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我是吴王

第216章 我是吴王

“老朽徒有虚名,恐污殿下双耳。”戴思恭面目慈祥,丝毫不因为姚广孝和朱肃所言而沾沾自喜。“如今需要操劳的大事,还是要以城中这些灾民为重。”

“殿下不必因我这个老朽挂心。”

这才是自己心目中普度众生的医者风范!朱肃暗暗点头,心里对这老戴头更多了几分欣赏与期待。

“既然戴先生也说了,茹大人不能再多操劳,那么这城西灾民,便由本王来负责吧。”朱肃浅浅一笑,对众人说道。“茹大人便安心养病……”

“什么?”

“不可!”

房中顿时炸开了锅,魏观面露惊色,茹太素更是惊的连搀扶自己的小厮都推开了。

“既然此间有染疫风险,殿下怎能留在此间?若是有个万一,臣如何向陛下和太子殿下交代?”这是魏观企图动之以情。

“殿下年纪尚幼,如何能担当的起数万百姓死生之大任?此事并非儿戏,还望殿下慎之!”这是茹太素板起脸一副死谏架势。

朱肃抽了抽嘴角,自己想和这茹太素冰释前嫌,却不想这茹太素仍旧对自己抱持偏见。什么叫儿戏?莫非他觉得自己就是一时上头打算拿灾民耍子的熊孩子吗?

难得想要做一番贡献的朱肃自觉受了侮辱,脸色不善了起来。

他也不理会这茹太素如今病且未愈,反口讥讽道:“茹御史倒是好能力好担当,这城西屎尿遍地,污水横流,这就是你茹御史治理有方?”

“你打算如何处理?无非是维持原状,若有患疫的灾民便将之抛弃。”

“可你想过没有,若是一时不察教疫情蔓延开来,顷刻之间这苏州天府,便要沦为炼狱!到时候,你茹御史一杆春秋之笔,写的过来这泼天的罪责吗?”

言外之意:你丫不行你就歇着,少哔哔。就算我是胡搞,情况还能比现在更差吗?

茹太素被朱肃呛的面色发紫,又咳嗽了几声,却仍旧梗着脖子:“若生大疫,亦天命也!臣无能为力,至少能以一身当之!难道殿下便能操弄天命吗?”

“疫情是天命?可笑!你茹太素,莫非要做那‘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全己名’的无用之徒?”

这话当真太毒了点,茹太素正欲辩驳,一口痰卡在了喉咙里,咳了几声好不容易顺了气,朱肃已继续豪言道:

“事在人为,人定胜天!”

“若我真有法子能防治疫病,你茹太素当如何?”

在场中人都是面色一变,但略一转念,只当朱肃是年少狂言。唯姚广孝目中神光一闪,又很快敛了下去。茹太素一滞,仍旧梗着脖子:“纵使殿下真有此法,只将其转述于我与魏知府便是了!断无殿下亲自去做之理。”

朱肃不屑一笑。他们两人虽也算好官,但终究还是因循守旧的儒家老派官僚,难免缺乏魄力。

从他们只愿将灾民安置在城中“慢性死亡”,而不敢行险一搏筑坝治水便能看出端倪。就连针对那些水匪,他们所思虑的,亦是暗示朱肃修书求老朱“法外开恩”,减免苏松税赋赢回民心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不是将贼人拔除,彻底根除此项隐患。

若是让他们掌总,自己为辅,这茹太素又把自己当成小孩儿,自己说的那些政策,有几条他们能落实下去?

“本王心意已决。茹大人便安心养病吧。”朱肃一副刚愎自用公子哥儿的架势,唰的一声展开手中折扇,上面写着的赫然是“为国为民”四字。看的茹太素气势一滞。“狗儿,你带些人,好生照顾茹御史养病。”

“啊,说不得茹御史也有染疫的危险啊!如此一来就必须隔离了,绝不可轻忽!狗儿你可要看管好此间四处,万万别让茹御史四处走动了。”

“疫病可不管什么官大官小。直到茹御史病愈之前,他巡河赈灾之大任,本王就辛苦一些,一并挑了吧。”

茹太素听闻此言,当真是气的须发倒竖,不顾病体的暴跳如雷,如当日在朝堂上一般手指朱肃,震怒道:“你……你……”

“家国大事,岂容你这十来岁的小孩儿戏!”

“你欲软禁老夫夺权吗?老夫绝不会承认!其余人等亦绝不会俯首听命!”

“名不正言不顺,本朝绝无此先例!你虽奉陛下巡视苏松之命,可亦无权……无权剥夺老夫手中职司!”

“你……你受陛下重命,却这般妄为,老夫……老夫定要发动诸同僚,狠狠参劾你囚禁官僚,夺权自专!”

“自专?”茹太素越愤怒,朱肃却越反觉得心态平和。他以扇掩唇,只露出一对灵动且无辜的双眼。

“巡视苏松的差使没有这份权力,本王另一个身份,难道还没有这份权力吗?”

“另一个身份……”茹太素一愣,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身份?”

“呵呵,茹大人乃至诸位,怕不是都忘了。”朱肃一合折扇,得逞一笑。

他一字一顿,用折扇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

“我、是、吴、王!”

“吴王,吴地之王哟?”

“身为吴王,可有权力辖制藩内诸官?可有权力插手藩中诸事?”

“你说,这吴地之事务,是应该听你这个巡河御史的,还是由我这个吴王自己‘自专’?”

“吴……吴王?”

茹太素怔住了,想出言劝和的魏观怔住了。甚至朱肃身后的姚广孝、罗贯中、狗儿都微微一怔。

是啊,虽然平日里一口一个王爷,一句一个殿下。

可所有人都没注意到,眼前这个十余岁的少年,是被当今陛下封了“吴”王的。

这个“吴”字,可不仅仅只是一个名词,一个头衔。他所指代的,是在大明的某个限定的地域之内,有着几乎至高无上的权力!

名义上,他朱肃就是此苏松一地,军政自专的藩王共主!

天下曾经有两个吴王,一为西吴朱元璋,一为东吴张士诚。于是天下人便有了普遍的共识,大明西吴之地,指的便是应天帝京,而东吴,自然是这一带张士诚曾经雄踞的苏松地区了。

应天如今身为帝京所在,自然不可能拿来做藩王藩地。而朱肃被老朱封了吴王,既然不可能皇帝腾出京城来给皇子建藩。朱肃的封地,自然就是苏松这东吴之地了。

虽然朱肃知道历史上再过一段时间,老朱就会以“吴越之地乃朝廷腹心不宜建藩”为由,将自己改封周王。

可奈何,这事其他人不知道啊!

只要吴王这名头还在自己脑袋上挂着,自己在法理上,便是在这苏松一地,拥有第二高决策权的一地藩王。

“这……这……”茹太素呐呐难言,好一会才想憋出一句:“殿下尚未就藩,如何便能仗着吴王之名”。

话还没出口,又觉得这话犯了忌讳,还没考虑清楚,朱肃已直接打断道:“本王心意已决,便如此操办吧!”

“魏知府,领我去施粥的粥棚看看!戴先生亦请随行。至于茹大人……”

“您且好好养着,万事自有本吴、王在!”

说着,心情愉悦的向茹太素眨眨眼,领着一大拨幕僚护卫,自顾自的离开了茹太素的院落。

“这……这……”

“这小儿……定然是对前事心怀怨怼,故意气我!”

茹太素一口痰没咽下去,看着朱肃离去的背影,又颤颤巍巍的咳嗽起来。

(本章完)

第330章 兵将离心第623章 化夷为夏第447章 刘伯温刀捅李善长第152章 吉安侯陆仲亨第553章 昏国昏君第498章 倭国 高丽,两面为难第714章 夜袭作战第264章 何谓禽兽第132章 借钱为何不早说?第441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上位第691章 考神降临第804章 缓兵之计第148章 开业大吉第832章 谁是匪徒第810章 海贼王陈祖义第138章 因何搞我?第552章 高丽反了!第304章 原来我真是华夏苗裔?第412章 殿下要如何改造天下文人?第303章 你国贵人,皆是我天朝之后!第685章 船炮扬威第589章 孔府密谈第887章 小事化大第757章 中亚后事第634章 朱棣的胆略第1018章 三面间谍第905章 何为仁义之师第705章 兄弟汇合第636章 姚广孝的心思第1121章 拜占庭的算盘第588章 科考改革第274章 将计就计第186章 殿下为何自残?第669章 商议第686章 海上作战的精髓第19章 无耻!无耻之极!第705章 兄弟汇合第428章 沐英将归第1146章 议谴援军第576章 李善长的降维打击第556章 徐达!直取元庭!第1101章 改变从教育开始第277章 四哥何不西征?第1123章 背城一战第787章 黑吃黑第982章 火星第229章 御前奏对第56章 小公爷来访第1149章 决意向前第972章 反制第1057章 威吓第707章 兄弟相争第460章 开国之功,不过如此!第455章 老朱大摆鸿门宴第1094章 舞弊案第739章 大位之争第862章 众叛亲离第531章 攻击京都第891章 嫌隙第14章 朱老四和徐妙云第75章 一梦六百年第147章 织毛衣,愿天下百姓不受寒第89章 朱祁镇叫门,太爷爷挨打第667章 伪造国书第700章 分化之计第506章 给大明当狗,前途远大!第1002章 搅动风雨第826章 天兵第416章 真正的儒家第149章 财源广进第135章 老朱的手腕第734章 大义之名第736章 有的苏丹还活着,但他已经死了第778章 时代变了第463章 李善长之殇第703章 山坳屠杀第1063章 势如破竹第606章 奇货可居第20章 咱要创造一个万世不易的大明!第251章 审问(上)第887章 小事化大第1109章 扫黑除恶,势在必行第1142章 搜山检海第865章第989章 大火第62章 朱老四的密旨第724章 再骗一次第198章 徐家姐弟第196章 老朱的苦心第1129章 反攻西征第1077章 胡季犛投降第818章 孤山之上第776章 谈判第635章 能将几何第986章 迁移箭台第34章 专克神童第286章 三桩事第806章 火攻计第982章 火星第18章 大明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