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王霸之气

“作战计划,很是简单。就是在西北、襄阳,淮河,乃至是东北,形成局部反攻。”

赵朴说着。

这个计划有些疯狂,有些不知所谓,可就这样做了!

练兵,整训,已经有一年多了,该教的也教了,该训练的也训练了,再继续训练下去,也意义不大了。唯有战场上拼杀,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不断的死亡淘汰,强者活着弱者死亡,才能训练处一只强军。

这样有些残酷,有些冷血。

只是赵朴不在乎,在乱世人命最不值钱。

很多东西都是一次性消耗品,比如士兵的生命。

而江南积累那么多财富,留着也没有用,还不如去大战,去拼杀,也胜过被是士大夫们花钱酒地,损耗掉。

此次作战计划,不在于占领多少城池,收复多少失地,这意义不大。反倒会将宋军的兵力分散开来,被金军给个击破,而作战重点一直是歼灭金军的有生力量,将金军精锐消耗掉,让女真兵越战越少。

一旦女真兵损害太大,战场死亡率超过了自然出生率,女真距离灭亡没多远了。

历史上,北方有很多草原民族强横无比,可最后还是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就是这样一点点被损耗掉的。

战争很多时候,不是拼谁胜利次数多,而是看谁坚持的更为长久。

比持久,比耐力,谁能比得过强大的宋朝。

历史上,宋朝不是最强大的王朝,却是最持久,命最硬的王朝。

宋朝屡战屡败,似乎就没有打过一次胜仗,可是它的敌人想要干到他,更是艰难至极。最后往往是被磨死了。

………

“强军,有三大条件,一个是严格纪律,二是严密的训练,三是指挥英明。这三条,可以铸造出强军,但是距离铁军、血军。还是有较远的距离。只有不断大战,不断血战,总结经验,胜利了总结经验,失败了也总结经验,不断磨练自己。才能成为铁军!”

“这次反攻,目的是不是收复失地,而是练兵。江南太安逸了,呆的时间长了,强军也变成了废物,只有不断的打仗不断流血,有本事的人活着。没本事的人死了,才能训练出强军。只有训练出强军,有一只堪比魏武卒,秦锐士的强军,那时收复失地,只是分分秒秒的事情;可若是没有强军,都是一群烂泥,即便是收复了汴梁。甚至是收复了幽云,也没有用处,只会成为包袱,只会拖垮自己!”

“金军想要重点进攻,那我们就要做好全面反击,打他个措手不及。但是也要避免大胜大败,有些人不胜则已。一胜就挺进千里,就达到黄河岸边,可是一旦打了败仗,就是一溃千里。丢城失地,向后退却百里。为何如此?就是因为他用兵冒险,低估了金军强大。战争之道,要最好最坏的打算,未略胜,先虑败!”

在桌子上,摆着一个巨大的沙盘,围绕着沙盘,赵朴开始讲述此次作战的重点、作战目的、作战策略等等。

言语煽情,语句精密,好似一代明君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一些大臣们看得心旷神怡,有种迷醉的感觉,不觉心神崇敬。

士大夫们表面里鄙视武将,其实骨子里憧憬至极,只是自身达不到,故而鄙视而已。

实际上,那个男儿不是渴望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那个男人不是渴望,建功立业于万里之外。

宋朝的士大夫们更是执迷于统帅万军,破敌于千里之外,只可惜眼高手低,缺乏实践,屡战屡败,丢尽脸面。于是恼羞成怒,处处贬低武将,贬低武夫,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一丝心灵的安慰。

而赵朴本身也是文人出身,在汴梁时,乃是一代逍遥王爷,以琴诗书画取悦美人,是一个标准的士大夫。

直到河东之后,这位王爷才从军,只是这位王爷从军后,向后多次打败金军,以骄人的战绩,显示着赫赫武功,隐约间使人联想到汉武帝、唐太宗,乃至是当朝的太祖皇帝。

而当朝的太祖皇帝,本身就是一个武夫,只是这个武夫没有人敢于讽刺,更多的敬畏。

而此时,赵朴也是复制,甚至是超越着太祖皇帝的模板。

而在乱世,谁不愿意跟谁一位文武出众的君王,好似汉武帝,好似唐太宗,建功立业。

跟随这样的君王,才有安全感,才能不被俘虏,才能扬名立万。

君不见,魏征为何名扬千古,难道后人没有人赶得上他吗?

君不见李靖徐茂公,为何万人颂扬,难道后人没有的赶得上吗?

只因为他们有一位出众的君王!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名臣贤臣不断,而明君圣君却是少见。

隐约间,一道无形的光环被加持在赵朴身上,众多臣子们对赵朴的随意、漫不经心,渐渐散去,而是崇敬信仰。

赵朴也没有想到,无形中身上多了一丝王霸之气。

王霸之气,实质上是一种安全感。

在封建社会,在这个没有人权的社会,朝不保夕,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宰相,可能今天安稳如山,明天沦为囚徒。

在乱世更是如此。

在乱世,到处是血淋淋的暴力,最为缺乏安全感。

这时臣子们渴望着,圣君出现。

这位圣君不一定是道德君子,比如李世民人品就不好,杀兄囚父,霸占弟妹,若是按儒家的伦理观点而言,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可是李世民却是圣君,因为能给臣子们安全感,能给百姓安全感。

而此时,这位皇上,就给他们安全之感,觉得抗金有希望,觉得可能扬名立万,成为一代名臣。

隐约间,臣服之感在众臣心中升起。

…………

而这些赵朴不知道,其实他也不懂得什么是王霸之气。

赵朴只是玩阳谋,将性格展露给众多臣子,明确告诉什么能犯,什么不能犯,该遵守什么规矩该如何行事,事后如何办事等等!制定下规矩,分配好任务,然后让众多臣子们执行,执行得力,奖励;执行不力,惩罚。

至于从中作梗,相互下绊子,相互下黑手,相互欺瞒,赵朴懒得理会。

有些事情,知道了,也权当没有看到。

只要是不影响抗金大局,闹翻了天,也懒得理会,可是为了私利,影响了抗金大局,那对不起了,天上地下,没有人救得了你!

当讲述完毕后,赵朴道:“各位可有补充之处,尽情的说?”

这时,臣子们纷纷提出意见,而赵朴这是一一作答。有些问题,可立刻回答,有些问题则是陷入了沉思。一开始只是简单的问道,后来则是相互问答,你一言我一语,分成一个个派系,相互争吵了起来。

渐渐的,赵朴不再说话,而是仔细听着。

一旁的记录员快速的记录着。

而不论是辩论的如何厉害,都是围绕着这次重锤计划,使整个计划更为合理,更为妥当。

最后会议,总算是结束了。

“各位卿家,今日之事,乃是我大宋机密所在,不容一丝外泄。若有人外泄,被金军得知,朕认得你,朕的刀认不得你!”赵朴慢悠悠的说着,没有一丝杀气,可是在场的大臣却是感到阵阵发寒。

山不动,固有势;剑不出鞘,固有威;圣君不杀,有服人之势。

隐约间秦桧有些后悔;

而刘光世,则是心存恐惧。

而其他臣子则是心思各异。

ps:求订阅,订阅处在低迷状态。

第370章 东线对峙第55章 思想教育第90章 白天休息第115章 一幕幕耻辱开始了……第85章 愤而出战第291章 下雨了!第12章 丫头们,跑路吧!第428章 道君皇帝,梦想成真;一入门空门,皇位两断!第259章 秦桧的不甘!第144章 做不到,就换人!第32章 只为杀一个垫背,黄泉路上不寂寞第386章 局势逆转第457章 金兀术驰援第362章 火枪,青铜炮,地雷第463章 弹劾王彦第372章 君子不器第18章 计划受阻第157章 一次次错过第274章 张浚西北行第341章 花魁第336章 选后第99章 靖康耻后,路在何方?第446章 金军对策第230章 讲武前的演讲第97章 热血酬山河第65章 大战来临第52章 胜利背后的危机第108章 移师大名府第73章 义军首领第295章 重型弩炮发威第133章 舌战群臣第293章 洪水之后,必然有瘟疫第144章 做不到,就换人!第232章 武备学堂开业第20章 制造燧发枪第252章 逼着贰臣当忠臣(下)第222章 金军之内斗第6章 “宋朝版”的论持久战第309章 宰执天下第189章 山东陷落第359章 “小武备学堂”第465章 瘟疫爆发第92章 退兵而回第390章 富平之战(二)第449章 抬棺出征第310章 公元1229年,赵朴十九岁第23章 虚弱的西军第7章 六胜六败论第93章 泉州的佳人第236章 治伤,输血第455章 斩杀完颜亮第183章 金军之狂第451章 除夕攻袭第230章 摩尼教的余孽第106章 舞儿第296章 奇袭水师第59章 种师中大败第29章 “救星”种师道第437章 殖民,弘扬圣道第25章 河里第385章 等援兵第222章 金军之内斗第179章 扎马刀第395章 富平之战(七)第273章 纪念宗泽老大人第281章 疏散大臣第409章 昔日花魁,今日李轩儿第39章 种师道论战(三)第205章 军户制度第7章 六胜六败论第41章 完颜斡不离的算计第460章 血战,魔怔了!第331章 论王安石第240章 文武之争第470章 化解民族仇恨第423章 悔过书第112章 身在风月,心忧天下第395章 富平之战(七)第418章 诏狱开始了!第46章 金军退去第257章 数据分析,吓倒金军第431章 谁当皇帝?第50章 该走了第17章 新军计划第218章 泉州,海军第218章 泉州,海军第425章 时机未到的刺杀第237章 变故再生第273章 纪念宗泽老大人第389章 富平之战(一)第76章 金军来袭第12章 丫头们,跑路吧!第169章 名将养成中第408章 都是可怜人第244章 围点打援第296章 没良心炮出击第12章 丫头们,跑路吧!第367章 激烈血战第221章 放回两位宋皇第181章 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