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姜太公钓鱼

如果张寿在这里,面对张大块头这实在是缺乏经验的质问,他一定会无奈地提醒,你小子不要没事强行给自己加戏……然而,他既然打发了张大块头来问这句话,那就是压根没有指望结果。无论是孔大学士真被问得拂袖而去也好,还是反唇相讥也罢,都无关紧要。

于是,张大块头立时就遭到了孔大学士的凌厉反击:“什么叫做无论犯下多少罪过,只要病了就一了百了?孔九犯了什么罪过,你明明白白说出来,我现在就回去令人去衙门投案!我孔家门楣清白,如果真的出败类,我绝不姑息放过!”

这和老师说的不一样啊!

如果此时的张大块头换成他的老爹襄阳伯张琼,那绝对是大堆的嘲讽立时三刻就跟上来了,压根就不会在意孔大学士这听上去义正词严的话。然而,张大块头毕竟不是他那个曾经建功沙场的老爹,被孔大学士这一喝,他顿时有些畏怯。

好在人性格里头也有一股蛮横的因素在,因此只是片刻的呆愣过后,他就立刻硬梆梆地说:“我爹常说,这世上那些慷慨激昂义正词严的人,自己却往往禁不起深究,说一套做一套的实在是多了,还动不动就撂挑子,孔大学士可不要学这些口是心非的人。”

说完这话,他生怕孔大学士再度反击,正色拱了拱手后立刻溜之大吉。果然,他才转身走出去没几步,就听到了孔大学士那愤怒的声音:“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幸亏我走得快,光是这句话,被我爹听到非但不会发怒,反而还会夸我几句。张大块头一边在心里这么想,一边赶紧加快了脚步,压根没理会四周围投过来的那些惊异目光。

来听讲的举子们实在是没办法不惊异。这要是搁在地方,哪怕是豪族缙绅,往往也不会过分开罪地方父母官,别说知府,就连县令也往往会敬上三分,以免遇到强硬且不怕死的人,到时候破家灭门。所以在他们看来,当朝阁老,那简直是通天人物。

现如今孔大学士这样的人竟然会被一个年轻人当面硬撼了一番?

Wωω●тт kān●¢ ○

而认识张大块头的孔大学士,本来还打算当众和人来一场激烈的辩论,甚至已经准备好了很多激烈的说辞,然后在关键时刻再设法爆出某些消息,借此把孔九老爷那些案子对自己以及对家族的影响降到最低点。

可他哪曾想到,明显就有些愣头青的张大块头竟然撂下一番话就跑了!刚刚听到人在转达了张寿那个问题后又不服气地和他争辩,他还以为这家伙好对付呢,现在看来,但凡张寿的学生,那简直就没有一个好对付的,竟然如此滑头!

而今天因为张寿的吩咐而在这揽总的齐良见孔大学士那张脸一连数变,最后却沉着一张脸坐着没动,他不禁有些佩服这位阁老的城府,但心里也忍不住奇怪,这种带话的事,张寿干什么要找张大块头这样一块爆炭。

换成他的话,不是就不会引起这么大的骚动吗?一会儿消息传出去,今天来讲课的那位,说不定还以为张寿故意和人做对,所以想办法把孔大学士气跑呢……

而心有余悸的张大块头,一出大讲堂,那是一路小跑,几乎是用最快的速度赶回了半山堂。当一溜烟进去的他最终支撑着双腿站直身体时,却是发现四周围鸦雀无声,直起腰之后,他就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着他。

“看来你是完成任务回来了?”刚刚对其他学生揭示了张大块头此去的任务,这会儿见人回来,张寿不禁心情很好地调侃了一句,看到这个膀大腰圆的少年有些发懵,他就笑着说道,“大家知道你去干什么,看你这样子,难不成是被孔大学士反诘得哑口无言,败战而归?”

“我会败战而归!我说得他哑口无言才对!”

张大块头立刻来了精神,添油加醋地把自己刚刚在孔大学士面前的光辉战绩说了。即便如此,对于他能够在孔大学士面前这样坦坦荡荡地说话,大多数纨绔子弟都表示羡慕嫉妒恨。毕竟,能在小人物面前耍横是一回事,而在大人物面前胆大包天又是另外一回事。

而张寿虽说有些好笑张大块头的多此一举,可既然没有什么太大的冲突,也达到了预想目的,他也就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示意张大块头坐下,随即就笑眯眯地说:“好了,被耽误了这么一小会儿,现在我们继续讲课,还是淝水之战,我们来复盘,说说前秦的胜机……”

第一个来公学讲课的名士,是中了举人之后就没有继续考进士,而是直接入仕为儒学训导,此后又在国子监当过几任大大小小的学官,但却始终没能更上一步的阎禹锡。

据说人是很有名望的河东学派薛瑄的得意弟子,但作为张寿来说……那是谁?师生两个他都不认识,不知道,不了解。

于是,虽说那并不是上次他在葛府遇到过的名士贤达之一,但他还是果断地缺了席,优哉游哉地在半山堂中继续自己那和学生互动多多的讲史。让他这种哲学稀烂的家伙去听什么理……还不如杀了他痛快。要知道,此理并非彼理,那是纯文科的理学!

张寿没来,孔大学士暗自得意,因为他不但自己来了,还叫了几个门生前来助阵,想来只要那位讲课的河东学派第二代杰出人物发现自己来了张寿却没来,自然会心里有数。

而他今天来,另一个原因却是,他与阎禹锡的老师,开创河东学派,这些年在北方大名鼎鼎的薛河东薛瑄有点交情。对方是理学正宗,从前也是阁老,相较于崇仁学派,他当然更愿意表示亲近。

于是,这一番听讲下来,见阎禹锡讲的那些受到了不少举子的赞同,反响显得相当不错,选择了今日第一天就前来助阵的孔大学士心中也松了一口气。他欣然站起身来,抚掌称赞道:“都说薛河东乃是朱学传宗,今天听了阎子与这讲学,果然是深得乃师之风。”

阎禹锡早就发现孔大学士来了,然而,他素来清贫乐道,对于权贵不说敬而远之,却也不愿意走得太近,因此孔大学士不出声,他本来打算讲完就静悄悄走人,谁知道孔大学士竟然当众表示称赞。

虽说始料不及,但这位中年人还是从容笑道:“孔大学士谬赞了,我岂能和老师相提并论?刚刚所言,顶多只能及理之一二,只憾不能为诸位讲解得更深入一些。”

一众举子哪敢在当朝阁老面前插话,此时自然不敢吭声,只能在旁边殷羡地看着孔大学士在那大赞阎禹锡的才德。有机灵的人便隐隐意识到,只怕是这位阁老有意提携今天讲学的这位名士,一时大为庆幸来听了今天的课。

果然,孔大学士竟是当众开口说道:“子与从前曾经在国子监多年,惜乎却沉沦下僚,否则国子监想来也不至于如同现在一般沉疴难解。不过如今的国子监困局,其实在于底下的县学府学,我意举荐你为御史,督学北直隶,也改一改现如今生员懈怠堕落的风气!”

阎禹锡简直觉得自己出现了幻听。要知道,他对科场浅尝辄止,少年乡试中举后就一度做了个小小的学官,而等到母丧之后,他守丧三年,就去拜了薛瑄为师,等学成归来后,还是孔大学士前任的前任推荐他去国子监担任学正,只是他没多久就得罪了正当红的江阁老。

于是此后,他磕磕绊绊一直在八九品的小官任上转悠,前两年干脆就辞官在家乡教书。

哪怕就在三年前,自己的老师也曾经一度被召入京城入阁,那时候整个河东学派的学生全都振奋至极,可事实证明,薛瑄教弟子固然在行,但和皇帝的性子却格格不入。

最重要的是,江阁老排挤人的手段简直是出神入化。不到一年,老师便告老还乡致仕了。

此次来到京城,他也是受其他师兄弟之托,希望了解一下当今那位太子,也就是未来的天子脾性究竟如何,日后河东学派到底该致力于出仕还是教化,至于其他的问题则还没想好。

所以,此时孔大学士抛出这么一个巨大的诱饵,他着实不敢吞下去,也不愿吞下去。北直隶督学御史这种位子,轮得到他一个连进士都没考过的举人?

如果孔大学士知道阎禹锡此时的想法,那么,他一定会大骂没出息。

同样连进士都没考过的,甚至连个秀才都不是的家伙,现如今还大剌剌地给太子当老师呢,你堂堂河东学派第二代弟子,当个督学御史还觉得愧不敢当,这不是笑话吗?

于是,当阎禹锡露出了几分惶恐的表情,诚恳表示兹事体大,需要好好考虑的时候,孔大学士只以为是谦逊,而底下的其他举子们,大多数人那就是货真价实地羡慕了。

之前张大块头质疑孔大学士的一幕虽说也有很多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等到这众多师生散去之后,外间流传的风声却清一色的都是今天讲学的名士阎禹锡即将提学北直隶!

一时间剩下的四个讲学者中,陈献章固然对结果如何并没有什么强求,其他三人却无不是伏案大做准备,只希望能够一举扬名——同时也寄希望于孔大学士又或者其他达官显贵能够光临为自己造势,又或者想方设法把别人压下去。

而东宫太子并没有亲自过来聆听第一日的讲学,这也让他们觉得希望颇大。

他们哪里知道,在得知孔大学士去了公学,还当众承诺出去一个北直隶督学御史的举荐之后,皇帝对自己的小太子说出了几句让人听见绝对会跌落一地眼珠子的话。

“可惜了,朕本来还觉得这个阎禹锡孝行可嘉,学问也不错,打算请到宫里来给你试讲一下,如果好就留着给你当老师的。既然孔大学士觉得人适合用来督学北直隶,那回头朕拖一阵子,就准了他好了。”

三皇子简直都不知道怎么评价自己的父皇。之前才问自己想不想多陈献章这么一个老师,这事儿还没尘埃落定呢,却又对自己说,其实本来打算把阎禹锡也弄来做他的老师?

要知道,他现在的东宫讲读官,已经超过十二个了,这要是再加,他根本就要分不清楚每个人讲的课了——虽然是每个人讲一门课,但不同于张寿,很多讲读官都会不自觉地在内容当中掺杂个人的释读,所以他有些头大。

可就算父皇一贯对自己关心备至,可这种讲读官的配置问题,三皇子想了又想,还是没有立时三刻就提出异议,而是在这天下午张寿过来讲课时,他连楚宽都屏退了,然后当着张寿和陆三郎的面诚恳请教,他觉得东宫讲读有点多,这样是不是容易混淆听讲的内容。

对于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唯一不用担心是否不能连任东宫侍读问题的陆三郎忍不住觉得一阵头大。

这要是别人问,他早就搪塞过去了,但问题是,不耻下问的人是三皇子这个太子。于是,他绞尽脑汁地想了老半天,这才不太确定地说:“太子殿下如果不想再增加人了,又或者觉得现有这些讲读官有什么缺陷,不如对皇上明说,这些东宫讲读,好就留下,不好就放归?”

“这样是不是会让人觉得不受尊重?”三皇子眉头拧成了一个结,“尤其是有人非常自信他的讲学,而且世人也都评价很高,可我却觉得不适合我,把人请来一阵子却又礼送出宫,那传扬出去的话……”

他这后半截话没有直说,但张寿和陆三郎全都明白是什么意思。眼见陆三郎已经是满脸的纠结,显然想不出好主意,张寿就轻声说道:“太子殿下不妨直接问皇上,东宫留下那么多讲读官,一来讲课内容易混淆,二来彼此理念有冲突,三来也是最重要的……”

“难以显现东宫讲读的重要。所以,皇上但凡遇到有真才实学的就想放进东宫做讲读,这是为了人尽其用,还是为了太子读书?如果是人尽其用,如孔大学士这样把人举荐去督学北直隶就很合适。如果是为了太子读书,东宫讲读不如也学学东宫侍读这般,按月轮换?”

当皇帝听了三皇子转述的张寿这番话之后,他顿时哈哈大笑,随即在三皇子那迷惑的眼神注视下,弹了一下爱子的额头:“朕确实在一个个试人。但那又怎么样?朕的太子要请老师,难道不该整个天下的名师都来试讲一遍,然后择优录取?朕也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第七十四章 葛氏语录新编(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狗屁不通!第五百五十六章 变味的大考第七百章 难题不留白第八百零四章 侃侃而谈第三百一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六百五十八章 教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行我素第八百五十七章 动若雷霆第一百六十章 真·小黑屋第六百六十六章 放榜第七百零三章 愿者上钩第一百二十九章 陆三胖求萌妹子第七百八十八章 武人之心第五百六十六章 夜深人不静第七十七章 我信了你才有鬼!第三百二十三章 双簧?铮臣?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六十九章 “二”少爷第二百四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吃穿二字第两百一十二章 无趣和有趣第五百八十一章 心宽和后患第两百二十九章 理直气壮第九十七章 求救讯号110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胃王,拉客人第三十章 欺世盗名之徒第二百三十三章 东边日出西边雨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条道走到黑第八百二十七章 撒泼遇铁板第八百零一章 同情和词典第八百四十一章 有心计和没见识第三百零九章 滚出去!第四百零七章 请千万留他一条命第三百三十四章 西洋人?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场,头铁第二百四十八章 过年第三百二十三章 双簧?铮臣?第十六章 人人都道好姻缘第四百零四章 不争这口闲气第二百七十章 使耕者饱腹,织者无寒第一百七十九章 针锋相对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钟双制?第一百六十八章 主持课题的代斋长第六百七十二章 密度第七百四十二章 柔能克刚第四十九章 赏乐做题,饕客恶客第九十三章 帝王心术……和诗第四百零七章 请千万留他一条命第五百六十一章 雷霆暂消第七十七章 我信了你才有鬼!第六百九十四章 动人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团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罚站的小伙伴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师常背锅第三百零二章 各有所用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学少年第一百四十二章 母亲第十九章 要想富……第四百九十六章 有眼无珠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视第五百零八章 嘉尔志高华?第五百二十五章 传话请讲学第四百二十七章 激进第二百八十四章 送饭和探病第十四章 三面受敌?第五百二十六章 祖制和讲学第四百五十九章 好时光第五百四十四章 请君同参观第四百八十四章 郑鎔和斋长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和叛贼探讨学术问题第一百九十二章 死对头第二百九十章 举一反三第七百章 难题不留白第一百三十二章 能者多劳王大头第七十六章 没功名没出身?第两百零七章 请君为试金石第五百零四章 就是赖你!第八百七十九章 意外的援兵第两百零六章 终非同路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骑牛和农事第一百章 二进制?第二百五十九章 月明亦是杀人夜第一百九十八章 君子报仇,从早到晚第九十五章 葛氏术语手册第二百六十一章 从不甩锅王大头第二百八十四章 送饭和探病第二百八十一章 郎舅(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念头通达第五百二十九章 外面的世界第一百二十三章 今人胜古第六百八十四章 嫁妆,传书第六百六十章 惨不忍睹第四百三十九章 学生易哄,孺子易懂第五百五十四章 初相见第五百五十二章 世间安有两全法?第五十一章 救错人了……第七百零六章 一搭一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