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兴旺的杭州

发觉镇南关的防御越来越坚挺,西诺少将才不得不选择了后撤。在失去最初进攻的锐气之后,高卢军只好就地防守,等到北方的倭军有所突破再进行配合。倭国和高卢国都打着让对方先做出突破的想法,因此南北两个方向上暂时都陷入了沉寂。西部特区、倭国和高卢国之间都并未宣战,双方陷入了一种不战不和的尴尬状态。

北蓟省和粤西省的边境都保持着重兵防守的高度戒备状态,看似宁静祥和似乎和平又回到了人间,但在华兰国东部地区却是一片血雨腥风。在借助文海舰事件,将所有华兰共社党实力清除出军队之后,蒋瑞元终于露出了他择人而噬的獠牙。

早在文海舰事件以后,为了掌控新进控制的地区,粤东军政府将整个政府总部都搬到了汉夏,并开始将军政府转变为民主政府。看似国大党的民主共和思想即将达成,革命似乎快要成功了,但实际上这只是蒋瑞元麻痹国大党左派和共社党的烟幕弹而已。将那些革命元老都送到遥远的汉夏,蒋瑞元就再也没有能掣肘的势力,他自己则在粤东加强对军队的掌握,同时开始积极准备策划一场**。

孙文海死后,蒋瑞元就实行了弃红联倭的政策,开始与倭国政府进行接触。能挖华兰国的墙角,对于已经被西部特区压得有些翻不过身来的倭国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在蒋瑞元主动联系之后,倭国海相财部彪甚至亲自前来华兰国,与蒋瑞元进行了秘密会谈。

为了得到倭国的大力支持,蒋瑞元完全丧失了人性国格,他甚至主动提出:“我理解冥北和倭国在政治、经济上的重大关系,倭国人在倭罗战争中留过血,有感情上的问题,我认为冥北问题,必须特殊考虑。我欣赏币原外相的演说,如果倭国正确评价我们的主义和斗争,我愿意与倭国握手言和。”

两人密谈后不久,蒋瑞元有向倭国驻杭州总领事江户千太郎表示愿意重新考虑两国的冲突,甚至恢复因为华倭战争,被原华兰政府收回的倭国在华兰国各种权益,甚至连尚未付清的庚子赔款也愿意继续支付。

凭借着蒋瑞元出具的书面保证,倭国通过正金银行为蒋瑞元支付了大量贷款。这些钱就存在倭国正金银行之中,任凭蒋瑞元随时提取。有了这笔巨资,蒋瑞元开始招兵买马,收买各方统兵大员,汇聚大量国大党右派随时准备动手。

进入1927年4月之后,蒋瑞元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随时准备动手。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而这个东风很快就来了。突破口很快被选在了宁海省杭州城,在华兰民国建立之后,赵守宏开始依托光海城这个出海口,输出中川省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

尽管后来西部特区在亚丁湾和斋尼洋、在果敢省都有了新的港口,但因为工业能力的成倍增加,加上龙江航运的成本低廉,光海城还是越来越繁华了。依靠经济的辐射作用,距离光海城只有数百公里的杭州城因为地理优势,很快就发展了起来。

原本杭州城虽然也算繁华,但凭借的是其桑蚕织造能力,但随着倭国生丝产业的疯狂扩张,几家倭国大公司很快依靠价格上的不正当竞争,吞并了杭州附近大部分丝织产业,造成华兰国内生丝产量大减。

赵守宏虽然进行了反击,以尼龙代替生丝,让倭国的经济出现了不小动荡,但也彻底毁灭了杭州的生丝业。如果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杭州城会慢慢的沉沦下去,但勤劳的杭州人很快就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因为光海城被打造成西部特区的物资集散地,大量进出口货物都在这里流通,这其中有许多都是发往国内各地的。可是西部特区进出比较严格,许多商人都被拒之门外,眼看着光海城无数的货物难以购入。一些头脑灵活的商人就此发现了商机,他们拥有进入西部特区的商业特许权,所以能够从光海城近乎不限量的购买各种国内急需商品。

他们也不进行远途运输,为了节约运输成本,他们干脆就在靠近特区的杭州城内进行售卖。这些产品比西大陆的此类产品质量更优,价格又因为华兰国低廉的劳动力以及较短的运输路途而降低了几乎一半,所以商品非常抢手。

因为这些商业活动的出现,杭州城慢慢又繁荣了起来。勤劳的杭州人赶快在城内建设大量物资集散市场和客栈等服务行业,吸引更多的商人到此经商。后来光海城的光明集团公司的业务逐步扩大,也开始将下游产业释放到民间,而给光明集团公司做配件也成了非常赚钱的业务。

杭州城的居民又很快发现了商机,很快在杭州附近地区就建立起大量小工厂。这些因为商贸而有了钱的杭州人,开始将资金投入到工厂中,利用本地更加廉价的劳动力,为光明集团公司生产一些并不重要的小配件。

这些东西虽然利润不高,但胜在光明集团公司需求量极大,而且从不向下游企业押款,都是货到付款的良好信誉,这让小工厂兴盛了起来。到了1927年的时候,杭州城内外已经建立起超过千家小工厂,成了西部特区之外,为光明集团公司做代工的最大产业基地。

工业的繁荣造就了大量产业工人,发展了十几年以后,这里的产业工人已经超过了十万人。正是依靠这些工人的存在,让华兰共社党有了发展的温床。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的行为,将他们推向了积极投身革命的行列之中。在北伐军进攻直系之后,这里的工人组织也积极响应,在华兰共社党的带领下,他们破坏后方交通枢纽,烧毁粮食和弹药仓库,给予直系军队以重大打击。

在北伐军攻入宁江省之后,杭州城的工人甚至发动了武装起义,响应北伐军的进入。可以说在全国所有大城市中,杭州城内华兰共社党的基础是最好的,这里党组织也是最为完备的,各个工厂甚至组建有工人纠察队,以应付军阀部队可能的反扑。

, !

第五章 银币成堆第三百九十八章 银行大楼第四百五十五章 艰难渡河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各有手段第六百六十三章 会见罗刹皇帝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久攻不下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斋尼出兵第七十六章 使馆交锋第七百五十四章 全歼护卫第六百七十九章 领土与殖民地的区别第三百四十三章 全面出击第五百九十章 再见刘麻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独抗强敌第八百七十四章 女皇登基第四百六十三章 赌约胜出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计如连环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紧急磋商第九百一十七章 自治的顾虑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经济危机的赚钱方式第一千一百章 战况胶着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火烧平壤第九百八十六章 东西夹攻第七百五十七章 抓捕中校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空中鏖战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固大战第十六章 力量比拼第一百二十六章 电器厂建立第九百四十三章 反攻的北伐军第一千零一十章 形势微妙第四百四十二章 分路出击第九百一十五章 限制条约第六百八十七章 催缴欠款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占领夏威夷第九百九十八章 处处截杀第八百八十章 反攻敌境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国际压力第四百零八章 初次交手第四百八十章 袁隗的邀请第五百六十四章 全歼登陆倭军第六百六十八章 私下会晤第九百零五章 万众一心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仇视白兰国第二百一十章 华药的威力第二百三十四章 食堂排队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攻入高丽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妥协的陈庆同第七百六十三章 水上飞机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军舰触雷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时间紧迫第八百一十五章 带兵搜查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空军汇聚第十二章 治病救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红毛人的要害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内斗真相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东大陆自由联盟第八百五十八章 倒霉的营长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作战动机第五百五十三章 倭军南下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冒险出击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各不相让第九百六十九章 曹锟贿选第八十三章 质量坚挺第三十二章 突发事件第一百九十五章 进入地中海第二百二十七章 潜艇专家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肆意空袭第二百九十四章 赵尔巽离任第八百六十章 合浦阻击第六百一十六章 巨大的诱惑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谈判第四百章 嫁祸之计第六百章 西线激战第九百四十七章 古怪的水井第三百五十六章 宴请匈奴王公第五十六章 掌控哥老会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条顿的海上空袭第三百零一章 强行揭见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山田茂的邀请第四百二十章 保卫战的失败第二百九十一章 鼎力支持第五百三十章 扩军威慑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战列舰VS战列舰第六百七十三章 伞兵破交第七百六十七章 主动出兵第六百九十五章 工艺配方第四百五十六章 正面佯攻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全部击沉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难啃的骨头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二十七章 铁甲列车第九百六十三章 与敌皆亡第一千零四章 主义之争第六百九十章 毫不退让第六百五十一章 胜势和谈第八百八十五章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互不侵犯条约第三十六章 巧计逼降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海军拦截第十四章 耐力测试第一千零九章 改组情报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