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宏观调控货币

内朝议事。

嬴城传召的诸多官员还没有到来。

冯去疾也闲谈加劝谏起来。

让嬴城别放松警惕。

春耕虽然结束了。

但这才是一年的真正开始。

而同时。

不经意之中,冯去疾便将卢敖在秦国究竟是如何发迹的说了出来。

是要让嬴城明白。

卢敖不可信,万万不可偏听偏信。

方士同样不可信。

一百句话,有三句话是真的。

「原来如此!」

嬴城也是恍然大悟。

说真的。

对于卢敖究竟是如何发迹的,他还真没有了解过。

不过。

这都是闲谈。

「那冯公觉得,如何才算是国富民强,国家安定!」嬴城又问道。

冯去疾沉思片刻,回道:「民有所食,天下安定,官员清廉,如此,才能国富民强,而国家安定,却是要加强军事,整顿吏法。」

顿了顿,冯去疾摇头道:「老臣在-丞相之位也有五年之久,这年来老臣主政之下,没有什么大错,也对治理天下略有总结。」

「其实,想要让国家安定,只要解决了一件事,就可以了。」

「食!」

「百姓若无所食,必有所乱。」

「而衣住行三者,却也要往后排。」

「而这些年来,

老臣也是本着「食」行政。」

「没有了衣服甚至百姓可以以草衣为衣,遮避身体便可。」

「没有了住所甚至百姓可以住在棚舍之内,只要有草窝即可入睡。」

「没有了代步之工具,或者说,百姓不需要代步工具,以双足踏遍山川大河即可。」

「唯独,不能没有食,食用草皮为温饱,百姓便不会造反,而如果连草皮都吃不到,百姓就会抢掠富有余粮者。」

「遍观各种反叛,从来没有听过因为住房而反叛的,也没有因为衣物而反叛,但是为了食物,却有数不胜数的抢夺。」

「人争一口吃的。」

嬴城其实也知晓冯去疾治国之道。

其实从秦国的国策来看,就能看出来。

秦国在粮食上一丝不苟的执行,甚至用朝廷宏观调控和强制限制粮食价格来保证百姓可以有果腹之食。

但是在其他方面。

大规模的徭役,大规模的朝廷作坊,大规模的朝廷控制商贾,只能说,秦国的所有的国策,都是围绕着一点,粮食!

这本身没有错。

只是。

国富民强,国家安定二词,重若千钧,如果仅仅做到民有所食,恐怕不够。

「冯公所言,城只赞同其一。」嬴城顿了顿,道:「民有所食。」

「粮食为本,但这只是根本,但真正想要让国富民强,国家安定,单纯的让百姓果腹,并不足以称之为强国。」

「哦?」冯去疾对嬴城所想也能猜测的七七八八,从嬴城的种种布局上,便能窥得一斑,也是好奇的问道:「那不知监国有何见解?」

嬴城也不遮掩,沉吟道:「民有所食,百工兴盛,各有谋路,吏治清明。」

「民有所食,自不必再多做阐述,如冯公所言,人争一口吃的,没有了这一口吃的,便会为了活命而争抢。」

「百工兴盛,这说的并不仅仅是为商之道,商,只是沟通各行各业的工具,根本还是在民间工业兴盛。」

「而为何要让民间工业兴盛,正如目前秦国闲赋的百

姓,如果百姓除了农桑之事什么事情都不做,那么就会有千万之数的人闲而生事。」

「在以往,朝廷以徭役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徭役之事,并不能解决全部闲赋在家的百姓,也因此,朝廷又以兴建作坊来让尚在乡里的百姓有事可做。」

「但这并非长久之计,朝廷做事,通常以目标为准,为了完成此目标,徭役死人,作坊死人,都是在允许范围内。」

「长此以往,百姓便会对徭役不满,进而对朝廷不满,此中积怨少则稳之,多则乱之。」

「也因此,必须要兴盛民间工业。」

「让百姓无时无刻不做事,就拿简单的蓑衣作坊来说,蓑衣为每人必备,长久使用还会有损坏,而只要让百姓制作蓑衣,并且这些蓑衣有好处,百姓便会自觉的常年去编制蓑衣,以编制蓑衣而谋生,自然百姓无生事之可能。」

「而如果百工百行业各有兴盛,以天下之量,以商人为工具,便可让天下百姓各有谋生之路。」

「百姓若有谋生之路,自不会再生事。」

听到嬴城的解释,冯去疾免不了摇头道:「此法的确大有可为,只是,监国似乎忘记了,百工之业层次不齐,若是百工兴盛,其中乱象便会四起,朝廷无法约束。」

「若无法约束百工,乱象丛生之中,便是乱的起始。」

「尤其是,如粗盐一道,可以说,朝廷这些年来,对私盐的贩卖是大力禁止的,粗盐人人需食,更为调剂之用,此物,掌握在朝廷的手中,自可按事调配,但一旦私盐泛滥,朝廷便会力不从心。」

「而这也如粮食,朝廷掌握着天下大宗粮食,并且严厉整顿粮业,这才能保证民有所食。」

「一旦放开,人人逐利,粮价必定居高不下。」

嬴城点了点头,冯去疾的眼光还是一如既往的毒辣,也是继续探讨道:「也因此,宗货交易书,方为根本,半官商之法,才可稳定乱象。」

「而这,首要便是充实官员,令吏治清明。」

「这也是天下内定的根本。」

冯去疾见此,也知道嬴城在这里跟他嘀嘀咕咕说这么究竟是什么意思。

听起来是讨论。

其实嬴城是要获得他的支持。

他也清楚。

这些天以来,嬴城究竟在干什么。

「却是不知,监国有何成册!」冯去疾问道。

嬴城依旧没有直接说,再次问道:「冯公觉得,钱币究竟是什么?」

冯去疾并未生气,沉思道:「交易之衡量物!」

「其中价值,正如马台里之事,钱币可以购买货物以充实自己,但如果以钱币起源来说,钱币只是一种衡量一种物品价值之中间之物,以钱币为衡量,以此交易获得彼之所需。」

嬴城笑了笑,问道:「那冯公可曾想过,钱币对我大秦意味着什么?」

「对我秦国?」冯去疾略有疑惑,「朝廷印制钱币,以此来调动民事。」

嬴城点了点头:「冯公只说对了其中之一,但是,钱币对于我大秦来说,其实什么都不是。」

「什么都不是?」冯去疾略有沉闷不解。

嬴城点头继续道:「是的,各个勋贵积累钱财,那是认为钱币拥有其价值,即以金铜可以让自己购买到足够的需用。」

「而这,便成为了财富的象征。」

「其余人也一样,钱币可以买到所需品,也成为了财富象征。」

「但是于秦国而言,钱币只是一种统治天下的手段,秦半两可以,秦布币也可以,甚至其他物品也可以,只要朝廷允许并大力推行,认定一种物品为交易衡量物

,那么,他就是货币。」

「昔日楚国灭亡,大量的布币,蚁鼻钱荒废,成为破铜,即便是朝廷有兑换,但不可免除的,楚国布币再无可能如昔日那般,以对等关系兑换,这其中乱象,十兑一,百兑一也有发生。」

「诸如昔日诸侯国,各有货币,一旦灭亡,其货币也随着崩溃,即便是金,若有诸侯印,同等金甚至优等金,也不足战胜国次等金。」

「也因此,在我看来,于大秦而言,货币只是一种统治天下的工具,朝廷以此来调动天下。」.

「于此,百姓只要认可货币,朝廷不便能印发货币,自此朝廷便可有源源不断的支撑,但是为了维持百姓认可货币,朝廷便不能令货币泛滥而导致货币体系崩溃。」

冯去疾沉吟,认真思量。

嬴城说的也不无道理。

当然。

这是站在秦国的角度上,换做个人或者冯氏族长的角度上,自然是要另做考量。

一旦货币崩溃,也意味着秦国的统治岌岌可危。

对于勋贵而言。

囤金囤铜,即便是秦国灭亡,等到新的国家出现,印发货币,勋贵便可以融了重铸,以此来完成财富转移。

而这大体也归根在,新国建立,制度不稳,朝廷管不到这些。

可以说昔日诸侯国之中的勋贵,便是以此方法,经久不衰。

与此同时。

越是稳定吞并,勋贵想要完成这样的转变就越艰难。

秦国便是如此。

秦国作为累世诸侯国,自有制度体系,这令诸侯国勋贵融铸私钱难上加难。

嬴城也是停顿了许久,这才继续道:「也因此,朝廷作为发行货币者,将货币作为统治手段,便会有一种更为直接的调控方式。」

「宏观调控!」

「此法若是放在昔日的楚国,自然推行不了,但我秦国,却占天时地利人和。」

冯去疾微微一顿,问道:「宏观调控?」

嬴城点了点头:「自是如此!」

「此前我说了,朝廷可以印发货币,以此来达到朝廷所想要达到的目的。」

「那么为何就不能,朝廷收回货币,并将这些货币储存起来甚至于直接熔铸为金块铜快,不再对外流通。」

冯去疾眉头不由紧皱了起来看,「何解?」

他也明白。

直到现在。

嬴城才说到重点。

「如此解释,或可粗浅,即,朝廷需要动用十万工人用来修建阿房宫。」

「但是府库空虚。」

「朝廷不征收赋税,直接印发一千万钱币,用来修建阿房宫。」

「这些钱,自然是出现在以阿房宫为中心,所系之各行业之中。」

「而随着朝廷印发这一千万货币,必然造成货币奔溃,物价飞升。」

「而如何保证物价,朝廷再将印发的一千万货币,收回来熔铸掉即可。」

「可是,总不能直接征收所印发货币,自然,就需要通过其他手段,诸如,税收所得的钱币,收上来一千万,熔铸掉一百万,剩五百万以作他用。」

「朝廷提高盐价,收回来一千万,熔铸掉一百万,再将盐价强制调控下去。同此,朝廷提高粮价,收回来一千万,融掉一百万。」

「总之,通过正常的,大规模的商业途径,将印发的一千万货币收回来并融掉。」

「如此,阿房宫建成了,货币也稳定了。」

听着嬴城的解释,冯去疾脑袋瓜子嗡嗡的。

到现在。

他才

明白。

嬴城在府库里面囤积万万之数的货币,究竟想要干什么。

而在此之前。

嬴城废除了徭役制度。

到底意欲何为。

嬴城想要通过朝廷来进行大面的发钱。

等到稳定之后。

再通过大面积的回收来收紧货币。

这。

极其狠绝。

因为天下百姓早就认定了秦国货币。

以货币为本,相信秦半两可以买到很多很多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以货币为中心进行运转。

但是百姓并不知道。

这些钱币,全部都是朝廷肆无忌惮印发而来。

百姓们乐呵呵的赚着朝廷印发的钱。

然而。

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却已经是朝廷收紧货币的时候。

甚至于。

站在整个天下的角度上,即便是货币流通的再快,也比不上朝廷调动快。

如果在潦东潦西印发一千万钱,只需要在巴蜀,南郡等地收紧货币,等到一千万钱币流通到巴蜀南郡的时候,其实,双方货币对冲,其实就等于朝廷没有印发一千万货币。

货币的流通需要时间,且需要极其复杂的关系转换。

因为即便是朝廷乱发货币,这需要很长时间才会导致物价飞升。

而这。

恰恰给了朝廷时间。

况且。

跨地域的商品流通本就是有非常大的差价。

只要通过调控差价,就能解决在无声无息之中解决掉朝廷乱发货币的问题。

「集体化农业?」冯去疾不由心惊的问道。

想明白这个问题,现在他倒是理解了最根本的布置。

「是的,集体化农业。」嬴城笑吟吟的道:「用极其庞大的乡里,来延长货币的漫延,只要集体化农业越多,便可以做到以九州之力来宏观调控,当潦西潦东的货币盛多,朝廷向南逐步引导,货币体量多,那便漫延到洞庭苍梧,以此消化掉朝廷印发的货币。」

「同时,洞庭苍梧收紧货币,来应对潦西潦东滥发的货币。」

「这并非只限制两极,九江,会稽,闽中等地也可如此,但必须保证的是,不用广天下而滥发货币,以半冲方式对冲,以此保证货币体系的稳定。」

第165章 新秦法刑事法第三条规定:谋反罪第283章 不限制,禁止第六十章 不为官者皆为民第249章 武成候王翦第245章 始皇之议第四十四章 杀气腾腾始皇帝,要掀桌子了第148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四十九章 赵高胆寒,大国工匠第262章 冯世杰的寻政之路第九章 秦律,狗屁不如第九章 秦律,狗屁不如第二十二章 天下权势,才刚刚开始而已第一百一十七章 终于给挖到了第278章 王贲的抉择,忠与孝第三十二章 霸道行事,无所顾忌第266章 万丈高楼平地起第五十八章 五等九流第一百零四章 赵高传召的心路第206章 天佑春耕,泰和四时,春耕咯!第六十八章 第一次遭遇刺杀第144章 张良初见华夏字典第九十五章 始皇帝终于被震麻了第六十章 不为官者皆为民第141章 张良的马台里之惑第237章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第235章 暴怒的王贲第260章 地缘!第八十一章 给郭怀义的建议第229章 地域政治第九十五章 始皇帝终于被震麻了第178章 决然之变第一百章 促计划育生司发展第六十五章 思考和衡量的依据第217章 西进之议第一百零六章 国策之论第258章 宏观调控货币第203章 投入与回报第229章 地域政治第 160章 乱与静第186章大秦帝国之纵横(四)第243章 兵解大秦第207章 农夫犹饿死第275章 复杂的是人,宣传司之谋第190章 大秦帝国之崛起(四)第264章 蠢货第一百二十四章 格局打开,拉开帷幕第170章 我支持你去寻神仙第246章 冯劫论兵第154章 温柔乡,英雄冢第一百一十七章 终于给挖到了第二十五章 重头戏,怼始皇帝让其怀疑人生第230章 罪不及后?第263章 分财不均啊!第263章 分财不均啊!第242章 我有四策,以安万世第273章 一步之外,封王之地第285章 子房,屈才了第241章 明日,雍城奏事第一百零三章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第一百零四章 赵高传召的心路第二十二章 天下权势,才刚刚开始而已第154章 温柔乡,英雄冢第四十三章 维护官府威信,扶苏哀声帮忙第143章 天下疾苦啊第九十八章 积极响应的农业司第130章 其实,无中生有的事情,并不少第八十五章 没有竹简笔墨第224章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格局打开,拉开帷幕第131章 火烧胡亥府第一百零二章 始皇帝亲自教导扶苏第269章 复巡超级作坊第255章 固化阶级是必须的第四十三章 维护官府威信,扶苏哀声帮忙第五十四章 先声夺人第七十六章 举官令?第256章 蒙氏商业帝国第126章 第二, 罪己诏,朕,有罪于天下第188章 大秦帝国之崛起(二)第255章 固化阶级是必须的第220章 长公子扶苏接令第208章 特权等级第一十二章 一石激起层浪第281章 第一次西进议事第186章大秦帝国之纵横(四)第169章 地球是圆的还是方的?第七十一章 无伤大雅,闹了个小笑话第184章大秦帝国之纵横(二)第232章 上雒楚系集团第一百零四章 赵高传召的心路第一章 怎么办,老爹太能惹事了第九十八章 积极响应的农业司第278章 王贲的抉择,忠与孝第五章 谏逐客令石刻,惹事第241章 明日,雍城奏事第186章大秦帝国之纵横(四)第六十九章 今日,我要定法第274章 朝政之诀第四十章 目标,阿房宫的六十万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