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杨慎到来

由于朱厚煌的催促,杨慎并没有停留多久,在顺着大运河而下,在山东汇合了戚景通。

戚景通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大汉,世袭指挥使出身,是一个标准的武人,杨慎与戚景通交谈一二,觉得这戚景通是非常的稳健,是那一种,打胜仗之后,不会擅自追击,打败仗之后,不会一溃千里的将军,不能指望他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是那一种标准的宿将。

九月出头,杨慎终于来到了澎湖。朱厚煌不在东雍,而是早早的来到了澎湖迎接杨慎。其实按朱厚煌的意识,应该早早的到福州迎接,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一藩王,不能擅自离开信地。只好在这里等候杨慎。

朱厚煌一见杨慎,立即说道:“杨师,能以杨师为助,则大事可成了。”

杨慎看向朱厚煌,心中一阵感叹,朱厚煌的变化非常之大,在朱厚煌身边的人感觉不到,但是杨慎却清楚的感受到朱厚煌的不同,这短短的半年之内,朱厚煌身上的富贵轻浮之气都被磨掉了,虽然瘦了好多,也黑了好多。但从气质上从一个大男孩,变成一个大丈夫了。

是大男孩的朱厚煌,虽然有很多奇思妙想,不管怎么的都让人有一种不靠谱的感觉,而现在的朱厚煌却有一种能让人信任的气质。

杨慎行礼道:“臣雍王长史杨慎,见过雍王殿下。”

朱厚煌上前一步扶住杨慎说道:“杨师何必如此。虽然你的官名是长史,但是在孤看来,你就是孤的丞相。”

杨慎与朱厚煌与寒暄不多,直入正题,杨慎与朱厚煌并肩走在澎湖的街道之上,现在的澎湖已经变化不少,不像是海外的一个小岛,反而像是福建的一个小镇一般,不管是语言而是建筑风格与福建一脉相承,根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杨慎说道:“这里好像根本不像是莽荒之地,反而是像是福建小镇。”

朱厚煌说道:“这里本来就不是什么蛮荒之地。你看这什么?”朱厚煌反手从怀里面掏出几枚铜钱来。

杨慎拿过来,双手一撮,将铜钱撮开,看上面写着太平,元祐,天禧,至道。等字眼。杨慎微微一想道:“这些都是宋钱?”虽然是反问,但是却很肯定。

朱厚煌说道:“知道这些铜钱是从哪里发现的吗?是在东雍岛上,所以我们所做的事业,根本不是开疆扩土,而是恢复华夏旧疆。”

杨慎将这几枚铜钱收起来,说道:“就让看看这华夏旧疆是什么样子。”

朱厚煌说道:“请。”

朱厚煌带着杨慎游览澎湖,现在的澎湖已经与之前不大一样了,以前的澎湖不过是一个海商与海盗的聚集地。虽然有一些人家,但是也是半黑半白的,但是这一段时间之内,不管是驻扎在澎湖的水师,还是在从福州三 卫之中,留下的一些人。都给这个小岛带来了勃勃生机。因为有水师的存在,澎湖附近毕竟平静,没有那些海盗在这一片海域活动。还有东雍开扩的大量需要,澎湖的渔民数量与收入大大增加。大量活跃的渔民让澎湖市面繁华起来。

对于澎湖这个地方,朱厚煌再也不用担心了。因为已经进入正常的轨道之中。不像大员哪里还是一个大军营。

朱厚煌与杨慎一起游览了澎湖,并在新建澎湖县衙之中翻阅了澎湖的资料。

澎湖的资料很详细,吴行之数学家的习惯,让他将整个澎湖县资料汇成了数据表格,非常详尽。朱厚煌推掉了所有事情,与杨慎一并游览整个澎湖,然后去大员,将大员的所有资料,并且自己的所有规划,合盘拖出。

杨慎观看这所有正在建设,或者说已经完工的工程之后,并没有立即为朱厚煌出谋划策,而是找了一间静室沉思。

朱厚煌只好找新到的戚景通交流感情了。却没有想到戚景通是一个慎言慎行的人,三棍子下去打不出一个屁来。虽然是武将,但是一副老夫子的样子。紧守所谓的君臣之礼,不敢跨雷池一步,让朱厚煌觉得好生无趣。

不过数日光景,杨慎就从闭关之中走了出来了。

杨慎直接给朱厚煌说道:“你花钱花的也太厉害了吧,二十万两就这么随随便便花玩了,算了以前的我就不管了,不过今后开支上,就由我做主了。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建立雍王府,以雍王府下设县,为大员,澎湖两县,如过以军屯,则设军。理清上下关系。殿下你说,并设品级,以县中杂役为从九品,捕头,文吏为九品。县中六房主事为从八品或八品不等,而县尉,县丞为从七品,县令七品。这都是按照殿下的官吏一体,不过臣更喜欢叫做,废吏设官。”

朱厚煌不由的拍案称奇,说道:“杨师高见。”

有时候一些事情,不看你怎么做,就看你怎么说了。明明一样的东西,但是在杨慎的嘴里面一转,就变得不一样起来了。

杨慎继续说道:“地方框架殿下已经安排好了,而雍王府的框架,臣的意思是这样的。雍王府比照六部设六司,六司主官,正六品,臣雍王长史正五品。并且按照殿下的意思,分设少府另,从五品。殿下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从上到下这么多官位的人选问题。各部主事,以及下面的文吏,全部空缺。整个雍王府扩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果殿下不介意的,臣这就写信,为殿下延请一些友人。不过有一点需要殿下注意,殿下想雍国自立,就要注意人才的培养,绝不能疏忽,故而请殿下设学校。每县一所,并设教谕,从七品掌管教化事务。

朱厚煌一拍大腿,道:“孤怎么忘记这一茬了。”

朱厚煌一心想在这个世界之中种下科学的种子,有什么比办学校更加有效的事情啊?朱厚煌立即说道:“设雍王府学,令朱裕掌管。”

“朱裕?”杨慎并不是太赞同这个人选的,不过想想,东雍这里的确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自己要掌控整个局面,不可能专任一方,而唐寅在科举上的污点,又怎么能为人师表。但是除却他们两个之外,都不是正统儒家出身,或者说没有科名在身,怎么能成为府学的山长啊?

杨慎说道:“殿下,何不请名家大儒来此讲学,一来可以为殿下搏一个好名声,二来,也可以也可以为殿下带来一批人才。”

朱厚煌说道:“杨师傅,你还记得孤在京师所说的话吗?孤才不要什么名家大儒了。孤觉得这些名家大儒从来不是孤助力,而是孤的敌人。”

杨慎张开嘴,想劝劝朱厚煌认请现实。世界上很多东西并不是你喜欢就不存在的,雍王这一个态度,会给他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的,只是刚要开口的时候,杨慎忽然想起了,心中暗道:“怎么给父亲减轻压力?现在朝野上下都为父亲清丈田亩,清算人丁的事情而瞩目,如果雍国这里出现一个如此不遵理教的藩王,大概要闹翻天了吧。雍国如果小一点,还不算什么,如果雍国发展的越好,并且越来越大的话,那么就是全天下理教中人的一根刺,这一根刺越大,就越是让所有人感到不舒服。这样一来,就是不是能分担父亲的压力?

杨慎想到这里,就也不反驳了,说道:“好。”

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声寒的上位第四百零三章 枭雄莫登庸第三百九十章 升龙会战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树镇之战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战事一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阳明的遗产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麦哲伦的遭遇三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二百零四章 海盗群聚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线第四百五十五章 远航的准备第三百五十三章 云海关下第二十八章 云飞扬第二百七十一章 争功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龙会战九第一百一十五章 杨慎到来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势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桥之战五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后?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战事一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响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八百二十四章 对策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对马岛之战七第六百四十二章 东雍与大明三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八十三章 妈祖庙前之约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群集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宝座的诱惑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发第一百八十五章 征蛮四第三百七十八章 夺升龙三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七十五章 平乱【二】第三百零八章 暹罗四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乱的平息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后杨慎时代的来临第二百二十三章 宁王之乱之圣旨到第八百六十一章 宁波在望第五百七十章 蒋氏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东雍近况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烧赣江三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六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战争四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军第八百二十四章 对策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征蛮第一百九十章 征蛮九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军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战七第八百二十五章 对策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华守福宁二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战三第八十四章 台湾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军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宁王之乱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阳明第三十二章 应州之战之达延汗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亚齐人在行动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许松在马六甲第四百一十一章 托梅的宏愿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场列阵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计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十一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五百六十九章蒋氏第三百五十八章 云海关下六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场列阵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晋会议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后?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归二第七章 杨廷和的关注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群岛结束战斗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阳明的遗产第四百八十七章许松的解决办法第三百三十三章 锦衣卫在行动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会议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扩军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五十七章 杨廷和的默许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内的对策第二百二十四章 宁王之乱之王命旗牌第六百二十一章 张翰的先发制人第二百三十章 安庆攻防战五第七百零九章 后宫琐事三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后?第二百七十二章 争功三第九百零七章 兵临城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议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