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军宣司

一能领先半步,就是天才;领先一步,就是疯子;但是领先两三步,则是前途难料。

如今,他是大宋的皇帝,是万万人之上,位高权重,看似君临天下,威风无比。可赵朴知道,这是火山口的皇帝,说不定什么时候,命就没有了。

此时,他看起来,控制着大宋的大部分土地,各路的厢军、义军都是听从他这位皇帝陛下,应天府的大臣们都是以他为首。可是他知道,能指挥动的军队,仅仅是他手下的三万八字军将士,能指挥动的也仅仅是那些心腹大臣。

山东、河南、陕西一带军队,还有江南一带,他根本无力指挥。

若说宋朝一直的国策是强干弱枝,那此时就是出现弱干强枝的局面,他这位皇帝陛下的圣旨出了应天府,能不能指挥动地方的那些大员,还是两说。若不是宋朝百年立国,威严依旧存在,再加上外敌在前,国家危难,此时说必定就是遍地反王,遍地都是割据政权。

所幸的是,宋朝的分权制度,将各个权力压制到了极限,消除了独裁、割据的因子。再加上百年的重文抑武的思潮,使这个时代很难诞生李渊那样的枭雄,想要如曹操那样挟天子更是不可能。

这是一个没有枭雄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做皇帝时幸福的。只要是不做天怒人怨的事情,皇位稳稳当当。

不过一切都不能寄希望于侥幸。

总之,做皇帝依旧是高风险的行当,一个不慎生命就没有了,珍爱生命,一切需要谨慎。

如何立于世间?

拥有一只强军,枪杆子里出政权!

不过,枪杆子里出政权固然正确,可枪杆子掌握在谁的手中更为重要。

历史上,许多牛人自以为掌握了枪杆子,就掌握了天下,却没有让枪杆子握在手中。比如,清朝末年,清政府辛辛苦苦的操练新军,各种武器,各种福利,都是尽力的向着新军倾斜,结果新军的确是变得很强大,实力很牛逼。

可是思想工作没有做好,新军被革命思想侵袭,最后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

赵朴可不想辛苦操练八字军,最后却是八字军玩起政变,将他推到在地,那就是悲剧无比了。

虽然说王彦、王守义、李破军等人,对他都是忠心耿耿,不会背叛他,可是谁又说得准。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不要妄想你对别人好,别人就对你忠心耿耿,这是不可能。历史上,赵匡胤对柴荣也是忠心耿耿,可最后照样是夺走了柴家的江山。

正所谓,疑人不用,将无人可用;用人不疑,则必死无疑。

智慧的君王,很少怀疑别人,但是却处处防人。

此时军宣司就很重要了,不断的洗脑,不断的灌输忠诚思想,不断的给中低级将领洗脑,即便是以后王彦等人想要造反,想要清君侧,也得掂量一下,底下的士兵有几个人愿意跟着他造反。

这也是后世,毛伟人控制军队的手段,林*彪想要造反,结果指挥不动军队;**想要反革命,也是没有兵权。没有兵权,纵然是权倾朝野,也是无力造反。历史上秦桧权力极大,几乎是将赵构给架空了,朝廷上尽数是秦桧党羽,可是秦桧不敢造反。因为他指挥不动军队,军队上下对他极为反感。

总之枪杆子里出政权固然正确,可是给握着枪杆子的脑袋,进行洗脑更为重要。

不过,谁做军宣司司掌,赵朴就纠结了。

这个位置极为重要,极为关键,需要大公无私之辈,需要不结党之辈,需要容易掌控之辈,细细数了数朝堂的各个元老,没有一个合格,无奈之下,赵朴只好自己兼任,同时不断的挖掘军宣人才。

…………

军宣人才,赵朴有些发愁!

坐在椅子上,赵朴不断想着,随手写字一些文字,然后不断的划掉,各种念头起伏不断。

“你说世界上,谁最可靠?”忽然间,赵朴向着一边的王舞月问道。

王舞月一时有些哑然,弱弱道:“这个我也不知道!”

“随便说一说?”

王舞月想了想道:“李纲大人,清正廉洁,可以信赖。赵鼎大人,为政出色,可以信赖;汪伯彦,为人忠诚,善于调和各部,可以信赖。宗泽,老成谋国,可以信赖……”

щшш ⊙тTk án ⊙¢ o

王舞月一连说了好几个。

赵朴点点头,他们的确是可以信赖,不过这些人,忠诚的是大宋。而如今,他是皇帝,自然忠诚于他了。只是他们还有太多的不足,足以信赖,却不足以依靠;足以生死相托,却不足以担负大事情。

赵朴道:“我明白谁可以信赖了!“

说完之后,赵朴开始提笔书写。军宣人才,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首先,出身富贵者,不可为军宣司成员。阶级观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身为地主阶级却反对地主阶级,毕竟是少数。身为军宣司成员,第一点要根正苗红。

最好是汴梁人,曾经遭受过金军洗劫,对金军有着刻骨的仇恨。

其次,不要书呆子,也不要老油条,而是有一定的宣传经验,能抓住宣传重点。

第三,最好的军中之人,懂得行军打仗之道。

而军宣司骨干人员,至少有有五十。这五十人将是宣传的骨干,日后宣传司的规模还要扩大,最好是军队每百人就有一个军宣司成员。不过如今达不到,只能是勉强凑合了。

写了条子之后,下发到中书省,让汪伯彦从中低级官员中,挑选备用人员。而王彦也要从军队中挑选一些有文化,适合于宣传的士兵,作为宣传备选人员。而赵朴将要亲自审核,然后对这些人进行洗脑,接着让这些人再去洗脑别人。

………

次日,在侍卫的保护下,赵朴向应天府外的一个庄园行进。

在赵朴称帝后,没有几天时间,在王舞月的直接操作之下,有二百名工匠秘密进入这里,至于干什么无人知晓。而在附近,有着几百名的八字军士兵守卫,禁止外人靠近附近,想要进入庄园必须有相应的批条。

这是一个极为平凡的庄园,若不是有着森严的守卫,没有人会注意。

一些朝廷大员很快注意到了这里,可是一致性的选择了沉默,他们都是聪明人,聪明人不会太过纠结于这些小问题。

走近这个庄园,赵朴的心情有些激动,这里有他的秘密武器。

“站住,这里是军事重地,外人不得入内!”在庄园的护墙上,一个士兵喝道。同时城墙上,各种弓弩张开,随时准备射击。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历练,赵朴已经不是军事白痴了,在军事上已经有了较深的了解,比之那些名将是大大不如,可是也算是二流的将领了。护墙有一丈三,城墙上的布置严密,还有一个个发射的弩箭,还有兵力配置上,想要攻克这个庄园,至少得出动五千精兵,花费一天时间。

这个村庄,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军事要塞。

这时,一个亲兵上前道:“赵将军到了,这是令牌!”

说着,这个亲兵走到护墙墙根底下,墙上掉下一根绳子,将令牌拉上去。看到令牌后,才缓缓的翻开吊桥,打开城门,犯赵朴等人入城。

进入庄园,隐约间听到打铁的声音,还有火药爆炸的声音,一个个工匠正在忙碌的工作着,为这位“赵将军”打造着武器。

第311章 功劳薄第149章 变法前的试探第465章 瘟疫爆发第155章 哭灵第241章 懦夫的武器——神臂弩第71章 新军,新的军纪!第33章 宋军大捷!!第359章 “小武备学堂”第416章 孝道,无法迈过的门槛第111章 共浴第171章 金军过河第92章 退兵而回第19章 殿上口舌之战第328章 培养保皇派很重要第79章 今日的太上皇第132章 普及军事常识第331章 论王安石第451章 除夕攻袭第199章 覆盖式轰击第362章 火枪,青铜炮,地雷第456章 埋下了棺材第249章 法不诛心,还是莫须有杀人?第181章 全灭第408章 都是可怜人第178章 杀杀杀,战战战!第193章 奇袭扬州完本感言第70章 历史拐点的一处蝴蝶第144章 做不到,就换人!第105章 二围汴梁第371章 春风沉醉的夜晚第376章 朝堂争吵第309章 宰执天下第391章 富平之战(三)第317章 睡着了!第339章 移民东北第107章 圣旨来了第7章 六胜六败论第147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402章 战后总结第49章 援救太原第281章 疏散大臣第461章 夕阳满幽云第114章 局势恶化第379章 韩世忠在行动第269章 火攻VS巷战第404章 高丽公主第383章 决战时刻到了第390章 富平之战(二)第372章 今夜在干什么?第355章 肥猪变野猪!!第157章 一次次错过第131章 现实是残酷的第221章 放回两位宋皇第49章 援救太原第452章 兵临幽云!第382章 放下仇怨第204章 离开扬州第187章 路遇高僧第383章 决战时刻到了第328章 培养保皇派很重要第383章 决战时刻到了第117章 路在何方?第249章 法不诛心,还是莫须有杀人?第337章 审美疲劳第397章 富平之战(八)第49章 援救太原第19章 殿上口舌之战第311章 功劳薄第296章 没良心炮出击第137章 尘埃落定第103章 进入主题第269章 火攻VS巷战第148章 勋章第313章 物价飞涨的扬州第260章 苏武牧羊!!第8章 宋徽宗退位第14章 太学生请愿第52章 胜利背后的危机第101章 义军联盟大会第26章 入城之战第235章 一箭射出,命归九霄第332章 三问第85章 愤而出战第168章 风雨前夕第23章 虚弱的西军第44章 昔之秦锐士,今之西军第385章 等援兵第240章 文武之争第136章 惩治张邦昌第175章 诱入毂中第81章 帅旗倒了第32章 只为杀一个垫背,黄泉路上不寂寞第442章 东征西夏第109章 听云轩,花魁娘子第423章 悔过书第393章 富平之战(五)第261章 谋战第336章 选后第295章 重型弩炮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