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万象更新(一)

一大早起来,沈瑞便到院子里练了一遍形意拳,身上越发舒展开来。经过一晚休息,长途跋涉带的疲惫消散的差不多,剩下的就是对这五百年前古都的好奇。

如今京城,就是九城门内,就是后世二环里的位置,还有南边扩出来的半圈外城,总共面积不过六十多平方公里。

那就是说,如今京城,从东到西,不过十余里路,从南到北则是二十来里。

同后世挤了上千万人口、城区面扩数十倍的京城相比,如今的京城精致可爱,人口也不如后世稠密。

根据弘治初年的丁口统计,北直隶总人口数在三百四十万,京城人口则占到其中四分之一。

如今虽过去十年,可人口大概数应不会增减稍多。

京城区域划分,是按照坊为单位,每个坊里有数条或是数十条大大小小的胡同。

沈家所在宅邸,位于京城正东偏北方向,名为仁寿坊,距离皇城根只隔着一个坊,在安定门大街东南角。

仁寿坊距离六部衙门并不算近,可也不算远。好处就是距离国子监不算远,附近住的也都是清贵人家,并不像城区东南片那样都是王公府邸,豪奴如云。

徐氏昨晚吩咐过,叫他们不必早起过去请安,等用了早饭再过去。

沈瑞约莫着时间差不多,不敢让沈珏再睡,唤他起来梳洗。

食盒送来,冬喜带人摆好,兄弟两个落座。

顾及到他们都是南方长大,这粥品小食还是以南边口味为主,不过加了两碟奶油小花卷。婴儿拳头大,看着暄暄软软。

就是沈珏这样吃不惯面食的,也觉得这点心味道好,两人倒是吃了个于净。

用完早饭,两人便出了院子,便见沈琴、沈宝站在隔壁院子门口。

沈家七子入住客院,分住在沈宅主宅前头东西跨院。

其中西跨院两处,都是小小三合院,不过七八间屋子,挨着二老爷家,沈瑞、沈琴等四个年纪小的,两人一处,分别住了;东跨院则是小小的两进院,房舍也多些,沈全、沈珠、沈琳三人合住,还有一个锁着的角门,可以直接通到外头。

见沈瑞、沈珏出来,沈琴、沈宝便走过来。

“两位哥哥是等瑞二哥与我?”沈珏好奇道。

沈琴“嘿嘿”笑道:“也不知全三哥、珠九哥他们去了上房没有,我同宝哥怕去早了,扰了大伯与伯娘,又担心去晚了不恭敬,便想着等你们出来一道过去。”

沈珏摆摆手道:“用的着这般小心,沧大叔与大婶子又不是那等爱挑理的。”

话虽这样说着,众人也没敢再耽搁,结伴往后院上房去了。

沈全、沈珠等人并不在,大老爷也不在。

徐氏招呼大家坐了,问了几句起居可还适应,饮食可还对胃口之类的,云云。

众人都起身答了,徐氏点点头道:“莫要外道,有什么不合心处,不管与伯娘开口。”又道:“你们虽多有兄弟长辈在京,可也不必着急出去,你们在京的几位族兄听说你们要来,早使人打听着,今日上午都会过来。”

沈珏闻言,立时带了欢喜。

沈瑞则是不免犹豫,天地君亲师,他既到京城,就当先去拜会王家。今日腊月二十九,登门还情有可原,明天可就是除夕年夜,实不好登门。

年后的话,又隔的太久,有失恭敬。

“你们三位哥哥方才已经来了,随大老爷去了前院书房,你们几个也去。”徐氏与众人说完话,便叫了一个婢子,引他们去书房,又道:“瑞哥先留一步。”

待沈珏、沈琴等人出去,徐氏对沈瑞道:“你写个帖子,一会儿伯娘安排人送到王侍郎宅,等你见了族兄们,再去拜会也不算迟。王侍郎家宅邸就在保太坊,离咱们家并不远,只隔着一条马路,就是步行,两盏茶的功夫也到了。”

这正解了沈瑞为难,沈瑞道:“谢谢伯娘。”

徐氏也没放他回去,早已吩咐婢子预备了笔墨上来。

沈瑞提起笔,稍作思量,便提笔写了两行字,最后署名:“不肖弟子瑞顿首拜”。

“瑞哥真是一手好字。”徐氏在旁,笑着赞道。

沈瑞忙道:“不过不丢丑罢了,不敢当伯娘夸赞。”

徐氏叹气道:“伯娘也不知到底是对是错,王伯安确实有大才不假,可因其父缘故多为朝中诸公压制,留在京城恐难有所建树。去了地方想要再回转也是不易。除非朝中有甚大变动,否则王伯安另辟蹊径,否则怕是宏图难展。”

沈瑞听了这繁华,心中诧异。

倒不是为王守仁境遇,而是徐氏对朝局时事的了然于胸,还有这颇有前瞻性的预言。

王守仁后来宦海沉浮,还真是另辟蹊径,以文官充武事,又赶上宁王造反,得以树定国安邦之功

不过想想徐氏出身,又久居京城,是沈家当家主母,有点眼力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听这话的意思,王守仁能收自己为弟子,还有二房渊源在里头。

“伯娘,老师收侄儿为弟子,可是伯娘请托了先生?”沈瑞问道。

徐氏摇头道:“不是我,是你大伯。王侍郎与你大伯是好友,是你大伯听说王伯安避居松江禅院,托了王侍郎,想要王伯安教导你一二。当时并未提及拜师收学生上。王伯安后来能收你做学生,还是因看重你资质的缘故。”

沈瑞一愣,讪讪道:“侄儿以为是六族兄……”

徐氏点点头道:“理哥确实也托了王伯安,只是王家小子惫懒,若不是王侍郎压着,怕也不耐心仔细教你。”

那岂不是说,三年前二房就开始关注他,只是不知因何缘故,没有露面。

这人情岂是好欠的?三年前他不过一九岁稚子,又素有顽劣之名。

徐氏说没有提及拜师一事,可只要有了师生之实,即便不能列入门墙,以后按理也应视王守仁为先生,奉王华为师祖,状元徒孙这光环,就可以借光。

即便王华在朝中被诸公压制,不得入内阁,可对于沈瑞这个年纪来说,影响都不大。

那些大学士都是花甲古稀年纪,等沈瑞长大后入朝,他们也都换的差不多。

等到了那时,王华能入阁是好事,不能入朝也有满朝门生故旧,可以为关系网。可中间差了一辈,关系毕竟远些;而王守仁这个老师,又因早年锋芒外漏,为人为忌,实际上对于沈瑞在助力或许没有那么大。

因此,徐氏才说不知道当年请王守仁帮忙教导沈瑞到底是对是错。

除非不走科举仕途,否则师生关系,在仕途上亦是亲族之外的最大臂助。

不过瞧着沈瑞如今模样稳稳重重,一手好字也拿得出手,可见这拜见拜的还是好的。至于沈瑞早年顽劣之类的话,徐氏则是压根不相信,孙氏是个明白人,怎么可能将儿子教成不懂事的混小子。

待拜帖于了,徐氏拿住一张礼单,递给沈瑞:“你初次上师门拜会,总不好空手,伯娘就越俎代庖,帮瑞哥预备,瑞哥看看是否需要添减。”

“劳烦伯娘破费……”徐氏准备的这般周全,沈瑞真有些不好意思。

既早知进京后要拜会王家,沈瑞自然也有准备。只是他预备的那些东西,同徐氏预备的这些相比,则显得过于寒酸,拿不出手。

倒不是沈瑞吝啬,实是以他的年岁与身份,能卖到的东西有限。

只是这礼单上除了文玩雅物,怎还有绫罗绸缎等一应女子用品,还有成对的陈设摆件之类?

沈瑞看着看着,瞪大眼睛,道:“伯娘,老师他……续娶了?”

怎么在之前的信中,没提过王守仁提及此事?还是他觉得除了学问功课,朝政报复,这等家事私事不愿与学生提起?

只是身为弟子,要是老师真续娶,沈瑞身为弟子,还正应为老师预备一份新婚贺礼。

徐氏笑着摇头道:“不是你老师续娶,是王侍郎今春娶了继室。”

沈瑞默默,王伯安都将而立之年,王华年岁听说在五旬开外,这个年纪娶继室……还真是一枝梨花压海棠。

不过五十多岁的鳏夫,又是侍郎官,续娶正常,不续娶才不正常。

“侍郎府那边人口也简单,除了你师祖与新进门的师祖母外,还有你老师与他上一任继母所出的一个妹子,其他人都不必理会。”说到这里,又想起自家,徐氏便道:“咱们家人口也不多,你大伯与我早年为了求子抬举过几个侍妾姨娘,到底未能如愿,后来便也绝了念想。那几个侍妾通房,便也让他大伯遣嫁;你二伯那里,除了你二伯母,还有两妾室,都是良家子出身,一个是玉姐生母,还有一个虽没有开怀,这几年也颇得你二伯看重,不过妾就是妾,上不得台面,也没资格凑到你跟前,心里晓得就行了,无需理会;你三叔那里,因他身子骨不好,打小都是叫他修身养性、清淡着过来,除了你三婶,并未另纳内宠……”

第三百七十章 桃李之教(五)第五百四十六章 明镜高悬(三)第六百十七章 凤凰于飞(十六)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威难测(五)第一百九十七章 利之所在(五)第四百三十九章 顶门立户(五)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气之争(三)第五百四十三章 嫌隙渐生(八)第二章 岁暮天寒(二)第四百八十章 抽丝剥茧(一)第三百零九章 种因收果(四)第五十八章玉软花柔(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利之所在(五)第一百二十二章 鸟飞鱼跃(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顺水行舟(六)第六百十五章 凤凰于飞(十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桃李之教(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两姓之好(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蝉(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山高水长(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伪莫辨(四)第一百八十章 至亲骨肉(四)第五百二十章 螳螂捕蝉(五)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变将生 (二)第三百六十章 端倪可察(五)第698章 克绍箕裘(八)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气之争(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乐往哀来(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春风得意(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久闻大名(一)第一百八十章 至亲骨肉(四)第四百八十八章 引蛇出洞(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高飞远走(三)第678章 花明柳暗(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作自受(五)第七十五章 过路财神(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威难测(三)第二百零八章 如意算盘(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理昭彰(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时不待我(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时来运转(二)第三百零二章 改过迁善(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天理昭彰(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百年归寿(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恩甚怨生(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元复始(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利之所在(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伪难辨(五)第三百零一章 改过迁善(一)第六百十八章 凤凰于飞(十七)第655章 田月桑时(三)第三百三十章 与人为善(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以群分(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桂子飘香(五)第四百一十八章 桂子飘香(一)第三十二章 浮云富贵(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顺水行舟(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引蛇出洞(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归去来兮(一)第三百一十章 收因种果(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第二百五十一章 褏然举首(三)第653章 田月桑时(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沈氏分宗(一)第四百零九章 秋来风疾(五)第四百七十五章 兄弟齐心(一)第七十三章 人心不足(六)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变将生 (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未雨绸缪(一)第四十六章 千里之行(六)第三百四十七章 倦鸟知还(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伪莫辨(四)第三十章 浮云富贵(四)第九十二章 有女怀春(四)第二百零三章 尘埃落定(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青云路始(一)第一百八十章 至亲骨肉(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木落归本(六)第一百三十章 顺水行舟(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接风洗尘(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以群分(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乐往哀来(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作之合(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褏然举首(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渐生嫌隙(四)第六百十六章 凤凰于飞(十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乐往哀来(四)第五百一十七章 螳螂捕蝉(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元复始(三)第五百二十八 各方汇聚(三)第四十一章 千里之行(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引蛇出洞(三)第669章 第六百六十九 疾风劲草(一)第688章 朱阙牙璋(六)第659章 田月桑时(七)第五百二十二章 黄雀在后(二)第九十四章 名士风流(一)第六百十七章 凤凰于飞(十六)第六百七十六章 山重水复(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别有用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