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土地与赋税、兵说

土地

关于夏代的社会性质问题,史学家虽然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但是肯定当时存在着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已为不少同志所同意。

《左传》哀公元年记载伍员谈到“少康中兴”,少康因过浇之逼逃奔有虞时说:“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欢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这里所说的“一成”,当是《周礼·考工记·匠人》所说的“九夫为井”,“方十里为成”的“成”。方里而井,一井就是一里,方十里为成的“成”,就是百井。

《汉书·刑法志》又说:“殷商以兵定天下矣。……立司马之官,设六军之众,因井田而制军赋。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方十里;成十为终,终十为同,同方百里;同十为封,封十为畿,畿方千里。”这段话虽然说的是殷周之制,但从这里所说的“成方十里”、“成十为终”是区划土地的单位名称看来,使我们可以肯定《左传》中的“有田一成”的“成”,反映了夏代井田制即公社所有制的存在。所以,古代文献中也多谓井田之制,“实始于禹”。

赋税

五服图

根据《孟子·滕文公上》的“夏后氏五十而贡”看来,夏代的部落农民可能在耕种自己的五十亩“份地”外,还要耕种五亩“共有地”,即如赵岐《孟子注》所说“民耕五十亩,贡上五亩”。这种年纳五亩之获以为贡的实际内容,如同马克思所指出,本是“指原始共同体时的贡赋关系

”。这种“贡法”,还可以从古代文献中看出它的原始意义。《说文》云:“贡,献功也。从贝工声。”《初学记》卷二十又云:“《广雅》云:‘贡,税也,上也。’郑玄曰:‘献,进也,致也,属也,奉也,皆致物于人,尊之义也。’按《尚书》:‘禹别九州,任土作贡。’其物可以特进奉者曰贡。”这里所说的都指民间劳作献纳于上的意思,正如《周礼·夏官·职方氏》职云:“制其贡,各以其所有。”这就说明夏代公社中的大部分土地已经作为份地分配给公社成员,由其独立耕种;另一部分土地作为公社“共有地”,由公社成员共同耕种,将其收获物采取贡纳的形式,缴纳给公社酋长。这与恩格斯在论述克勒特人和德意志人氏族时曾经说过的“氏族酋长已经部分地靠部落成员的献礼如家畜、谷物等来生活”是一样的。《尚书·禹贡》系后人所作,其中所记九州向国家贡纳的情形,虽然不能认为完全可靠,但其中说到:“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栗,五百里米”的随乡土所宜的贡纳制在夏代业已存在,当是可能的。因此,所谓“夏后氏五十而贡”的“贡法”,并不像《孟子·滕文公上》引龙子所说:“贡者,校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孟子所说的“贡法”,并非禹之“贡法”,前代学者早有指出,例如阎若璩引胡渭之说云:“龙子所谓莫不善者,乃战国诸侯之贡法,非夏后氏之贡法也”。甲骨文中的殷商土田与耕作。

夏代的氏族封建制度在经济方面亦有体现。《尚书》载“四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邦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说四海之内的氏族部落都归附夏后

,金木水火土谷六种物质皆受到治理,明晰各处田地的优劣,将其分入三等以决定赋纳数量,使得赋纳得其正而不偏颇,赐土、赐姓,根据方国部落与夏后氏关系之密切疏远定出封建的先后次序。《禹贡》一篇又列出九州赋纳物品的具体情况,将物品数量分作上上、中上、下上、上中、中中、下中、上下、中下、下下九等。又根据与夏后氏都邑地理距离的远近分作甸、侯、绥、要、荒“五服”。

甸服:距离夏都城五百里以内的方国部落是夏都城的主要粮食供应区。百里之内者赋纳带秸秆的谷物;再往外百里者赋纳禾穗;三百里外者赋纳带稃的谷物;四百里外者赋纳粗米;五百里外者赋纳精米。

侯服:距离夏都城五百至一千里间的方国部落是夏后氏的氏族诸侯部落的封地。先小后大,五百里至六百里为采地(即卿大夫的封地);六、七百里为男爵小国;八至千里地为侯伯大国。

绥服:距离夏都城一千至一千五百里为夏后势力所及的边缘区域。其三百里内的可推行掌管文化教育,二百里外的推行发挥武威卫戍。

要服:距离夏都城一千五百至二千里为夏后必须通过结盟交涉的方法而施加影响的区域。三百里内通过同盟和平相处,二百里外为夏民的流放地。

荒服:距离夏都城二千至二千五百里处为异族疆域,与夏后氏只有间接的沟通。三百里内的是各少数民族,二百里外是流放地。九等和五服的描述是周人对夏朝赋纳经济的看法,非必夏代实况。如铁、镂不大可能是夏代所见物品,夏时期的诸侯爵位也无法考证。但是其中反映的一些看法,如夏后根据道途远近及各地生产情况来缴纳不同的产物,应当为夏代实况。

论述夏朝的赋纳制度,《孟子》曰“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意在夏人的“贡”、殷人的“助”和周人的“彻”制度实际都是在缴纳民户年产总和的十分之一,而且夏商周三代的田赋制度一脉相承,顾炎武更据此认为“古来田赋之制,实始于禹”。周朝的什一法是将一家民户在数年之间的收成总和平均后取出一个中庸常数作为缴纳数量,以夏朝的生产力和政权辐射力看,还没有能力履行这种实物地租制度。孟子记载的“贡”字,意味着民众与贵族间没有太大的强制成分,而且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愿性。这种民众自主性质的赋贡制度符合夏时期落后的生产力与夏后氏尚不完备的政权机构的情景,也接近于原始氏族部落的民主经济秩序。夏朝末期,夏后氏与方国部落的关系恶化,夏后桀四处讨伐,他提升田赋数额以充军费,从而加重人民负担,激化不满情绪,使之最终离弃夏后投奔商汤。征夏之际,汤曾誓言于众,“‘夏罪其如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指诉桀的主要罪状。桀在什一“贡”赋之外征役民兵,而后民众不满便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转看殷商的“助”法制度,平民百姓在农业生产义务外另有以兵役为主的徭役责任,其结果是助法体系下的商族的可动员兵力大于夏后兵力。

第两百九十六章 变化无常第十五章 纯狐(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前奏第九十九章 百戍藤的谋划第一百八十二章 剪灭百卒第一百七十九章 炊烟袅袅,士行觉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战第一百一十五章 总结第两百八十四章 蒲伯杀人第十六章 寒浞私会纯狐,四贤再论政第一百章 临近第一百三十九章 来日方长第八十四章 韦邑二三事第两百二十四章 商议第两百二十九章 内部纷乱第两百零五章 前往董邑第两百七十九章 蒲伯的阴鸷第一百三十二章 被窃听了第两百五十章 陈兵吕邑第一百四十九章 疑惑第两百六十二章 且回去休憩第九十四章 消息第十二章 论政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两百四十章 事情反转第三百一十四章 吕国弹冠相庆第一百零六章 追逐第九十五章 刺探第一百七十一章 靠近敌人第两百二十九章 内部纷乱第五十四章 河洛之事(十)第两百九十七章 迎接第二十九章 北门之上的内乱第五十四章 河洛之事(十)第两百六十七章 蒲柳脱逃第两百三十三章 上第两百五十三章 登基与婚礼第四十六章 河洛之事(二)第两百四十章 事情反转第两百三十二章 得其助力第八十三章 滑氏族长!你迟至了第三十二章 问路第三十一章 慌乱第两百一十九章 大胜第九十三章 卜问与耳闻第一百九十章 被俘第两百三十五章 混战第两百零九章 董国南邑第两百四十一章 归国(上)第两百七十九章 蒲伯的阴鸷第一百二十六章 胜利属于有穷氏夏商周农俗第一百六十章 背影第两百六十七章 蒲柳脱逃第八十一章 牧人建策第九十五章 刺探第八十一章 牧人建策第五十六章 食,驶?第两百五十九章 长廊之议第两百八十七章 蒲国明堂之变第五十六章 食,驶?第两百六十一章 吕屈达成交易第九十七章 离去第一百七十一章 靠近敌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威震天下第两百二十四章 商议第两百一十三章 联袂内外关于夏朝文字的引用转载黄姓文化的资料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两百二十六章 迎接第五十五章 转折第二十一章 各方异动第两百四十二章 归国(中)第八十七章 夜幕第一百六十八章 又起转折第一百七十一章 靠近敌人第一百章 临近第两百五十七章 惊诧之事,何也?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称职的寺人第两百六十七章 蒲柳脱逃第两百七十七章 蒲伯种祸根第四十九章 河洛之事(五)第九十七章 离去第二十二章 寒浞/韩浞的往事?第两百一十六章 初胜第一百七十五章 谦让其物第九十一章 寻豕第二十一章 各方异动关于夏朝文字的引用转载黄姓文化的资料第两百七十一章 紧张的局势第两百七十章 三方变化第两百七十四章 战争的前奏第一百三十章 战后第两百零二章 北徙关于夏朝文字的引用转载黄姓文化的资料单章感谢第十三章 寒浞生怒第一百一十七章 动身第一百九十四章 石林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争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