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启蒙帝师

自从那日被燕丹所救,赵政便一直不甚开心,因为他经常能看到梁儿一个人在发呆。此时每每唤她,她总是如梦初醒般惶惶然的。

如赵政所料,梁儿确实在想燕丹,但却不是单纯的在想他的人。

燕丹儒雅有礼的古代王室气质深深震撼了梁儿。

自从她来到这个时代,见到的人都是没什么文化底蕴的平民百姓,就算那几个小质子,纵使身份显贵,却也因年纪太小没接受过太长时间的正规教育。

燕丹的出现,简直是把她心目中的各国公子形象全都秒了个干净。

反观赵政,都已经八岁了,几乎还处于文盲的状态。这个年纪在现代都应该认识好多字了,更何况这里还是古代。

据说王公子弟都是自五岁起,便开始学习礼数,读书习武,除此之外,音律舞艺亦要一一学之。

可是赵政......

想到这,她突然对旁边一脸不悦的赵政说:

“奴婢听说各国公子都是五岁开始学文习武,如今公子已经八岁,为何不找个老师呢?”

“老师?我没有钱请老师。”

赵政有些感觉到梁儿是在拿自己跟燕丹比,心里更加不痛快。

梁儿哑言,她忘了钱的事,人家饭都吃不饱了,哪还有钱上学?

不过有钱没钱暂且不提,可要是等回到秦国,赵政还是文盲的话,岂不是会被人讥讽嘲笑?

梁儿与赵政这么久的朝夕相伴,并肩作战,在她的心里已经与赵政建立起了深厚的革命友情。

想到赵政要因为不识字被人瞧不起,即便他以后将会成为吞并六国的千古一帝,梁儿心里还是觉得不舒服,想让他少一些挫折,多一些快乐。

“不行,还是得给公子找一个老师!”

梁儿语气坚定。

赵政淡淡瞟了梁儿一眼。梁儿越是想让他读书,他就越觉得梁儿是在拿他跟燕丹比。

“哼,那你且去找找看,我倒想看看这世间有谁是教学不要钱的。”

免费收学生?鬼才相信有这样的人。

其实梁儿心里也全无把握。

这邯郸城好歹也是个大国都城,能选在这种繁华大都市教书的学者,绝对都是奔着赚钱来的。想找那种识才不识钱的世外高人,简直就是大海捞针。

话说,梁儿这一捞,就捞了一个多月,也没捞出半个针来。

不过事情的结果总是这样,你越是拼了命去找的,就越是找不到,可当你都把这事给忘了的时候,想找的便会自己跑出来。

赵政在剔透的湖中悠闲的游着泳,梁儿守在湖边不远处捉着蝴蝶打发时间。

树叶随着微风沙沙作响,鸟儿和着虫鸣婉转歌唱。

又是一派惬意的午后时光,却被一个不速之客扰得支离破碎。

眼见前方繁茂的树丛诡异翻动,梁儿驻足原地不敢再动。第一反应就是——狼?熊?老虎?

虽然他们几乎每天都上山,从未见过大型猛兽出现,却也不能保证没有别处迁徙来的野兽跑来占山为王。

梁儿神经紧绷,不自觉咽了一下口水。

忽然眼前一片青色闯入,定睛一看竟是赵政。

他听见了这边的动静,快速上岸披了外衫护在了梁儿的前面。

梁儿看着挡在自己面前的小小背影,心里一阵说不出的感动。

赵政身高虽然只到梁儿胸口,却还是如大人一样伸出手臂将梁儿揽在自己身后。

他目光灼灼的紧紧盯住那晃动的低矮树丛,如一头小兽般无谓无惧,坚定的守护着自己渴望守护的人。

许久,一个身材矮小,发须花白,额头突出,长相怪异的老头从树丛里狼狈的钻了出来。

赵政依旧没有放下警惕,眉头微蹙:

“你是何人,为何来此?”

老头似是没想到这里会有人,小小的吃了一惊。

但当他的视线落到赵政和梁儿身后的景色时,便真真是大大的吃了一惊。

“想不到这其貌不扬的荒山上竟有这样一番大美之景隐匿于密林之中!今日得见,真乃老夫大幸啊!哈哈哈哈!”

老头明显喜出望外,有些控制不住情绪,银白胡须上粘着的半片树叶随着大笑一颤一颤。

“老头,速速回答!你是何人为何来此?”

赵政暗恨这个丑陋的老头闯入了自己的秘密领域,只想立刻将他赶走。

老头的视线落回赵政身上。

方才没来得及仔细看这个对自己喊话的小孩,现在细细打量,这孩童年约七八岁,只着了一件外衫,裸露的小小胸膛上还粘着点点水珠,看来应是情急之下刚自水中出来。虽是凌乱,却一副要拼命的样子伸开双臂护着身后的白衣少女。

老头忽然展颜一笑:

“哈哈,小儿,你可打不过我。”

梁儿眼见那半片树叶依旧挂在他的胡子上抖啊抖的,无故给他平添了几分喜感。

“哼,不过一个来路不明的矮小老头,有何可惧?”

“嗯,小儿所说有理!”

老头竟然附和了一句,接着又道:

“额不过......”

赵政面不改色。

“不过老夫有些好奇,若是从这树丛中出来的不是我这矮小老头,而是一头猛兽......小儿可会怕?”

“我本就做好了是野兽的准备,更无可惧。”

“嗯?野兽你打得过?”

老头一脸无害,继续问道。

“打不过又如何,不过一死,又有何惧?”

老头露出惊讶的神色。

“死也不怕?倒是有趣。”

老头复又抬眼看向赵政身后的梁儿。

“那姑娘你呢?方才若遇见的是野兽,可会怕死?”

梁儿隐约感觉这个古怪的老头不像是普通人,所问的问题也似有深意,便不再关注他胡子上那可笑的树叶,敛了心神,正色回答:

“怕。”

“哦?姑娘答的倒是简单。不过老夫刚从密林后出来的时候,看到姑娘虽有紧张,却神情平稳,不似有多怕的样子。”

梁儿展颜一笑,洒脱道:

“前一刻还悠闲惬意,下一刻便命悬一线,对于人生瞬变,旦夕祸福,我自是怕的。不过怕的不是丢了性命,而是害怕失去眼下所拥有的罢了。”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这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大解放时期。

这个时期的有识之士都喜欢闲着没事研究人生,总结道理。而且越是学识高明的人就越喜欢玩清高、玩隐居,所以这个时期有很多高人隐士,什么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的。

因此梁儿便暗自赌了一把,赌这老头是个学识丰富的隐士,她信口胡掰,掰出了一句学者们都喜欢听的矫情话,用以吸引他的注意。

反正这老头看似也没什么危险,她随便说句无关紧要的话,若这老头是高人,她便有可能给赵政赚到一个免费的老师,若老头只是普通人,那就全当是闲聊天了。

听了梁儿的解释,老头眼睛亮了亮,抿了抿嘴,细细品了品,复而重重点了点头,看梁儿的眼神多了几分欣赏。

赵政没有梁儿想得多,只觉这老头啰嗦得很,不耐烦道:

“哪来这么多问题,本公子的话你都还没答!”

“额?公子?”

老头听赵政自称公子,不禁一怔。

“公子,这位老人家似乎也没有恶意,是奴婢方才过于紧张了。害公子担心,是奴婢的错。”

梁儿见老头注意到了赵政自称公子,立刻添了一把油,把赵政的身份又强调了一下。

“哦?是老夫眼拙了,眼前的是位公子?而这位姑娘是公子的婢子?”

老头还是没回答赵政的问话,不等赵政发威,梁儿连忙抢着答道:

“正是。”

“额......呵呵呵呵......”

老头又笑了起来。

“有趣!真是有趣啊!公子为主,竟会拼命护着婢子;而一个卑贱的婢子,竟有如此大智......真乃奇闻,更胜此处奇景啊!哈哈哈哈哈!”

赵政已经气得七窍生烟,老头见他是真的生气了,忙笑着回答他最早的那个问题:

“哈哈,公子莫气,莫气,老夫之名不足道哉,倒是公子与这小姑娘让老夫甚有兴趣,不知二位可愿与老夫结为知己啊?”

赵政甩了老头一个白眼儿。

“连名字都不肯告知,还说要结为知己?你这老头可是在拿本公子寻开心?”

老头面露局促,嘻嘻的哄着赵政:

“小公子莫要生气啊,不是老夫不肯说,只是实有难言之隐。名字只是个称呼,小公子随意唤老夫什么都可,何必纠结那寥寥几字呢!”

结为知己?梁儿狂汗,这老头也不看看自己几岁高龄了,这忘年之交也未免太夸张了点吧,不过......

据说古代面生奇相的人多是命格奇异或者有惊世怪才之人,这种话在现代时听来就全当消遣了,可是如今在这百家争鸣的乱世战国,这句话就进入可关注的范畴了。

梁儿再次打量眼前的古怪老头,长相奇异,性情古怪,穿着低廉的粗布麻衣,却似高贵之人那般衣冠整齐,且方才对自己那句胡掰的话有些许赞赏,说明他是有学识之人。

在这个时代,各国都广纳人才。但凡有读过一点书的人,多都会拜在王侯将相门下做门客。做了门客的人各凭能力,谋得钱财官职,断不会再着粗布麻衫。而这个老头却反之,说明他是个不求高官厚禄的隐士。

赵政和老头还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僵持不下,但看得出,赵政对老头的敌意已经渐无。

短短时间梁儿已想得明白,遂绕过身前的赵政,走到老头面前突然跪下,老头不禁挑眉望向她。

“梁儿!你这是做什么!”

赵政急道。

梁儿未看赵政,只恭敬的对老头施礼,

“老先生莫怪,梁儿不想让公子与您结为知己,梁儿想让您与公子结为师徒。”

“什么?梁儿!”

老头面容淡定,轻笑:

“呵呵呵呵,姑娘可是看错老夫了,老夫不过是乡野之人,如何教得了小公子这般人物啊?”

“老先生莫要谦虚,今日老先生能在此常年人迹罕见之处与公子相遇,梁儿相信定是有缘之人。不瞒老先生,我家公子乃是秦国公子政,在赵为质多年。虽是年幼,却已经历世事,行智皆优于寻常孩童,却苦于身份钱财,已满八岁却还是寻不到合适的老师。梁儿实在替公子惋惜。公子天资聪颖,若拜老先生为师,日后定会有所成就,绝不会辱了老先生的名声。”

梁儿再次施拜礼,起身再望向老头时,眼眶已然红润。虽然有一定做戏的成分,但她方才所说,确实也是句句属实。

老头正在思忖间,赵政却突然道:

“梁儿不要再跪他了,我不会拜他为师的。”

“公子!”

跪着的梁儿猛的回头看向赵政,满腔的惊愕,恨铁不成钢的唤着他。

“公子相信奴婢,这位老先生定会成为公子的良师啊。”

赵政将脸扭向他处。

“别再说了,我不想找什么老师。”

说罢,竟然径自走回湖边,重新穿好衣衫,拂袖离去。

“公子!”

梁儿再唤,已是无济于事。

眼看赵政独自离开时孤寂的小小身影,梁儿似乎若有若无的理解了一些赵政的想法。

或许是长期的自卑让他本能的抗拒和叛逆,也或许是......

“哎,看来姑娘和小公子的想法并未统一啊。”

老头笑着摇头。

梁儿忙又拜向老头。

“倘若梁儿劝回公子,还请老先生能不计前嫌,收公子于门下。”

老头见状敛了笑容。

“小姑娘,你家公子确实有些与众不同之处,收他做弟子也未尝不可。只是依你之言,这公子政身份特殊,又无钱财,老夫想知道,你们拿什么来付学费啊?”

梁儿茫然,一时间竟忘了这个问题。

“这......除了钱财,老先生自可随意开口。”

“若是老夫要你呢?”

梁儿一惊,想不到这老头竟然语出惊人,瞬间怔住。

当初她下定决心全力帮助赵政,就是为了要一直留在他身边的啊,若是被这老头要走了,岂不是算盘全都白打了?

梁儿沉默许久都未开口,脸色变了又变。

“唉,看你吓的,老夫要你何用?还不是让你陪同你家公子一起来上课,给他做个侍书,不然他自己一人,又要背书,又要顾及整理书案这等琐事,岂不分心?”

老头一副嫌弃梁儿脑子不灵光的样子,摇头晃脑的提醒。那白胡子上的半片树叶摇晃的这般厉害,却依旧稳稳的粘在上面。

梁儿深呼一口气,暗自腹诽老头对自己的戏弄,面上还是极开心的深深施礼。

“多谢老先生!梁儿一定会将公子劝回,请老先生敬候佳音!”

“呵呵呵呵,快快起来!你叫什么名字?”

老头扶起梁儿,笑得和蔼可亲。

“梁儿丫头,快去找你家公子吧。三日后老夫会再来这里见我的好徒儿。”

第一百九十五章 朝舞第一百三十六章 雪耻第十五章 秦国巨变第五十章 成蛟出征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二百三十五章 杀母之仇第二百九十六章 楚汉争霸(三)【番外—梁儿复仇篇】第一百零九章 重返虎穴第五十三章 尧山之战第二百八十四章 秘不发丧第二百五十九章 “始皇死而地分”第六十五章 请君入瓮第四十九章 名剑泰阿第六十五章 请君入瓮第二百零一章 木樨之祸第一百一十八章 对峙李牧第六十三章 义感君子,利动小人第二十七章 秦相吕不韦第一百一十二章 声东击西第二百一十四章 相伴游街第二百二十九章 皇后之位(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始皇死而地分”第三十三章 后宫如斯第一百七十五章 木桃有意,春雨无情第二百九十章 天下逐鹿(四)【番外—高、亥、斯篇】第四十五章 骊山汤宫第二百七十三章 之罘射鱼第一百九十三章 东巡封禅第九十五章 重归邯郸第一百五十八章 无忧之计第二百七十三章 之罘射鱼第二百一十六章 命悬一线第一百六十二章 情深似海第三十二章 公子成蛟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揽方士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士之祸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子胡亥第一百一十六章 秦国细作第九十八章 武安君李牧第一百五十三章 白雪皑皑第二百零八章 再入险境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麻烦第一百六十六章 阴蔓之情第一百四十六章 世外桃林第二十九章 贴身侍婢第一百九十五章 朝舞第一百九十六章 琅琊第一百七十五章 木桃有意,春雨无情第一百二十章 无法舍弃第七十九章 《吕览》入库第一百一十七章 玉陨香消第二百九十三章 天下逐鹿(终)【番外—高、亥、斯篇】第三十六章 将计就计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王政的女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麻烦第二百五十五章 功过相抵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公子艾儿第九十六章 秦赵之战第七章 公子们的战国第一百四十七章 最后一夜第一百一十五章 妒意横生第一百五十五章 魏都之难第一百二十七章 唯一的妻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晋小将第二百三十三章 生死相伴第七十四章 价值连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高渐离刺秦第二百三十三章 生死相伴第二百四十五章 中毒第十八章 易主太子丹第四十七章 璧人一双第一百一十五章 妒意横生第一百七十三章 昌平君之死第一百六十七章 亲请王翦第一百五十三章 白雪皑皑第七十八章 联魏攻楚第四十八章 百合诛心第十章 赵政生辰第二百九十六章 楚汉争霸(三)【番外—梁儿复仇篇】第一百九十章 《聂政刺韩王曲》第一百七十七章 天下大酺第五十二章 最后的陪伴第一百九十章 《聂政刺韩王曲》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筑长城,南灭百越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秦驰道第一百一十七章 玉陨香消第二百八十三章 力保扶苏(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朝改制第三十章 楚系宗室第九十二章 决定入赵第一百五十三章 白雪皑皑第一百一十八章 对峙李牧第二百零一章 木樨之祸第二百一十四章 相伴游街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伤欲绝第一百三十四章 巡街第二百五十三章 赵高之难第二百四十一章 梁山宫之变(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生死相伴