这两年来一直承担着通往苍国的交通枢纽的作用,每日来往的商队络绎不绝,比之前多了几倍的繁华。

地势好,又繁华,进可攻,退可守,更有利于对全国的掌控。

这样一个地方,自然是获得了工部的青睐,在呈报到朝廷,经得杨沐的批准后,就立即开始了工程,接连几个月如火如荼,钢铁场和水泥厂全力运转,一应原料都源源不断地运往新城。

值得一提的是,吴国前后一共派出了几批使者与苍国交涉,表示愿意主动撤出邵国,同时给苍国大量的赔款,唯一的恳求就是青龙军团不再与吴军为敌。

这说明,吴军的压力太大,已经快要支撑不下去了。

的确,吴军通过攻打邵国,是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阮国与范国先后退兵,吴国的压力骤减。

但是青龙军团势如破竹,接连破了一座又一座城池,与邵军一起收复了邵国的大部分土地,吴军又显得弱起来,范国与阮国蠢蠢欲动,吴军的压力再次大增。

听闻,这件事让吴国皇帝气得昏厥,当众吐了几口大血。

然而,杨沐可没心思理会这些破事,他近期关注的是国内发展所遇到的瓶颈。

什么瓶颈呢?

众所周知,苍国的文化推广是做得非常好的,老百姓的凝聚力也非常的强大,与外邦比起来,渐渐的形成了文化差异,逐渐的独立出了一个族群。

这个是一个民族,在形成过程中必须会经历的一个阶段。

然而,杨沐就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左思右想才明白,课本上的知识,怎么都是自己从图书馆里摘抄出来的呢?

现在苍国的读书人这么多,好几千万呢,怎么就没有人写写故事,什么的,做一下创新?

六大军团这么多的英雄事迹,怎么就没人关注一下?

身为一个皇帝,那么多正面的例子,怎么外人就不知道么?

舆论怎么搞的!

抱着书啃老本,是肯定不行的,既然要塑造新的文化,就一定要具有创新力,不能死守着图书馆里的那些东西一成不变。

《大苍时报》倒是能担起这个任务,但是这么些年来,表现形势似乎有点僵化了,顶多就是一些高压的笑话和寓言之类的,还没有到那种能够自创故事地步。

毕竟是官方的产物,而且用处也很明确,受到版面的限制,杨沐也不强求让《大苍时报》扛起这个任务,于是就想着,是不是该鼓励一下国内的士子们,投入到创作当中?

也就是说,是不是该让那些闲暇的士子,带头冲锋激发苍国的文字创新能力?

于是,在炎热的六月,杨沐召见了礼部尚书王膺,一起商讨此事。

一开始,王膺还比较呆板,对于此事完全是一脸的茫然,在杨沐的几番解释下,终于明白了意思。

出宫的时候,王膺的心中不免好奇起来。

因为凭借他对皇帝陛下的了解,后者是绝对不会做无益的事的,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皇帝,除非关乎什么休闲娱乐之类的。

无缘无故的,透露出这样的意思,真是非常的奇怪。

莫非,陛下也爱听故事?

或者说,与大多数百姓一样,等不及《大苍时报》上的小故事,想要一下子看更多?

还是说,对礼部的编写方式不满,觉得礼部太过呆板?

皇帝一句话,臣子猜断肠。

王膺非常的苦恼,忐忑地出了宫。

而后,便开始按照杨沐的吩咐,组织一些有此天赋的士子,试着写一些故事。

待到半个月后,一共有一千多篇故事,呈送在了杨沐的案头前。

“唔……都这一些寓言和小故事之类的呀,还是没有跳脱大苍时报的思维。”

杨沐有些失望,在他看来经受苍国教育部这种填鸭式教育成长起来的士子,似乎已经习惯了朝廷灌输的故事,也习惯了某一些风靡的文体,能做出创新的很好。

而且,或许是因为要呈送皇帝看,这些小故事都极具正能量的,谁也不敢写得太偏。

不过,他最终还是看了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风格有点像《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可以呀!

杨沐来了兴趣,《三国演义》这本,本就是三分真实,如果按照正史来写,估计根本没有人看,但是通过文字润色和人物塑造,以的形势写出来,可读性就非常强了。

像什么关云长、张飞、赵云、周瑜、许攸……苍国不就有很多这样的人么?

没有?

必须要有!

不就是包装一下么?

像什么卫忠全、司马宏、屈勇、耿贵这样的将领,可塑性太强了,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闪光点可以发掘。

就算没有闪光点,制造闪光点也要发掘。

“唔……把这几个人给朕叫来吧,尤其是那个叫做徐乐水的,叫他再写一篇过来让朕瞧瞧。”

杨沐将一叠纸张递到王膺的手里,也算是矮子里面挑高个。

王膺心里纳闷,那个叫做徐乐水的人他知道,在所有的这些士子中算是另类的了,当初收这些故事的时候,他还在想着该不该扔了,万一惹得陛下不高兴……

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篇让他差点丢弃的故事,却得到了皇帝陛下的青睐。

之所以说青睐,是因为杨沐说的是再写一篇瞧瞧,而不是说叫人把他抓起来。

明显,是想再考查看看。

王膺也是朝廷里的老人了,人老成精,深谙其中的弯弯绕绕,一旦得到了皇帝陛下的赏识,那可就真的算是飞黄腾达了。

譬如,孔尚贤、耿贵、欧冶、曾十三,这些人哪一个不是简在帝心,一下子平步青云?

第549章 筵席第109章 为苍国之崛起而读书第302章 布局出兵第422章 鉴赏进行时第450章 增加关税第105章 小太监第399章 吴邵之策第83章 登记造册第73章 怎么是你!第269章 内商第589章 设想和布置第553章 货币战的设想第502章 焦虑的朱雀军团?第92章 妙曦第97章 宫禁之变第210章 惊骇的盛国第503章 战书第108章 上河村见闻第31章 奇人军师第469章 接见第413章 严华的猜测第474章 得重骑兵者得天下!第449章 点醒第78章 君臣讨论第500章 朱雀军团的奇怪举动第246章 压力释放第400章 后撤之计第427章 大宏王朝第54章 申城之战第108章 上河村见闻第312章 魏军身负第377章 工业城第511章 又是夜袭?第377章 工业城第78章 君臣讨论第110章 战前巡营第46章 夜袭之前第346章 天子之剑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562章 通货膨胀和紧缩第54章 申城之战第109章 为苍国之崛起而读书第381章 多赢第516章 互换质子第276章 烈火焚城第430章 公交车第569章 谋划第94章 还就抢定了第28章 泽王断臂第606章 攻入玉京第373章 惩罚第64章 胡骇的遭遇第421章 玻璃鉴赏大会第475章 楚国窘境第149章 贫民窟第20章 摆驾毓灵宫第232章 洗劫皇宫第408章 风靡的纸钞第117章 武者之论第228章 大战落幕第594章 推恩令第560章 货币战开打!第243章 抉择第577章 太子历练第552章 对附属国的策略第213章 奔袭粮草第516章 互换质子第85章 落魄母子第201章 将帅谋算第526章 勾心斗角第464章 碾压二第169章 禅国大典第527章 攻城第212章 报复性的战斗第81章 教育部建立第253章 诡谲的局势第269章 内商第618章 大德王朝第443章 杨钧的变化第405章 宫中有变第282章 苍国主导会盟第255章 一群女子第338章 算计第574章 莽军士气第69章 小鸟医人第83章 登记造册第332章 绝路第358章 天子出现第267章 辅政内臣第164章 造纸厂和印刷厂第172章 素女功的威力第520章 军中谣言第426章 六十亿第270章 妙曦的心思第281章 对策第123章 义军出击第302章 布局出兵第522章 父与子第295章 会盟开始第196章 会盟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