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南北平衡

bookmark

第556章 南北平衡

秦德威也很无奈啊,上有所好而已,摊上一个喜欢搞政治斗争的皇帝还能怎么办?

也只能用政治斗争的套路,来勾引皇帝的沉浸了。

不然的话,如果皇帝不爱听或者听不进去,再有道理都是白费。

不过大明有个规矩,为人臣者,一般不公开直接批评历朝历代皇帝,更别说本朝的先皇们,这就是君臣之礼。

嘉靖皇帝作为一个皇帝,当然也是维护这种君君臣臣礼法的,而且嘉靖皇帝是一个对礼法特别敏感的皇帝。

所以即便是嘉靖皇帝,也不能公开对前两个皇帝,也就是明孝宗、明武宗有任何批评,也不会允许大臣批评孝宗、武宗。

秦德威身为穿越者也不可能通过直接批评孝宗、武宗来讨好今上,但摆事实讲道理就行了。

见皇帝有兴趣,他就详细多说了几句:“孝庙、武庙之时,中官、勋戚横行不法,除了侵占田地外,还大批奏讨盐引!

这导致两朝盐引滥发,支盐困难,结果盐法大坏,是开中法难以继续维持的原因之一。

而自陛下御临以来,励精图治,从严约束中官、勋戚,一扫旧时风气!

所以臣才敢说,又有了恢复开中法的基础。”

众文臣听了挑不出毛病,秦德威所说的都是明晃晃的事实。

弘治朝外戚张家、正德太监八虎,那都是能上史书的典型恶劣代表,今上再不好,至少没有纵容这种人。

嘉靖皇帝今天头次认了真,暗暗斟酌起来。

作为一个人,曾经被大臣逼着认孝宗为父亲,所以心里对孝宗的态度是十分敏感和拧巴的。

在成功拒绝认孝宗为爹后,嘉靖皇帝又对自身一脉的正统性产生了执着追求,总渴望证明点什么。

但肯定有反对者存在,蔡昂蔡学士又进谏道:“开中法积弊已久,滞碍难行,早已废除四十年!

如今折色法未有积弊,若要逆势而动,恢复旧法,乃是劳民伤财之举,实在不值!”

当即也有一些人附和,现在盐法制度也能过得去,没必要无事生非的折腾回去。

秦德威叹口气,随便开了句地图炮:“陛下御临十数年,夙夜求治,至今未能大成。

原本臣不太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今日看到蔡学士等人,忽然就懂了。

这样鼠目寸光之人充斥朝堂,天下怎么可能大治?”

对礼数很讲究的嘉靖皇帝,此时觉得秦德威实在不像话,叱道:“没规矩!若说不出道理,打四十廷杖!”

秦德威连忙收敛姿态,谨言慎行的说:“并非下臣放肆,只是感到蔡学士等人枉为讲官,却不明开中法真正意义,感觉我大明人才匮乏,深深失望而已!”

又趁着皇帝没发作,秦德威赶紧开讲:“当年太祖高皇帝时,曾经有南北榜案。

因为考官取中的士子都是南人,北人无一上榜,所以高皇帝杀了所有考官。

而后高皇帝定下了南北分榜比例,保证科举取士不至于全部集中于东南。

以太祖高皇帝之雄才大略,自然懂得南北均衡之道理。祖宗垂训在前,蔡学士这种人为何反而故意装不知道?”

众人大都是做学问的,一时没转过弯来,不知秦德威突然扯起这件陈年旧事作甚。

又听秦德威继续说:“天下盐产半数是淮盐,开中法简而言之,就是北方边镇输粮,然后东南支盐。

如此横跨数千里的劳烦,难道仅仅只是为了边镇物资充足?

其根本之意,是用东南盐产财富,补贴北方边镇!

祖宗连科举大典都要讲究南北平衡,难道经济财富就不需要了?”

这个角度倒是挺新颖的,殿上众人一时都陷入了深思。

秦德威盯着蔡昂,咄咄逼人的说:“蔡前辈是不是还想问,北方边镇穷困,与东南有什么干系?”

蔡学士想反驳,没有这么想!

但秦德威只是自问自答,并没有给蔡学士说话机会:

“防范北方鞑虏的,是大明举国之事,并不是北方几个边镇的一家之事!

难道北方边镇活该年年与鞑虏打生打死,东南半壁只需要安享太平?

所以祖宗高瞻远瞩,不嫌其烦的用开中法,转移东南物力支援北方边镇。

改为折色法后,其实就是将东南与边镇断绝!是朝廷与东南盐商联合起来,挤压北方盐商!

若继续折色法,今后两淮盐商都是距离盐场更近的东南商人,财富也都留在东南!

穷地益穷,富地益富,北方边镇也都是大明子民,若民生凋敝,拿什么去抗击鞑虏?

所以陛下可曾体察到,太祖高皇帝之深意?”

众人:“.”

你秦德威这都能搬出太祖高皇帝,也是个人才。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给皇帝一个大义名分。

蔡昂终于找到个机会反驳:“折色法收取银两,一样可转至边镇!”

秦德威反问说:“银子能吃么?银子能穿么?边镇缺的是物资,只给银子有什么大用?

岂不闻最贵的时候,西北边镇粮价暴涨至五两一石,十倍于内地!发多少银子才能填补了边军肚子?”

秦德威懒得继续驳斥蔡学士,又对嘉靖皇帝奏道:“蔡昂空谈误国,请陛下明察。

臣现在有个猜测,蔡昂出于淮安府,亲友或者奴仆必有贩运淮盐者。如果属实,请驱逐蔡昂这等私心误国之人。”

随即秦德威又很厚道的补充了一句:“如果猜测不对,臣甘愿罚俸半年!”

嘉靖皇帝还是没表态,正在想着什么。

秦德威也在暗叹,此时的嘉靖皇帝还可以挽救,虽然性格不行,但他证明自己的心思还是有的。

只是没人能看清历史大势,嘉靖皇帝也始终不得其法而已。

如果穿越到了嘉靖二十一年后,那就真只有神仙才能救回来了。

因为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嘉靖二十一年以后的皇帝,就是一个装睡的人。

嘉靖皇帝性格有极端化因子,情绪上来了就上头,情绪下去了就特别丧,然后就变成修仙皇帝了。

秦德威想来想去,打算再下点猛药,就很严肃的说:

“陛下可曾记得,臣讲过的天数之变?若百年后真有气寒之时,边镇各地必将雪上加霜,到时如何维持?”

以“祖宗大义”为名分,再来个“天数”忽悠,不信皇帝还不从!

发现写政事真的太枯燥了,真不知道那些大量写政事的同行作者怎么坚持下来的。求最后的月票啊!

(本章完)

第132章 不服打个官司第189章 又吹牛了第163章 良心富商善人财主第842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第507章 又能有什么坏心思呢?第571章 安南之议第412章 被迫害妄想第548章 再叫两个来!第488章 讲究个合理性第572章 心照不宣第697章 又是一个春天第390章 今年最大的任务第666章 诸事议定第740章 一人得道第493章 没别人什么事了第601章 渔翁得利(下)第782章 你不要过来!第326章 想输的和想赢的(上)第393章 讲王法第517章 奏章里的玄机第673章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第926章 弱国无外交第469章 演不下去了第11章 我是书童?第901章 天下第二?第13章 贵圈水真浑第418章 战罢文场笔阵收第761章 一念之差第389章 重逢之夜第180章 颠覆三观的一天第486章 状元有毒第722章 看不见的网第705章 天不生我秦德威第913章 瞒天过海第502章 终于见到了第876章 判断第509章 最好的药第820章 你也疯了?第471章 拿着鸡毛当令箭(上)第61章 别人家的才子第368章 拉人下水第681章 情绪输出第778章 父慈子孝第243章 顶流巨星(上)第55章 少年小秦之烦恼第252章 商业精神(下)第131章 一辈子的生意第857章 没有秦德威的时候(中)第56章 八点档第115章 都不按套路第848章 劳民伤财第599章 没有人能阻挡我!第850章 有威胁和没威胁第437章 老少咸宜第550章 孤家寡人第628章 大学士们第841章 朝议第907章 魔法打败魔法第634章 在路上第660章 新一代第655章 叫破喉咙也没用第446章 琼林宴第74章 喧宾夺主第525章 都有光明的未来第554章 改良的窗口期第835章 外战不外行第370章 躺赢的感觉第377章 嘉靖十二年过去了第108章 劝不住(上)第211章 社会人第82章 你是一个好人第448章 一语成谶!第226章 都是在下不好第539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第32章 羊入虎口(下)第546章 小刺激第718章 纷乱的筹备第533章 廷杖之后第109章 劝不住(下)第586章 谁是奸臣(上)第187章 激流勇退第388章 众望所归第381章 拦路第350章 年少无知(上)第809章 好像有什么不对!第332章 争奇斗艳(上)第90章 发帖和回帖第785章 修仙和女人(下)第480章 你住手!第176章 不要慌!第447章 老师但请放心!第734章 七分政治第549章 优势在我第524章 成熟了第222章 都市传说第275章 以德服人第171章 你是不是没坐过堂?第5章 一进江宁县第398章 县衙与巡抚(上)第58章 暗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