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

丘聚回到了正德身边。将王琼的话,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正德。

正德的心中上下起伏。

也许是正德生病了,身体虚弱,连心也虚弱起来。如果在之前,正德绝不会将这种谏言听进去。但是今天他却觉得很有道理。正德暗道:“的确如此,朕如果有一个万一,大明一定要有一个继承人。朕如果不将这个事情定下来,煌弟也未必能有登基的那一天。朕先与杨先生商议一二,只需杨先生点头。朕就可以放心了。”

在正德心中,王琼所说的两件事情,根本就是一件事情。

王阳明是正德留给辅佐雍王的人,雍王又是正德属意的继承人。等雍王有登基那一天。王阳明自然会得到重要。在正德看来,杨廷和点头的可能性极大。无他,因为杨慎是雍王的师傅,等雍王登基,杨慎就能重复杨廷和辅佐正德的佳话,如此一来,杨家两代首辅,地位之高,还有在英国公家族之上。

这种公私两便之事,正德想来杨廷和是不会拒绝的。

正德想做就立即去做,他将杨廷和召来。说道:“杨先生,朕身体有恙,不得不思量国统大事。”

这一句话一出,让杨廷和简直是惊喜莫名啊。他脱冠而拜,说道:“陛下圣明,臣盼陛下立储久矣,今得陛下一言,臣死而无憾。”

从好几年之前,杨廷和就开始上奏说养宗室子于宫中之事,可以说老生常谈说了好几年了,今天终于得到了正德的认可,他心中岂能不高兴啊。他说道:“臣必选,益王,衡王,寿王,泾王。荣王,兴王家子弟,其中贤者入京。”

杨廷和的选择是有讲究的。

正德父亲弘治皇帝唯独正德一子存活下来,故而想要选旁支,就要从成化皇帝子嗣之中选。但是成化皇帝的子嗣,有些无子绝嗣。剩下就是这几个王爷了。

不过杨廷和说的时候,有意无意的将雍王给忽略了。因为雍王一脉也是成化皇帝之后,与正德同一个祖父,也在最近的近支之中。

不过正德忽然猛烈的咳嗽起来,忽略了这个足以致命的细节。因为杨廷和掌管天下,绝对不是一个记不起成化皇帝一脉现在还有多少个王爷,而是有意在否认,否定雍王一脉继承大统。

好一阵子,正德才从激烈的咳嗽之中,缓过劲来,说道:“不必选各家子弟的了。以朕看,雍王扩土万里,纳南洋入大明版图,有功于社稷,不得不赏。如天不祐朕,朕今生无子,则传位于雍王,也不算不负社稷神灵,列祖列宗了。”

杨廷和一听,心中一颤,他暗道:“怕什么,来什么。”

作为庙堂一级的高官,揣摩正德的心思,可以是必修课,所以,正德对雍王不同一般的关心,已经让杨廷和的感到很棘手了。所以杨廷和在说出人选的时候,就有意无意的将雍王一脉给忽略过去了,但是万万没有想到,正德居然真的选中雍王。

一瞬间,杨廷和陷入了进退不得的局面。

杨廷和知道,他只要一点头,不用与正德硬顶,并且以杨慎与雍王的关系。说不定杨家的富贵能延续数代。与国同休。宋代韩琦不就是在储位上力争,得了一个两建社稷的美名,也使得相州韩氏在宋代的赫赫威名。杨家未必不如相州韩氏。

但是杨廷和却不想。

他想起了弘治皇帝。

说实在的弘治皇帝与正德皇帝一点都不像。

弘治皇帝是文臣士大夫心中完美的皇帝形象,是垂拱而治天下的典型。他与士大夫的关系很好,可以说从谏如流,也可以说毫无主见。任凭文官摆布。对臣子都很好。对文臣都和尊重。一方面弘治皇帝给正德留下一批有能力的臣子,又给正德皇帝留下一个坐大的文官集团。

如果正德不聪明,不过是庸人之才,反而没有事了。

但是正德偏偏很聪明,有是独子,一生下来就是太子,天生要继承皇位当皇帝。这哪里是含着金钥匙,根本是就是含着玉玺而生。所以他看出根结所在,才在弘治刚刚过世,就立即清理京营的占役问题。

京营占役问题,就是将京营士卒做为劳役在使用。当初成祖建立北京城的时候,就三十万京营当成劳役使用,不过那是暂时的,但是后来这问题越来越严重,到了弘治皇帝时期达到了高峰,在弘治皇帝之前,京营劳役大多是公共设施建设,比如说城池了,河道了,等等。但是在弘治皇帝时期发展到了,为大臣建私邸,建寺庙等等。京营的操练根本不能维持了。

所以,弘治以宽,正德以严。

正德决定不自己出面,就以刘瑾出面整顿官场。刘瑾固然为非作歹,但是刘瑾在政治上的改造并非没有积极作用的。这也是后来不管什么人攻击刘瑾,正德都一心维护的原因所在,不过刘瑾毕竟不是这些文臣的对手。让正德不得不处置了。

但是从哪里之后,到现在,正德与文臣的对抗,一直在持续。

杨廷和很明白自己的位置是怎么来的。天下治理是离不开文官的,正德也明白这个道理,他既要打压文官的势力,又要与之合作。杨廷和是正德很重要的一枚棋子,杨廷和既是正德的师傅,亲信,又是文官领袖。是正德与文官联系在一起的桥梁枢纽。正德通过杨廷和与文官沟通。而正德的重心就在建立武勋上。

其实这也是正德避重就轻的做法。正德希望能通过建立强大的武勋,重塑勋贵集团来为自己制衡文官。

但是正德有正德的政治思路,杨廷和有杨廷和的政治思路。

在杨廷和看来,正德所做的都是邪路,正德不亲近他们这些正人君子,反而与那些粗鄙武夫走的近,正德不知道武夫乱国吗?不仅仅是杨廷和,以杨廷和一大批官员弘治老臣,都怀念弘治时期,君臣相得的局面。

杨廷和觉得自己没有教好正德,是自己的过错。但是万万不允许,有一个如正德一样的皇帝。正德看中雍王最大原因,是类己。而杨廷和不让雍王登基最大的原因,也是太像正德了。不是一个安安分分垂拱而治天下的皇帝。

“陛下,”杨廷和忽然觉得自己的嘴巴有一点干裂,不过短短的一瞬间,杨廷和想了很多很多,最后下定了决心。毅然说道:“臣以为雍王不可继承大统。”

杨廷和这一句话说出来,觉得气氛立即凝重起来了。

“你说什么?”正德大吃一惊,他预料过杨廷和会拒绝。但是后来觉得杨廷和不会拒绝,即便是拒绝,正德也有自信说服,但是万万没有想到杨廷和会说的如此斩钉截铁,不给自己留丝毫后路。单单凭借他这一句话,将来如果雍王继位,杨家根本没有好果子吃。“

“臣,以为雍王轻佻,不近圣学,不可继承大统,愿陛下另择良储。”杨廷和慢慢的平静下来。

正德猛地咳嗽起来,一边咳嗽,一边用眼睛死死的盯着杨廷和。两人目光交汇,一时间所有的声音都寂静下来,只有正德一声重过一声的咳嗽。好一阵子,正德的咳嗽劲才过去了,正德缓缓的说道:“轻佻,不近圣说?不知道杨先生,是说雍王,还是在说朕啊。”

这一句,正德几乎是吼出来的。身边的太监纷纷跪倒在地,不敢抬头。

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况第三百四十九章 赏功罚过第三百八十四章 决战之前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庆攻防战九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战事八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师学院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战八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龙之变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战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龙会战十二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战事二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后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四百零六章 科学是什么?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后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乱之谢氏灭门案二第七十五章 平乱【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扫平矿区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传来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战第四百七十九章陆地泥泽第九十五章 大风暴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战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东雍四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华守福宁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龙城下四第一百五十章 和议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马六甲海战二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庆攻防战十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二百八十九章 与佛郎机人的交易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龙城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许栋之死第二百一十章 铁作与炮场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四百零五章 陆完的病情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师学院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张翰的先发制人第十七章 练兵2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应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龙之变六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战四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七百零八章 后宫琐事二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八百零五章 奴隶法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来东雍第五百六十七章 张璁三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华守福宁第三百四十三章 郑绥东征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庆攻防战二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战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苏禄三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后四第七百零八章 后宫琐事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烧赣江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扫平矿区三第六百六十八章 与朝鲜官僚的接触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获的日子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二百五十九章 万锐之死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桥之战十一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战事七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关第八百零五章 奴隶法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八百七十二章 胜负手七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战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八百六十五章 会稽山之战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三十九章 决胜【二】第一百二十章 天钟法的实践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战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礼物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五百六十五章 张璁第四十章 决胜【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军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来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师学院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杀与招抚第四十五章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