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接风洗尘(七)

孙家在京有旧宅,可孙太爷是暴毙,属于“外丧鬼”,不能在家里发丧,只能在寺庙治丧,好为亡人祈福。

孙敏早已远嫁江南,孙家没有第二个能主事人,后事全部由三太爷料理。

大老爷、大太太为孝子孝妇,年幼的三老爷与三娘亦是戴子侄孝,孙太爷的灵柩在柏林寺停灵治丧整整七七四十九日。

三老太太欲前往祭拜,被三太爷喝骂回去;二老爷听闻,与妻子换了素服,前往吊祭,也被三太爷撵回来。

待到孙太爷下葬,三太爷精气神也差不多。一场风寒下来,就卧床不起,渐渐不支。

二老爷是真的悔了。

他没想到三太爷会怨他这么多年,没想到三太爷一直都不肯原谅他,没想到孙太爷离开京城后竟然真的“不得善终”,引得三太爷这般愧疚。

在三太爷床榻前,二老爷哭的似的孩子,祈求父亲原谅自己年少时的轻狂与轻率,发誓一定会供奉孙太爷香火,照拂已出阁的孙氏,不让孙太爷走的不安心,绝对不辜负孙家对沈家恩情。

说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孙家老父弱女,父已丧、女已嫁。

三太爷直直地看着次子半盏茶功夫,一个字也没有说,反而对旁边侍立的大老爷交代道:“子不类父。永不许他去祭拜你伯父,永不许他去扰敏娘不安生”说罢,便闭上眼睛。

这是三太爷在世的最后一句话,没有原谅发妻,也没有叮嘱长子如何,也没有不放心幼子幼女,而是留下了四个字点评次子,留下了两个“永不许”。

逝者已矣,二老爷却是在悔恨中留下永恒遗憾。

直到沈珞出生,沈家终于有了第三代,二老爷心中方告诉自己,“子不类父”但“孙可肖祖”。自己这辈子让父亲失望了,一定要好生教导儿子,让他成为三太爷喜欢的那种子孙。

几十年的情景,恍如梦幻。

二老爷闭上眼,要是当年……若是当年自己没有做出那样选择,会是什么情景?

孙太爷不会离京南下,不会暴毙而亡,父亲也不会因愧疚郁郁而终,母亲也不会跟着去了……孙敏……孙敏会成为像大嫂那样贤妇……自己没有珞哥,却会有像瑞哥一样的孩子。

为什么自己当年会那样愚蠢?真是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他算是什么?怪不得父亲会对他失望。

他为自己找了种种理由,却不能掩饰他的“不孝不义”。

如今落得老来丧子的下场,是不是老天爷予他“背信弃义”的报应?

二老爷慢慢张开眼睛,肩膀一下子耷拉下来。

即便在接下来请安见礼中,他神色依旧和蔼,口气依旧亲切,可众人都看出他的虚弱。

二太太始终没有露面,沈全年纪最长,少不大问一句道:“二伯,二伯娘那里,我们是不是也当见礼?”

二老爷摇头道:“你们二伯娘精神不好,过些日子再见,反正往后日子还长。倒是你们大妹妹,该出来见见族兄们。”说罢,便吩咐旁边侍婢道:“去叫大姐过来。”

那侍婢应声下去,过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带来一个十来岁的小娘子。

这小娘子一身素服,眉眼极精致,头上梳着双鬟,倒是个落落大方模样。

众人便知晓,这是二老爷庶女。

虽是庶出,这大姐却也是独女,倒是不能当成寻常庶出看。

二老爷便对众人道:“这就是你们大妹妹玉姐,今年十一,比侄儿们都小些。”又对沈玉姐道:“来给你诸位族兄见礼。”

大家互相见过,二老爷面上早已劳乏不堪。

沈全便带了大家起身,与二老爷作别,又随吴妈妈回到内院上房。

这边席面已经摆好,分了两桌,三太太与大太太一桌,沈家诸子与大老爷、三老爷一桌。因是家宴,众子又是没成家的小辈,便也没有设屏风。

沈家众子这桌,大老爷居上位,左手是三老爷,右手是沈全、沈珠等人序齿排列,最后是沈珏。

饭菜倒是精致,煎煮烹炸一应俱全,一半淮扬菜,一半是北方风味特色菜。却没有上酒,到底是在沈珞丧中。

不管诸子之前心中作何想,从二老爷那里回来后,情绪都有些低沉。

除了沈瑞之外,其他六人,不约而同地想家了。

儿女对父母来说是身下掉下的骨肉,父母对于孩子来说也是顶天立地的倚靠。

出远门的兴奋,随着千里跋涉已经淡去;对于京城的好奇与渴望,在进入京城后也弱了许多,剩下的就是想家。

大老爷与三老爷都不是话多的人,大家都是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这顿“接风宴”吃的有些沉闷。

因大家是远道而来,旅途劳乏,用完晚饭,大老爷与徐氏便打发人送他们回去。

待梳洗完毕,沈瑞躺在床上,抱着被子舒了口气。

同样是冬日,松江的冬日看似天空挂着暖阳,可实际上湿冷湿冷,屋子里即便点了炭盆,可被子总像是捂不热似的;京城的屋子,因是地龙与火墙的缘故,则要暖和多了,穿着中衣都丝毫不觉得冷

不管是五百年前,还是五百年后,自己果然更习惯京城的气候。

可像沈珏晚饭前说的那样,充当个小可怜似的凑到二房避难,真的好么?

子不言父过,自己这里是什么都不能说。可沈珏说的又太多,将四房丑事摊开来,固然有太安人与沈源不慈,可也显得孙氏愚笨,连唯一骨肉都没有护住。

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即便没有二房过嗣这回事,以孙氏之前安排,沈瑞以后也会过的很好,只要他在科举之上走的顺当些,就能尽快离开四房。自己私产有了,靠山也有了,真的要给自己找一对名义上的父母?

沈瑞没有去想同为族人“兴灭继绝”的责任与义务之类,更多的是考虑得失。

他已经十二岁,转年就十三,徐氏可以以“孝道”的名义压着他进京,却不能勉强他过继。

就从沈珠、沈琴等人的反应看,这二房嗣子之位还真不缺人选。

即便徐氏真的属意他,只要他坚持摇头,就没有人会勉强他。

可相对于张老安人的恶意与沈举人的龌蹉,这三老爷、三太太做嗣父母,似乎并无什么不可接受的。

从三老爷说话行事看,他是个直爽安静的人,三太太也娴静温柔,不像爱多事的。

沈瑞闭上眼,决定顺从自然。

至于大老爷深思、二老爷哀痛之类,还是不用去探究那么许多。

半梦半醒之间,沈瑞却觉得不对劲,只觉得眼前床幔帐在动。

沈瑞睁开眼,便见一个黑影影影绰绰,出现在床边。

沈瑞立时惊起一阵白毛汗,一动也不敢动。

过了好一会儿,眼睛适应了屋里的黑暗,沈瑞瞧出不对劲来,试探地问道:“珏哥……”

“瑞哥,我睡不着……”沈珏带了哭腔道。

沈瑞坐起身来,道:“这是想家了?”

沈珏耷拉下脑袋,道:“我方才做噩梦,梦见我跟珞大哥似的没了,祖父与老爹都病了……”

半夜三更,听到这样话题,实是令人不舒服。

沈瑞忙道:“梦是反的,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我想祖父了,想我爹了,我想回家……”沈珏嘟囔道。

沈瑞摸了摸他的头道:“明日你不是就去械大哥家么?咱们才到京城第一日,即便你再想的厉害,这中间隔着一个大年,也不能立时回去。”

说到底沈珏是个真正的小孩子,即便平素看着懂事,可这头一次离开父母家人,心里自是不安。二老爷下午时露出的病态,又让沈珏跟着心惊。宗房大老爷的年岁,可比二老爷还年长好几岁。还有宗房太爷,将八旬的人了。

沈珏现下恨不得立时飞回松江,立时守着太爷与自己老爹过日子,看着这两位平平安安的才能放

可松江距离京城,不是一、二百两路,是两千多里远。

沈珏拉着沈瑞的胳膊,闷声道:“瑞哥,等出了正月,不管这边嗣子出来没出来,我都想要回家,怕是不能陪你了……”

沈瑞想了想道:“这里可是京城,有国子监,有皇城根,你来之前不是说都想要去见识见识?千里迢迢折腾这一回,不四处见见就回去,可甘心?”

沈珏被引得有些心动,纠结道:“可是祖父年迈,我爹年岁也不轻了……”

十二岁的孩子,对于死亡有了懵懂的认识,存了畏惧之心。

沈瑞拍了他一下道:“轮得着你惦记太爷与大伯身体……械大哥是长子嫡孙,要是长辈真有不舒坦,定会立时使人与械大哥送信,用得着你在这里杞人忧天?”

沈珏的情绪来的快,走的也快,想起自己听过的京城景色,又跃跃欲试起来。却是死活不肯回去睡,最后抱了被子过来,与沈瑞一块挤了。

屋子里本就暖和,被褥铺设的又厚实,加上沈珏挤来挤去,倒是睡得沈珏出了一身汗。

不过旅途劳乏却是消减不少,次日起来,沈瑞只觉得骨头缝里都是暖呼呼的……

第三百零三章 改恶迁善(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金榜题名(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顶门立户(一)第一百零二章 风波再起(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多方角力(二)(二合一)第九十四章 名士风流(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端倪可察(一)第641章 星河明淡(三)第九十八章 羊狠狼贪(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人心鬼蜮(五)第一百七十五章 闻风而动(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接风洗尘(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与人为善(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沈氏分宗(五)第一百九十七章 利之所在(五)第八章 灵前孝子 (一)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行(五)第三百七十九章 意气之争(四)第640章 星河明淡(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血泪盈襟(三)第634章 缑山鹤飞(四)第680章 覆手为雨(一)第九十章 有女怀春(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青云路始(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闻风而动(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夙世冤家(一)第一百一十四章荟萃一堂(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荟萃一堂(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较长絜短(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变将生(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真伪莫辨(一)第五百零四章 顺藤摸瓜(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倦鸟知还(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夙世冤家(一)第六章 岁暮天寒(六)第二百五十章 褏然举首(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天威莫测(一)第二百一十章 如意算盘(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真伪莫辨(三)第六十一章雏凤清声(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时不待我(二)求保底月票第二百六十一章 风云际会(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较长絜短(五)第668章 向海图强(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两姓之好(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未雨绸缪(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云路始(四)第三百零一章 改过迁善(一)第十三章 灵前孝子(六)第五百三十二章 至亲骨肉(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心鬼蜮(四)第五百八十六章 鹡鸰在原(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蝉(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第630章 晚来风急(六)第六百十六章 凤凰于飞(十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开诚布公(一)第五百二十八 各方汇聚(三)第三百章 慈母之心(六)第二十六章 素车白马(五)第697章 克绍箕裘(七)第689章 克绍箕裘(一)第三百九十章 归去来兮(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顺水行舟(三)第四十四章 千里之行(四)第五百四十六章 明镜高悬(三)第六百十八章 凤凰于飞(十七)第六十一章雏凤清声(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作之合(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利之所在(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风云际会(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利之所在(二)第二百零五章 如意算盘(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久闻大名(二)第四百零六章 秋来风疾(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顶门立户(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脉香烟(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鸟飞鱼跃(四)第四百零六章 秋来风疾(二)第二百章 尘埃落定(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慈母之心(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事难两全(一)第六百七十章 疾风劲草(二)第641章 星河明淡(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喜事盈门(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端倪可察(四)第四百七十章 天崩地陷(一)第八十七章 今朝酒醉(五)第三百七十五章 红衣使者(五)第三百零六章 种因收果(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木落归本(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嫌隙渐生(七)第四百八十六章 引蛇出洞(二)第六百十五章 凤凰于飞(十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初提兼祧(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至亲骨肉(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红衣使者(四)第663章 向海而生(四)第六百十八章 凤凰于飞(十七)第二百零二章 尘埃落定(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