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算计陶谦

荀攸一下子便将利害摆在了曹操面前。撤,徐州这只到手的鸽子就要跑了;不撤,曹军需要面临更大的风险,一旦让吕布在兖州站稳阵脚,而下邳又攻不下,那么曹操以后就只能在青州、兖州、徐州三州得夹缝之间生存。

历史上曹操能在汉末群豪中脱颖而出,自然有其过人之处。他十分清楚,什么时候该冒险,什么时候该保守。这种情况下,曹操就知道是该保守的时候了。狠狠地向下邳城的方向剜了一眼,恨声道:“妙才,传令下去,准备撤军!”

夏侯渊没敢多说,只是恭敬地出列抱拳道:诺!“而后便转身大步而去。

就在此时,郭嘉忽然说道:“主公就此撤兵,未免过于便宜陶恭祖了。”

“哦?”听到郭嘉之言,曹操立即露出感兴趣得神色。主臣二人相视一眼,同时“嘿嘿嘿”地发出一阵奸诈的笑声。

一旁的曹植见得,忍不住翻了翻白眼,暗骂道:“为老不尊的家伙。”

曹操自然不知道曹植在心中如此评价他,边笑边问郭嘉道:“奉孝准备趁火打劫些什么?”

郭嘉摸了摸鼻子,奸诈的笑容适时收起,装作严肃道:“主公新得彭城国和半个东海郡,要代陶恭祖管治这么多的百姓,他岂能只在嘴上感谢主公而不送上粮草帮主公一把呢。”说完,郭嘉自己都先笑了起来。

曹操指着郭嘉,摇头大笑道:“好一个鬼才郭奉孝!”顿了一下才问道:“那依奉孝之见,当要多少粮草为好?”

郭嘉不紧不慢地伸出五根手指,在曹操面前晃了晃。曹操见得,眉头一皱,说道:“五千石?未免太少了些。”

郭嘉摇头笑道:“主公,是五万石!”

“嘶……”帐中众人听得,齐齐倒吸了一口冷气。

五万石,可不是少数目,足足是彭城存粮的一半。现在陶谦损失了彭城、郯城两座大城的存粮,若是下邳的存粮再被曹操要去五万石,那么徐州数年积累就大部分都便宜曹操了。因此当帐内众人听到郭嘉所言,都满脸不信。

曹操心中虽然也怀疑,但他很清楚郭嘉的性格,既然说出了就肯定有办法,于是凝声问道:“奉孝有何计策可从陶老儿手里要来五万石粮草?”

郭嘉不知从哪来抽出他那柄破烂的羽扇很没风度地在摇了数下,在众人目光都聚焦到他的身上时,喃喃地念道:“主公,秋天到,麦熟了。”而后便闭起双眼,自顾自地摇起那柄破烂羽扇来。

“麦熟?”听到郭嘉之言,帐中众将都脸露不解之色。

曹操脸上却是闪过一丝喜意,当眼珠子瞥见旁边的曹植嘴角也露出微笑时,却是升起了考校的心思,问曹植道:“植儿可知奉孝此言何解?”

“呃……”曹植显然没有料到曹操会问他,这时候却是有些犯难了。若是回答不知道,以曹操的性格肯定不高兴,但若是说原因,也太锋芒毕露了。无奈之下,脑筋急转,最后却是灵光一闪,用他那特有的童声说道:“孩儿读《春秋》之时,记得郑庄公曾以割麦盗禾之策震慑周室,虽失之以大义,然却是一妙策。孩儿以为,奉孝先生此策与郑庄公割麦盗禾有异曲同工之妙。”

曹植所言的郑庄公割麦盗禾,其实是春秋初期的一个典故。平王东迁之后,周朝所在的洛邑与郑国都城新郑(汉末陈留,今开封)离得很近。周郑之间明争暗斗不止。然而周天子怎么说也是天下共主,郑庄公如若随意进攻周室,恐怕会遭天下诸侯讨伐。因此其便以粮荒为名,派兵到周室治下割麦,以此来震慑周室。

曹植这时举这个典故,其实也是说中了郭嘉之计。曹操与陶谦虽然不是郑庄公与周天子的关系,因此曹操若是割麦,那么就不是威慑那么简单,而正是要实现郭嘉所谋的目的——五万石粮草!

曹操听完曹植所言,哈哈大笑道:“说得好,果不愧是我曹孟德之子!”

而帐中众将,听到曹植点头郑庄公割麦盗禾的典故,也已经明白了郭嘉之谋,看向他的目光都投去敬服。

曹操淡淡一笑,着人去将纸笔取来,而后洋洋洒洒便在上面回复了一大段说话。意思不外乎刘备说得很对,如今国贼未除不应为一己之私而报仇,因而决定退兵。然而现在兖州大旱,粮食失收饥荒,希望陶谦能资助他十万石粮草以解困厄。当然,这些只是明言,曹操还有暗语威胁,如若陶谦不给粮,那么数万曹军就会将下邳城外的麦田全部收割,同时还会派兵到广陵郡去收粮。

历史上曹操不敢行此策,是因为形势不同。当时曹操因为屠城,一路进攻徐州都是硬仗,打得特别艰苦。而攻下的城池也没有留下多少粮草与他,加上吕布攻得急,也确实没有时间去收割徐州的粮草。现在却是不同,曹军一路上打的硬仗不多,兵力损失不大,而且又攻陷郯城,粮草足够用到明年,向陶谦要粮只为锦上添花。而郯城在手,吕布的威胁对于曹操就没有那么大了,因此曹操也有时间从容应对。

曹操写完之后,便下令道:“妙才,汝立即整军,明日一早回师兖州。文谦,汝所部留下,准备接收陶老儿送来的粮草,一旦他不给粮,连夜割麦而后撤退,奉孝汝留下助文谦。”

夏侯渊和乐进听得,同时出列应道:“诺!”

曹操转过头望向于禁,下令道:“文则,到时汝率领本部埋伏在三十里外那两座小山上,掩护文谦所部撤退!”

于禁也跟着出列抱拳道:“诺!”

曹操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公达汝派人传令元让,留下一半兵马守郯城,让他率领剩余的人马去反攻濮阳,不得有误!”荀攸拱手领命。

当曹操的目光落到曹植身上,犹豫了一阵之后才叹了口气道:“兖州兵凶战危,植儿你还是跟在奉孝身边吧。”

曹植知道曹操是为他安全着想,况且曹操也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因此也不辩驳,直接拱手应道:“孩儿遵命。”

第24章 怪风第340章 武装到鞋子第130章 朱门酒肉臭第338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256章 司马孚的成绩第484章 胜者实败,败者实胜第227章 新的家第263章 日进斗金第100章 张辽来袭第502章 曹丕的选择第472章 《二十孝》小人书第145章 责罚第371章 找晦气的吕布第145章 责罚第357章 围歼袁军骑兵第445章 寿春规划第25章 糜竺之谋(上)第273章 不能杀?第470章 曹操的心意第492章 锦帆甘宁第140章 火爆老头第205章 袁家长子第279章 失败第178章 计策(下)第46章 事情有变第402章 凶悍的组合,吕布与赵云第192章 闪击汝南和《心术篇》的影响第91章 伏击(二)第371章 找晦气的吕布第121章 准备第436章 悠闲的曹植第420章 才女蔡琰第284章 取字第83章 交换(上)第139章 纲纪严明第414章 赵云与马云禄第301章 才子!佳人!琴诗剑酒!第340章 武装到鞋子第194章 鲁班门前耍大斧第396章 曹丕与司马懿第81章 曹植为使(上)第374章 甄宓危机第147章 选书第26章 糜竺之谋(下)第429章 井阑攻营第446章 建设东西两市第16章 郭嘉的重要性第321章 书院辩论(下)第228章 袁曹两家的战略第411章 多疑的韩遂第498章 制定全国发展战略第124章 形势失控第422章 暴殄珍物第297章 袁术覆亡第113章 包围第486章 天子当盾牌第80章 陈家父子的打算第204章 河北正梁第77章 陶谦应对(上)第80章 陈家父子的打算第354章 生擒荀谌第322章 陈登的选择第148章 《权书》第484章 胜者实败,败者实胜第298章 庆功宴第131章 贼赃嫁祸第264章 宛城之变第243章 神医华佗第391章 袁营的分歧第440章 占城稻第229章 均田制第298章 庆功宴第398章 取并州之议第489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58章 三问(下)第165章 世家鼓噪第95章 泰山第208章 树上开花之计第398章 取并州之议第490章 郭嬛的算计第23章 彭城之下第103章 车阵第374章 甄宓危机第405章 大兄?第117章 惊闻蝗灾第446章 建设东西两市第200章 袁尚,耍的就是你!第207章 司马懿出手第465章 徐庶到来第300章 猜字《孟冬篇》第239章 车队遇袭第153章 蝗虫(上)第131章 贼赃嫁祸第148章 《权书》第504章 进攻新野第455章 丝绸的妙用第140章 火爆老头第232章 商业构思(上)第516章 投石砸骑兵四百第438章 对话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