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民部唐俭

舒明天皇无奈,签署了一份国书,目前的情况就是东海州成了大唐领土,他们这些皇室正在准备被运往长安,可能这辈子,不,下辈子都回不来了。

时光荏苒,贞观十三年,东海州岛尽数平定,侯君集战功累累,回去就受到了赏赐,留下五万兵马任命尉迟敬德为东海州都督,一众国公该回的都回了。

卢国公程知节回去之后也学了尉迟敬德和李靖这两人闭门不出,不知道打什么主意。

侯君集风光无限,回到朝堂长安后可是长脸了,扬眉吐气。

李靖和在李绩的说东西啊终于答应与元善一起开办“武校”,得到了陛下的认可,名正言顺的李靖算是致仕了。

太子李承乾到了沧州船厂去接收剩下的几艘宝船,骁龙,蛟龙,贞观,太宗,长安,苏州,杭州,越州,福州,岭南号,算是正是完工,几处船厂正在进行中型商船的建造,宝船的生产经验,生产小船速度快多了。

东海州岛屿上,要人没人要钱有点的状态实在是不太好发展,感觉跟荒岛一样。

元善觉得他是把自己给坑了,人口不足怎么发展,干个活都缺人。

都督府主事高表仁,跟着元善等人一起发愁。

“副都护,陛下将您留在这里实在是太为难人了,战后成了荒岛,人口不多成了渔村。”都督府主事高表仁道。

“手握一千万贯钱,没地方花,还真是叫人哭笑不得。”杜千羽说道。

东海州唯一女长史,杜千羽,在座的众位都十分尊敬。

彩衣,蓝岚这两人也成了都护府的官员,反正就是先不留空缺。

几人哪里有时间腻歪,倒是尉迟敬德过的最逍遥快活,天天带着兵马出去遛弯打猎,勘测地形,后面跟着一众经发部的统计,测绘,专家等人。

薛仁贵这个司马都快闲死了,没办法元善教给他一个重要的工作,负责治安,交通,等一系列琐事,差点没让他抓狂。

“既然没有人口那就只能采取迁徙的办法了,必须陛下给人口,不然好不容易打下来的东海州成了渔村岂不是笑话。”元善道。

高表仁表示为难,说道:“陛下会派人来吗。”

元善道:“如果这样回去,陛下肯定不会派人过来,所以咱们需要想折。”

高表仁看着元善胸有成竹的样子,好奇问道:“有什么好办法?”

元善笑而不语。

两个月后,长安城内大街小巷,全都传说东海州岛上有黄金,银矿,上岛的人可以参与采集金银,一切就看命,要是做淘金者帮工收入颇丰。

蓝田县内,郭守义正在动员百姓们宣传,东海州招募工匠,工人,施工队可以带着家人一起到东海州工作,生活,待遇从优。

长安的小报上的招聘消息更多,几乎囊括了各行各业的人,还有招商的信息,全都是建设东海州的消息。

大唐的几个实力雄厚的商会,已经接到项目建设的通知,他们之前借出的银钱现在总算是能够分好处了和,大部分商人生意免税一年,更多的商人得到了机会,便纷纷组织人手。

建材商会内部正在讨论,他们犹豫的是万一将所有人全部派出去还是留一些,公输南道:“男的赚钱的机会,咱们可要为了下一艘满意号存钱了。”

公输南不想错过这次的机会。

没有人反对,张满意看了看韦达,没有反对的,他开口道:“你们赞同的理由我非常立即,能够为建材商会赚取相当可观的劳务输出费用,但是你们想过没有,这次东海州的计划中是要有工人有一半能够留在东海州,才会有高额的雇用费用。”

众人都冷静了下来,韦达说道:“其实百姓们想要的无非就是高薪水,咱们跟他们直接说明不就好了,至于工程队核心骨干咱们不能答应他们留下,培养一个合格的工程核心需要很长时间,绝对不行。”

公输南说道:“这样就难办了,若是这种情况工人们肯定也会要求高回报的,咱们赚的钱可就少了。”

郑满意听着,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办法,现在这种情况就是非让商会们帮忙输送东海州人口。

叹了口气道:“实际上,咱们的工人可以去进行施工,不过人口也要给蓝国公找。”

同样的问题,几大商会全都面临这个问题,有人愿意去东海州么。

皇宫之内,李世民拿到了元善呈递的奏折,就是要求给人口,如果唐人不行,吐浑人,突厥的战俘都可以,没有说具体数量,但是从东海州战报来看,其实也剩不下多少人了,这都是侯君集和程知节的功劳。

现在是稳定了,从一个小国杀成了渔村,现在就跟各个州府三四个县一样的状态。

人口统计出来算上唐人兵马还不足十万人,很大一部分是九州岛的扶桑属民数来占据最多。

“马和,去找民部尚书唐俭过来。”李世民说道。

等了半晌,唐俭进了书房。

李世民直接问道:“东海州人口不足五万,你们民部可以抽调多少人补充过去?”

唐俭有些为难,道:“陛下,此事可能有些难办,大唐百姓安居乐业,恐怕故土难离。”

唐俭直言不讳,没事儿谁喜欢背井离乡的,再说又是去那种蛮夷的地方,就算现在是大唐领土可是他们才不会去那种地方呢。

唐俭说的直接,李世民有些小尴尬,他这个皇帝能做的事情毕竟有限,迁徙百姓,这种事情还真没有什么道理可言,沉默了一会后,才道:“那你觉得将突厥人与土浑人送过去如何?”

“万万不可,东海州现在唐人兵马只有五万,若是将突厥人和浑人送过去恐怕会变。”唐俭道。

“恩,你说的有道理,吐蕃人在大唐生活这几年已经习惯,浑人才刚刚加入要是现在就让他们过去似乎有些厚此薄彼,对于大唐的百姓安定会有影响。”李世民考虑道。

“唐尚书,那你说此事该当如何?”李世民继续问道。

第一百一十章 蒲州相遇第二百三十章 疯狂的夫人们第九百三十七章 凤州来信第五百八十四章 宵禁第六百零七章 单车帮第八百二十章 几成把握第一百九十八章 找屎第五百八十五章 打太仆寺的主意第九百三十八章 走访米铺第九百零六章 程知节的想法第四百一十三章 钥匙呢第六百六十一章 贞观八年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豪投八十万贯第六十一章 这不是缘分么第二百二十章 讨价还价第五百一十九章 安有林第七百五十六章 海盗第一千零五章 监国的事第四百七十三章 元善来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宝藏第五百五十六章 陛下的安排第二百三十八章 疏导员的待遇问题第三百零七章 男女授受不亲第七百五十三章 捕杀第一百一十五章 土陶工坊第八百六十章 山本一山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权万纪的决定第五百四十九章 制霸行为第二十六章 百名侍女第七百五十三章 捕杀第九百八十一章 小范围试用第八百零八章 袭扰不断的骑兵第七百八十一章 扶桑大名第三十二章 电击疗法第八十八章 第一笔水泥生意第三百八十五章 养猪计划第五百一十七章 妙莲直播第九百二十五章 太子的梦想第七百一十一章 民间建筑队伍第二十六章 百名侍女第四百零三章 茶叶生意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包围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马蹄铁营生第三百零六章 郑家有女初长成第一百八十章 开国县子第三十二章 电击疗法第五百六十九章 抓捕行动开始第六百五十一章 公输南拜访第八十八章 第一笔水泥生意第三百六十三章 聚集在蓝田县第六百四十七章 八十万贯第二百二十五章 人满为患第七百三十四章 加盟第二百三十五章 手工香皂第五百二十章 铁矿产量增加第七百九十九章 一语道破第七百四十六章 沉船事件第六百五十一章 公输南拜访第六百二十七章 小商品牙刷产业第七百六十章 穆庆元与薛仁贵第二百六十六章 有了事业心的女人第六百九十六章 五万战俘第三百五十二章 专利法第一百零八章 张瑾兵败第五百四十四章 运输担保第九百五十六章 夜晚行动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来了第六百零一章 作诗助兴第八百二十二章 撤退第一百七十章 渭水之盟第二百二十六章 巧遇单芳芳第一百四十二章 德謇与德奖第七百六十一章 高手对决第三百五十二章 专利法第二百六十章 集中仓库预算第七百四十四章 越州街道第九十五章 蒸馏石油第三百一十四章 司竹园巧遇第五百二十八章 煤炭竞争第一百七十一章 分享基肥第九百六十章 经发部有钱吗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唐矿产资源分布图第四百三十三章 独孤氏血脉第九百五十六章 夜晚行动第一百七十六章 干杯我的朋友第三百五十八章 修路预算二十万第七百九十七章 武媚娘的心机第七百二十二章 争霸比赛第二百六十五章 苑君璋降唐第二百二十章 讨价还价第二百八十二章 继续忽悠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三个火车头第一千章 打幽州的主意第八百一十二章 敌人与利益第五十八章 棋馆会员费第三十一章 三哥你咋还不醒第二百七十九章 孙思邈的听诊第四百六十九章 蓝河村项目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东海州福利第二百零九章 军器监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