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后金帐内

bookmark

大帐内,皇太极眼角的忧愁之色被多铎尽收眼底,然而他的内心中却感到有些无力,这种不被皇太极重视的感觉实在太过难受。

“传范先生来。”

皇太极终于开口了,但内容却让在场的众多后金大臣内心中感到有些如梗在喉。

只因为眼前的皇太极口中的范先生正是范文程。

如果说后金内部的各种斗争是不断的互相打嘴炮,不断的想尽办法消耗对方的话,那么对于这些满臣来说,汉臣的逐步出现是让他们最无法接受的。

而汉臣之中,权势最大的便是范文程。

如果不是皇太极一路相保,估计这会已经早都被人挂在某个旗杆处吹着风成了干肉。

不一会,范文程甩着自己脖颈后丑陋的金钱鼠尾来到了大帐之外,冲着门口的侍卫躬身使了些银子,才在其厌恶的目光之中进了大帐。

刚一进门,便顶着数道充斥着恶意的目光。

“臣..范文程叩见大汗..”

早已一心投靠后金的范文程给皇太极叩安的这一套流程早已熟练,行云流水却丑陋异常,卑躬屈膝之间却不受满臣待见。

而这其中不仅仅是豪格、多铎,几乎所有在场的皇太极亲信对于眼前的这位汉臣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看法。

而皇太极却对这一切熟视无睹,毕竟对他而言。

起用汉臣一方面是为了转移后金内部之间不断抬头、不断激化的矛盾,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在以后能够更好的攻略大明。

所以从皇太极接过后金之后。

便全面禁止再有满人肆意虐杀汉人的情况出现。

当然了..这就像是某些没有意义的口号一般。

都是说者无意,也希望听者不要当真。

“范先生平身吧,据探子来报,明朝军队正源源不断的向关宁城集结,并且皮岛之上的毛文龙似乎也蠢蠢欲动,而今再去进攻朝鲜还算是好时机吗?”

皇太极的目光带着全场的目光集中在了此刻跪在地上的范文程身上。

而范文程却是跪在地上微微抚了抚胡须后,轻轻的站起身来扫了扫衣前的尘土,面色有些迟疑的问道:“不知大汗何时称帝?”

“大胆!大汗问你什么你就说什么!”

豪格顿时开口呵斥道范文程。

皇太极也有些疑惑,便也未阻拦斥责豪格的逾越,而是不解的问道:“范先生,本汗问你的并非此事。”

“臣自然知道大汗所言并非此问,但此事关系到而今对朝鲜之战能否取胜。”

“这两事之间又有何关系,又应该从何谈起?”

“若是大汗如今想要称帝,那么对朝鲜之战自然必败无疑,明朝皇帝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汗称帝而无动于衷,必将倾尽所有对我后金展开攻势;若是大汗仍能够以明国属国为自居..那么对朝鲜之战应当会有七成把握。”

“你是说大汗还要给明朝小皇帝当臣子吗?范文程!你怎敢口出如此狂言!”眼下的豪格厉声痛斥的向范文程说道。

“豪格贝勒,臣并无其他二心,只是此事关系重大,若想要对朝鲜之战能够顺利,对明..恐怕一时间还是得缓和关系为妙。”

“这是为何?”皇太极虽然感觉琢磨出了些什么关系,但还是想听听范文程更加透彻的见解。

“大汗称帝这并无大碍,但难就难在了一旦称帝,如今的局势对我后金将更加不利,最好是能够想办法让明国不要来趟这趟浑水,否则我后金对朝鲜之战将必败无疑。”

这话从谁的口中说出来恐怕都没有从范文程口中说出来有更大的威力,只是在话音刚落的一瞬间。

周围的满臣瞬间怒目而视,就连多铎眼神中虽然有些顾虑但早已寒霜攀上了脸庞。

而豪格更是夸张,直接从众人之中走了出来,走到范文程身边说道:“你这家伙,莫非是活腻歪了?汉人果然靠不住,难不成还在为你以前的主子着想吗?明狗我等杀了数十年了,怎会因其而导致对朝鲜之战必败。”

“大汗若不称帝,从名义上来说只是大明属国之间的战争,而大汗一旦称帝,那么这对朝鲜之战就是对明国的侵略,这一点的意义有着很大的不同。”

“可就算如此,这明人又不是不可相敌,反而软弱无能。”豪格反驳道。

“并非如此,据臣所知,这崇祯帝自登基之后,在明国境内进行大规模的新政革新并且而今已初步取得成效,荷兰红毛番子的商人也因新政而从中获利颇丰,源源不断的向明国供输粮食..”

皇太极有些疑惑,:“此事本汗也算略有耳闻,之前后金还有荷兰商人前来行商,可大多数的商品对我后金来说都并无何用,而粮食虽重要,可只有粮食也并不能强军啊。”

范文程摇了摇头:“而今的明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吃不饱肚子的问题,其滋养的百姓不在少数,而近年来因我后金不断袭扰明国导致民不聊生加之官员腐败无能才处处显得羸弱,可实际上明国小皇帝一旦能够让百姓吃饱肚子..其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拉出数量巨大的军队。”

如果此时的大帐之内能被朱由检所窃听到的话,其估计会不惜代价先让人去后金把范文程这老东西提刀宰了。

而今的后金,范文程可以说是对大明最了解的第一人,因为其本是明臣,所以对大明更是了解。

如此大患却正在后金皇太极的麾下。

“那若是本汗不称帝又当如何?”

“应当尽快派出使臣与大明重新交好,许以厚礼,哪怕归还辽东数城都不足为惜,一定要换来明国不出兵的承诺。”

多铎开口了,一开口便是一针见血。

“不管怎么说,这朝鲜也都还是明国的臣属之国,明国皇帝怎会轻而易举的放弃?”

范文程睿智一笑,爽朗的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价码开的足够厚,依臣所见恐怕由不得那一心想要做出点成绩的大明小皇帝不动心。”

第四百四十七章 应对第五章 此物能制,举厂搬迁第一百七十二章 败退第三百六十六章 缠足之事第七十七章 粮食很重要第二百四十九章 铁路建设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钢铁集团第三百五十章 来宗道退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门第三百八十七章 进港休整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于世界之林第六十八章 皇家矿务局第二十九章 风卷残云,朝堂之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祯三年第七十三章 魏忠贤到福建第二十八章 埋伏与收割,猎人与猎物第九十四章 再议纸币问题第一百八十七章 试手第二百零一章 漕运疑云(3)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专列第一百四十一章 苏合泰的背影第三百八十五章 转至九州第一百六十七章 后金又想要复州第三百零四章 百官访直隶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业园区的构想第二百五十九章 群臣议钢第八十一章 经济研讨会(1)第四十七章 崇祯一年第二百七十章 惊喜第三百六十八章 废除裹脚第四百七十五章 两只狐狸第十七章 关宁关隘,毕自肃第七十九章 后金帐内第二百二十一章 嚣张的宗族第五章 此物能制,举厂搬迁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头第四百零八章 悉数归案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报社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二百五十一章 借机动荡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二百九十三章 农业机械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办周奎(1)第五十三章 新年开榜!第三十五章 关宁绞肉机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议策第五百零五章 免费教学开始第四百零九章 痴心妄想第一百八十七章 试手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国起义第四十七章 崇祯一年第二百四十六章 汉人的新生活第二百六十章 宋应星第一百八十七章 试手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议程再提起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极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枪已成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隶肥皂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师的朱由检第四百五十三章 够不够喝第二百四十七章 农业贷款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三百五十五章 货币战争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澜第四百八十一章 开赴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击不止第二百五十一章 借机动荡第三百一十四章 谈判开始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销局市场第四百七十六章 张灯结彩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总局第二十一章 不断变化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钢铁集团第五十二章 树碑立传,建祠并祀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点啊第一百八十九章 辽东大捷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广遇阻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过上好日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穷郭允厚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灭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么打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纸币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三百五十五章 货币战争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统更新第三百五十章 来宗道退第三十八章 京观第四百四十四章 经济建设第四百四十八章 机遇第七十九章 后金帐内第四百七十四章 电气化车床第一百二十九章 风波平息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离去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门的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