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内外

另一边,昭雎率领三万大军离开郢都后,便一路疾行,花费了半月时间,便赶到勋关东部的武当县。

当夜,武当县外楚军大营。

“柱国,在下襄成君司马郑当,在此等候多时矣!”

“襄成君司马?”昭雎看了一眼手中的印信,然后面无表情的开口道:“本将记得,当日秦国攻打房县之时,彭君不战而逃,以致房县轻易失守。

襄成君的封地同样也在房县,虽然襄成君被大王留在郢都,但是襄成君的令尹与司马全都有守土之责。房县失守后,阁下便了无音讯,本将本以为尔等在已经以身报国,不想,现在竟然在这武当县外看到你。”说着,昭雎目光中突然露出几分迟疑,迟疑道:“阁下既然未死,为何不回郢都向大王复命?”

“还有,不知这几个月来,阁下身在何处?”

郑当一听昭雎怀疑他已经向秦国投诚,脸色一变,急忙拜道:“柱国,当日上将军突然猝死,以致前线溃败。在下与襄成君令尹得知前线兵败的时候,秦军已经杀到房县不远处,当时襄成君在郢都,我等不知如何是好,只好率军前去房县守城。

不想,在下率领的守卒还未赶到房县,就得知房县那边传来彭君不战而逃的消息传来,接着房县的百姓纷纷逃亡。等秦军杀到时,房县兵不足一千,不多时便失守了,而在下也随溃军逃亡。

其后,秦军又轻取上庸勋关,阻断了我等的退路,故而无奈之下,在下只好上山隐藏,以躲避秦军的抓捕,并希望能在楚军回师攻打上庸汉中之时,能一尽绵薄之力,洗刷身上的罪责。”

昭雎闻言审视的看着前方的郑当,对他的话并没有相信。数月间音信全无,谁知道他是真的沦为盗贼呢,还是已经投靠了秦国。

心里想着,但昭雎面上却露出恍然大悟之色:“原来如此,将军对大王忠心耿耿,待本将回都,定然会向大王禀明。”

“谢柱国!”

顿了顿,昭雎又问道:“郑司马,不知此刻将军麾下还有多少士卒。”

郑当应道:“回柱国,此刻末将山中还有精兵六百余,全是汉中上庸的溃卒,为末将陆续收拢所得。”

说着,郑当迟疑了一下,继续道:“只是因为秦国在上庸管控极严,故而在下等人全都缺衣少食。幸得一些贵族商人资助,这才勉强能在山中度日。”

昭雎眼前一亮,立即追问道:“有贵族商人资助,这么说来,上庸各地还有很多忠君报国之人了。”

郑当点了点头:“柱国,正是如此。上次秦军败退之时,我等本想起事接应犀首将军,奈何犀首在武当县中便停兵不前,而后没有攻打勋关便引兵东进,前去救援陈城。我等无奈,只能再次潜伏。

而这次秦国蜀地叛乱的消息传来,上庸各地的秦国官吏全都风声鹤唳,加强了对各地的控制。但是,我等得知此事后,全都认为这是这是我楚国收复上庸汉中的最好时机,大王以及朝中诸公一定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

故而,在下便绕过勋关,来此等到楚军的到来。”

说着郑当眼中冒出一股灼热的目光,看着昭雎兴奋不已道:“果然,在下才在武当县等候了五日,柱国便率军杀到了。

柱国来的如此之快,想必一定是大王心中担忧上庸的百姓。而我等的坚持,也算不是白费了。”

感慨着,郑当又急不可耐的询问道:“敢问柱国,这次大王打算出动多少军队收复上庸汉中,不知后续的大军什么时候到。之前樗里疾与甘茂从上庸离开之时,为了防止楚军趁机攻打上庸,曾在上庸留下了两万重兵。若是兵力太少,在下担心,勋关险要,恐怕难以攻克。

而且,现在秦军对上庸各县的管控非常严格,但是,只要大王,只要柱国一声令下,我等愿为大王效死。”

说着,郑当立即对着昭雎行了一个单膝礼。

昭雎看着请命的郑当,张了张口,却什么话也没有说出来,顿时无言以对。

总不能说这次大王根本就没有打算收复上庸汉中,自己率领的三万大军,就是全部的楚军,只是用来牵制秦军的吧。

沉吟了一下,昭雎面色平静的道:“将军请起,本将这次率军前来,自然是要为大王夺回上庸的。只是勋关险要,大军难以展开,故而本将暂时只能率领三万大军前来引诱秦军,希望能将秦军引出勋关。”

“原来如此!”郑当焕然大悟道:“在下之前还疑惑呢,为何柱国只带了三万楚军前来。”

昭雎脸上微微一笑,露出智珠在握之像。顿了顿,再次问道:“将军,勋关险要,若想用最小的代价攻克,非得里应外合不可。本将想知道,现在上庸各地,还有多少心向我楚国的忠臣。”

“不少!”郑当立即应道:“柱国,之前秦国攻打汉中上庸之时,前进的速度极快,不少贵族还没有来得及抵抗,上庸就失守了。秦军虽然只用了极短的时间,便攻下了楚国的汉中上庸。但是,同样也因为贵族来不及抵抗,故而各地贵族全都元气未损。

在下听说,上庸之中,除了在下所部的六百余人外,长利县尉同样也退守山中,手中有千余人。此外,还有上将军所部的溃卒,也有不少散落各地山中,多则百余人,少则十余人,正在山中等待时机。在下手中的战士,正是吸收了数只溃卒之后,才汇集六百余人。

而且,此刻,许多贵族正如在下一般,正期盼着楚军的到来,准备里应外合,光复上庸各地。”

昭雎点了点头,初步了解上庸内部的情况之后,沉吟了一下,开口道:“好,郑将军,本将命你立即回到上庸,准备联系各地的忠义之士,以等待时机。”

说罢,昭雎瞥见郑当露出兴奋之色,再次开口道:“还有,没有本将的命令,不要仓促起事。等时机成熟,本将自会派人通知尔等。”

“诺。”

郑当离去后,昭雎便立即命人前去上庸各县打探消息。

对于郑当的话,昭雎并没有相信。

吩咐完毕之后,昭雎摇了摇头,顿时遗憾的长叹一声:“可惜了啊!”

接着,沉吟片刻后,笑道:“这行军作战,人多有人多的打法,人少也有人少的打法。”

说着,便高声向帐外下令道:“传本将将令,明日全军去勋关外挑战。另,传令给武当县尹,让他组织百姓固守武当县城。”

“诺。”

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级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难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八十一章 大梦初醒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阴君第六百一十三章 谣言第二百四十二章 谋秦第四百三十五章 离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阴陵族灭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围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败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战起第一千两百九十六章 如疯似癫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对策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零一章 布防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十六章 心有怜惜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五百九十九章 说庸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当其时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择第二百六十六章 义渠求和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间第九百七十八章 舍得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叶障目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来楚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质第五百九十一章 转封 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开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韩结盟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识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与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无双至第一千两百八十四章 君臣离心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备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宫惊变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五百四十七章 决策第三百七十七章 围城打援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谋第八十八章 战船上岸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选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礼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国退兵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强赵国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约宋国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风起兮 上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七百一十六章 实验基地第四十章 欲废肉刑第六百五十章 连环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韩决战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后追第八百八十七章 齐国退兵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嘱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后追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一千两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八百五十章 编户分田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齐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时候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义第九十七章 风雨已至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动第八百一十三章 驾临吴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条路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国祭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袭人第一千零四十章 韩王崩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诏令第八百二十一章 国之宝也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个坑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证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约伐魏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蜡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军第四十八章 昭阳之后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来我往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举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