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汪文辉也系自己门生,但高拱心知汪的奏疏在讥刺自己。高拱暴跳如雷,汪文辉上疏三天之后,高拱即将汪文辉逐出朝廷。高拱公然报复,速度奇快。
高拱刚愎,悍相面目毕露,与大学士赵贞吉互相倾轧。大学士陈以勤处境困难,他与高拱是裕王府同僚,与赵贞吉是同乡,就在七月告病,请求致仕。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十一月,高拱处心积虑,企图撵走赵贞吉,于是高、赵关系告急。告急的原因在于对科道官的考察。徐阶以遗诏的名义放宽了言路,给事中、御史得以直言,轻易不致获罪。此乃政治清明的必须,指责朝政缺失,也于治国有利。但隆庆帝不免厌烦。隆庆帝与其父不同,他厌弃朝政,贪图玩乐,身边又围着一批诱使他享乐的太监。对言官的不断上疏直谏,深感厌恶。摸透了隆庆帝心思的高拱便极力逢迎,建言考察科道官。对六科给事中、十三道监察御史作全面考察。
对科道官的考察本有制度,可此次却是制度外的临时安排。说明科道问题严重,需经考核斥退不称职者。高拱此举,是挟带私货的。当年高拱挑战徐阶而惨败,关键就在科道的弹劾。提议考察,是一种路人皆知的秋后算账,意在驱逐不附己的科道官,扫清自己前进路上的障碍。临时考察按朝廷成规,由吏部、都察院联手施行。吏部尚书由高拱兼着,赵贞吉则兼掌都察院。
高拱建言考察科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赵贞吉忍耐不住,上疏隆庆帝。疏中称:顷因御史叶梦熊言事忤旨,陛下严谕考核言官,包“括已由言官升任在职者,考核范围近两百人,其中岂无怀忠报主、謇谔敢言之士?而今一概以放肆奸邪罪之,恐怕负责考察之部门(所司)奉行过当(扩大化),忠邪不分,致塞言路,沮士气,非国家之福也。”
赵贞吉奏本所言句句在理,一位科道官言事不当,斥为“放肆奸邪”已过分,以此为由,指斥近两百位科道官一概“放肆奸邪”更加过分。赵贞吉又恐“所司”考察中搞扩大化,忠邪不分。话中有话,“所司”不就是吏部和都察院么?赵贞吉掌都察院,那么“奉行过分”,言下之意,指的就是吏部的高拱了。
赵贞吉确乎有先见之明,吏部考察科道,高拱主张罢斥赵贞吉所有副手;赵贞吉强硬对抗,主张罢斥亲近高拱的言官,吏部和都察院势同水火,剑拔弩张。
僵局形成,双方不得不坐下商议调解,高拱为达到驱逐言官的目的,先行妥协,表示赵大学士左右助手一概保留原职,赵贞吉也作让步,依附高拱的言官也可保留。达成默契之后,高拱大展拳脚,凡并不涉及赵贞吉关系者,徐阶提上来的,与自己格格不入的,一概贬斥,谁敢反对,高拱就命鹰犬弹劾谁,这种弹劾史称“搏击”。考察结束,斥退科道二十七位。紧接着,高拱对赵贞吉下手,第一鹰犬韩楫,上疏弹劾赵贞吉“
(平)庸(专)横,考察有私”。赵贞吉深感陷于内斗,无法施展,厌倦高拱党羽的死缠硬磨,便上书乞罢。
赵贞吉在乞求退职的奏本中提醒隆庆帝说:“臣自掌院(都察院)务,只是因考察这件事与高拱意见不一。其他一些坏乱选法,纵肆作奸,昭然在人耳目的事,臣噤声不敢说,辜负陛下赋予的重任,真是个庸臣。高拱这个人,诚然是强横得可以。臣致仕之后,希望陛下让他回到内阁,万勿让他久专大权,广树党羽。”奏本上达,隆庆帝竟同意了赵贞吉致仕的请求,而高拱呢,仍旧兼任吏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