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华夏在我肩上担着

第454章 华夏在我肩上担着

对于老朱的铁腕,马娘娘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支持。

不是她没有考虑过后果,这恰恰是她深思熟虑之后的答案。

“如果没有景恪,没有《大同世界》,我不会同意你动孔家。”

“但现在有了这一切,孔家的存在就成了大明前进的绊脚石,必须搬开。”

老朱非常认同的点头说道:“是啊,没有景恪,咱们只能用理学治国,就必须要尊孔。”

“当初咱被儒生骑在脸上欺负,也只能唾面自干,就是这个原因。”

“现在咱不需要他们了,新账旧账就给他一起算清楚。”

然后他又叹道:“其实咱也怀疑,景恪能否担得起这个大任。”

“这些年,咱把他讲过的东西看了一遍又一遍,越看越觉得高深。”

“对历史、大势的分析,比什么之乎者也更透彻。”

“后来又去大明各地实地考察,亲眼看到了他变革下的大明,真可谓是国泰民安。”

“已经远超历朝历代所谓的盛世了。”

“这些事实给了咱信心,他是有能力改变这一切的。”

马娘娘深有同感的道:“咱们看着他长大,一直把他当孩子看,难免会小看他的能力。”

“其实仔细想想,他所思所想所为,早就已经超越前人了。”

老朱说道:“是啊,大同世界给了我对付孔家和儒家的决心。”

“这次儒家若识趣,咱还能给他们保留一席之地。”

“若是不识趣,咱就彻底给大明换换脑子。”

治国,尤其是想长久维持一个庞大帝国,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哪怕这套思想体系很落后,也比没有强。

历史上不乏盛极一时的大帝国,可往往几十年就崩溃了。

正应了那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原因很简单,那些帝国全靠一两个强人维持,没有强大的思想体系做后盾。

强人没了,维系国家存在的关键因素就没了,国家也就没了。

华夏能维持庞大的疆域,就是因为有一套思想体系在维系。

不论如何分裂,大家在思想文化上都是一家人。

遇到有能力的君主,就能重新完成统一。

华夏的思想体系起源于三皇五帝,成熟于周公旦。

孔孟等先贤,在这套思想体系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有了儒家和诸子百家。

在之后的一千多年,儒家思想就成了维系人心最主要的那根线。

历朝历代,不论怎么变革,根子都是儒家思想。

你用人家的思想治国,尊崇人家的后人拉拢人心就成了必然。

这也是为何从汉朝开始,皇帝要祭孔庙,一直给孔家上尊号的原因。

最后孔庙变成了文庙,孔家有了衍圣公,一直延续到满清结束。

大明也需要文人治国,需要儒家思想来维系统治。

即便是朱元璋的铁腕,面对这种情况也不得不吃了个瘪。

最后选择性失明,放任孔家的存在。

不过他也不是全面退让,一直努力将孔家的影响力限制在曲阜。

但很显然,这种限制显得非常无力。

直到陈景恪写出《大同世界》,让他们看到了打压儒家摆脱孔家的希望。

《大同世界》虽然有着很深的儒家痕迹,但已经脱离了儒家。

就好像,儒家是以周礼为基础,吸收了各种新思想创造出来的一样。

大同世界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百家长处,推陈出新形成了一家之言。

所以两者不能视为一家学问。

当然,如果想减轻推广大同世界的难度,也可以自称是儒家一份子。

一开始陈景恪就是这么打算的,但现在老朱和马娘娘必然不会如他的愿了。

老两口围在一起,开始各种算计。

先是老朱讲了自己的法子,让蒋𤩽带人去彻查孔家的恶行,然后用报纸公之于众。

“……民怨被激起,咱们动孔家的代价就小的多。”

“然后强行推行大同世界,用来打压理学和儒家。”

马娘娘却摇头说道:“这是下下策,必然会让孔家和理学合流。”

朱元璋说道:“哦,妹子有更好的法子?”

马娘娘看了一眼茶杯,老朱立即给斟上:“妹子你润润口,慢慢说。”

马娘娘很是满意,说道:“景恪曾经说过,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就可以肆意点评他人。”

“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把道德制高点让给理学派。”

朱元璋惊讶的道:“啊?这……不是主动将刀子递到他们手里吗?”

马娘娘笑道:“你只看到了其一,却没看到其二。”

“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他人,确实非常方便,可也会被人拿着放大镜挑刺。”

“平时都是他们拿着放大镜对皇帝指指点点。”

“把制高点让给他们,就轮到你拿着放大镜挑他们的刺了。”

“而报纸就是最好用的放大镜,能将他们所有的毛病都无限放大。”

朱元璋似乎明白了什么,但又有些不透彻,心中痒痒的难受:

“妹子你别打哑谜,你直接给咱说,具体该怎么做。”

马娘娘找个舒服的姿势,往椅背上一靠,说道:

“先用报纸把理学高高的架在道德制高点上,然后把孔家的老底掀出来,摆在他们面前让他们来审判。”

“然后用报纸将他们的审判过程、结果公之于众。”

“如果他们秉公执法,那正好借他们的手铲除孔家。”

“如果他们想包庇,那之前他们站的有多高,摔的就有多狠。”

末了,她赞叹的道:“报纸真的是好东西啊。”

如果没有报纸,这法子是不能用的。

说白了,还是舆论权,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哎呦。”老朱一拍大腿,高兴的道:

“妹子你真是咱的贤内助,这法子好,好的很呐。”

“咱已经迫不及待想看他们的窘态了。”

——

另一边,陈景恪正在书房,第不知道多少次完善自己的作品。

一开始他觉得自己写的已经很好了,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回头看,总是能发现缺陷和漏洞。

他迟迟不愿意发表大同世界,确实有忌惮理学和孔家的因素,但主要还是觉得不够完善。

伟大的先贤作品总是很少,很多一辈子就只有一部作品。

就是因为思想这东西,总是在不断成熟。

想追求完美,就需要用一生去钻研实践。

也幸好他两世为人,两世加起来年龄有六十多岁了。

虽然前世有研究说明,激素会影响人的心态。

年轻的身体,会让人拥有年轻的心态,也会让思维更加活跃。

可见识这东西,是和时间成正比的。

前世今生六十多年的阅历,给了他写书的底气和资本。

他并不是天才,之所以能写出大同世界,除了丰富的阅历,还得益于有前世的诸多模版可以参考。

即便如此,这本书写的也不算完美。

当然,这个世界本就没有什么完美的事情,一种新思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儒家也是经过一代代弟子完善,才演变成今日的模样。

孔子自己年轻时候和年老时候,言行都存在着极大差异。

更何况是陈景恪这个‘庸才’。

所以他已经决定了,趁老朱掌权,赶紧把大同世界发表了。

到时候就算那群理学儒生想整幺蛾子,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他还不知道,就在他想着怎么利用老朱的凶名,震慑理学派的时候,老朱也在算计他。

刚把心里产生的新想法记录下来,就听管家来报,杜指挥使求见。

陈景恪心中不禁犯嘀咕,杜同礼大晚上来见自己,肯定是出事儿了。

真是一刻都不让人安生啊。

他不敢耽搁,连忙将笔放下,让人将杜同礼带了过来。

见过礼之后,陈景恪直接问道:

“说吧,大晚上到我这来,什么事情?”

杜同礼面容严肃,说道:“蒋指挥使要了一批人手出京了。”

陈景恪眉头微皱:“有太上皇手谕吗?”

杜同礼点点头,说道:“有,没有太上皇手谕,我肯定不敢让他带太多人手出京。”

“太上皇授予其锦衣卫全权指挥权,连我都要听他的指挥。”

陈景恪气道:“就为了这点事儿,你大半夜就跑我家来?知不知道人吓人会吓死人的?”

杜同礼连忙说道:“您且听我把话说完,我来找您是因为蒋指挥使走的时候,提走了一批卷宗。”

说到这里他压低声音道:“山东孔家的卷宗。”

“嘶……”陈景恪倒吸一口凉气:“蒋𤩽提走了孔家的卷宗?”

杜同礼重重点头,道:“所以我才连夜来找您……您说太上皇想做什么?莫不是要……”

陈景恪深吸口气,严肃的道:

“将理学名士的名单罗列出来,将他们的底裤有多少根线都查清楚。”

杜同礼惊讶的道:“理学……太上皇要对理学动手?”

陈景恪说道:“是理学派绝不会坐视孔家倒台,但只要他们敢保孔家,太上皇肯定会连他们一块儿打的。”

“大明这天,真的要变一变了。”

杜同礼惊恐的道:“您是说……太上皇要彻底废了孔家?”

陈景恪叹息道:“太上皇在为后人清理障碍。”

他太了解朱元璋了,对孔家要么不动,动就是下死手。

更何况,要震慑孔家锦衣卫就能办,何必出动蒋𤩽?

授予蒋𤩽对锦衣卫的全权指挥权,就是最大的信号。

杜同礼人麻了,他自然不会怀疑陈景恪的判断,可正因为相信才更害怕。

原本他以为,朱元璋只是抓几个典型杀鸡儆猴,震慑一下孔家其他人。

没想到,目标竟然是整个孔家。

这事儿就大了。

不只是理学派,到时候儒家都会拼死维护孔家。

杜同礼倒不觉得他们能赢,只要太上皇下定决心,最多就是大乱一场。

可儒家和孔家的反扑,也能带走很多人。

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更是活靶子。

他一直知道自己就是个背锅的,锦衣卫真正当家的是陈景恪。

对此他倒也没有什么意见,这个锅可不是谁都有资格背。

不管怎么说他都是锦衣卫指挥使,陈景恪之下第二号人物。

而且上面有陈景恪负责和皇家沟通,他这个指挥使当的可谓是非常轻松。

可是……他没想到,有一天要背一口这么大的锅啊。

就他的小身板,可扛不住儒家的攻击。

看着惶恐不安的杜同礼,陈景恪忽然笑了起来:

“怕了吗?”

杜同礼毫不犹豫的道:“怕,怕的要死。”

陈景恪说道:“要不,我把你换了,直接让蒋𤩽复职?”

杜同礼有些意动,但犹豫了好一会儿眼神重新坚定下来。

他没有说什么效忠之类的话,而是说道:

“大丈夫生当五鼎食,死亦五鼎烹。”

“不敢冒五鼎烹之险,又怎配的上五鼎食之尊。”

“我早就眼馋蒋指挥使的轻车都尉爵位了,只恨遇到您太晚,没有他那样的机会。”

“现在机会来了,又怎能错过。”

陈景恪笑道:“你倒是坦诚,既然有了心理准备,那就去做吧。”

“就算这次无法让你如愿,将来我也会另外给你创造机会的。”

杜同礼等的就是这句话,立即起身下拜道:

“属下遵命。”

之后他也没有在说什么,立即返回镇抚司,抽调精锐力量进行了一番布置。

他还很有主观能动性,查的不只是理学名家,而是所有的名家一起查。

有备无患。

送走杜同礼,陈景恪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的内心远没有那么轻松。

对付孔家,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就算以老朱的威望,也难免会发生一场大动荡。

但同样的,收拾孔家也注定会是思想上的一次大突破。

从宋朝开始,孔家就成了儒教的标志,成了守旧的代表。

他身上的神圣光环越耀眼,就意味着思想界的禁锢就越严重。

打破孔家的神圣性,就是打碎笼罩在思想界脖子上的枷锁。

同时,也是对儒家自身的解放。

没想到,老朱忍了半辈子,临了临了终于对孔家举刀了。

难怪他没有让权给太子,原来是想玩一波大的。

只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放下顾虑,对孔家和儒教开刀呢?

陈景恪的目光看向了桌子,大同世界。

没想到,弄到最后,是自己给了老朱动手的资本。

他一点都不觉的高兴,只感到了如山一般的压力,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毫不夸张的说,这一刻他感觉华夏就在他肩膀上担着。

但……

老朱啊老朱,你也太看得起我了吧?

我自己都没那么大的信心啊。

但……

他的眼睛越来越亮,胸膛缓缓挺直。

既然命运将这个重担交给了我,那我又何惧有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吾辈当为之。

第60章 老狐狸第434章 学傻了第405章 操控舆论第316章 伟大思想第472章 太圣皇第357章 皇上就是败家子啊第481章 二杨相会第334章 我们已经被渗透了第421章 无题第249章 传说中的大人物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么?第19章 当然听皇帝的第407章 蠹虫传133.第133章 天降异象第479章 佛教东传带来的春节快乐206.第205章 陈景恪的成长185.第184章 什么重要?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第348章 屠杀继续103.第103章 我搞定无酸纸第380章 凿穿战术再现第358章 你们心里没有本太子啊103.第103章 我搞定无酸纸第465章 龙凤呈祥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第408章 巾帼不让须眉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开线了第472章 太圣皇第67章 温馨的一家四口第299章 继续无题第444章 祸不单行第463章 杀驸马以正法令105.第105章 十年后让位给你第318章 洛下学宫第343章 火烧锦衣卫衙门222.第221章 太简单了没意思第240章 你的算计也太可怕了第252章 构建帝国体系93.第93章 妖僧姚广孝第64章 朱雄英突袭方孝孺第403章 借题发挥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第14章 生活处处是神话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第336章 人才掠夺计划第59章 无意中改变历史98.第98章 掀起医学革命第406章 父母之爱子第482章 人权的二象性第41章 丞相彻底成为过去第25章 明心志第298章 无题87.第87章 病之源第62章 制度上的无奈第427章 奇观加信仰第1章 揭皇榜第265章 直捣黄龙第389章 大明二代之臣纷登场193.第192章 化学源于爱情?第447章 摊牌第39章 圣人言可杀人第68章 小小朱驳老朱第85章 咱的乖孙怎么样第262章 给你封个猴儿吧141.第140章 突如其来的迁都话题(加更求月第385章 阁老们头上的人第13章 思烹狗第439章 无题206.第205章 陈景恪的成长第373章 大战将起第336章 人才掠夺计划110.第110章 别人不配让陛下去赌第6章 锦衣卫带来的危险211.第210章 你家族是谱批发的?第240章 你的算计也太可怕了第359章 南洋清除计划第240章 你的算计也太可怕了143.第142章 新都畅想第451章 勋章第50章 老朱脸上挂不住了第368章 谨言慎行223.第222章 心怀鬼胎第309章 那啥无题第23章 再出手222.第221章 太简单了没意思第346章 血132.第132章 因为尊重第364章 高,太高了。第408章 巾帼不让须眉第320章 他怎么舍得的啊?第40章 演戏第327章 时代的尘埃133.第133章 天降异象137.第137章 朱标酿成的恶果(求月票)第381章 屠鱿令第297章 建文?嘉文?第340章 方孝孺也配写史?95.第95章 将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第313章 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