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梯田

“晚渝,还想买地吗?”苏老爹急急地问。

“有便宜不占才傻了。”晚渝眨巴着眼睛说。

“对,傻子才不会占便宜了。不过,这上坡村地势很高,那土地可不太好。周围的村子就数他们的穷。你这次可占不了便宜了。”里正提醒她不要太得意了。

“山人自有妙法,你们就等着吧。”晚渝做了一个鬼脸卖关子。

族长、里正知道她主意多,也不再多劝说什么。

“上坡村的风气怎么样?”晚渝比较关心的是人品问题,要是再出现鲍氏一家那样的,那还真让人头疼的了。

“上坡村人家并不太多,一个村子才六七十家,由于地里的收成一直都不好,所以家家生活都不是太好了,有的人家连锅都揭不开,弟兄多的人家连媳妇都找不到了。民风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主要归功于牛村长为人比较仗义,在村里是说一不二的主。大家都听他的,里正、族长为人也都不错,做什么直来直去的,遇到事非常公正。几个村,也就我们三个村几个里正合得来了。”里正说得很详细。

晚渝知道这个时代的里正那属于现代乡政府办事员之类的,直接效力的是朝廷,很多为了自己的前程,欺压的就是老百姓了,那个穆里正看起来还不错。人品没有问题的话,那事情就好办了。

等第三天,上坡村的三大巨头又来了,一进客厅,他们就一脸凝重地坐了下来。

“我们村的人都讨论过了,愿意将你们村和我们村之间的土地都留给你。不过,你们也知道情况的,咱们村地势高,可没有法子种水稻。”牛村长瓮声瓮气地说。

“要是能种水稻你们后不后悔呀?”晚渝问。

“水不方便怎么种?”牛村长、牛族长,这两头老牛都惊奇地问。

“怎么种,不碍你们事,后不后悔吧?”晚渝说。

“不后悔。”两头牛还没有回过神来。

“回去问清楚再来吧。”晚渝摇着头离开了,家里还有很多事要忙了。

这一次回去后速度就快多了,第二天天一亮,上坡村的族长、里正还有村长就满脸疲倦地过来了。好事怎么就得一波三折呢?

“我们都商量好了,地全归你,我们不后悔。村里人只要现有的地就行了。”牛村长的语气十分地坚定。“要是你苏公子答应了,今天就可以签了合同。”

“那好,我这边没有问题。现在就可以过去看看。”晚渝站起身说。

上坡村三大巨头立刻松了一口气,太好了,终于能过上好日子了。这几次到千溪村看都有些眼红了,这样的生活是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了,就是很多村子里的地主都没有这样的好日子了。过两年,自己的村子要是能变成这样,让他们干什么都愿意。

晚渝带着几个跟班的坐上马车随着他们来到了上坡村。村民们早就守在村口的大槐树下了,见了马车来,顿时有人大声叫喊起来。

三三两两蹲在一起聊天的村民立刻就站了起来,直起身子,翘起脖子向远方望去。“来了,真来了。这次是马车来的,族长他们不是走回来的,这事肯定成了。”喊话的人因为激动,语气都带着颤音了。

“大家都在,到祠堂去再说。”族长在马车中伸出头说。

村民们衣着都很单薄,在寒风中哆嗦着,浑身早就凉透了。得了族长的话,大家立刻一窝蜂似的向祠堂跑去。

上坡村的确穷,整个祠堂都破烂不堪,四面漏风。西北风从墙缝里灌了进来,冻得大家只打哆嗦了。

村民们用火热崇拜又好奇地目光打量着晚渝他们。晚渝穿着长袍,领口袖口和前襟都是上好的兔毛,外面罩着一个大麾,还觉得冷了。

“大家和我们苏家签好合约,那你们全家的命运可就全掌握在我们的手里了,你们真的都想好了吗?”秋月大声问。

“想好了。”村民们大声回答,只要足够忠心,才不会有事了。现在的日子哪是人过的呀,没有一天能吃得饱穿得暖的。

“你们这儿能不能种好稻子,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要是种坏了,你们会不会怨我了?”晚渝哈着手问,这天气也太冷了。

村民们顿时议论纷纷,“种不好,族长回来不是说苏公子有办法的吗?”

“现在的地一季又能收多少粮食,不如放手一搏了。”

“就是,苏家的工钱就可以养家了,土地种不种好不是最主要的。”

“想好了没有?”牛村长见大家只顾议论,顿时急了,就大声地吆喝起来。

“想好了,没有关系。”大伙异口同声。

“那好,听我将合约读一遍,大家要认真听。里面可是有很多禁忌的,要是你们违背了,可是要关系一家人的性命的。”秋月不怒而威。

人群顿时安静下来,秋月就一条一条认真大声地读起来,村民们屏住呼吸认真听着,生怕遗漏了什么,整个祠堂只回响着秋月清冷的声音。

“不得将工厂和种田的方法泄露给任何人,娘家人也不行。还有回到家里互相也不许谈论和工厂有关的任何的事。”秋月再次重申了其中最重要的两条。

等村民们都表示听明白了,夏荷等人就让他们排好队,一家一家地过来按手印。

“能带着我到你们村田地边转转吗?”晚渝问身旁的牛村长。“让他们在这里等一会儿。”

“行。”牛村长就用大嗓门让大家在这儿等着,他则带着晚渝几人到田地那边视察去了。

上坡村的地势很高,很多田地都属于半山中间,这样灌溉就有些问题了。各家地里的麦子稀稀疏疏,黄焉焉的,可以看出明年的收成肯定不会太好,也难怪村民们对种地没有多少的热情了。

不过晚渝也没有亏,这儿离千溪村的土地也有不少了,看到这儿的土质和地势,晚渝心中有数了。

打探了情况,晚渝带着人就往村子里回,“怎么样?苏公子,咱们村的地就这样。”牛村长憨憨的,有些不好意思。

“没有关系,明年的水稻可以试一试。”她沉着地说。

“真的?”牛村长惊喜地问,倒不是不相信晚渝的话,只是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生怕听错了空欢喜一场。

回到了祠堂,村民们还在那里等着,风灌进来祠堂里还是很冷的,但是等候着的村民,没有一个人不耐烦的。

“苏公子,咱们这地能种稻子吗?”有不少村民着急地上来打听,眼中充满了期待。

“地势比较高,灌溉有些麻烦。”听了她的话,大伙像泄了气的皮球变得无精打采的,就说嘛,这事不会那么容易的。

“可是,只要我们做好前期工作,种稻子还是没有问题的。”晚渝接着说,她的话无疑给村民心中点亮了一盏灯。柳暗花明又一村,村民顿时来了精神。

“苏公子,要怎么做?你说,我们来做。别的没有,力气我们还是有的。”事关自己的利益,村民们积极性上来了。

“挖塘,疏通沟渠。我们这儿并不是缺水,而是水盛不住。同时雨季,要是下雨,还会造成洪灾,也不利于种稻子。可是有了深塘沟渠,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晚渝很有信心地说,“明天,我会派几辆马车过来,男子留在家里挖塘,女子到工厂实习,就是先学习干,每天给二十文的工钱,等干熟练了就可以调到每天三十文了,中午饭交食堂四文。孩子满四岁,不论男女都要送去上学,上学后做工,能上工的午饭免费,小一点的午饭两文。上下班有马车接送。”

刚签完字的村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千溪村和下河村能变得那么富有,不是空穴来风,这大冬天要想找活干,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苏家给了这么高的工钱,一个月后家里老小就不缺吃穿了。“别吵了,听苏公子讲。”牛村长牛脾气又上来了。

“因为挖塘是关系你们自己的利益,所以,挖塘的男子每日我只出十文钱。”听了晚渝的话,村民又忍不住议论了,自己挖塘也给工钱?“毕竟这里有我的地,我占了大头。今年来不及了,到了明年开春的时候,我给你们每家五十只小鸡仔,再派人教会你们种蘑菇,只要用心做事不偷懒,我保证你们一年后的生活大变样子。还有等塘子挖好了,明年成年的男子也上工,老人在家正好负责家务。”上坡村的村民们第一次觉得幸福原来可以离自己这么近,都也些懵了。

“这儿高坡上面我们可以整理成梯田,种玉米和红薯,那些土地不能浪费了,你们各家可以分了。下方的地就可以种水稻。”

“什么叫梯田?”有好奇地村民听不懂这新名词就忍不住问了出来,其余的村民也渴望的望着她。

“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坡地将田整成一级级的,就像台阶一样。每一级边上自己都留个小的池塘或者是挖渠,这样浇灌就方便多了,田保水能力也会增强许多。”晚渝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什么叫梯田。

村民再一次沸腾了,这个方法好呀。种了这么多年的庄稼怎么就没有想到了?这样一来,村里每户人家无形中就多出了不少的土地了。

“都将工具收拾好了,明天用心做事。谁敢做出对不起苏公子的事,看我怎么置办他。”牛村长恶狠狠地说。

“我牛犊子一家要是今后做了对不起苏公子的话,让我们全家不得好死。”一个黑塔似的男子拉着一个精瘦的女子和三个孩子跪了下来,对天发誓。

夏荷等人都惊呆了,接着,其余的村民也学着牛犊子一家对天发誓表达自己的忠心和感激。在古代,人们相信神灵,一般不会赌咒发誓的,此刻还是在他们的祠堂中。这些誓言的重量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先回去了,明天天一亮我们就会过来。”晚渝对牛村长说,然后带着跟班的回家了。

第二天天刚亮,晚渝拉着家里的部分长工,带了工具坐了马车果然就过来了。

到了上坡村天正好大亮,这时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在村头等着了。

见了晚渝他们的到来,大伙都激动万分,老远就迎了上来。等马车停稳了,晚渝和长工们都跳了下来,将马车上的馒头、大米和蔬菜都取了下来,交给了牛村长。中午,这些长工们要在他家吃中饭了。

村里的壮力和老人看着从马车上搬下来的东西,羡慕地眼睛就一直没有离开。天啦,这些东西家里就是过年都吃不上呀。

“大家都到田地边去,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晚渝带着村民和长工来到了半山腰,“在这儿先挖一个大的塘子。要挖得深一些。”晚渝也加入了挖塘的大军中,大家看她亲自参入劳动进来,更是信心百倍,干起活来死卖命。

虽然很多人衣着单薄,西北风呼呼地吹着,可是大家没有一个人觉得冷的。干到最后,大伙还将身上的衣服给脱了,就是这样,很多人身上还冒汗了,整个人热气腾腾的。

中午的午饭,村民是各自回家吃的。晚渝和长工们回到了牛村长家,红腰等人早就将饭菜准备好了。

今天的午饭吃的是馒头和番茄蛋汤,四个菜:土豆烧肉、青椒鸡蛋、鱼香茄子和白菜豆腐。屋里坐不下,很多人就在临时搭的棚子里站着吃。吃着饭,喝着汤,很是舒服。

晚渝发现牛村长一家,躲进了厢房没有出来,屋里传来村长娘哄孩子的声音,“乖孩子,给你个地瓜,等你娘回来了就买东西给你吃。”村长的娘声音压得很低,中间还传出村长逗孩子的声音。

晚渝和秋月等人不声不响地进了厢房内间,果然,村长一家三口正坐在里面,小小的桌子上放着一个碗,里面有几个红薯正冒着热气了。

村长的娘将红薯扒开正喂孩子了,村长抬头看见了晚渝站在门外顿时有些尴尬,“苏公子,这里小,你吃过了吗?”憨憨的个子,抓着头发挠显得那么那么局促。

“还没有吃了,我是叫你们一家出去吃的。都在这边麻烦了,怎么能让你独自开火了。这个红薯我尝尝。”说着,她不客气地抓起一个红薯吃起来,还顺手递了一个给秋月,秋月接过咬了一口,“这红薯可真甜呀。”

“你怎么能吃这个呢?”牛村长的脸又红了,但是他的皮肤黑,看不出来。

“放下,这东西哪能是你们吃的?”村长的娘有五十来岁,她见晚渝吃了红薯,立刻慌张的阻拦。

“怎么,牛村长,你可不能小气。这红薯我都吃了,你们也到外面和我们一起吃吧。再不出去,我可就饿扁了。干了一上午的活了。”晚渝打趣说。

“快走吧,可不能饿坏了我们家公子。”这时候夏荷从外屋进来,和秋月拉住村长的娘就往外拖,牛村长还想说些什么,可是看到晚渝诚心诚意的样子,眼睛湿润地跟着出去了,也不再说些什么。

“红腰、月离,到各家看看,家里有孩子的都拿碗过来盛些蛋汤,给个馒头,让孩子吃饱了。绿意,绿芜,你们再烧一些蛋汤就是了。”她吩咐身边几个丫头,牛村长在一旁听了,悄悄地将眼角的泪水抹去了。

村长的娘则抱着孩子,将头埋进孩子的颈部,也借机将眼泪抹去。

或许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牛村长的三岁小儿子从开始的局促不安,到后来大口大口的吃东西,“奶奶吃,这些汤可好喝了,大馒头也好吃。”

“棒棒真棒,今后要多吃才能长个子,长了个子就能赚钱,然后每天吃这么好的东西了。”晚渝逗着他玩。

棒棒很喜欢这个漂亮的小哥哥,使劲地点着头,“好,棒棒多吃。”

晚渝怕他吃荤腥的东西受不住,只夹了一块瘦肉给他,馋得棒棒只咂嘴,见大家不给他吃,也不哭闹。晚渝很喜欢这样听话的孩子。

村里的人得了红腰她们的传话,都不好意思地拿着碗,抱着孩子过来了,初一他们就挤进了棚子里吃,将空间让给孩子。要是让村民端着汤回家去再吃,到了家里,这些汤和馒头也会冷了。

孩子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味的东西,都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几个月的孩子用馒头泡着番茄汤都吃了一碗。

抱着孩子的老人见孩子吃得欢,吃得饱,既感到高兴又感到心酸,看着晚渝的眼神不由自主地带了感激敬畏在里面。有时候,恩情或许更能让人从心底产生敬畏。

“从今天开始,每天中午这些孩子就抱过来吃吧。不过得等着工人吃过了才行,人太多挤不下,饭都给他们留着了。”晚渝看着狼吞虎咽的孩子也有些心酸,自己刚来时肚子空也是这副模样了。

晚上回来的女子和孩子不许谈论工厂的事,大家就欢天喜地地告诉家人自己在厂子里吃饭的情景,孩子则向大人展示了学习的内容。得知晚渝中午对幼儿的照顾,很多人都落了泪。大家一致发誓要好好干活,报答晚渝的恩情,认为遇到了这样的主子,是牛家祖宗修来的福分了。

挖了半个多月,第一个大水塘已经初具规模了。为了防止山洪,晚渝在塘边修了大坝,顺着坝在下面挖了沟渠,接着离一段距离又挖了塘。

“二伯、三伯,麻烦你们到衙门再跑一趟,将这边的地买下。地契到了手,我才放心了。”晚渝对过来看看的二伯、三伯说。

“下午就过去,放心好了。”

“通知林明远等人,今年山里扦插的树苗、果苗要多几倍。几块地的外围到了春天全要栽上树。”她想起重要的事,赶紧对伯伯们说。

“知道了,回去就让他们做。”

交代好,这些事都很重要,张伯他们又不在家,所以二郎三郎就急急忙忙回去,将晚渝交代的事做好了。

“为什么这些事要你亲手做?”只有晚上才能匆匆见到晚渝一眼,夏侯吕很不高兴,趁着休息日,他终于忍不住一个人跑过来了。来到了工地就见晚渝一边指挥,一边在干活了,他心里相当不高兴。

“这里有我的地,我做了示范,他们才好跟着做。总不能大家都在干活,就我一个人站在边上看着吧,那成了什么?”夏侯吕自从当了书院老师后变得正常多了。可是这个人见了她,就会变成问题先生,总喜欢问晚渝为什么,她又不是十万个为什么。不过,夏侯吕脾气古怪,晚渝也不想无事惹着他,只得耐心地告诉他。

“是呀,书院里无事。我也过来帮忙,某些人怎么能知道你的不易了。”一身白袍的玉流景忍不住相思也跑了过来凑热闹。他挑衅地望了一眼夏侯吕。

“这些地很重要吗?”夏侯吕像没有见到似的,继续问。

“家里养了那么多人都得吃饭,没有地吃什么?”晚渝没好气地说。这家伙严重打扰了她干活,那么有力,也不知道下来帮一把,就知道站在那儿唧唧歪歪的。

“我来。”玉流景就是她肚子里的蛔虫,见她很不耐烦的样子,立刻取了边上的一把铁锨,开始干起来。

“玉流景,干得不错呀。不过,你好是老老实实回去将美容品搞好才是正道。”晚渝瞪了他一眼,相比较,他这种的人才干那种事才是正事了。

------题外话------

求花求票呀!

第6章 提亲第15章 成功的推销第78章 快餐店开张第97章 不死心的柳府第60章 元宵节第31章 房子落成推荐新文锦绣良缘之绣娘王妃第10章 肥田种地(一)第21章 婆媳第3章 改变的由来第43章 算术很重要第55章 进京第87章 大伯离村第10章 美酒第7章 和尚上门番外千机鹤篇第98章 多行不义必自毙第26章 卖彩票第25章 彩票第3章 改变的由来第84章 琴师和舞娘第50章 又赚了推荐新文扛上妖孽太子爷第23章 进宫风波第18章 布置第91章 夏侯吕的出现第8章 去赶集第86章 书院落成第21章 婆媳第19章 萤石第22章 收仆第103章 留下第11章 酿酒第10章 肥田种地(一)第105章 收获第14章 进城第20章 秘洞第12章 肥田种田(三)第107章 解决番外千机鹤篇第14章 进城第五十四章第58 过年(二)第15章 买楼第12 章 加盟者第42章 秋收第92章 排练第76章 促销(二)第77章 卖西瓜推荐新文扛上妖孽太子爷番外圆梦篇第92章 排练第16章 女装第60章 元宵节第34章 结局第36章 葡萄酒第4章 再遇(一)第101章 欢欢喜喜迎大年第107章 解决第63章 治理(三)第93章 梯田第102章 贵客临门第31章 处置第13章 醉酒第95章 戏剧的推出第91章 夏侯吕的出现第106章 开张风波第79章 书院第57章 过年第15章 成功的推销第77章 卖西瓜第10章 美酒第49章 对子 加入v通知第73章 美容店(二)第100章 齐聚一堂第17章 舞蹈?第12章 肥田种田(三)第11章 肥田种地(二)第10章 美酒第29章 烂桃花第25章 彩票第11章 酿酒第2章 当家做主人第14章 玻璃的制作第16章 女装第96章 书肆第31章 处置第3章 改进第18章 布置第11章 肥田种地(二)第69章 琐事(二)第86章 书院落成第5章 视察田产(二)第42章 秋收第60章 元宵节第17章 舞蹈?第77章 卖西瓜第2章 当家做主人第33章 遇灾第97章 不死心的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