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回 追随者

西的华夏讲武学堂,宋钟国正在和一些辽南出身的教就在屋里生了几个炉子,上面都搁一铜盆,烧得热气腾腾的骨头汤,在里面涮羊肉、涮菜,大伙儿围成几圈,就着锅里吃得热乎。

宋钟国“哧溜”一口,吃了一筷子的粉条,咂吧咂吧嘴,一点也没有学员们面前那副冷酷样:“这玩意叫啥来着,火锅,吃了真爽,听说也是大人发明的?”

“那是,当年大人来营里视察,见大伙儿啃干粮,就用脸盆跟大家一起涮菜吃,那以后啊,咱军中就流行吃这个了,特别是冬天,吃着热乎!”另外一位教官林海鑫笑着说道。

围着吃火锅这几位,都算是讲武学堂的精英,他们能够给委以重任,创办华夏讲武学堂,不但军事素质过硬,在思想上,也至少都是李彦能够信任的,都是李彦军事、政治思想的追随者。

同之前的辽南讲武学堂一脉相承,而辽南的讲武学堂又传承自兵战俱乐部。复辽军在短短四五年间,即成为一支让建奴看了都发怵的强军,固然与李彦主导的装备、战术革命有关,而由他所创办的讲武学堂,也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复辽军中,上每个镇,下到各营、各哨、各旗、各队,都有兵战俱乐部的存在,这种脱胎于游戏的兵战棋,已经成为军中将士所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而兵战俱乐部则和军队结合在一起,从中发现人才,并推荐到讲武学堂进行学习。

广泛存在于各哨各旗的战俱乐部,事实上已经承担起初级军官的教育和培训任务,而讲武学堂则成为初级军官晋升中级军官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复辽军中的中级军官,基本上都曾经在讲武学堂学习过。

而如果想要为复辽军中的高级将领仅需要在军中的卓越表现,还必须进入更高一级的讲武堂学习,这就构成了初、中、高三级军官培养体系,经过这个体系培养出来的将领仅具有高超的军事素养,而且还对这个体系比较忠诚。

;过讲武学堂教育出来的军官,都能够了解并掌握复辽军那套战术体系确实和其他的军队很不相同。

在城创办讲武学堂之时,李彦和宋钟国等人讨论过,认为此事过于敏感,所以就采取迂回的方法,就整编京城的卫所之机,将那些军官都集中起来进行学习,然后就挂了个讲武学堂的牌子,不声不响地就成立了。

不过此时地讲武学堂有些名不副。那些给整进来地京营、京卫地军官。很多年纪都不小了。都是军中地老油子。只有极少地一部分。在讲武学堂地训练科目中。给选拔出来。剩下地都是注定要给淘汰地只是这些人暂时没地方安排。先放这边圈着、养着。

宋钟国他们看不上这些人。知道这些人地身上恶习比较多。思想也比较僵化。想让他们接受复辽军地战术思想比招募新兵从头训练还要困难。

至于那些表现比较好地。大多数是低级军官地比较年轻。容易接受新事物;还有地有一颗军人地心于复辽军地战绩也比较认同。所以会主动学习有极少一些军事素质过硬。虽然思想上暂时还没转变过来。出于爱才之心。宋钟国还是给了他们机会。

讲武学堂名义上地院长是李彦。他也经常会过来看看。不过日常管理和教学。都是宋钟国、林海鑫他们在操办。

宋钟国端起酒杯。招呼林海鑫他们一饮而尽:“话说大人真是天纵奇才。不仅这火锅。这里面地粉条。还有咱们现在喝地番薯酒。都是大人一手弄出来地。今生能遇到大人。跟着大人。宋某不知是哪辈子修来地福气。”

“没有大人。就没有辽南。也没有我们地现在。”林海鑫等人也唏嘘不已。他们差不多都是让李彦起用于贫贱之时。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平常大家私下里都有这个意思。何况他们地个人和群体地前程。也早就结为一体。

大家感慨了一会儿辽南的过去和现在,乃至辽南和京城的比较,都觉得还是辽南更好,那里每个人都充满斗志和动力,大家有劲都往一处使,他们这些当兵的,走街上都昂首挺胸的,遇上的人,不管贩夫走卒,还是商贾士绅,无不恭敬有加,都说他们保家卫国,立下汗马功劳。

而在京城这里,到处都是规矩,虽说老百姓对复辽军的感觉都不错,不过在朝廷和

,他们这些大兵,都是要严防死守的,要不是李~不知道给打发哪里去了。

在他们这些复辽体系的人眼中,京城的人无都缺少人生的理想和漏*点,要说生活的条件,辽南甚至要比京城更好,起码有很多东西是京城所没有的,譬如坚固高大、宽敞明亮的房子,又比如四通发达、平整宽阔的大马路,以及哪里都能到的公共马车。

辽南的人生活着都有目标,有盼头,也有漏*点,讲武堂中更是如此,而在京城,大部分人都庸庸碌碌,只是给生活压迫着,机械地劳作,看不到希望,更看不到漏*点;而有钱人只知道声色犬马,这在讲武学堂的人看来,简直就是耻辱。

“大人常说,我们要向前看,我总觉得,大人就是站在前方的一盏明灯,他的想法和眼光,可以领先这个世界几十年!”宋钟国意味深长地说道。

“我觉得,是几百年!”林海鑫等人也赞同地点了点头,要真的数一数,就会发现李彦确实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很多新的东西,而在座这些人,有很多都视李彦为偶像。

宋钟国和林海对视一眼,这会儿大伙的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抢着说“大人”的不凡之处,这样的境况,可以说是他俩一唱一和,精心营造出来的。

宋钟国突然脸色一肃:“前日,我们宋家的长房突然来找我,说是要接纳我们母子认祖归宗……”

正说得热火天的众人顿时微微一愣,不知道宋钟国为什么会突然说到这个,有反应快的连忙拱手笑道:“那要恭喜宋教导了。”

国冷冷看了那人一眼,那人不由打了个寒噤,呐呐说不出话来。

在的都知道宋钟国本也是山东大户人家出身,不过他的母亲却是府上的丫鬟,给主母赶出家门,从此到处流浪,直到从登州去了辽南,思想有些偏激的宋钟国才在辽南特有的体系中,展露才华,成为李彦所倚重的左右手。

或许正是因为这段经历,宋钟国对于统的宗族制度甚为忿恨,而他的思想,也总是比较激进。

若是其他人够为家族所承认,肯定会欣然接受,毕竟华夏有这样的传统,宋钟国却一点都不在乎。

宋钟国冷冷笑道:“宋某就是宋某,宋某只属于大人,也只忠于大人!”

众人尽皆凛然,他们也都愿意忠于“大人”,却没有宋钟国这般决绝。

宋钟国突然微微一笑:“宋某那长房突然找来,言辞之中,甚至要抬举宋某到更高的位置,宋某当时就挺纳闷,宋某有幸得大人看重,虽然位不高,权却很重,宋家那长房连我都不如,又如何抬举?”

“宋家长房口风甚紧,见我不答应,只是流露出一点口风,便不再多说,”宋钟国吃了块涮羊肉,脸上的笑意越来越冷。

“宋某便留了心思,旁敲侧击,又通过别的渠道打探,才知道有人想要对大人不利……”

“什么?”不等林海鑫说话,已经有人跳了起来:“谁这么大胆子?”

“都是些什么人?”

“他们想要干什么?”

“保卫大人……”

宋钟国看了林海鑫一眼,两人眼中都露出欣慰的笑意:人心可用。

宋钟国又喝了口热汤,才不紧不慢说道:“宋某看到有这样的事情,自然责无旁贷,多方打听,才知道京城内外,甚至大江南北的保守势力,如今正在勾结,想要在明年的国士大会上,撵走大人,重新掌握朝政!”

宋钟国这一席话,可谓石破天惊,屋里立刻一片激愤,人人痛骂那些保守势力不知好歹,有人叫着要带兵铲除他们,再来一次清君侧。

如果说有明一代的做法都是压制武人,那么李彦重建复辽军,核心便是让武人有自己的思想,在座这些可谓都是复辽系的精英,要说指挥作战,或者战事推演,他们未必及得上一线的领军将领和参谋人员,不过他们在军事思想,以及政治思想方面,绝对更加的激进,思考也更为深入。

思想有时候就像一柄双刃剑,它可以让人充满漏*点和动力,也可能因此而变得难以控制,就好像眼前这群年轻人,虽然他们都仰慕并听从李彦的指示,然而在这个时候,他们却有了自己的想法。(,)

【……】@!!

()

第26回 买人第183回 加官进爵第26回 买人第45回 负天下人第234回 舆论第195回 后方筹谋第13回 番薯第206回 计议第198回 简单方式第68回 人才路线第57回 测量工具第16回 才子第218回 前夜序章选择第229回 放权第70回 展销大会第27回 退缩第255回 屠刀第252回 风雪夜第27回 退缩第46回 人命值几个钱第63回 天启来信第38回 惊天发现第177回 鏖兵大虫河第174回 决战辽南第187回 辽海战区第222回 民主第250章 政党第225回 图穷第57回 测量工具第17回 美姬第86回 水车有害?第47回 拜访徐光启第159回 东江攻略第163回 登莱练兵第52回 按律当绞第164回 旅顺造船第196回 营造舆论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4回 寻仇第254回 粮荒第149回 敌退我进第99回 京城发展第1回 骗子第76回 舆论力量第31回 训练家丁第202回 溃兵如潮第18回 论兵第91回 名动天下第32回 流言蜚语第31回 训练家丁第114回 移宫争执第18回 论兵第130回 大兴土木第78回 妙计退婚第77回 二丫的婚事第69回 路遇老农第78回 妙计退婚第196回 营造舆论第176回 铜墙铁壁第105回 兵战游戏第229回 放权第180回 工事专家第31回 训练家丁第256回 节后第252回 风雪夜第259回 班底第207回 对策第30回 农事第184回 发行纸钞第210回 针对第193回 秋季攻势第231回 立宪第198回 简单方式第238回 工商第199回 大军鏖战第100回 机器时代第260回 新内阁第247回 对手第25回 家仆第88回 水田灌溉第258回 国士第1回 骗子第63回 天启来信第244回 水利第180回 工事专家第187回 辽海战区第178回 长枪如林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120回 再论辽东第19回 海外第90章 报纸发行第147回 难以置信第6回 后 台第251回 风起第240回 商税第170回 江畔激战第69回 路遇老农第211回 进城第29回 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