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一章 河口县

沧州亦是受战乱波及比较大的地区,现在实际控制这里的,是自封燕王的高开道,这是一个很没有民族节操的人,前两年还引突厥人攻打过幽州,企图占据整个东北地区。

“公子,高开道世代在沧州煮盐为生,就是靠盐巴交易,与突厥,奚部,室韦,契丹等东北草原诸部保持着密切往来,突利开始从咱们手中买雪花盐之后,就断绝了与他的盐巴交易,所以,他一直对公子颇有微词。

而李唐不急着收拾他,可能正是因为沧州之地民少贫瘠,一打又很可能会引发东北这边全面大战,公子在河口这边登陆,一旦被高开道知道了消息,恐怕会对公子不利。”褚飞第一时间向上岸后的于秋禀报道。

“我都才只是个燕国公,他却要称燕王,还想找我的麻烦,这是找抽呢!而且,李唐不是不急着收拾他,而是念在北方平定不易,百姓需要休养生息,而采用了非战的手段来收拾他。”于秋笑道。

“不开战怎么收拾他?沧州虽然民少贫瘠,可高开道手中还有北平郡和大半个蘇州,属下军队不下两万,而且其中有五千是骑兵,论实力,并不比黄河对岸的徐圆朗差。”褚飞不解的问道。

“贫穷就是罪,李唐之所以重视徐圆朗而不那么重视高开道,是因为徐圆朗占据的是齐鲁富庶之地,而高开道占据的是河北沿海贫瘠之地,而且高开道背后还有多个草原部落牵制,守土都勉强,向外开拓的能力几乎没有,李唐是乐得让他在这里做个缓冲。

去年李世民在范阳拿下了刘黑闼之后就立即任命了李道宗为营州都督,驻兵数万在营州,名义上是防御高句丽,实际上,就是要切断高开道与草原诸部的贸易,让他变的更穷。

你说,谁愿意跟一个穷困潦倒的人起事造反?”

闻言,褚飞恍然大悟道,“公子的意思是说,李世民会收买高开道属下的部将,从内部着手,灭了他?”

“一支穷困潦倒的军阀势力,只需要诛杀其首恶,然后给大部分人一个不错的安置,基本就能平定了,以李世民和房杜两位的智谋,应该是早就想到了。”于秋十分笃定的道。

“这么说,李世民是想用最小的代价平定沧州了,那咱们让他如愿么?”褚飞向于秋问道。

“所谓不大,如果高开道识相,可以多留他一阵子,毕竟,名义上,沧州现在并不是李唐的领土,咱们在这边开设盐场做贸易,不用向李唐缴纳税收,也不受什么限制。

如果他不识相,就不要等着李世民来慢慢谋划了,咱们迅速解决了他,以此来向李唐邀功,把功劳和实际利益抢先给占了。”于秋定了个方向道。

褚飞笑着接话道,“公子帮助李唐击退了突厥,实现了洺州的自治,现在又帮他们灭一路军阀,怎么地,也要给您封个王爵吧!阚棱将军的义父,现在可都是吴王呢!”

“王不王的不重要,反正我也没想过当李唐朝廷的官,把产业做起来,让李唐朝廷无法拿捏咱们,才是第一要务。你让属下的人将我要在河口县招工的消息放出去,另外,帮我收集一下刘胜的消息。”于秋摆了摆手道。

这几年李唐封的王爵可真不少,包括眼前的高开道,在武德三年投降李唐的时候,也封了北平郡王的爵位,但是,这些人可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刘胜?此人我这段时间倒是听说过,他年前好像在徐圆朗手中吃了败仗,躲去了沙门岛一带。”褚飞答道。

沙门岛,即是后世的长岛,在莱州海域附近,实际是由三十多个岛屿和六十多个岛礁组成,总体面积,有几十平方公里,比许多内地的县的地盘还要大一些。

在后世,这里是有许多耕地盐场和风景区的旅游胜地,在这个时代,这里却是一片荒凉。

刘胜吃了败仗,在山东沿海没有立足之地,躲到了沙门岛,可见其情况很糟糕。

“沙门岛么?倒是个好地方。你亲自带人过去联系他,告诉他,若是愿意为我效力,不出几月,我就将徐圆朗的人头交给他。”于秋笑道。

他想在东边沿海寻觅制盐的场所,这沙门岛一带,岛屿岛礁众多,正是合适的地方,最关键的是,从这里横跨渤海,去到高句丽的地盘,只有一百多里的距离,横跨黄海,去到新罗百济的距离,也才七八百里,用洺州制造的新船,三五日可达,完全可以成为洺州货物销往东北方向的一个前站点,反正这个时期都是小船,又不需要什么大型深水码头。

“这刘胜眼看就要支撑不住了,有公子搭救他,并帮他复仇,由不得他不为公子效忠,属下这就往沙门岛走一趟,快的话三五日即回,公子小心提防高开道,属下留在这边的人手,就听凭公子调用了。”褚飞接下了任务之后也不多留,带了几个随从,就去海岸边找船出发,仅仅是这半年多的时光,他身上那种不沉稳的气质就尽去,多了几分干练,假以时日,于秋手中便又能多出一个如董放一般,可以单独派出去搞风搞雨的大将了。

待得于秋实地在河口县转悠了一圈之后,他才知道褚飞所言非虚,这边确实穷,比半年多以前的洺州治下各县还有不如,想要寻找老百姓,都不需要去沿海以内三十里的地方,因为,当地的百姓基本没有耕种,每天一早准会出现在海滩边捡贝壳小鱼小虾之类的果腹,高开道的视线,够呛能关注到这里来。

黄河口,即便是在后世,也没有发展出什么大城市,更加别说这个时期了,在肆意变道的黄河的威势下,这一带的百姓甚至基本没有什么耕种的热情。

“想不想穿上像他们这样可以抗拒寒风的衣服?”

数百个衣衫褴褛的河口县百姓被赵和他们召集到了一处适合停靠船只的海滩上之后,于秋指着船上那些看热闹的水手船工道。

百姓们有些惧怕的不敢出声,因为,于秋身后有赵河带领的五百名穿着全副武装的亲卫。

“大家不要怕,我是洺州都督于秋,一个见不得别人受苦的人。

只要你们帮我做事,我不仅可以让你们穿上这样的好衣服,还能让你们每餐都吃饱饭,住上好的房子,生病了有药吃,甚至,读书认字,做大事业。”于秋让自己的语气尽量和蔼的道。

身为上位者,不知何时,他身上已经有一种领袖的气质了,小老百姓在他的气场之下,连吱声的勇气都没有。

“你,真的是洺州都督?”

人群中,有一个脸颊和耳朵都冻的红彤彤的小少年壮起胆子道。

“对,就是我,小兄弟,你认识我吗?”于秋笑着招收让他过来道。

“我父亲说,他要去洺州讨生活,已经去了几个月了,你见过他吗?”那少年上前了几步,但仍然不敢靠近于秋,止住了身形道。

“你得先告诉我你的父亲叫什么名字,会什么手艺,这样,我很快就能查到他在做什么,如果是帮我做了几个月的事,他应该有能力把你接到洺州过好日子了。”于秋的话才刚说完,便见海边一艘货船上有个三十多岁的黑瘦汉子朝这边冲了过来。

“黑娃,爹在这呢!~”

第三百二十九章 关市集镇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之大第三百四十五章 名义上的女主人第三百零六章 洺山书院的教学方向第四百九十九章 完美夺冠第四百六十三章 谈判的进展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一百七十章 提炼第一百四十八章 迎接布置第九十章 大变样的寡妇村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服来战第两百四十七章 洺州七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无工不商第三百一十章 照相合影第一百五十二章 所谓礼尚往来第三百二十五章 建立封国前的准备第三百八十三章 学习进步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脉第两百五十四章 外来人口的问题第两百二十三章 海产养殖产业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个师弟第九十八章 于秋出品的巨额商品第八十八章 洺州别府的产业第四百五十七章 又出行第五百零八章 真正的人才第一百四十二章 越惨越好的建议第一百三十五章 先震惊一拨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庄第两百九十二章 所谓天雷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钱请人去长安第两百九十九章 卖香水和送礼物第四十六章 肉羊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请自治第八十八章 洺州别府的产业第二十九章 偷食的客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车带来的改变第一百二十二章 早有妙计第两百一十六章 彻底笼络住民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为未来铺路第五百二十五章 建设吐蕃的工作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网抓鱼第三百三十五章 原来都是坑第两百零二章 卖菜第一百二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三百零二章 封王建国的首轮谈判第两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一百九十一章 复杂的心情第四百九十七章 承接国防业务第三百零四章 人间处处是洺州第十一章 烧山开塘第三百四十一章 亮舰第八十章 褚飞第三百六十七章 欲望使人进步第四百四十五章 夏国的比赛第两百一十二章 发展资本力量第四百二十章 新年新事务第两百七十三章 吸纳天下钱财第三百六十五章 留声机第一百九十五章 到善阳第六十三章 养殖教学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节团去向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钱而已?第两百一十五章 挖坑小能手李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苇泽关一小震第八十五章 营啸第六十七章 不好卖的豆腐第五百三十五章 时光如梭第一百五十八章 把事做绝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时候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到岭南第四百零五章 放电影第九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推销第四百二十五章 布局西域第两百七十八章 立规矩第五十七章 约法三章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个铜钱买魔都第两百四十三章 墨家田襄子第三章 借粮种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破第两百四十二章 崔氏之谋第三百一十章 照相合影第一百三十三章 去山庄第三百九十四章 组建维和部队第七十八章 大将之才苏定方第四百一十章 功过分明第三百零五章 客到第八十八章 洺州别府的产业第一百七十六章 给属下将领开蒙第两百二十五章 去沙门岛第九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推销第两百六十一章 形势分析第一百一十四章 工匠的现状第三百八十一章 潜水的领悟第五十二章 耕种神器问世第三百七十一章 到荆州第二十章 北地的未来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三百八十三章 学习进步中第两百四十七章 洺州七子第三十章 第一个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