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官制

(一)夏朝官制

【大禹所建立的国家,有巨大的国土疆界,是一个上下级行政关系明确,经济结构清楚,军队和典章法度完备的官僚机构体系。夏朝的组织结构形式,既非“邦联”,也非“联邦”,更非所谓私有财产不足的“亚细亚社会”,而是“单一”主权实体性国家政权。】

“中国”一词意为“天下之中”。在此之前,中国人究竟何时从口头开始,将自己的国家称之为“中国”,不得而知,但肯定要比西周青铜器铭文早很多。

中国作为“天下中心”,究竟包括多大范围?最初指今河南一带的黄河、洛河地带,为狭义中原。后来包括今河南、山西东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等广大区域,为广义中原。广义中原早在夏朝之前就已经是政治中心了——位于山东省菏泽市胡集镇的古平阳,是帝尧都城;位于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的古蒲坂,是帝舜的都城;位于今山西省南部夏县的古安邑,是大禹夏朝的都城。

中原为何能够成为天下中心?这是因为当时中国人并不知道地球上还有其它陆地,错以为大地是平面的,中原位于他们所知道的地域中心,可不就是“中心之国”的中国嘛!

中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发源地,也是华夏族人活动的核心区域。但夏朝的疆域远不止中原,中原以外被称为“四夷”的地方也已经是华夏属地了。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就是指中原和四夷之地均受到夏朝天子不同程度的管辖控制。

帝舜时代的十二州,国土早已不知比黄帝时代的九州扩大了多少。当大禹浩大的治水工程完成之后,国土情况又发生很大变化。大禹通过实地调查,将国土重新划分为九州管理,这“兖、冀、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不知又比帝舜的十二州大了多少。国家以中原为核心,向东至大海,向南至洞庭湖和长江上游,向西至黄河源头的青藏高原,向北至蒙古沙漠和辽西。中原是国家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和经济最繁荣的地方。由于历史变迁,中国的代名词还有“华夏、中华、中夏、诸夏、诸华、神州、九州”等。

夏,最初是黄帝夏部族的名字,到帝舜时代才成为大禹夏后氏方国的封号。中文“夏”是不断变化的。最初的夏字,是一个人手持斧钺而站立,耀武扬威的人形,这是古人形意结合的刻画符号,充分说明夏氏部族能征善战打天下,同时也是夏朝创建国家军队的象征。后来在青铜器钟鼎金文里,夏,由人头、两手、两足构成,而且在行屈膝之礼仪,代表由这样的文明之人构成了中国。华,是炎帝华氏部落的名字,既是一种美丽的服饰和光华,也代表美好的中国理想。“华夏”的意思,是“身穿华裳的礼仪之邦”。

古籍《竹书纪年》载,大禹开始守丧之时,把帝位让给帝舜之子义均,主动躲避到夏后氏封地的都城阳城,那里是今河南的古豫州。《吴越春秋》曰:“禹服丧三年,朝夕号泣,形体枯槁,面目黎黑。”三年中,天下诸侯都离开义均而去朝见大禹,大禹于是正式接受了天子之位。大禹离开豫州阳城,来到今山西夏县附近的冀州安邑,在夏都安邑登基,重新分封诸侯、任命官员,并将国号改为“夏后”、“夏”。

笔者选取《尚书》和《竹书纪年》收集,发现夏朝王室中央一级的官职有“相、卿士、卜、祝、史、师”。天子之下最重要的官是“三正”和“六事之人”。“三正”是高层次官长,主管政事,通常由二到三个官员同任;“六事之人”经常在天子左右,地位也很高,有军事行动的时候,可以代天子而统率军队。

另外还有车正,掌管车服;庖正,掌管膳食;牧正,掌管畜牧。他们都不是“三正”,只是直接为王室服务的中等官吏。“正”,是夏朝所有官吏的通称,相当于今民间口语“官”。

此外比较重要的官员还有:遒〔qiú音同囚〕人、啬(sè音同色)夫、大理、太史、羲和、瞽〔gǔ音同古〕、官师等。遒人,是王的近臣,负责上传下达;啬夫,执行国家经济权力;大理,掌管刑狱诉讼;太史,是掌管记事和册籍的史官;羲和,掌管历法;瞽,是盲人乐师,掌管祭祀和君王娱乐时的音乐;官师,是谏臣和学校的教官。

大禹的外放地方官员,是各方国诸侯和部族首领,称“伯”或“侯”。原为部族首领诸侯的方国多称为伯,天子直接分封诸侯的方国多称为侯。相对独立的方国没有土地所有权,受到夏朝天子制约,必须服从夏朝政令,对夏后氏王朝有承担贡纳、朝见、服役和随从征伐的义务。受到信任的诸侯,经常在王室中央为官。

牧,也叫州牧,虞舜时代就有了,为各州行政长官,负责征收贡赋。诸侯之下,还设有大夫,即各氏族的族长。

夏朝国家官员的名称和数量不止以上这些。《礼记·明堂位》曰:“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大禹所任命的官员是帝舜时代的翻倍。

《太平御览·卷二百三·尚书大传》曰:“古者天子三公,每一公三卿佐之,每一卿三大夫佐之,每一大夫三元士佐之,故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所与为天下者,若此而已。(自公至元士凡百二十,此夏时之官也。)”元士为天子任命的“上士”,也叫“列士”,主要任务是辅佐天子所任命的大夫工作,有别于诸侯所任命的“中士”和“下士”。这也就是说,夏朝上至“三公”,下至“元士”,官员就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人。

古人说,“夏王有天下,诸侯有国,大夫有家。”大禹从分封邦国开始就建立了国家上下级之间的管控与服从,王室与诸侯之间的关系非常明晰。《太平御览·周礼·夏官》对太司马职责的解释,可以清楚看出王室究竟如何对邦国诸侯进行管控:“太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制畿封国,以正邦国……”意思是,大司马的职责:

一是掌握建立邦国的九条法则,辅佐夏王制定邦国疆界,以正邦国之名分。

二是设立尊卑有别的礼仪,以辨别王室与诸侯的不同地位,区别邦国等级。

三是鼓励尚贤立功的道德,以激发邦国的劝善乐业之心,避免社会败坏。

四是设立州牧官职,监控邦国,以联结王室与邦国。

五是建立军队,按禁令究办,以正中平衡各个邦国。

六是实施区别职分纳贡,使邦国各尽所能。

七是检阅核计各地民众人数,让各邦国土地与人数平衡。

八是使用能均衡并坚守公平的法则,使得尊者守大、卑者守小,以安定各邦国。

九是使大国亲小国,小国事大国,各邦国之间相亲相合。

《周礼·夏官》最后强调:“以九伐之法正邦国。”即以上九条法则,都是王室以征伐来正邦国的法典,邦国诸侯只要有一条做不到,则属于有违王命,王室将出兵整肃国家纪律。由此可见夏朝初期,天子之位的“正”,是禅让继位之正,诸侯之位的“正”,是服从王室中央管理之正。位“正”的观念,是中国社会不发生动乱最重要的意识形态。

当建立起国家新官僚体系、等级制度后,大禹开始建立新的国家控制体系。

《淮南子》曰:“昔者鲧作三仞之城,诸侯倍之。禹知天下叛之,乃坏城平地,散财物,禁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过去大禹的父亲崇伯鲧建造了三仞高的方国城墙。夏朝一仞为七八尺,一尺为一百粒黍米的高度,所以崇伯鲧城墙的高度约为四米多。其他诸侯学习崇伯鲧,方国城墙的高度翻倍。

大禹知道,天下凡是建立起城墙的诸侯国都有反叛之心,于是破坏了这些城墙,夷为平地,将这些国家诸侯的财物散发出去,同时他们禁止建立军队,对其施以五德教育。这样做的结果是,位于海外的国家都来臣服,中原外围的四夷国家诸侯都到大禹这里来接受夏朝官职。

大禹收缴了九州所有的青铜兵器和青铜用具,加上州牧官员、方国诸侯送来的青铜,铸成了九尊巨大的大铜鼎。

中国的铜鼎,最初是有三只脚的铜锅,下面烧起柴火,上面可以煮肉,而从此时开始,铜鼎就变成了国家统一的王权象征。大禹将九州名山大川、奇异之物分别镌刻于九鼎之身,每鼎象征一州的土地,再将九鼎集中安置于夏都,象征九州大地国家一统。

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据说中国从黄帝时代开始,土地就归天子黄帝所有,不可以进行买卖。夏朝沿用祖制,国土属于夏后氏天子,虽然国土主要为各诸侯国的封地,但任何土地都不能用于交换和买卖,否则就要受到天子的干涉。

夏朝封地分为两种:一是中央政府直接分封给各贵族诸侯的方国封土;二是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部族接受天子分封而成为方国。无论何种方式,诸侯国均服从于大禹管理,并根据在“九州”和“五服”中位置,远近都要承担义务、交纳贡赋。太远的荒蛮之地,只需服从夏朝天子教化,认同中原文化既可。

就这样,大禹建立起具有实际意义的国家制度:方国对王室的《禹贡》制度,为地方与中央之间的经济关系;天子对诸侯的上下级隶属关系,以及官员分级管理制度,为地方与中央之间的政治关系。此外,大禹还颁发了全国统一执行的农耕《夏历》,扩建了国家军队,建立了律法《禹刑》,用专政的办法来控制一统国家的政权。

大禹所建立的国家,有巨大的国土疆界,是一个上下级行政关系明确,经济结构清楚,军队和典章法度完备的官僚机构体系。夏朝的组织结构形式,既非“邦联”,也非“联邦”,更非所谓私有财产不足的“亚细亚社会”,而是“单一”主权实体性国家政权。

【主要参考文献:《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尚书今古文注疏》、《史记》、《太平御览》、《淮南子》、《礼记集解》、《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吕氏春秋》、《左传全译》、《书集传研究与校注》、《康熙字典》、《说文解字注》】

第九十九章 百戍藤的谋划第一百七十六章 休憩足矣,前行断后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寒浞败逃第两百三十五章 混战第两百四十一章 归国(上)第两百九十六章 变化无常第一百七十五章 谦让其物第三十二章 问路第两百九十九章 大赏第一百三十九章 来日方长夏商周农俗第八章 高德之士第一百九十八章 抵达吕邑第三十八章 释疑第一百六十章 背影第四十九章 河洛之事(五)第一百零九章 宴第两百一十二章 相逢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散第一百零四章 溃逃第两百四十七章 归国(终:在路上)第八章 高德之士第五章 离之夏台第四十二章 族人(下)第四十七章 河洛之事(三)第一百五十三章第六十章 抵达(上)第两百七十五章 全力以赴第两百三十五章 混战第三百零七章 吕骆的野心第一百零八章 初见西河侯第三十九章 纵论第两百三十五章 混战第两百四十八章 归国(终:惊闻叛乱)第一百九十六章 边缘第三十七章 惊诧第一百零八章 初见西河侯第二十六章 帝丘形势与猜疑第十四章 纯狐(上)第两百一十二章 相逢第一百零五章 伯明水的疑惑第九十六章 纠葛第两百七十七章 蒲伯种祸根第一百四十一章第八十七章 夜幕第两百七十三章 姒开延迟行程,蒲伯大怒邦汋出第两百九十三章 再不打蒲邑,士气都要没了第一百二十章 休憩第一百四十八章 见西河侯第两百七十五章 全力以赴夏朝土地与赋税、兵说第二十三章 寒浞想起了师氏?第九十九章 百戍藤的谋划第一百三十九章 来日方长第三十二章 问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虎兆其吉第三百零九章 轮番大战关于夏朝文字的引用转载黄姓文化的资料第两百二十章 北归第两百九十五章 庆功宴第三百零九章 轮番大战第五十七章 出邑第一百二十四章 埋伏第一百七十四章 初胜第两百九十九章 大赏第二十三章 寒浞想起了师氏?第三十四章 出逃第一百七十九章 炊烟袅袅,士行觉事第两百二十三章 叙旧第两百九十五章 庆功宴第两百七十八章 战前谋划第十七章 茅庐之会,女艾初现第一百一十三章 募兵第两百六十二章 且回去休憩第一百八十九章 林中秘影第两百五十五章第八章 高德之士第两百零八章 宴食第三十九章 纵论第两百零六章 谒见(上)第两百六十五章 屈侯亲自带领姒开去厩园第一百五十七章 休憩第两百八十章 伏击蒲人第两百二十一章 董侯夫人第一百六十章 背影第两百七十三章 姒开延迟行程,蒲伯大怒邦汋出第一百二十八章 劣战第三十五章 道路且长第五十章 河洛之事(六)第两百四十三章 归国(下)第三百零四章 寒浞西进带来的变故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间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两百二十章 北归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两百四十七章 归国(终:在路上)第四十五章 河洛之事(一)第两百二十九章 内部纷乱第两百二十二章 又抵董邑第四章 献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