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宝钢的沦陷

“有请《同一首歌》主持人梓琪和特邀嘉宾范氏投资集团董事长范无病先生,为我们演唱《为了谁》。”本场晚会的主持人高声宣布了节目安排。

不得不说,了解内情的才知道,在央视举办的各种演出活动中,托儿实在太多了。

范无病因为看了正常演出的彩排,所以对这些情况非常了解,所以在梓琪跟自己搞主持人与嘉宾互动演唱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淡定了,毕竟拉黑牛的又不是自己两人。

在听到了主持人的宣布之后,梓琪走了出来,拿着话筒向观众们挥了挥手,然后向坐在台下嘉宾席上的范无病做了个邀请的姿势。

范无病的两旁都是些地位尊贵的人物,有政治局的委员,也有商界的名人们,能够坐在这里的商界名人,基本上都有几十个亿以上身家的,其中不乏国内的新晋富豪们,只是现在大家对于他们还不是很了解而已。

“范总,叫你上去呢。”旁边儿的这些人可是知道范无病的厉害的,看到了这副情景,都嘻嘻哈哈地对他说道。

范无病哈哈一笑,站了起来,然后也不走梯子,直接一纵身就跳上了距离底下地面有两米多高的舞台,顿时引起了一片惊呼声,这下子才有人想起来,范总不仅是商界巨子,而且还是国术高手,以前可是一拳打死过两个曰本高手的。

于是台下顿时想起了热烈的鼓掌声,大家一片叫好。

范无病上得台来,跟四方挥了挥手,然后从梓琪的手中接过了一只话筒。

两个人神情对视,隔着两米多远的距离,然后灯光就暗了下来,接着又随着音乐的前奏声缓缓地亮了起来。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归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望断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回你是谁为了谁我的战友你何时回你是谁为了谁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谁最美谁最累我的乡亲我的战友我的兄弟姐妹姐妹——”

两个人也没有多说废话,直接以歌声来表达自己对于参与了抗洪救灾的战士们的敬意,不过有比较敏感的人就注意到,两个人唱歌之前相隔两米,但是到了唱完的时候,两个人的手已经拉在了一起。

不管怎么说,这一场晚会时非常成功的,到了第二轮捐款的时候,就是企业捐款了,这个时候就掀起了一轮热潮,很多暂露头角的企业开始踊跃捐款,一方面是表示自己企业对于灾区人民的支持,一方面则是表现自己企业的经济实力。

到了结束的时候,总计筹得善款已经突破了二十亿元人民币,此外还有一些场外捐款没有统计出来,估计加在一起能够超过五十亿远人民币的样子。

这个数字,倒是有点儿出乎举办方的预料了。

搞完这边儿的晚会之后,范无病带着一点儿兴奋回家去了。

梓琪那边儿估计要有一个庆功会,所以是没有机会跟他一块儿出来玩了,所以两个人唱完歌之后就散了。

刚回到家之后,范无病的电话就响了起来,却是总部那边儿的消息,说是宝钢涨价了。

“宝钢又涨价了?”范无病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心情倒是比较复杂的。

历来被视为市场风向标的宝钢,在这个敏感的时期顶风提价,这背后到底埋藏着怎样的利益链?

去年开始,因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钢价暴跌,在今年四月份之前都处于回升状态,此后因为爆炒钢铁期货大幅加了一次价,八月份之后出厂价一直处于一个下跌的状态,直到最近的这次调价,之前虽然已经有了端倪,只不过当时是采取取消优惠的方式。

宝钢涨价的事情本身没什么,只是时机确实有点敏感。

因为很快,宝钢要跟铁矿石供应方协商明年的进口数量和价格了,此时突然宣布涨价,对于铁矿石价格协商显然是没有什么好处的。而据资料显示,宝钢并非第一次在铁矿石价格协商前上调价格。

范无病很清楚,宝钢其实是有很浓厚的曰系血统的,当时曰本最大的综合商社三井物产早已洞察到中国市场将带动铁矿石现货价格上涨,从而打造了新曰铁、三井物产、商船三井、上海宝钢、巴西淡水河谷这一个利益共同体。

三井对于宝钢的渗透可以追溯到宝钢成立之初。早在一九七七年,宝钢筹建期间就是从曰本最大的钢铁公司新曰铁引进技术设备,而三井物产拥有新曰铁的百分之二十的股权,与此同时,三井财团的骨干企业东芝和石川岛播磨重工与新曰铁合作成为宝钢的设备供应商,但从此宝钢只能选择从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铁矿石。

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三井物产就开始在海外广泛地采集信息、购买铁矿石,通过和国外签订长期合同,进一步投资矿山,最后入主矿山企业的董事会。三井物产积累了丰富的铁矿石贸易经验,并且通过长期贸易合同、投资、参股、成立合资公司、参与经营等诸多手段与矿山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新曰铁公司和三井物产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之间是相互持股和共同投资的关系;其次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和澳洲两拓也早已被牢牢绑定,成为三井全球布局的其中一部分。

根据范无病所掌握的资料,今年全国主要城市建筑及板材库存已经同比增长了一倍,库存居高不下,按道理说,宝钢是没有理由涨价的。

但是他也注意到一点,宝钢提价主要是由产品的供需关系决定,下游汽车家电等板块需求强劲,同时,成本推动价格上升,在铁矿石、焦炭等涨价的预期之下,宝钢价格提前上升,消化成本。

最让人不快的就是,曰系财阀控制了国内的钢企之后,不仅使得国内在铁矿石获取方面受制于人,就连宝钢在海运物流环节也有着三井血统,商船三井为宝钢每年承运一千万吨以上的铁矿石。

可以说,宝钢从出生的那天起,对三井技术、人才和物流的依赖就已盘根错节、深入骨髓,主要生产设备及核心技术均来自新曰铁。

而三井物产与宝钢集团在国内共经营的钢铁加工基地,以及筹建中的生产基地,虽然因为政策限制,宝钢享有合资公司的控股权,但三井的势力却不仅限于此。

在有些企业当中,虽然宝钢的投资比例是百分之五十一,但董事长却是由三井物产委派,且宝钢集团保证借款也是由三井物产提供的保函担保。

三井在中国控制宝钢,在韩国控制浦项制铁,在印度控制塔塔家族,在各地的布局都是通过与当地最大型企业合资合作,进行资本、产业、信息、流通等方面的嫁接,最终控制整个产业链。这一现状,倒是让范无病比较忧心的。

从九十年代开始,在走出去战略影响下,学习曰韩模式,做大做强中国企业曾成为一种主流趋势,期间出现了研究综合商社的高潮。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急速发展,一九九四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21.7%。中国政斧从一九九五年开始转向美国经济模式,通过宏观经济管理手段控制利率杠杆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实施干预措施。存款利率一度涨到12%左右,五年期以上保值储蓄还可以得到12%左右的保值利息,也就是说长期存款的利率几乎达到25%,这种高利率在全世界恐怕也是少见的。一系列政策的结果是货币的回笼,通胀的消失,同时也造成经济发展的急速刹车。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异常变化并没有引起曰本企业的高度重视,作为综合商社,三井物产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协助财团的关联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此时,由于中国市场没有真正开放,三井财团的众多企业正在大规模地向东南亚地区投资,但目标还是中国的市场。与此同时,三井物产已经带领曰本企业在中国成立了一批合资公司。

一九九二年开始,以宝钢为龙头进行流动资金清欠试点,而后又在煤炭、电力、林业和有色金属四个行业清理了重点企业的三角债。然而,三角债到一九九六年达到了八千亿元。此时,三角债造成企业盲目扩大生产,形成产品过剩,孕育着经济危机。

当时的很多大型国有企业采用西方会计制度后,暴露出的都是资不抵债,被不加区别地强行清理了三角债,最终导致大失血而纷纷倒闭,而且中国读力自主的产业体系由于企业间共生关系的破坏而不断瓦解。

此时,宝钢这样的支柱型大企业在三角债被清理后,失去了来自众多国内企业的支撑,更与国内的外贸、海运、金融等企业形成了割裂关系,反而为三井物产这样的产业组织者带来机会。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宝钢开始沦陷于曰企之手了。

(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五章 简单的方法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的气死人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当仁不让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腕们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出访香港第四百一十四章 港股第九百八十七章 林祥同出手了第四十七章 初战告捷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人想要上进第六百七十三章 千万不要做网络作家第五百零四章 达成共识第八百零七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九百四十五章 首长们的重托第一百三十四章 证监会上门求教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后一战来临第二百七十九章 煤铁优先论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情报工作的落后很悲哀第十八章 他叫我们去喂猪第六百二十八章 送外套第四百一十七章 明氏家族第二百九十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夷制夷第三百一十一章 份额之争第四百一十一章 凡事皆有因第六十三章 抵达巴黎第一百六十章 吃出来的是非第八十五章 市一中的闭门羹第八百零九章 赈灾的计议第六百九十五章 零零总总第六百二十章 纯粹的误会第二百零二章 朱老板请客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王荣昌的养老之所第四百章 虚虚实实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枪搞定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收获第四百九十一章 大豆的想法第五百二十六章 赴京第七百六十一章 意料之外的收获第二百二十四章 报警第一千零八章 欧洲的王室们第九百五十八章 又有新发现第六百三十七章 内有玄机第八章 闹会场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要带血的GDP第一百六十五章 迪厅的冲突第四十二章 想不想再捏一下试试?第三百七十八章 长江上的冰山第四百一十九章 都惹不起第九百六十五章 简单的方法第五百零二章 谁更有耐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事态平息第二百零五章 霹雳贝贝第十七章 讨债的大旗扯起来第九百六十七章 前景非常好第十二章 相思风雨中第七章 不要以为老子没功劳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家都很忙第七十四章 损人要利己才行第三百零八章 小小的修正第九十九章 安家的问题第五十三章 土地换石油计划第二十七章 机会来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好大的胃口第一百四十一章 含笑半步颠第一百零九章 纠缠不清第一百三十五章 推销涨停板第四百八十五章 送花儿第二百五十三章 绑票九百一十六章 我是专家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这是个问题第七百八十七章 收购问题第八百四十六章 举报人并非只有一个第八章 打人要打脸,骂人要当街第一百五十七章 迅驰的内存条第五百零六章 初获成功第五百零二章 谁更有耐心?第九十八章 范亨上调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向第三十五章 争吵第二十八章 神器是怎样炼成的(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秘辛和意外第八十八章 三险一金制度的诞生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叶障目第四十八章 “安全局”的新成员第九十六章 真正的大手笔第八百九十二章 到底是谁的错?第十七章 正月里的麻烦事儿第一百九十五章 闭门造车?第四十五章 大额度贷款第三百六十九章 侵吞国有资产的担忧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形势严峻第二百二十九章 范无病的决定第二百二十一章 凤源之行第八十八章 终于有人要造反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聪明糊涂心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追本溯源第八十八章 终于有人要造反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第八十六章 权势与姿态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拆了运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