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乱京(五)

尉迟义逃离京城之前,还是差人给尉迟俭送去了一封信,让他和尉迟礼也赶紧离开京城。

尉迟俭接到尉迟义的信时,正在为傅太医的被查而感到疑惑。傅太医有一个徒弟,在尹凯将傅太医带走之时,这个徒弟正好去上了茅房,因此也躲过了一劫。看到尹凯那些人将傅太医押走之后,他马上跑到了尉迟王府,向尉迟俭禀告,希望能够借助着尉迟俭的手段,将自己的师傅救出来。

开始的时候,尉迟俭只是觉得奇怪,不明白巡城司的人抓走傅太医作什么,毕竟巡城司的人是属于尹凯的手下,如果尹凯虽然被撤了职,但是那些人还是他的人。

直到他接到了尉迟义的传书,这才豁然明了,再不多言,连钱财之物都没有带,与尉迟礼打马出了京城,赶往了京城西郊的杏花镇。

如今,对于他们来说,有兵才会有权,有兵也才会有命。

在杏花镇,尉迟家的三兄弟聚到了一起,三个人都有些忐忑,便是任尉迟俭这么聪明的人,也没有想到尹凯会和顺昌皇帝会行此险招。

只是这一夜到底会发生什么,三个人谁也不知道,一切只能单凭着猜测而已。

等到天亮的时候,才有一只城中飞来的信鸽将消息带来,这只信鸽原本就是尉迟俭平时与城郊三军进行联络的工具,到这时,他们才知道昨天晚上京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与此同时,被尉迟义打发出去的斥候探马也回报,说是京城四面的城门都紧闭,城墙上官兵列阵齐出,分明是一种大敌当前的临战状态。

顺昌皇帝驾崩的消息,尹凯原本想要严密封锁,但是他却也知道这个皇宫中,有不少的宫娥太监、嫔妃贵人,都是尉迟家的眼线,果不其然,天还没有亮起来,就有许多的大臣排在宫门之外,以拜谒顺昌皇帝。

到这个时候,尹凯已然知道无法再行隐瞒,只怕越是隐瞒,也便越是有鬼,所以还不如如实地在朝堂上,将昨天夜里所发生的一切公之于众。

当然,在尹凯说来,尉迟三兄弟离开京城,就是畏罪潜逃,好在他手里也有一桩王牌,那便是丽妃娘娘枪击顺昌皇帝的事情,是很多人都看到的,容不得别人作假。

不过,毕竟国不可一日无主,尹凯一面主持着朝臣们会商立谁为皇的事情,一面令人向天下公布尉迟家的罪行,将尉迟三兄弟定为国贼,下达海捕文书,以追捕逆贼尉迟三兄弟。

谁都知道,在尹凯主持下所公布的尉迟家的罪行,也只在京城里传达,根本就出不得京去。他们更是知道,尉迟三兄弟逃离京城,那也便意味着开封将有一场你死我活的恶战。

毕竟,尉迟义可是手握重兵的北地元帅,而尉迟俭又是大楚国名正言顺的宰相。反倒是尹凯,却名不正,言不顺,他已然被顺昌皇帝撤了职。也许在很多人的眼里,尹凯才是逆贼,只是如今在京城中,只有尹凯的三军,人们不得不低头。

对于立谁为皇帝之事,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原来的废太子赵举,也是宣德皇帝的儿子,是顺昌皇帝的弟弟,除了他之外,再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

赵举虽然被顺昌皇帝封为了济南王,但是因为并没有成年,如今才十三岁,所以也没有去他的封地,而是留在京中的府邸慢慢长大。

相对来说,是因为有尉迟俭的保护,赵举才没有被顺昌皇帝杀害。赵举是尉迟温所生的儿子,他对尉迟家的几个舅舅的关系,反而要亲密很多,毕竟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又哪里懂得什么家国恩仇呢?

虽然尹凯并不希望立赵举为帝,但是他根本没有选择,想一想当初若是郑王还在的话,或许立郑王要比立济南王要强了许多,也许这就是天意弄人吧!

便这样,赵举被推上了帝位,年号为庆隆。

可是这个小孩子刚刚坐在皇位上,首先的一个问题竟然是:“我三舅怎么不在?”

这一句话,令尹凯与众位朝官都尴尬万分。

尽管尹凯苦口婆心地告诉着新任的庆隆皇帝,尉迟俭是如何得祸国殃民,尉迟智又是怎么样的祸乱宫廷,但是这些对于年幼的赵举来说,都是似懂非懂,也许在他的心目中,尹凯才不是好人吧!

得知了京城中所发生的一切之后,尉迟三兄弟开始了他的反击。

尉迟俭以他当朝宰相的名义布告天下,说尹凯因为对顺昌皇帝不满,所以才害死了顺昌皇帝,而扶持弱小的废太子上位,他才是大楚朝真正的奸臣。

当然,尉迟俭的话说得有鼻子有眼,毕竟在此前,尹凯便因为调戏丽妃娘娘而得到了顺昌皇帝的重惩。正是因为他的怀恨在心,所以才会把丽妃尉迟智拉出来充当杀害顺昌皇帝的凶手。

尉迟俭的布告倒也合情合理,虽然传不到京城中,但是却已然遍及到大楚朝的各地,天下人知道尹凯是谋逆的,要比知道尉迟兄弟为谋逆的人,多了许多。

在大造声势的同时,尉迟义也调集北地二十万大军南下,与京西的十万禁军会合一处,对京城采取了围困的措施。

尉迟义倒是很想与尹凯在开封城下大战一场,奈何尹凯也很有军事头脑,知道自己的兵少,又要防内,又要守备防外,所以并不出战,只等着尉迟义攻城。

就好像是心有灵犀一般,两个支军队隔着一座城墙,互相对峙着,谁也不发动进攻。

但是局势却是异常得紧张,尹凯心力憔悴不说,便是尉迟义也何尝不是这般得难受。

鹰眼组织从各地传来了不好的消息,首先是契丹人在知道了大楚国内乱之后,又有了南侵之心,他们已经派出了二十万大军赶往燕京而来,若不是此时身为南院大王的齐增极力反对,或许此时已然挥兵南下了。谁也说不好,如果尉迟义的北地军队在京城久拖不决,契丹人不会撕毁当初的协议,再度南下以报大名城下之仇。

而北汉方面,上一次失去潞州,吃了一个大亏,也有乘机出兵收复潞州的打算,若是两路一起过来之时,便是他尉迟义有再大的能耐,只怕也会无力回天了。

如今之时,怎么样能够最快的解决掉京城的危机,少些生灵涂塌呢?

许八郎也正在考虑着这个问题。

第470章乱京(五)第4章 逃亡(四)第50章 招安(五)第280章颜毅(五)第184章 明约(四)第474章换天(四)第125章 离合(五)第332章忍谋(二)第一章惊变(一)第393章 对峙(三)第281章 破城(一)第一章 买卖(一)第327章讨价(二)第445章 三攻(五)第444章 三攻(四)第378章 安身(三)第414章 朝贡(四)第476章 子归(一)</p>第444章 三攻(四)第20章 往事(五)第139章 过年(四)第38章 夺巢(三)第412章 朝贡(二)第288章朝论(三)第140章 过年(五)第455章 负荆(五)第324章风云(四)第283章 破城(三)第201章 燕京(一)第187章 喜事(二)第378章 安身(三)第150章 条件(五)第415章 朝贡(五)第356章 败溃(一)第383章 买卖(三)第96章 毒妇(一)第31章 选妇(一)第125章 离合(五)第62章 瓦桥(二)第390章 情殇(五)第381章 买卖(一)第187章 喜事(二)第116章 晋阳(一)第374章 合战(四)第265章帝崩(五)第3章 逃亡(三)第334章忍谋(四)第253章惊变(三)第83章 俘虏(三)第440章 军制(五)第91章 逼婚(一)第192章 谋夺(二)第235章谜局(五)第150章 条件(五)第75章 孟州(五)第195章 谋夺(五)第120章 晋阳(五)第445章 三攻(五)第402章 刀神(二)第390章 情殇(五)第一章 买卖(一)第376章 安身(一)第412章 朝贡(二)第231章谜局(一)第37章 夺巢(二)第322章风云(二)第12章 鬼骑(二)第137章 过年(二)第44章 排座(四)第196章 卧底(一)第241章苦(一)第86章 易货(一)第82章 俘虏(二)第410章 商队(五)第298章 首败(三)第230章 归途(五)第275章 保州(五)第444章 三攻(四)第106章 秋收(一)第65章 瓦桥(五)第317章擒王(二)第291章火器(一)第441章 三攻(一)第317章擒王(二)第229章 归途(四)第167章 乘龙(二)第477章 子归(二)</p>第409章商队(四)第162章 金刀(二)第146章 条件(一)第124章 离合(四)第93章 逼婚(三)第375章 合战(五)第66章 谈判(一)第313章 地雷(三)第153章 夺权(三)第207章 旧情(二)第260章寻(五)第397章 抢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