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崇祯的宣德炉

朱舜的三叔朱忠礼在京城里做牙人,过去因为出身过于低微,一直被居住在京城里的同行欺负。

在牙行里做牙人的,哪有一个不是身份低微,但就算是低微也分个三六九等,他们好歹是城里人,只是低微,乡下人那是低贱。

自从大半个月前,朱舜成为了王恭厂的掌厂,三叔朱忠礼在牙行的地位彻底就不一样了,再怎么说他可是朝廷命官的三叔。

以前经常把他当下人一样使唤的同行,现在全都转过脸来巴结朱忠礼,就连掌握这些牙人生死大权的管事,见了朱忠礼都是客客气气,喊上一句朱老弟。

朱忠礼现在在牙行里面,腰杆子也直了,走路也带风了,总算是扬眉吐气了。

不过这两天,朱忠礼总感觉同行们有点怪怪的,看他的眼神不对劲,表面上看着挺客气,眼里却带着和过去一样的鄙夷。

朱忠礼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今天他接了一个大活,一位朝廷里的大官喊他去做事,这件事要是做好了赏银三分。

这个大官不是别人,就是已经成了过街老鼠的金之俊,他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听说这个朱忠礼是朱舜的三叔,就想着要拿捏他。

朱忠礼自己再怎么吃亏,怎么受委屈都行,就是见不得别人说自己家的孩子,听到金之俊在那阴阳怪气的说朱舜的不是。

低三下四了一辈子的朱忠礼,掏出碎银子,直接砸在了金之俊的脸上:“去你娘的,这个钱老子不挣了。”

扔完碎银子的朱忠礼,浑身上下说不出的神清气爽,感觉自己终于像个人了,昂头挺胸的离开了。

回到牙行里面,朱忠礼也不干了,收拾好东西直接回家了。

金之俊这件事不是个例,东林党很多成员都把朱舜的愚蠢行为当成了一个笑话,每当茶余饭后总要拿出来嘲笑他几句。

现在不拿这件事嘲笑朱舜几句,东林党成员们都不知道怎么聊天了。

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崇祯的耳朵里。

乾清宫。

已经深夜了,崇祯还是认真看着内阁送来的奏章,在内阁宰辅们票拟过的奏章上,进行批红。

又是接连批阅了十几个小时,崇祯放下手里的御笔,揉了揉太阳穴。

王承恩送上来一份谍报,呈报给了崇祯。

崇祯看着手里的这份东厂谍报,不动声色的问道:“锦衣卫今天是谁当值。”

一名锦衣卫千户从一对铜鹤旁边,走了出来:“启禀陛下,臣当值。”

东厂和锦衣卫作为大明王朝最重要的谍报机构,相互竞争,又把界限划分的很清楚,免得为了争权夺利相互厮杀。

一般东厂或者锦衣卫递上了谍报,除非是特别重大的事情,比如三品以上的大臣死于非命,一方封疆大吏心怀不轨。

否则不会重复递上谍报,崇祯更不会主动询问。

崇祯今天不仅是询问了,问的这个事情,让这两位东厂和锦衣卫的高层,有点摸不清头脑。

因为崇祯问的这件事太小了,小到就是一件芝麻绿豆的小事。

“朱舜最近这段时间在做些什么。”

锦衣卫千户摆了摆手,让人去找关于朱舜的谍报,朱舜只不过是一个不入流的从九品小官,差点没能找到,翻了将近半个时辰才找到。

要知道在平时,最多几个呼吸的功夫,就能把皇帝要的谍报翻出来,锦衣卫的脸色不禁有点难看。

自从魏忠贤倒台以后,东厂的势力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锦衣卫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乘机坐大,完全压住了东厂。

要不是王承恩的能力极强,经过三年的努力,勉强拉起了一套班子,东厂就和荒废了没有多大区别了。

现在出了这么一件事,不就是在说锦衣卫的能力不行,白白糟蹋了那么的人力物力。

也不能怪锦衣卫千户,朱舜这样的小官大明王朝不知道有多少,根本不值得锦衣卫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备案。

要不是前些天,朱舜发明了足以变革一个时代的线膛枪,锦衣卫找上一个时辰也找不到朱舜的谍报,因为根本就不会有朱舜的谍报。

朝廷官员都恐惧被锦衣卫监视,但是能被锦衣卫监视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说明入了崇祯的法眼了。

朱舜知道王恭厂里面肯定会有锦衣卫和东厂的人,没有半点的忧虑不说,还彻底放心了。

只要自己不做亏心事,锦衣卫和东厂的监视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保护,这也是东林党成员现在恨透了朱舜,却不敢找青手暗地里弄死朱舜的原因。

就是担心朱舜身边有锦衣卫和东厂的人,朱舜害的他们赔了那么多的钱,要是没有锦衣卫或者东厂的人,东林党蓄养的青手早就给朱舜一个闷棍,用麻袋装起来,沉到永定河里面了。

崇祯面前的黄锦大案上摆放着一个宣德炉,经常会在上面写上一些名字。

百户曹变蛟,英才黄宗羲,弃官回乡的孙传庭。

崇祯看完这份谍报,拿起湖笔,在鹦哥眼端砚里蘸了蘸墨水。

竟是在宣德炉表面写上了朱舜的名字。

王承恩这位煊赫大太监,眼皮子猛的抖了一下。

崇祯放下手里的湖笔,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满朝文武竟只有朱舜一个廉吏。”

第三十五章 宋氏织布作坊第四百零三章 孙传庭绝对不可能赢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场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获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谈心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处六署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几万汉八旗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获第一百二十七章 纽可门汽缸第八十章 高炉水塔633.第629章 京城剧变第十五章 挑选厂房的地点第一百四十五章 启动十台蒸汽机第一百五十一章 烧水泥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纺纱机第三百一十五章 实业家入京城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军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验收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国系列·关羽第六百一十八章 叶初春的结局第一百三十八章 热气的力量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浇铸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绥机械院的院长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业中心的工厂规划1第六百一十八章 叶初春的结局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三百一十章 震慑人心的工业之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四百九十八章 欢腾的京城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纸厂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凌河堡完工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枪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钻床第二百七十二章 东风快递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儿子惨死第五百九十五章 钢铁工业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制成功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厂对大明的影响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战炮的神威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抢朱舜第二百七十五章 杀建奴攒积分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报传到朝堂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锤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压蒸汽机第一百六十三章 产业链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业派穷途末路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七十章 世界级天才第六章 珍妮纺纱机第一百一十一章 气缸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纸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线和深水港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学员的班长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换反应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买办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军火公司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里实业家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八十一章 机械匠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五百二十六章 吕布和关羽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运输系统第三百五十章 万无一失曹掌柜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厂对大明的影响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台蒸汽机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机第一百八十九章 开始羞辱东林党第四百七十八章 机械学院的人才第六百一十四章 东林党公敌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三百八十五章 争夺一期第七十章 世界级天才第四百八十六章 抢手的造纸作坊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决晋商最好用的办法第六百一十八章 叶初春的结局第五十三章 女真来袭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种反应第八章 科学研究太费钱第三章 家里的骄傲第四百七十三章 铅室法第六十二章 第三台珍妮机第四百九十六章 范家的家破人亡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验收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体系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装问题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药工厂第四百八十四章 册封三顺王的目的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变曹家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枪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柜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学堂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积居奇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