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愤怒的乡民

梳棉蒸汽工厂首先要选择河流旁边,蒸汽工厂不比小作坊,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业用水。

还有,不论在什么时候,水运永远是最廉价的运输方式,轻便的棉花棉条还可以用骡马驮运,沉重的煤炭就必须要用水运了。

前前后后用了三四天时间敲定了地址和分配,顺天府二十七个县陆陆续续的开始挖掘地基,铺设青砖,建造围墙。

先把地面硬化,建设好所有的基础设施,等着北平机械总局的匠人们,过去搭建蒸汽厂房,安装蒸汽机和梳棉机。

白羊口所,一处大明普通的卫所,住在这里的基本上都是军户。

这里距离永定河旁边的蒸汽工厂,不近也不远,大概有八十里的路程。

算是附近最近的一处卫所,又有大片的旱地种植棉花,第一家梳棉厂就建立在白羊口所。

在卫所刚成立的时候,军户们的日子是比较富足的。

太祖皇帝为了实现养百万兵不耗费百姓一粒粮食的宏图,卫所的军户们拥有大量的土地,只要辛勤劳作,每年都有富足的收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卫所的田产被官僚乡绅们用各种卑劣手段兼并,军户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田产被官僚乡绅巧取豪夺了,分摊的苛捐杂税还是没有变,军户们的日子,已经悲惨到丈夫当兵,妻女从妓的地步。

自从卫所种植了土豆,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起码能吃饱肚子了,妻女就不需要从妓挣来口粮了。

一条充斥着泥沙的北沙河岸边,矗立着一座蒸汽工厂。

直冲天空的黑色浓烟,轰鸣的机器运转声,打破了这片空旷土地千百年来的寂静。

远处。

一名放羊的羊倌,放下了手里用来圈养的石子,伸长了脖子。

看向北沙河岸边的神奇而又怪诞的景象。

建奴的那招绝户计,遭殃的只是上等水浇田和中田。

下田侥幸逃过一劫,面积更多的旱田,同样躲过了一劫。

正在吃着杂草的几只羊,停下了吃草的动作,扭过羊头,警惕的盯着北沙河岸边。

蒸汽工厂旁边,还站着一位名叫金祖德的乡绅。

金祖德和县衙里三班六房的衙役小吏,勾结了多年,包揽了词讼。

面对同等地位的乡绅,凡事知道留三分,吃相没那么难看。

面对老百姓可就不一样了,凶残如忽律,凡事都要做绝。

在县里是一位人见人怕的厉害人物。

金祖德在地方上盘根交错了这么多年,对于乡里的课税、杂项、火耗等等情况,极为熟稔。

顺天大幅布以极其低廉的价格,霸占了顺天府的棉布市场,金祖德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一个可以成为京城里大人物机幕的大好机会。

可惜,半路杀出来一个土豆面粉。

准备鼓动乡民的金祖德,算盘立刻就落空了,只能继续等待了。

苦熬了这么多天,再次让金祖德等来了机会。

以官僚乡绅的贪婪,不可能放过有利可图的土豆面粉,又开始以各种名目,压榨军户们手里的土豆面粉。

就在昨天,金祖德的一名亲随打探道一个消息,有些村子里的军户妻女又开始做暗门子生意了。

这些村子的军户就是金祖德的机会,只要鼓动这些军户砸了蒸汽工厂,就可以掀起一场民变。

金祖德虽然久居乡里,但他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坚持买来一份邸报。

通过这份邸报,金祖德就能了解很多天下事,例如说自称闯王的高迎祥。

闯王高迎祥已经彻底坐大了,河南、陕西、湖广到处都是流寇,今年甚至是攻入了四川。

民变已经成了让朝廷彻底焦头烂额的一件事。

只要借助民变这件事,金祖德自信可以解决京城里那些大官都解决不了的一件事。

摧毁永定河岸边成片的蒸汽工厂。

不管蒸汽工厂能给朝廷带来多大的好处,只要会引起民变,朝廷都会毫不犹豫的查封蒸汽工厂。

民变的危害,朝廷已经从闯王高迎祥身上领教过了。

金祖德还从邸报上一段很短的文字,推断出一件事,越发的有信心了。

皇上真正在乎的是土豆面粉,只需要保留利国利民的蒸汽工厂就好了,至于引起民变的蒸汽纺织厂。

只会有一个下场。

金祖德做事十分的谨慎,得知北沙河旁边又建造了一家蒸汽工厂,硬是按耐住心里的欲望,又是苦熬了一个多月。

习惯了顺风顺水的东林党和晋商,每次栽跟头,不是朱舜多么的会算计,而是因为他发明的东西太过无解了。

金祖德苦熬了一个多月,在蒸汽工厂外面转悠了好几天,一直想搞清楚这家新的蒸汽工厂,到底是用来做什么。

也不知道蒸汽工厂的家丁们,怎么那么死脑筋,整天就知道端着滑膛燧发枪在门口站着,塞给他们银子都不要。

接连转悠了好几天,金祖德也没从家丁们的嘴里得到一点消息,给那些巡逻的家丁塞银子还是一样。

直到今天,金祖德瞧见一辆驴车拉着满满当当的棉花,进入了蒸汽工厂,总算是放心了。

看来又是一家纺纱的蒸汽工厂。

心里彻底有底的金祖德,收起手里的邸报,坐进了轿子里面:“先去陈集村。”

陈集村是白羊口所的大村,因为村子里有一条小集市,十里八村的老百姓都会来这里买东西,陈村慢慢变成了陈集村。

陈集村那条唯一的小集市,很早以前就破败了,由于活不下去,很多军户们都逃籍成为了流民。

自从土豆面粉出来以后,情况稍微好转了一些,不少逃籍的军户陆陆续续的回来了。

县衙里也没追究,毕竟人口增长是知县很重要的一项政绩。

但这个好转没能维持多长时间,在官僚乡绅的压榨下,又出现了逃籍现象。

金祖德很明白,一个常年饿肚子的人突然过上了吃饱饭的日子,再让他过回以前的穷苦日子,心里会产生多大的怨恨。

金祖德就是要利用这个怨恨,掀起一场民变,彻底摧毁永定河岸边大片的蒸汽工厂。

金祖德从荒凉的小集市上路过,以前热闹的茶馆酒铺,全部破破烂烂。

小集市上没有一个人影子,走到一半才看见几只野猫,饿的皮包骨头,瞪着一双凸出来的大眼睛,很是瘆人。

要不是土路旁边的野猫,饿的连爬的力气都没有了,但凡是有一点力气,这些野猫绝对敢扑上来撕咬轿夫。

从荒凉的小集市过去,一直在街尾才看见一名同样瘦的皮包骨头的老妪。

老妪瘦小的身上胡乱穿着一些破布,坐在门口的榆树下,拿着一个石杵,杵着一些白色树根。

金祖德看见这名老妪还没死,对于心里的算计更有把握了。

这名老妪是陈集村年纪最长的一名老人,娘家是陈集村第二大宗族,人数多达一百多人。

夫家更是陈集村的第一大宗族,人数多达二百人,儿子还是卫所的一名小旗。

白羊口所这么多的村子,金祖德挑选了很长时间,偏偏挑中了这名老妪,除了娘家和夫家的原因。

还在于这名老妪,在还是个年轻姑娘的时候,就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巧娘,织布又快,质地又好。

就算是没有土豆面粉,老妪单凭织布,足够养活家里的小孙子。

现在嘛。

只能指望儿子被层层剥削的粮饷了。

金祖德走下轿子,换上一副笑脸说道:“老夫人,本员外又来买你的棉布了。”

从一年前,金祖德找了一个慕名而来的理由,开始亲自买走老妪的棉布。

老妪看见穿着大团绸缎的金祖德,慌忙在身上抹了一把手,施了一个万福:“金老爷这次恐怕又要失望了。”

“金老爷给的银子,已经比市面上多五厘了,但那些钱还不够买棉花的,哪里还会有棉布。”

金祖德立刻摆出了义愤填膺的愤慨模样,声音拔高了很多:“都怪该死的朱舜。”

“要不是朱舜建造的蒸汽工厂把棉布的价格压的那么低,老百姓好歹也有一条活路,哪里会像现在这样,活生生摧毁了老百姓的活路,这不是把老百姓往绝路上逼吗!”

老妪的娘家和夫家都是挨在一起住,金祖德的声音很大,坐在家里土墙内的两家人,很清楚的听到了金祖德的话。

本来见了金员外诚惶诚恐的老妪,瞬间变了脸色,坐在树墩上,不再搭理金祖德。

金祖德以为达到了效果,满意的离开这里。

在乡野间奔波劳累的转了三四天,金祖德的嗓子喊的都沙哑了,终于把类似的话说了一遍。

可是当他等了三天,那些军户们始终没有动静。

就在第四天,一名亲信管家跑进了垂花门,神色慌张的说道:“老爷不好了,家门口来了一群乱民。”

金祖德站在院子里,正在给泥釉大缸里的鲤鱼喂食,全是白晶晶的上等无锡稻米。

听到管家说门口来了一群乱民,金祖德不怎么好的心情,总算是放晴了,笑道:“应该是不认识路,希望本老爷指明去往永定河的路。”

“走,咱们出去看看。”

金祖德拿着泡上胖大海的紫砂壶,迈开双腿,走出了垂花门,来到了紧闭的大门口。

让守在门口的家丁打开大门,笑容和善的走了出去。

“就是他侮辱恩公?”

“没错,就是他!”

“你确定他是金祖德?”

“确定,我以前在他家干过短工。”

金祖德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一根木耙子抡倒在地上,很快一些别的农具,劈头盖脸的砸了过去。

自以为阴谋得逞的金祖德,不明不白的死在了一群愤怒的老百姓手里。

第二十三章 标准化第一百五十一章 烧水泥六百零七章 专利法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红利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决晋商最好用的办法第四百三十五章 镇远侯被安排了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来的孙传庭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业之城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军火公司第四十章 大明金砖第三百五十章 万无一失曹掌柜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历史性一刻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一百八十八章 带你见识火箭的威力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见师公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业革命的号角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颜良文丑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铸炮法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体大会第三百三十六章 东林党魁得知了噩耗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绥机械院的院长第五百八十章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动派第一百一十四章 黄永发的算计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机的彻底完善第三百一十章 震慑人心的工业之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俭的地位第一百八十八章 带你见识火箭的威力第三十九章 西洋礼服六百零七章 十万工业学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黄家的落魄六百零七章 专利法第四十八章 王恭厂的火药地窖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会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柜的结局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关的战术部署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纸工厂的教化大功632.第628章 先帝驾崩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实验室出事故了第二十一章 崇祯飘了第四百零二章 孙传庭的危机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买办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业化造祥瑞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铸炮法第七章 科研流程634.第630章 工业崛起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厂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机的作用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旧社会第一百三十八章 热气的力量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颜良文丑第二十四章 准备建厂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营营长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纸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国第四十四章 东林党又作妖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换反应第四百三十二章 东林党要提高柴薪价格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战第三百二十章 攻占南洋计划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号的深意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后……第五百零七章 显微镜第一百八十九章 开始羞辱东林党第二百零八章 机械锯齿打造成功第四百二十五章 满清要攻西北第四百二十三章 孙传庭的封赏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十章 崇祯的通杀六百零七章 十万工业学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边基建分局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兰舰队来袭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机械局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贪官署第四百六十七章 陆军讲武堂的行动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铸炮法第一百零一章 怎么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顾侍郎的后手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应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买办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学堂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号的推广第五十三章 女真来袭第二百八十六章 扎根松江府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声音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会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国第四百九十五章 范永斗的惨死第三百九十六章 孙传庭的求援信第四章 线膛枪的连锁反应六百一十三章 东林党坑工业派?第三百八十九章 实弹测试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