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凉薄天子

曹化淳趴在地上,既不敢推辞,也不敢接受。

在这寒气逼人的晨曦,竟硬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司礼监中的太监们,各司其职,其中权柄最大的便是掌印太监,堪称司礼监之首。

由于掌握着国家决策中,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批红审核,以及盖印大权。

所以哪怕是内阁的阁老们,都需要讨好掌印太监,方才能政令通达,因此其也被尊称为内相。

若只是这般也就罢了,但朱由检还让他提督东厂。

东厂监察百官,其权利之大是可以不经通报,便能随意缉查他人的特务机构。

同时执掌司礼监和提督东厂,可谓权势滔天,稍微有点歹念,甚至都能够威胁到皇权。

正所谓封无可分,赏无可赏,这些阉党,下场无疑都很惨。

血淋淋的教训,就在十年前,曹化淳还亲自帮朱由检扳倒了魏忠贤。

从那以后,东厂便已经名存实亡,朱由检也再没任命过掌印太监,就是为了防止再出个阉党。

而今天皇爷居然要下放掌印之权?

一想到曾经魏忠贤的下场,以及皇爷天性上的多疑、凉薄,曹化淳连忙叩首,额头碰的地板砰砰作响,鲜血淋漓。

“奴婢年老体衰,身子骨已不复当年,早就有了下野回乡的念头,怕是难堪大任,辜负了皇恩浩荡……”

曹化淳这么大的反应,让朱由检对于历史上崇祯凉薄多疑的性格,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历史上曹化淳虽然没被任命为掌印太监,但崇祯在此战过后就让其提督东厂。

以他在司礼监里的资历,实际上与掌印也没了区别。

第二年,曹化淳便请辞回乡。

摊上这么一个性格多疑、感情凉薄的帝王,又有谁嫌命长敢接受如此大的权柄?

怀璧其罪的道理谁都懂,但凡有人攻讦,皇帝那疑心病一起来,午门外立刻人头滚滚。

魏忠贤才死了没多久,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所以崇祯后期,大多数官员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则是在摸索迎合崇祯的想法做事。

那些被皇帝看重,又做实事的人,现在还剩几个?

“你想请辞回乡?”朱由检屁股离开床榻,站起身来,看着这个将额头磕得鲜血淋漓的老宦,“你在秉笔当中资历最老,也是跟朕最久的,你不做掌印,谁做掌印?”

曹化淳不敢抬头,哽咽道:“奴婢老了,恐出差错,奴婢看王承恩那小子就很不错……”

“咳咳!”

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咳嗽,让朱由检眉头一皱,怒斥道:“王承恩,听见了就给朕滚进来!”

随着话音落下,隔门再次被打开,从外面走进一个三十来岁,长相喜人的胖墩。

王承恩反手将隔门关上,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愁眉苦脸地说道:“皇爷,你也是知道的,奴婢除了好吃什么都不会,哪里能当的了如此大任?”

随即他看了一眼曹化淳,这位悉心教导,从来就将自己当做接班人的老师,眼中充满了幽怨,有哪个干爹这么害自己干儿子的。

好似在问:干爹,你不是说伴君如伴虎,你这是把我往虎口里推啊,更何况还是老虎里头脾气最怪的那个。

曹化淳侧过脸,眼中的神情分明在说:皇爷突然要任命掌印,咱家推给你做,不是提携你这后生?

王承恩欲哭无泪,在这位皇爷下面掌权,犹如在刀尖上行走,可不是什么提携……

“你俩少在朕面前眉来眼去的!”

一声断喝,让二人连忙低头,战栗不言。

朱由检见二人这番模样,长叹道:“你们两一个是朕从小的大伴,一个是朕现在最信得过的贴身太监,到现在也只想着如何明哲保身,而非替朕分忧了吗?”

两人没敢回话,只是那战栗的身躯,已经说明了一切。

崇祯继承了洪武皇帝那份杀伐果决,却没有后者的政治才能。

在政治上的优柔寡断,让大明葬送了一个个做实事的文臣武将,最后落得个没人敢替他卖命的下场。

以至于李自成攻入北京时,许多大臣开门相迎,尽忠者仅剩司礼监诸臣。

听不得攻讦之语,崇祯朝的将相换了一茬又一茬,也杀了一批又一批,试问谁还敢替这样的皇帝做事?

没有既定国策也就罢了,又时常朝令夕改、临阵换将,大明不亡也就怪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崇祯的杀伐果决,却是由于疑心病,用错了地方。

也难怪下面的朝臣,最后都投向东林一党了。

只要大家都是同党,就不会被攻讦了,不是吗?

想到这,朱由检屁股离开床沿,踱着步子,走到二人身前,下定了决心。

“你二人在担心什么,朕知道也清楚。”他的语气有些沉重,“那些朝臣结党营私互相攻讦,倒是让朕错杀了不少人,朕也下了罪己诏……”

说到这,朱由检突然凌厉起来:“不过,要说这些人身上到底有多干净,个个铁骨铮铮朕是不信的。”

“朕可以在这向你二人保证,只要司礼监和东厂,不做那僭越之事,日后但有攻讦之语,朕定不会草率决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曹化淳,这东厂提督你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

“还有你王承恩也别闲着,提督你不做,那便掌印好了,也算替朕分忧。”

“从今以后,你二人互不统属,各不干涉!”

“奴婢遵旨。”

二人听后松了口气,将掌印和东厂的权利分离出来,互相制衡,到底还是那个皇爷。

至于皇爷的保证,曹化淳和王承恩是断断不信的,谁信谁就是魏忠贤。

作为跟在崇祯身边多年,还能深受宠信的两位太监,他俩对这位皇爷的性格摸得门清。

什么罪己诏,什么信任?

在这位皇爷的多疑和凉薄脾性面前,言官的几句攻讦,就能让这些玩意儿变得狗屁不值!

当年袁崇焕可是手握尚方宝剑,那又如何?

现在的卢象升被三赐尚方宝剑,却使唤不动各路总兵,不就是皇爷有了议和之心吗?

说到底,不也还是不够信任卢象升?

司礼监掌印和东厂提督的权利单一拎起来虽大,但只要互不统属,绝不会成尾大不掉之势。

至少不会出现大臣勾结宦官,形成欺上瞒下的阉党。

念及此处,曹化淳和王承恩心中咯噔一跳,偷偷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目中闪过的惊骇。

刚才不论是谁,若一口答应同时接下司礼监掌印和东厂提督,那下场会如何,午门外断头台下的恶狗怕是有肉吃了?

这分明就是皇爷对他俩的试探!

不错,到底是继承了崇祯的记忆,又是来自后世的灵魂,朱由检又怎会将如此之大的权柄都交给一个人呢?

他很愿意养一个听话的王忠贤、曹忠贤。

但绝不会允许能够屏蔽圣听、甚至威胁皇权和危害国家的阉党出现!

他目光如炬盯着曹化淳:“现在你速去整顿东厂,然后查查那些个监军们在军中的所作所为,尤其是高起潜那厮!”

第三十二章 给你们分地第二章:凉薄天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意外收获第四十二章 上交兵权第七十六章 亲自审理第一百七十章 给你机会了吗第一百零八章 潜龙在渊第四十六章 六年义务教育第一章:穿越朱由检第九十七章 被俘第一百七十八章 新的武器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把刀第一百零一章 最后的挣扎第二百七十七章 信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名状第二百二十章 棋高一着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起抓第二百六十五章 没有机会第四十九章国法难正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计第七章:调整赋税第二百七十八章 风雨欲来第二百七十一章 较量第二百八十四章 爆发第二百六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二百四十三章 行业垄断第一百二十四章 福临的外援第一百九十七章 狙击之神第二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九十一章 将计就计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明保险第一百五十七章 多国相争第一百零四章 俘获芳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起抓第二百五十九章 各怀鬼胎第六十三章 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一百七十三章 神来之手第九十七章 被俘第二百四十章 第一个项目第一百八十七章 多尔衮的反应第二百八十五章 屠杀第一百七十九章 郊外狩猎第一百八十一章 狙击小队第一百四十五章 孤儿寡母第二百四十三章 行业垄断第一百五十七章 多国相争第三十四章 孤乃蜀王朱至澍是也第一百九十三章 风起第三百章 最后的倔强第三十二章 给你们分地第七十一章 神奇的阿拉伯数字第六十四章 归一山庄第一百九十四章 云涌第一百四十三章 海兰珠的死亡第二百五十四章 试探第十八章 反间计第四章:朕要五百万两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揭秘第一百三十四章 此生无憾第一百二十一章 先冷落他几天第二百二十九章 贤内助第二百一十五章 潜行第一百四十三章 海兰珠的死亡第六十八章 赦免杨嗣昌第一百四十章 一个要求第七十七章 昭告天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一百六十九章 反应良好第三十一章 天子震怒第一百六十二章 叶飘的机遇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的律法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光启第九十一章 挂羊头卖狗肉第二百零二章 暗潮第七十章 亮起来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试探第一百八十八章 千米之外第八十八章 陈圆圆的主动第一百四十四章 母子成仇第八十八章 陈圆圆的主动第二百零三章 奸计第二十六章 意料之外的陈圆圆第二百九十章 一箭双雕第十二章 恩威并施第九十八章 一败涂地第二百六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二百四十五章 刺客第一百九十九章 强硬的态度第一百八十四章 千米之外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百铁骑第一百一十八章 皇太极死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光启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轻的血液第一百四十三章 海兰珠的死亡第一百二十六章 国丈的绿帽子第三十三章 蜀中巨变第二十七章 那就杀了吧第三十一章 天子震怒第三百零一章 血路第二百九十六章 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