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一日,天策军海军舰队特遣编队,由一艘核动力航母、一艘补给舰、一艘船坞登陆舰、四艘海警战舰和八艘海监战舰、四艘滚装货轮组成,抵达了吉婆湾(今越南海防市)。
随后,两个海军陆战队团由海岸登陆,他们以三十多辆两栖突击车为前导,攻入安南腹地。
二日,大批直十八运输机从核动力航母上起飞,分做数个波次对安南重兵集结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轰炸。
天策军的海陆空一体战术,加上人潮汹涌的郑军,安南黎朝如同四面透风的破房子,几乎一推就倒,根本组织不起任何有效的抵抗。
天策军与郑军长驱直入,横扫安南全境,安南军队成批成批的被打死或者俘虏,几路大军于十二月十八日陆续抵达安南首都升龙府(今河内)外围。
失败的战报如雪片般飞向升龙府的时候,安南朝廷知道升龙府保不住了。真宗黎维祐曾欲逃往保禄山,结果出城之后,才发现竟然无路可逃,天策军进展的太快了,简直势如破竹,不得以黎维祐只得返回升龙府坐以待毙。
十二月二十九日,天策军与郑军合围升龙府,派出安南降将命令黎朝投降。
黎朝兵力已经十去其九,升龙府也成了一座孤城,黎维祐知道大势已去,为免升龙府百姓遭受战火荼毒,为保黎氏皇族血脉,黎维祐含泪下令向天策军投降。
其实最让黎朝震撼的是,天策军的直升机频繁光顾升龙府上空,时不时地投下炸弹,摧毁着黎朝上下抵抗的决心。
公元一六四五年,元月一日,安南黎朝伪帝真宗黎维祐举城投降,宣告了安南国的灭亡。
为了目睹这历史性的时刻,王越乘专机亲临升龙府主持了投降仪式。
“下臣安南都统使黎维祐,拜见大明忠贞侯爷,安南心向大明,诚心内附,还望朝廷接纳。”
黎维祐自称安南都统使,又言称内附,而不是投降,算是耍个花招。中华的历史他也是学过的,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如果他以皇帝身份投降,十有八九会死的不明不白。
“黎都统使,本侯代表崇祯皇帝陛下欢迎你重新回归。”王越也称他都统使,实际上也是不承认他原来的皇帝身份:“为了保证安南的平稳过渡,也为了保证黎都统使本人和家人的安全,本侯决定送你全家北上进京安置,朝廷对你也会有所安排。”
为了防止安南出现反复,阮氏安南皇族几乎被郑芝龙斩尽杀绝了,但是黎朝皇族却不宜如此处理。
首先黎朝算是大明正式册封的安南正统,如果处理过激,不利于安南今后的平稳过渡。
想要安南猴子们乖乖的当顺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二百年前大明在安南翻了车,后世的霉军也在安南黯然收场,所以占领了安南并非万事大吉。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黎维祐只得陪着小心道:“多谢侯爷如此关照,在下感激不尽!”
起码有一点他是肯定的,自己的小命暂时是保住了。
升龙府就是后世的河内,自从五代时期安南独立起就是安南国的统治重心之一。
坐落在升龙府的安南皇宫是仿照北宋的格局逐渐的,经过数百年的改扩建,规模还不小,但和北京的紫禁城还是无法相比。
原安南皇宫金銮殿内,郑芝龙与王越再次会面。
“末将郑芝龙,拜见忠贞侯爷!”郑芝龙向王越深施一礼道。
“飞黄将军,这些年福建郑氏可谓蒸蒸日上啊,到目前为止,已经灭了四国,就是朝廷也要另眼相看了。”王越笑着道。
郑芝龙赶紧做谦卑状道:“末将不敢狂妄,我福建郑氏能有今天,都是仰仗侯爷,芝龙心如明镜。”
“你能这样想,那是最好。”王越道:“你看看,本侯把谁给你带来了。”
旁边一名年轻的天策军少校军官向郑芝龙敬礼道:“孩儿郑成功,见过父亲!”
经过六年的学习和锻炼,郑成功已是一名海军参谋,军衔少校。在天策军海军花名册上,他的名字就是郑成功,一直沿用至今。
“森儿长高了呀!”郑芝龙感慨地道。
“你二人的父子之情,下来再叙。”王越在一旁道:“这次本侯亲临安南,除了见证安南黎朝投降,另外还有要事与飞黄将军相商。”
“请侯爷明示。”郑芝龙做恭听状道。
王越道:“福建郑氏经过数年的开拓,到目前为止,已经坐拥四国之地,也算的上幅员辽阔了。”
郑芝龙赶紧道:“拿下黎朝乃天策军所为,我郑氏不过是尽了一点绵薄之力罢了。”
王越一摆手,似笑非笑地看着郑芝龙道:“先不说这个,本侯就是想问问飞黄将军,现在是不是有了割据称王,或者登基称帝的想法?”
郑芝龙心头一惊,立刻道:“芝龙哪敢有此妄想。”
还别说,郑氏内部已经有了拥戴郑芝龙割据称王的呼声,谁不想当从龙之臣,光宗耀祖?现如今福建郑氏所占的土地面积,海外开国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呀?
“哈哈哈!”王越大笑三声道:“国人的秉性,本侯心如明镜。”
“芝龙绝无此念,请侯爷明鉴!”郑芝龙只差赌咒发誓了。
“飞黄将军,如果郑氏在原安南、占城、真腊的范围内建国,本侯费心费力支援郑氏所为何来?”王越语气严肃地道:“本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纳中南半岛入华夏版图,而不是为他人做嫁衣,你可明白?”
“芝龙明白!”郑芝龙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道。
“你明白就好。”王越点了点头道:“福建郑氏有功,本侯绝不亏待。为表彰飞黄将军所立功勋,本侯决定任命你为中南巡阅使,直属我起点管委会。原四国之地,本侯拟定分割成四个省,统归中南巡阅使管辖,这四省的行政构架将由我起点管委会来完成,四省的税收中两成用于郑氏养军,三十年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