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昂贵的火器

此时,赵朴行走着作坊之间,看着工匠热火朝天的打造武器,心中不觉的激动,这是最早的火器作坊。一切都很是原始,很是落后,全靠着工匠们精湛的技术一点点打磨,制造。

他们不知道眼前的男子,便是当今圣上,只知道受这位“将军”嘱托,全心全意的打造武器。

这是一种全新的武器,说是全新,其实一点也不新颖,只是将火药放置在铁管中,以便于发射而已,原理简单,只是操作起来难度极大。尽管有着赵将军提供的图纸,还有一些资料,减少了一些弯路,可难度还是不小。

不过经过一个多月的攻关,还是克服来关键问题,火器总算是制造了出来。

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燧发枪,一类是火绳枪。

燧发枪,比起火绳枪来,明显进步了很多,射速快,雨天也可以使用;不过缺点也极为明显,那就是制造更加繁杂,工业更加复杂,成本更加高。无奈之下,赵朴只能是大量制造火绳枪,只有一少部分是燧发枪。

“燧发枪造价几何?”

“两千多贯!“

“那火绳枪造价几何?”

“五百贯!”

“这么贵!“赵朴不由的皱起了眉头,太烧钱了。过去不知柴米贵,如今当了皇帝,赵朴才有经济概念。如今,宋朝的财政收入才两千万贯,军费上开支约一千三百万贯,而重点大项在修筑城墙,训练新兵上,这占据了一千多万贯。

而在武器制造上,只有不足二百万贯。

也就是把制造武器的钱,全花在制造制造火器上,只能制造出两千只燧发枪,或是八千支火绳枪。

一只燧发枪造价相当于十架床弩,五十架神臂弩,二百件上号的钢刀,可实战中只是相当于一把弓箭的攻击力。

“果然坑爹!”赵朴深吸了一口气。早期的火器没有传说中的神乎其神,反而是弊端很大。

赵朴压住心中的烦躁,还需问道:“射击速度如何?“

“火枪发射一次,都要经过装发射药、用搠杖捣实药、装铅子、捣实铅子、开火门、下点火药、闭火门等一系列繁杂的动作,发射速度极慢。打一枪的功夫,骑兵能射出三轮箭了。”

射速太慢了,几乎是被弓箭完爆。

最后,还是压下心中的烦躁,赵朴继续问道:“射击距离如何?”

“最远射程是一百五十米,实际有效射程也就是六十米多的样子,跟弓箭射程差不多。”工匠头领再次道。

赵朴再次伤心了,此时的火器与弓箭相比,射程差不多,射速慢很多,着实是不占什么优势,劣势倒是很多。

工匠首领继续道:“只是威力强于弓箭,可以穿透三层战甲,可以杀伤重甲骑兵!”

赵朴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听到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

重甲骑兵在这个时代,只要指挥得当,不陷入一些绝地,不孤军深入,几乎是无敌的,一般的弓箭难以伤及,即便是长枪之流,威胁也有限。

只有床弩之类的重武器才能威胁到重甲骑兵,只是机动能力太差,一旦重甲骑兵跑路,就没奈何了。

而火枪总算是在这方面有一丝优势。

“拿来一件火枪,我看一下!”

不一会之后,一件黑黝黝的武器出现了,粗大好似胳膊,长约有一米五。

“这就是火绳枪?”赵朴有着晕倒的冲动。

这不是他设想中的轻小灵便的火绳枪,而是大号版的火绳枪。说是大号版的火绳枪,不如说是抬枪。

工匠首领洋洋得意道:“火枪重五十斤,射程达到一百米,只要是在百米之内被射中,一般的骑兵几乎是毙命;在五十米射*中,重甲骑兵必死。只需要两个人抬,射程上不如床弩,可是威力上却是超过床弩,比床弩更为轻便,只是射程有些短!”

“原来竟然疏忽了,把火绳枪变成了抬枪!”这时,赵朴才发觉他疏漏了。

他不是专门的火器专家,只是一个业余人员,对于一些理论性的东西知道一些,可是到具体的尺寸上,却是不知道,于是干脆没有写。于是,将一份极为粗糙的火绳枪图纸递交了出去,可是大宋的工匠们,硬是靠着过硬的本事,将火枪制造了出来。

只是与他的设想差别太大了,设想中是,重量适当,人手一把的火枪,组成火枪队;可实际上却是变成了介于火炮和火枪之间的抬枪。

抬枪,明代《天工开物》最早记载其图片,带有三角支架和旋转装置,长3米,重12公斤,有效射程200米,外号“九头鸟”,威力强劲,即便当时的战车也无法抵挡。

而这个版本的抬枪,则是1.5米,五十斤,由两套枪管组合而成,内部是铜,外部是钢。

“能不能,更加的轻便,重量变得低些!”赵朴道。

“这个需要时间,重量小了,威力也会下降!”工匠劝说道。

赵朴:…………

最后,赵朴离开了火器作坊,临别时带走了五十把燧发抬枪,一百五十把火绳抬枪。而这些也就把他二十万贯钱彻底花没了。总之,性比价一点也不合理,有种得不偿失的感觉。

一路之上,赵朴闷闷不乐。

果然,前世的一些观点很坑爹。

总是说火器为王,似乎拥有了火器,就可以在冷兵器时代称王称霸,似乎就是无敌,似乎弹指之间就可以灭了金国,抬抬脚就可以收拾了成吉思汗,吐上一口唾沫,就可以淹死满洲八旗。

可真的如此吗?

赵朴只想到四个字:纸上谈兵。

一个国家应该优先使用最适合自己的武器,而不是使用最为先进,最为昂贵的武器。使用的武器,应该与自身的经济实力,工业化水平,乃至是军队素质相匹配,而不是盲目追求先进。不然会出现得不偿失的局面。

二战时,西方国家已经大量使用自动、半自动步枪,可是日本还是老旧的三八大盖。后世总是说,日本军事思想落后,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可真的如此吗?日本也有能人,不会看不出这个缺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资源缺乏,工业水平有限,只能是用三八大盖;若是使用自动,半自动武器,反而是工业吃不消。况且靠着三八大盖,已经可以完爆当时的中国军队,没有必要装备更先进武器。

而火药在唐朝时发明,那时绑在箭杆上当作火箭使用,或是投石机扔炸药包。

而在宋朝,只是制作出了粗浅的火器,还是以冷兵器为主。

直到明朝后期,尤其是在对抗倭寇,满洲八旗时,火器才繁荣起来,那时有三眼铳、集束火箭、神火飞鸦、万人敌、火龙出水、火铳、红夷大炮、十眼铳、拐子铳、迅雷铳、五雷神机、抬枪等,五花八门。

明朝火器的繁荣,是经过几百年的摸索,再借鉴了西方的火器技术和日本的火器技术,才制造出来,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大量的火器人才专研,大量的实战检验,工匠不断的技术摸索,不断的积累沉淀,最后才达到这个规模。

而此时,火器方面的人才没有,工匠经验也是一穷二白,又缺乏借鉴,仅仅是想要靠着他粗陋的想法,工匠们的摸索,想要制造出威力巨大的火器,很是艰难,甚至有些白日做梦。

早产儿,往往会营养不良,隐患颇多。

硬是要将二三百年后,才诞生的燧发枪,火绳枪等武器提前制造出来,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甚至有些得不尝失。

“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金军太强大了,想要战胜金军必须出奇制胜,我就不信了大量的钱财砸下去,会制造不出来!”赵朴心中发狠道。

第362章 火枪,青铜炮,地雷第2章 坑人的年代第461章 夕阳满幽云第183章 金军之狂第27章 男儿到死心如铁第235章 一箭射出,命归九霄第321章 深入改革第61章 生命在那一刻凋零第454章 吃蛋糕第373章 殿试第276章 初见秦桧第422章 杀一批,流放一批,放一批,敲打一批!第227章 筹建武备学堂第222章 金军之内斗第350章 火器研发瓶颈第404章 高丽公主第54章 鸳鸯阵再现第67章 灭敌第138章 早朝第450章 兴武九年第140章 打残五肢第250章 逼着贰臣当忠臣(上)第93章 泉州的佳人第136章 惩治张邦昌第141章 魔怔了!!第345章 西辽第293章 洪水之后,必然有瘟疫第78章 作战计划第288章 近身肉搏第320章 纸币与银行第339章 移民东北第132章 普及军事常识第146章 打球中暑而病死第366章 完颜昌的仓惶第231章 孔子从军记第297章 金军要议和!!第236章 治伤,输血第425章 时机未到的刺杀第114章 局势恶化第103章 进入主题第394章 富平之战(六)第169章 名将养成中第247章 武备学堂之战第187章 路遇高僧第57章 女真双壁第356章 种田与打仗第92章 退兵而回第294章 重型弩炮来了!第218章 算一算海军的账第183章 金军之狂第445章 九死一生的奇袭第408章 都是可怜人第10章 谁抢我衣服,我断谁手足第196章 连破三道营寨第378章 岳云在厮杀第88章 娄室的反思第193章 奇袭扬州第276章 初见秦桧第310章 公元1229年,赵朴十九岁第159章 军宣司第19章 殿上口舌之战第241章 懦夫的武器——神臂弩第178章 杀杀杀,战战战!第134章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第440章 李纲之死第416章 孝道,无法迈过的门槛第143章 请罪!第194章 密探首领第156章 三伐宋朝第11章 晋之永嘉,宋之靖康第292章 水淹樊城第191章 苛刻的和约第457章 金兀术驰援第438章 内阁换人第441章 寻找新大陆第195章 血战第419章 清洗的五月第107章 圣旨来了第354章 铸犁为剑第313章 物价飞涨的扬州第137章 尘埃落定第171章 金军过河第231章 圣公第167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108章 移师大名府第417章 舆论战第132章 普及军事常识第218章 泉州,海军第441章 寻找新大陆第416章 孝道,无法迈过的门槛第392章 富平之战(四)第139章 衙内闹事第440章 李纲之死第64章 忻口伏击第101章 义军联盟大会第44章 昔之秦锐士,今之西军第386章 局势逆转第152章 宗望之死第20章 制造燧发枪第1章 我是皇子,我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