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携芍药以求兮(上)

新郑上古时为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算是楚人最初的起源地,周公封管叔于此,后来又为东虢、郐二邦之地。郑武公时听了史伯的建议,灭两国而有其地,等到平王东迁后的桓、庄之世,修典刑以守之,郑国便以这片土地为基础,打下了一个小霸的基业。

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此地可谓文物昌盛,人杰地灵,整座城池夯土建成,周长约二十里,其平面形状象一只牛角,洧水环绕其外。

这座城和其他诸侯都邑有所不同,不是内外城郭构造,而是分东西两城:在城内有一道南北走向的城墙,把新郑分为东西二域。子贡从东门入城,先进入的自然是东城,此处分布着平民居住区,手工业工坊,还有市肆。

子贡过去也来新郑做过买卖,对这里发达的制造业和密集的商人团体并不陌生。他一路上掀起车前的帷幕望去,却见铸铜、铸铁、制骨、制玉、制陶、缫丝,一座座工坊罗列洧水两岸。

这些手工制品又被商贾驱使着隶臣运往市场贩卖,甚至远销楚、周、齐、晋、鲁,因为形成了制造—贩卖的链条,所以新郑比单纯的货殖转运中心陶丘更加稳固,不会因为战事频繁,交通堵塞就受到太大冲击。

光靠冶金和铸造工坊每日的出产,就能看出郑国的战争潜力有多大,何况这里的道路居情况居列国首位,调兵极其方便。

而郑兵之强,在诸侯间也是出了名的,在晋楚之间徘徊了一百多年后,郑人颇有一份韧劲,直叫两个超级大国也不能轻视的韧劲。如今郑已经摆脱了晋楚的奴役,自立自强起来,并在这场晋国内战里跃跃欲试,试图夺取更大的利益!

此国人口近百万。兵车千乘,徒卒三万,绝不比晋国任何一个卿的势力弱。

一路看下来,子贡心里也有了计较。暗想道:“从现在来看,才从大乱和灾荒里恢复过来的宋大概不是郑的对手,非但夺不回失地,还可能会被打得三军惨败,被迫退出战争。到那时。赵氏的南线就岌岌可危了……”

也不知郑国人是否察觉了这些不速之客的用心,他们一行人没有隐藏自己,而是大张旗鼓地前进,故而在拥挤的市肆和街道上,这支来自赵氏的车队频频被人瞩目。

有见识的士人看的是车舆上刻画的玄鸟纹,诧异已是敌人的赵氏商人怎么还敢来新郑。女子看的则是端坐车前的子贡,被他的仪态翩翩所吸引,也不顾现在隆冬已至,不是同游求偶的好季节,有胆大的竟就解下头上的佩帨。朝他扔过来了!

子贡娴熟地避开满是香味的佩帨,对同行的弦伯甫道:“新郑之俗,还是这么不加虚掩。”

弦伯甫也不以为耻,反而笑着应道:“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这诗说的就是我新郑之风,每每有外国的使节前来,都会被如云如荼的新郑女子吓一跳,她们的大胆和容貌一样闻名。”

“对此。虚伪君子会掩面而避,好色之徒则会大喜过望,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嘛。外臣都以离郑时。被赠予的女子衣巾数量为荣,据说最多的,还是当年的赵文子,整整载了三车!虽然他本人对这些女子片叶未粘。文子的风采和气度,真是让郑人难以忘怀啊……”

那位赵氏孤儿长大后文质彬彬,在交际场合的确很讨人喜欢。当时的郑国正在晋楚间摇摆不定,多次背盟,往往血口未干就撕毁了和约。在再度被晋军征服后,晋卿们暴跳如雷,想要对郑国严厉惩罚,唯独赵武为郑国的无奈说了句公道话。

等到弭兵之会后中原恢复了和平,作为晋国上卿的赵武又与楚国令尹王子围,也就是后来傲娇的楚灵王在郑国虢地会盟,虢之会上,他的宽容大度和王子围的贪婪倨傲对比鲜明,虽然在明面上看似被压了一头,可郑国人皆心仪赵武。

当然,这一切都改变不了郑国现在与赵氏为敌的事实,只看利益,不顾旧谊,这就是郑人的做派。

一面说着,弦伯甫一面瞥向子贡,这位代表赵氏来到新郑的说客。

“新郑举城皆美人,常充斥诸侯后宫,不知赵氏世子中意的是哪位佳人?”

子贡露出了一丝神秘的笑:“豫州之中,有美一人,婉如清扬。有莘在其前,大河在其后,她右洛左济,拥虢、郐之地而食溱、洧二水。她在水之湄,与赵氏隔河而望,让我家主君辗转反侧,日夜盼望与其同游,但她却总是溯洄从之,道阻且跻,反而投入齐侯、知伯的怀中,真是让人扼腕叹息啊……”

弦伯甫哑然失笑:“子贡说的这位佳人,不就是郑国么?”

他暗道果然不出所料,赵无恤所欲者,郑国是也!当世的行人使者喜欢以诗言志,子贡跟着孔子学习,尤其擅长此道。所以本来一桩肮脏的两邦交易,却被他说的极其雅致,所以弦伯甫也不因子贡以佳人喻郑国而羞怒。

子贡道:“然,我家主君对郑国可是心驰已久了,希望与郑和解相好之心,正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伯甫觉得,我是否将赵氏的善意传达给郑国?”子贡盯着他问道。

话里有话啊……弦伯甫沉吟了,多年前赵氏受弦氏之托,接纳了被驱逐和邓析,弦氏欠赵无恤的这个人情,还没还呢。虽然他们弦氏一族秉承弦高的风格,以守护母邦的利益为底线,但一些小忙,还是可以帮的。

说话之间,横亘新郑东西的墙垣已到,过了城门就是西城,那里是郑伯宫城和贵族们的官邸和居所,宗庙祭坛散步其周围。

如果说新郑东城是让郑国充满活力的心脏,那西城,就是郑国的大脑了。

弦伯甫打定了主意,他指着高高的新郑宫室道:“郑人依靠商贾立国,性情里也带着商贾的习性,所以执政者只看重一样东西,利益!”

“你家主君翘首以盼的所谓伊人,就在这洧水之涘待价而沽。能不能追求得到,就看子贡献上的‘芍药’香不香了!”

第387章 齐人兵锋,不在西鲁!第649章 大风(6)第522章 十年后的霸主第854章 五十弦翻塞外声第314章 名法,义利第459章 食盐战争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346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下)第814章 迁都第650章 大风(7)第629章 将欲取之第729章 曹国也要来争霸?第41章 釜底抽薪第452章 青铜与镔铁第300章 且歌且行三百里第1161章 如龙第703章 未尽的使命第782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下)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31章 成氏一族第458章 讳疾忌医第1192章 季芈畀我第267章 驰逐蹴鞠第980章 饮马河渭第123章食不厌精第758章 战争从此变得不同 下第479章 孔方兄第1125章 众人皆醉我独醒第768章 当归 上第47章 心怀愧疚第234章 行人聘问第790章 长平之战(上)第377章 夷夏之辩第104章 照打不误第252章 乐而忘归第1108章 齐桓晋文之事第167章 子贡的抉择第907章 道、势、术第237章 道路舆第286章 “战国时代”第850章 卧榻之侧第926章 兵家第10章 可怜夜半虚前席第827章 仲尼之厄第432章 伤寒(上)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1180章 刚愎自用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761章 降 上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892章 过河卒第530章 牝鸡司晨第603章 他回来了第42章 势将去汝!第107章 势同水火第453章 春种一粒粟第995章 叔侄第899章 计然策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650章 大风(7)第150章 震慑宵小(上)第730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第840章 海客谈瀛洲第430章 治国之英才,乱国之桀雄第518章 狂人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438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1099章 东方未明第870章 君子安而不忘危第582章 铁与血第30章 乡中三吏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375章 远交近攻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363章 楮皮纸第1077章 野火烧不尽第1019章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第985章 韩之战(中)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1036章 大开明堂受朝贺(中)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455章 黑铁时代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103章 囹圄隶妾第1217章 获麟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790章 长平之战(上)第312章 其命维新(上)第479章 孔方兄第287章 高筑墙,广积粮第1214章 虽王可也!第46章 一生之敌第917章 眼看他楼塌了 中第784章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第370章 吴国人来了第824章 大学第1083章 生于忧患第487章 夹谷之会(中)第222章 生者当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