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五章 长孙教子

次日一早,才刚送走了房玄龄和程咬金,尉迟恭三人没多久,长孙无忌就来访了,还带着几个仆人,内侍和四个小家伙。

“我说你们就不能商量商量一起来么?”于秋在山庄的大院内见到长孙无忌后,有些郁闷的道。

“他们是送完孩子就走,我是常住,不必一起来的。”长孙无忌笑着接话道。

闻言,于秋心里一咯噔,却是看到了他身后那些仆人和内侍背后,都背着大大小小的包,一脸疑惑的看着长孙无忌。

“这不是想着跟你更加紧密的合作么,盘子太大,所以,我这个能直接做决定的人留在洺州,会更加方便一些。你放心,我知道你这的规矩多,这些仆人和内侍,我会让他们即刻返回长安去的,谁叫你这边的房子不对外出售,天天住在客栈开支那么大,谁受的了啊!”长孙无忌很是没脸没皮的道。

“洺州的客栈,还没有贵到你长孙郎中都住不起的程度吧!而且,我的山庄也没有人专门招呼你啊!直接说吧!有什么目的。”于秋撇了撇嘴道。

洺州的土地,目前还在整体规划建设的初期,是禁止交易的,于秋又没有人手去建商业住宅楼,就只有逼着所有外来客住酒店了。

其实,洺州的酒店客栈也并不比长安洛阳贵,但是,酒店的菜品美味,新鲜名堂多,顾客住进去,就忍不住想要享受,这就导致了开支爆高。

当然,这只是长孙无忌找的一个来山庄长住的借口,以现在的物价,他就是在洺津渡最好的于氏大酒楼居住,一天的消费也不会超过五十贯,长孙氏一天的收入,就够他在这里住一年的了,又怎么可能在乎这点钱。

“呵呵,就是需要谈的事情有点多,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谈,所以才想着来这里和你慢慢谈的。”长孙无忌继续装佯道。

“那就拣重点的先说说。”

“陛下赐婚的旨意,都下了半年多了,你和平安安国公主的婚事,是不是应该……”长孙无忌笑着看向于秋,把话说到一半,却是收住了,等看于秋的反应。

“他想赐婚就赐婚,总得等我有空的时间再娶吧!可别跟我说你不知道现在山东那些家伙联合墨家子想要干什么,此时我难道不应该积极备战,渡过危机吗?万一我没挺住,你觉得李世民还有机会坐上那个位置?”于秋拿话挡道。

“是这么个理,不过,陛下不知道抽哪门子的风,把这个差事交给了我,不将这件事情办好,他就不准我回长安,我也没有办法呀!”长孙无忌苦着脸道。

“我看不是他抽风,是李世民故意让他这么干的吧!”于秋一语道破真实情况道。

李世民在谋算什么,可以能会避着点房玄龄和杜如晦,但是绝对不会避着长孙无忌,每次李世民出征的时候,秦王府上下就是长孙无忌帮忙打理。

现在,李世民在长安,那么,长孙无忌留在长安的作用就没有那么大了,像洺州这样有许多关键事务的关键之地,李世民觉得,有必要派长孙无忌亲自到场处理。

长孙无忌耸了耸肩,给了于秋一个我也没有办法的笑容,让于秋很是无语,又开口道,“你爱待在这也可以,不过不要怪我没功夫招待你,吃住你自便,自有管家安排,我这还有事,晚上回来再跟你聊。”

于秋说完就走了,长孙无忌却像是松了一口气,挥手示意家仆和内侍将行礼放下来,自行回长安去。

“舅父,这个于秋是不是有点太嚣张了?从头到尾竟然都没有拿正眼瞧您,也没有跟我等见礼。”待得于秋走出了大院之后,今年才刚五岁的李承乾看着他的背影道。

“呵呵,别说是在舅父我的面前,就是在你父王面前,他也是这个样子,先前你没听程咬金和尉迟恭说么,他们把儿子送来这里,还专门给于秋送了价值万贯的谢师礼呢!咱们没有送礼,还能在这里白吃白喝,已经是很给我们面子了。你可别不服气,这个人有骄傲的资本,你以后不能直呼他的名字,可以喊姑父,也可以喊老师。”长孙无忌笑着给李承乾解释道。

“可是,他再有本事,也是我皇家的臣子啊!怎么能没有恭顺之心。”李承乾继续问道。

闻言,长孙无忌就知道,李承乾是被秦王府的那些学士给教坏了,这个世界,谁会天生对别人有什么恭顺之心?

有本事的人,哪个不是起兵造反?

像于秋这样的人如果造反,朝廷都未必收拾的了,放低姿态笼络还来不及呢!哪里敢要求人家恭顺。

于是,苦口婆心的对他道,“可不是所有人是天生都对朝廷或皇家有恭顺之心,而且,就算是那些对皇家有恭顺之心的人,也可能是对你皇爷爷,或者是对你大伯有恭顺之心,并不是对你父王和对你有什么恭顺之心。

所以啊,咱们要团结所有能团结的力量,把朋友搞的多多的,让更多的人愿意为你效力,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对你有恭顺之心。

这里就有很多厉害的人,你要放低姿态,与他们好好相处,成为朋友,成为生死与共的兄弟,只有团结了他们的力量,才能利用他们的力量,帮你收服很多人,让天下人都对你有恭顺之心。”

李承乾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也不知道是不是明白了长孙无忌所说的话,不过,他才是一个刚到五岁的孩子,长孙无忌也不能跟他叫真,见到于安将那些仆人和内侍送出寨门外之后又再度返回,他便上前请于安给自己几人安排住处。

一个砖瓦修建的小房间,五张大小不一的竹制凉床以及五张蚊帐和一大捆竹篙,就是于安配给他们的所有居住物资了。

于秋之前可是跟他说过,要想外面那些人不老想着往山庄里跑,一是要让他们感觉来山庄的花费很贵,二是要让他们感觉在这里不受待见,对于像长孙无忌这么抠门的人,于安果断的选择了第二种方式对待。

“嗯,还不错,这种凉床在夏日里睡觉,最是爽快了,大郎,咱们用竹篙把蚊帐架起来,洺山书院开学以前,咱们就住在这里了。”看了看显得有些狭窄的房间之后,长孙无忌笑道。

“父亲,这于秋也太不懂得待客之道了吧!怎么能让您和我们住这么简陋的房间呢?”已经是十一二岁半大小子的长孙冲有些气恼道。

“有屋有床,还贴心的给了蚊帐,比为父我小时候在族中居住的环境要好的多了,怎么就不懂待得之道了?

你知道去年平阳公主门下的马三宝在这里住的是什么地方么?

猪圈。

而现在,他是苇泽关都督,朝廷唯一的一个带领五千兵马在边关驻守,却不需要朝廷一文钱军费,一斗米军粮,还能每季向朝廷进贡几千贯钱和数百头牛羊牲畜的军队主官。

他为什么这里厉害?

就是因为他在这里学习到了知识。”长孙无忌对自己的儿子长孙冲的态度,跟对待李承乾的态度可就不一样了,语气越说越严厉道。

他虽然只是秦王府的一个比部郎中,但是,权力很大,多数时候,都是代表李世民发号施令的人物。

要知道,李唐建国以来,李世民在长安的日子,可还不到一半,多数时候都是出征在外,这也就让时常看着长孙无忌在秦王府发号施令的长孙冲,养成了几分权贵子弟才有的纨绔性子,以为自己老爹厉害,就可以为所谓欲,像程处默这种谁也不服,只认拳头的家伙,就跟他尿不到一壶去,经常各种冲突搞事情。

长孙无忌早就想治治他这毛病了,免得他跟程处默到了于秋这里还瞎搞事情,惹于秋厌烦。

被自己老爹训斥,长孙冲可不敢顶嘴,咬着牙抱拳说了声,“是。”

便与几个小家伙一起弄起那些竹篙,铺床叠被支蚊帐这样的事情,在家里的时候,哪里会轮到他这个嫡长子来搞,所以,从来没有动手能力的他,很快就将房间里搞的一团糟,搭起来的竹架子站都站不稳,更加别说把蚊帐挂上去了。

“看见没有,这就是你的真实能力,连搭一个竹架子,支撑起蚊帐都不会,如何与这山庄里比你年纪还小,就已经声名远播的洺州七子相比?”长孙无忌责骂了一句,便亲自动手,给他们做起了示范。

臊的一脸通红的长孙冲一边给他打下手,一边暗自在心中发誓,一定要超越那个什么洺州七子,让父亲知道自己不是废物。

于秋自然是不知道山庄里长孙无忌教子的这一幕的,他想要做蒸汽动力的钢甲轮船,就必须要先将焊接技术弄出来。

电焊机这玩意的工作原理在物理学上来讲,是非常的简单的,就是利用正负两极在瞬间短路时产生的高温电弧来融化电焊条上的焊料和被焊接材料,说白了,就是一个大功率的变压器。

但是,想要制作这个大功率的变压器,却需要于秋费很大一番功夫,需要磁芯,还要给上面钻孔,还要用铜线,对其进行初级和次级缠绕,进行稳定试验等等。

索性这些问题,都是在于秋掌握的技术范围之内,不过是费些时间制作而已。

至于焊条,那就更简单了,各种焊芯,他用中级冶炼技术都可以冶炼出来,旱皮则是只需要用一些矿粉加木炭粉,或者少量的化学钛白粉等,就能制作出来。

在于秋将制作要求和制作过程给工匠们演示过一遍之后,基本就不用他操心了。

炮管或者说发射筒的制造,于秋之前在弄发射架的时候,就已经做过一些实验了,这次,不过是将其加大,加粗,弄膛线而已。

目前,他并不打算用一种炮管,发射多种类型的炮弹,精准打击的膛线炮,专门发射无烟火药高爆炮弹,大面积杀伤的榴弹炮,则是用粗一些的炮筒,炮弹也可以做的大些,膛线炮管制作难一些,每船配一门,榴弹炮筒简单些,每船配两门,最大射程全部限制在五公里以内,以备万一有遗失的时候,可以迅速生产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火炮来进行反制。

至于炮弹的生产,那就更加没有难度了,这东西就是用黄铜制作,弄一个撞针击发装置就好,反正一艘蒸汽动力轮船上,并不需要养活太多人,十几二十个足够,空间多的很,除了装燃料和食物和饮水之外,其它的空间都可以装弹药,弄个三五十箱,几百上千枚,让操炮手们平时多练练手都没有问题。

反正现在物价还有很大跌幅空间,铜钱看上去还没有那么值钱,而等铜钱真的值钱的时候了,于秋早就已经可以往市面上推广纸币,将天下的铜料都尽收囊中了,有各种机床在,批量生产炮弹都不难。

第四百一十二章 夏国的军人第一百零一章 商场居然如战场第六十四章 计策开始奏效第一百七十章 提炼第四百八十八章 夏军进场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选修课目第四百二十五章 布局西域第两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三百零一章 玉米收获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五十五章 返村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断进步中的夏国管理体系第二十四章 把话说透第四百一十九章 以民为重的夏国第两百八十三章 呆立当场第八十二章 碰到狠人就忽悠第两百一十八章 王猛的长安行第四十章 好奇第七十四章 物品奖励任务线开启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是套路第两百五十九章 什么是厉害的本事第九章 好吃到流泪第一百八十一章 于秋的选择第三百六十二章 于秋最厉害的本事第四百六十三章 谈判的进展第两百六十二章 给阚棱的援军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国的政治第五百二十八章 百年大计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断进步中的夏国管理体系第八十五章 营啸第四百三十二章 苇泽关一小震第三百二十章 一对一千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里的比较第三百九十二章 各有打算第五百零四章 回到夏国第两百二十九章 长安事发第四百三十二章 苇泽关一小震第三百三十二章 惊人的矿产量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请自治第三百一十三章 对西域的商业布局第一百零二章 坑姑父第五百零八章 真正的人才第一百二十章 行军途中第七十一章 训练第十五章 火爆销售第十章 一切尽在掌握中第三百三十九章 接待宴会第两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十一章 烧山开塘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十三章 进城前的准备第两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三百六十三章 准备出行第四百三四五章 夏国的农夫第两百六十八章 结下情谊第两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三十九章 打开研究创新的大门第一百三十八章 厕所里的学习讨论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一百一十五章 无工不商第四百八十七章 军演章程第十章 一切尽在掌握中第四百八十九章 开始阅兵第两百二十二章 神仙下凡于都督第两百九十二章 所谓天雷第两百一十章 张喜儿的希望第十九章 兑换第八章 说词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销的李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复杂的心情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服来战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个师弟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带优越感的微笑第两百五十九章 什么是厉害的本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到善阳第一百二十三章 山庄的小妖孽们第三百二十六章 洺州的十月第四百五十一章 成长中的下一代第二十一章 于秋的商业谋划第三百二十八章 于秋准备的东西第十三章 进城前的准备第五百二十七章 曾经的他第三十四章 杀猪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团到长安第三百三十五章 原来都是坑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学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脉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钱而已?第三百九十九章 李秀宁奏三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早有妙计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破第两百三十八章 二次谈判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是套路第三百五十一章 阅兵仪式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学第四百三十一章 李渊北巡第三百三十章 洺州有多富第一百四十八章 迎接布置第两百二十三章 海产养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