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战书

大帐之内,主位上的曹操红光满脸,丝毫没有打败仗应该有的颓废。当郭嘉领着曹植进帐的时候,曹操第一次将目光立即落到曹植身上,脸上喜意更浓,大笑道:“植儿,来为父身边坐。”

曹植听得,并没有失礼,而是分别向曹操以及帐内的文臣武将皆行了一礼之后,才缓步走到曹操身边坐下。那边郭嘉也寻到了自己得位置落座。

待得众人都到齐之后,曹操大手却是放到曹植的头上揉了揉,哈哈哈地大笑道:“不愧为我曹孟德的儿子,好!”

曹植并没有立即回话,反而将目光落在了这次也被请到大帐来的李云身上。李云见到曹植看过来,却是含笑点了点头。

这时,曹操却是大手一挥,笑道:“文则,你训练的好兵,这次汝也有大功!”

未料到于禁却是有些魂不守舍,听到曹操的话之后才醒过来,强颜笑道:“主公谬赞了,此皆四公子献计之功,禁愧不敢当。况且禁这次败于敌将之手,致我军损失不少,请主公责罚!”说完,于禁却是出列跪下,向曹操请罪。

“呃……”于禁的行为却是让曹操愣了一下,继而哂然一笑道:“文则不必过于自责,张翼德本就是世之虎将,文则不敌亦不出奇,况且为将者非是以武取胜,武力再强亦只是匹夫之勇,真正之上将当胜在兵法韬略。本将相信,若是论兵法,张翼德必非文则之敌手!”

听到曹操非但没有责怪自己,相反还开解鼓励自己,于禁低着头的眼眶微微湿润,心中已经升起了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大力抱拳,向着曹操大声道:“谢主公!”此话说得掷地有声,就连在一旁的曹植也感受到于禁那激动的心情。

曹操只是淡淡一笑,摆手让于禁退回座位中,继而笑着问李云道:“李云,这次汝所部射杀白马义从超过百骑,想本将如何奖励你?”

“百骑?”听到曹操的话,曹植心中骇然。其实那天曹植和郭嘉秘密说了几句之后便去找于禁,其实就是去传授那五百名改用了新式箭囊的弓箭手,边退边放箭的技巧战术。曹植这想法本来就是妙手偶得,完全没有想到一战之下李云所率领的这五百使用新式箭囊的弓箭手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

别看仅仅是一百骑白马义从,人数已经是冲锋的白马义从的十分一,而且敌方领兵的还是赵云。以步对骑,还让赵云的部队减员十分一,的确值得自豪。当然,曹操不清楚赵云的本事有多强,然而在步骑对战中,伤亡比例往往超过三比一的步兵一方,竟然有一支部队能在短兵相接前就让敌军减员十分一,也足够让曹操看重了。

面对曹操的赞赏,李云却是诚惶诚恐地出列抱拳道:“将军谬赞了,此皆四公子献技之功,云只是听命行事,愧不敢当!”

曹操却是不以为然,摆手道:“临阵指挥镇定自若,放完第二轮箭雨本可后退却在敌军骑兵冲锋之下指挥放出第三轮箭雨,而不损本部一人。虽然是植儿授技,然而指挥能力与心性亦值得称道。本将从来都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汝立下大功如若本将不赏,岂不是寒了众将士的心,而陷本将于不义?”

曹操以大义压下来,李云当即惊慌道:“属下不敢,属下但凭将军作主!”

听到李云后面那句,曹操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如此李云便加官三级,领弓箭手两千。”李云听得,连忙拜谢,在曹操挥手中退回座位。

这时,在战场上见识了新式箭囊好处的夏侯渊却是开口道:“将军,四公子所设计的新式箭囊极为巧妙,让我军弓箭手实力平添数倍。与敌军交战更可起到出奇制胜之效。末将恳请主公批准,让全军弓箭手皆用新式箭囊!”

新式箭囊的效果曹操已经知道,之前他还顾虑成本太大,然而通过这次实战对比,曹操很清楚新式箭囊的价值。因此对于夏侯渊的请求,曹操重重地点头道:“妙才所言有理,不过如今战事未停,不宜大规模更换。待得我军拿下徐州之后,再统一更换不迟。”

夏侯渊也知道曹操所言有理,于是抱拳应道:“主公英明。”

曹操回过头来,环视众人一眼之后,便说道:“如今陶谦老儿的援军已经悉数入城,我军已经再次将下邳合围。不知诸位有何破城妙策?”

作为曹操谋主,第一个说话的还是荀攸。只见他拱手道:“今日一战相信诸位将军亦看出了援军的实力。除了平原刘玄德所部之外,其余两路皆战力平平,不足为虑。而刘玄德所部唯一可虑者,乃白马义从,其军已然入城,受制于城门地势,白马义从战力大大削弱。因此攸以为,对付下邳还是围而不攻为上,如若敌军要突围则尽力阻止。待得元让将军打破郯城的消息传来,主公可再散播更多的流言入下邳,离间下邳内外各种势力,其大乱之际,便是我军攻城之时!”

曹操边听边点头,待荀攸说完之后曹操击掌赞道:“步步为营,一举而陷徐州,果然是妙计……”

就在曹操刚赞完的时候,帐外响起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只听见典韦在外面瓮声瓮气地禀报道:“主公,刘备派人送来战书!”

帐内曹操听得,眼眉一挑,不屑道:“战书?”继而冷“哼”一声,喝道:“拿进来!”

典韦应声而入,将书信呈到曹操面前。曹操取过书信,有些粗鲁地拆开,小眼睛略带不屑的神色扫了几眼。曹植就在曹操身边,侧身偷眼往那书信看去,但见那书信中写道:“备自关外得拜君颜,嗣后天各一方,不及趋侍。向者,尊父曹侯,实因张闿不仁,以致被害,非陶恭祖之罪也。目今黄巾遗孽,扰乱于外;董卓余党,盘踞于内。愿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后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国难:则徐州幸甚,天下幸甚!”

曹植看完,撇了撇嘴,暗道:“不想刘备这厮竟然有这般文采。”

而曹操的反应却是截然不同,直接将书信扯个粉碎,一扬手任由那昂贵的纸片在空中飘落,口中大骂道:“刘备何人,敢以书来劝我!且中间有讥讽之意!”顿了一顿,便厉声喝道:“来人,将刘备的使者推出去斩了!妙才,立即整军,准备攻城!”

第253章 天子侍读第479章 携美往邺城第78章 陶谦应对(下)第297章 袁术覆亡第510章 强攻上庸第130章 朱门酒肉臭第200章 袁尚,耍的就是你!第297章 袁术覆亡第220章 青釭和倚天(上)第125章 乱中求胜第28章 算术(上)第100章 张辽来袭第95章 泰山第337章 政论第468章 司马懿暗谋第439章 残破的寿春第199章 初临邺城第188章 丁夫人与卞夫人第407章 马家有女第211章 初见甄宓第255章 朝堂对杨修(下)第269章 经济战第301章 才子!佳人!琴诗剑酒!第444章 两位大贤第453章 一石二鸟之计第434章 火烧乌巢第29章 算术(下)第90章 伏击(一)第158章 辩荀彧(下)第363章 夏侯兰第191章 推广印刷术第56章 针锋相对第129章 血小麦第71章 刘备退第472章 《二十孝》小人书第20章 女子第273章 不能杀?第344章 曹植到前线第371章 找晦气的吕布第12章 折叠式箭囊第76章 郭嘉出招第440章 占城稻第312章 正奇相合第474章 选址合肥,建设新城第506章 大军南下第474章 选址合肥,建设新城第178章 计策(下)第399章 小憩第456章 品牌效应第294章 贾诩的毒计第182章 包围第353章 重伤颜良第263章 日进斗金第483章 阻我娶甄宓者,杀无赦!第245章 蛮女夏侯娟第514章 张辽威震逍遥津第320章 书院辩论(上)第515章 逼退二刘,进军江东第440章 占城稻第292章 劝降向县第247章 见陈家父子第94章 伏击(五)第463章 定计引徐庶第468章 司马懿暗谋第91章 伏击(二)第295章 盆满钵满第136章 大汉风骨第511章 凤雏的逆袭第499章 拜访诸葛第220章 青釭和倚天(上)第69章 白马银枪赵子龙第383章 田豫的计较第449章 商税改革第189章 献奇术(上)第504章 进攻新野第436章 悠闲的曹植第82章 曹植为使(下)第43章 孙乾师徒第104章 车阵战骑兵第54章 栖迟岩书院第60章 还是逃了第229章 均田制第464章 徐母的转变第15章 徐州陈元龙(下)第277章 刘备,终于来了!第432章 决战!第455章 丝绸的妙用第463章 定计引徐庶第115章 兄弟分歧(上)第377章 千里救美(上)第147章 选书第36章 擒了曹豹,走了陶谦第354章 生擒荀谌第354章 生擒荀谌第434章 火烧乌巢第229章 均田制第387章 曹植的谋算第67章 白马义从第179章 成平的反应(上)第485章 曹操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