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晋王遇刺

唐俭想了想,回答道:“陛下,现在看来利用均田制了,还有强制将大唐无业的游民,无户籍者送过去。”

李世民默不作声,他在思考。

唐俭继续道:“要不然可以将土地少的百姓土地进行置换,与东海州按照百亩实田来置换,或许有百姓可以接受。”

李世民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尤其是长安附近的百姓,土地实也就三十亩,还有给王公贵族腾出优质的田,若是他们愿意似乎也是可以的,反正就算分他们两百也没有问题,如何治理东海州是元善的事儿。

李世民跟唐俭研究着,人口是肯定要出的。

长安的商人们,洛阳的商人们,还有几大商会的商人们早就开始行动了,沿海区域的商会聚集了大量想要高收入的百姓,拖家带口五六万人,还不算商会过去的工程队。

越州方面更是积极,满意号与沧州号这几天已经开始往沧州运人,蓝田经济开发区的医院人员来了很大一部分人员,他们是要在东海州设立医馆的。

百废待兴,各种物资,全都聚集,为此新交付的五艘宝船,还没让李承乾手心捂热乎呢就都成了运输船了。

七艘船,六艘是租赁的,一周运输一趟,两周九州岛的唐人百姓就聚集了六万多人,数量还在持续增加,突厥,浑人不到一万人,都是来做工的,到了东海州他们的待遇跟唐人是一样的。

手工艺者被招聘到各个工坊内干活,务农人则是到农场去,承包责任制,分田收租,渔民就更好解决了东海州渔业很发达,来了就直接上手。

三周之后大唐的各种物资朝代开始陆续运到,十万人成了东海州开荒团,务农的土地实行承包制度,九州岛港口建设拉开眉目,京都房建正在规划,商人们过来大部分都是有物资上的交易的。

粮商就有几十人,想要供应十五万人吃食可不是简单的事情,这种状态至少需要坚持到秋收。

人口,物资,运输过来,一些冒险淘金想要发财的人则全都乘坐中型商船而来,这部分人就涌入了上千人,都是有梦想的人。

不过淘金者的想法很好,实际上近况银矿早就被元善给掌控了,留给他们才就只有一份工作,至于淘金的人能够发财的不是没有但真的是太少了,需要很多很多运气。

大搞产业,各种工坊,牧场,鱼肠开始建设,温泉旅馆的项目开始启动,水泥工厂,烧砖,烧制陶瓷,基本上能够开的工厂全都制定了计划。

元家在其中投入很大,做的是鱼油保健品,还投入了一家鱼肉工坊,专门用来制作烤制鱼片,鱿鱼片,鳗鱼片等一系列鱼片,鱼排等食物。

李承乾从沧州跟过来,又看重了新改版的蒸汽板车,还想用钱购买,元善答应了,不过他这次卖的不是成品而是技术,直接开价一百万贯,除此之外还额外提供一份最新蒸汽动力改良设计图。

收了银子,元善又开始在东海州进行酿酒,人员分来分去十几万人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当地的扶桑属民现在都“转正”了,没有想给他们饭吃,给他们活干,就能够解决内部问题。

只是元善觉得有些可惜,以后东海州的未来可能就没有****了。

东海州府的建设规模可是太大了,一千万贯说实话现在看来还是太少了,但是对付几年还是可以的,到时候商业,产业都能够正常运转,商品会源源不断的运往内陆,到时候东海州肯定能够成为大唐的一个比较富裕的州。

大都护府内,薛仁贵有些郁闷,他的志向是要当大将军,大元帅,可是现在呢,成了京都城巡防司马,天天带着几十个人走街串巷的,没多少人嘛,能不郁闷。

元善在都护府内的事情就是审核账目,每周的开销都是巨大的,大都护府现在的作用似乎成了钱行,高表仁就是账房先生,每周都要搬运大量的金钱。

不过金矿和银矿的收入颇丰,名义上都成了晋王的财产,而元善则直接用来投入建设,只要过账目就可以。

还有一部分金银则成了朝廷的税收。

时间一天天的过着,东海州平静无波一切安好,但是长安城可就风声鹤唳了,晋王李治遇刺了。

其实李治毫发无损,始作俑者是突利的儿子与弟弟密谋劫持晋王李治,行动失败,结果叔侄俩叔叔死了,侄子原本是被发配到岭南的,可是后来却发配到了东海州。

这让元善非常郁闷,搞半天东海州倒是成了与岭南蛮荒一样的艰苦之地,不,还不如岭南呢。

贺逻鹘胆子太大了竟然敢去行刺晋王,他们也会找人,竟然找未来的皇帝,元善可不会可不会便宜这个突利可汗之子,犯了错误必将受到惩罚。

待遇什么,完全没有,东海州第一个被流放的罪犯,元善竟然让人将此人直接写入了东海州地方志之中,未来的人生犯错误的人将会用他的辛勤劳动来弥补他的过错。

而风波却还没有平妻,正因为东海州福封地是赐予晋王的,朝堂的矛头又指向了元善,躺着都中枪,元善也真是无语了。

不过满朝的大臣可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尤其是魏征,不知道抽哪门子风,竟然又开始主动出击弹劾元善,用来说事儿的竟然是东海州耗费千万贯银钱,劳民伤财。

他说的没什么错,建设需要花费,需要雇佣劳动力,劳民伤财只是一方面,不是还有成果呢么,反正大臣们就是坚持他们的道理,纨绔不化。

李世民一气之下都想要将魏征弄到东海州接替元善的工作,可是刚提出这个想法就被一一众大臣把想法给怼了回去。

接着大臣们又把苗头指向了晋王李治,既然受封便要去封地,晋王“出合”,消息传出,李治就来面见他爹,结果一提到文德皇后(长孙皇后),李世民的心情就不美妙了,每每想起长孙皇后留下的李治老小儿,便舍不得了。

第四百八十一章 军器监的问题第八百八十九章 直怼魏征第六百九十五章 洛阳工程队加入第五百六十六章 凤州第三百六十六章 仓库视察第一百八十二章 推销三轮车第五百五十四章 长安的模式第七百九十五章 吐蕃来犯第八百二十章 几成把握第八百一十八章 埋伏第二十四章 丹药内销第二百七十五章 夫君你好坏第七百三十六章 开店热潮第六十四章 猎人训练班第七百三十五章 加盟培训第八百一十三章 钦赞回来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提赐婚第一百二十八章 尉迟宝林大战李君羡第六百零九章 手动红绿灯第九百四十章 有所发现第四百九十八章 拍卖会第五百五十章 状元书局第五百五十七章 经发部直属施工队第九百六十章 经发部有钱吗第五百二十九章 台锯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子远庖厨第三百二十五章 转移话题第一百七十八章 女剑仙第九百二十一章 回到元家庄园第九百二十九章 粮商垄断第九百六十一章 地方兵权第五百六十四章 千羽随行第九百五十章 逃出梁州第二百七十七章 药王的诊断第五十八章 棋馆会员费第三十八章 蛇胆川贝第二百三十六章 素女经第八百二十一章 城防战第二百七十三章 海选目的第八十四章 单芳芳第八十章 郭香舞剑第十七章 高明公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经发部年终会议第三百九十五章 职介中心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材商会的发展计划第八章 月下美人诗第五百九十章 押平局第四百一十六章 六扇门第五百零七章 新罗遣唐使金明忠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船资料第二章 救了秦琼第五百八十八章 绽放光彩第六章 一千五百贯钱第二百二十七章 昕月落枕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钦赞回来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扩大铁矿产量第七百二十七章 冠名商家第三百零一章 使用缝纫机第一百八十七章 财务危机第五百六十七章 外来户第十三章 药材到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和平坊商城舞厅第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遣唐使第八十八章 第一笔水泥生意第二十四章 丹药内销第二十三章 石灰石第一百五十一章 突如其来的哨箭第十三章 药材到了第九百二十二章 吐蕃签约第三百三十二章 特色小火锅第三百六十四章 指示牌第七百六十三章 借刀第二百二十五章 人满为患第五百七十一章 到达梁州第二百三十八章 疏导员的待遇问题第六百五十二章 薛凯的想法第九百三十一章 垄断与监视第三十九章 琉璃荷叶第八百七十八章 魔怔了第九百二十四章 免费运石头第二百三十九章 来跟我扭第一百七十九章 贴面舞第四百一十章 新丰县的变化第一百四十七章 中老年人最爱第一千零四章 真珠毗伽可汗第六百六十八章 郭守义嘚瑟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高手对决第一百五十章 为秦王效力第三百二十一章 研发基金第十二章 方正椅第六十章 两人谁赢了第七百一十八章 落户风潮第一百七十八章 女剑仙第一百四十八章 蒸桑拿第一百一十八章 鸡汤配药酒第四百二十一章 毛衣第一百一十七章 给程将军的泰式按摩第五百章 蒸汽机车第一百八十四章 CBD开工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到达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